浅谈作文素材的积累和组织

2017-09-27 12:37韩龙
课程教育研究·新教师教学 2015年35期
关键词:发掘举一反三组织

韩龙

【摘要】语文的神韵在于朗读,精髓在于敏感。作文中尤其如此,朗读是训练书面语的语感,敏感是作文写作的灵魂。读书破万卷,下笔如有神。在积累深厚的前提下,我们需要一定的方法和技巧来训练,才能写出我们真实心意的作文。

【关键词】积累 ; 发掘 ; 组织 ; 举一反三

【中图分类号】G633.34 【文献标识码】B 【文章编号】2095-3089(2015)35-0179-02

作文写作中我们遇到的问题,实际上是两类:一类是我们无话可说的囧境,另一类是我们三言两语结束话题的无措。

第一类问题实际上是作文素材的积累和发掘问题。

我们每一个人都有自己的生活阅历,即使它再平淡,那也是我们区别于他人的唯一。只要我们写我们最熟悉的人和事,从中找出与要求的契合点,那么自然就有话可说。

(一)素材要熟悉并且能与读者产生共鸣

因为只有“熟悉”,才会有切身的体验,也才会让读者产生感同身受的共鸣。而只有选择那些自己熟悉的人、情、事、景、物才能写出细腻、动人的内心情愫,也只有选择那些能够触及自己灵魂,拨动自己心弦的材料,才能引发读者也随之怦然心动。写文章的最高境界便是共鸣,产生的共鸣越多,写作的效果才会越好。

(二)积累材料宜“小”不宜“大”

目標简单明了才能成功。作文素材积累宜从“小”入手,因为“小”更容易写得具体、生动、细腻、感人。从自己的生活实际中,选择一个小的切入点,运用“以小见大”的写法,表现积极向上、活泼健康的主题,从而表现生活,在生活中深入思考,感悟成长的主题深度。

(三)牢记课本是最好的范文

学以致用,我们在日常学习中,最熟悉的那就是我们日日接触的课本。课本里的文章都是专家学者精挑细选出来的。在作文素材积累过程中,我们一定要关注我们的课本,对于那些能引发自己感悟的材料一定要仔细挖掘,日积月累。

(四)课外阅读在精不在多

作家王蒙说过,海量的碎片化阅读会让人变傻。在如今的互联网浪潮下,我们已经习惯了海量浏览,似乎我们知道的很多,但是,一谈究竟,却也不知了了。对于我们在校的学生来说,一定要明白深度阅读才是我们课外阅读的真谛。

第二类问题实际上是如何有效组织作文素材的问题。

韩愈在古文运动中提出“文以载道”,意思是,无论写什么文章,都应当有解决实际问题之功效。我觉得,我们当下的作文训练也是如此。一如糖葫芦,素材只是一个个的山楂,只有用主题那要小棒棒把山楂串起来,作文才能成形。

那如何有效组织作文素材呢?我接下来举一反三,举一个我课堂实践训练出来的实例:

诵读苏教版语文必修一中食指的《相信未来》、张洁的《我的四季》、毕淑敏的《我的五样》以及课外汪国真的《热爱生命》,然后结合自己的经历和感悟,写一篇议论性抒情散文。

引用我一位学生习作:

向上吧,少年!

既然选择了远方,便只顾风雨兼程。

——前记

当积雪尘封了你的身躯,当白色充斥着你的视线,当所有的一切都开始变得飘渺,你便开始堕落了吗?就因为看不清前方的道路,就因为遇到了小小的严寒,就因为那积雪挡住了你前进的步伐,你便开始停滞不前了么?少年,请迈出轻轻的一步,也许这一步很是艰难,但当你迈下这一步的同时,你收获的将会是整片美好。

上天既然赋予我们生命,就必定会给以我们用武之地。我们不能逃避生命所给予的责任,无须问为什么,也无须想有没有结果,因为在这世界上每人都有一块必得由他自己来耕种的土地。虽说成长的路上会有许多坎坷,但至少我们还活着就是胜利的标志!努力吧,少年,风雨之后必有彩虹,艰辛过后必有甘露!

“不积跬步,无以至千里,不积小流,无以成江海。”没有天生的智者,只有永无止境的勤者。“骐骥一跃,不能十步,驽马十驾,功在不舍,锲而舍之,朽木不折,锲而不舍,金石可镂”凡事只要用心,坚持不懈定会走上成功的阶梯!通往梦想的远方,只差你的跬步。

人会彷徨,因为没有方向;人会无助,因为路上是那么孤独;人会发现身边尽是鄙夷和冷漠,而你根本不愿意接受独处。梦想,你是否天天把它挂在嘴边?雄心壮志,你是否天天拿来和人分享?别人的闲言碎语,你就放弃了自己的“信念”。别人的冷嘲热讽,你就丢掉了自己的“执着”。究竟是人言可畏?还是你自己不堪一击?稍遇险阻,避之不及,偶有困苦,抱怨连天。所谓梦想,是永不停息的疯狂。收起豪言壮语,将懦弱、懒惰隐匿。为自己努力拼搏一次,奇迹不一定不出现。

你若真有梦,请用凤凰花瓣夹在通知书里,把一路的故事,说给夏天的月。

认准了自己的远方就要风雨兼程的去实现梦想,即使结果并不是那么如意,但总之是无悔的。放下你的浮躁,放下你的懒惰,放下你的三分钟热度,放空你禁不住诱惑的大脑,静下心来做好你的事。向上吧,少年!知道了航向和终点,剩下的就是帆起桨落战胜风暴的努力了。

既然目标是地平线,留给世界的只能是背影。

——后记

陆零美 李睿

这篇习作运用组织材料就很好。比如,文章的前后记是课外阅读《热爱生命》的名句;第一段套用了《相信未来》第一节的格式;第二段借用了《我的四季》的第二段重点;第三段引用了《劝学》;第四段是自己的经历和感悟;第五段用极富文采的语言将自己的大学梦写出来;第六段总结全文,并引用了《我的五样》最后极富哲理的一句话,更难能可贵的是直接点题重申主题,比较好的体现出了我们一贯的作文的终极目标:通过工整的书写,鲜亮的标题,精彩的开头,响亮的结尾,选用新鲜典型的材料,组织文采飞扬的语言,写出积极向上的主题!endprint

猜你喜欢
发掘举一反三组织
小学美术个性化教学的策略研究
考古发掘之后的文物保护探讨
美育在中学语文教学中的作用
作文立意的探究
提高初中数学课堂例题教学的有效性探索
初中科学复习课的有效性探究
高中物理的“举一反三”学习法
品三口而知味
农民合作组织问题分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