赵敬君:如何在小学科学课中进行生本教育

2017-09-27 22:40赵敬君
课程教育研究·新教师教学 2015年35期
关键词:小学科学课生本教育创新思维

赵敬君

【摘要】生本教育是由郭思乐提出的一种教育方法与理念,经过教学研究显示,该教育方式能够收到显著的成效。小学科学课是实施生本教育的主要阵地,在该理念的指导下教师为学生创建自主探究的机会,引导学生自己动手多做实验,从而不断提升科学素养,培养创新精神,提高实践能力、思维能力,最终实现学生的全面发展。

【关键词】小学科学课 ; 生本教育 ; 创新思维

【中图分类号】G623.6 【文献标识码】B 【文章编号】2095-3089(2015)35-0276-01

生本教育既是一种教育方式,更是一种教育理念,是把为教师的好教而设计的教育转向为学生的好学而设计的教育,是在教师的引导下学生自主完成学习,在学习中感受生活,学习到知识,最终实现学生积极、主动、活泼、健康地发展。而小学科学课是实施生本教育的主要阵地,教师引导学生自主进行实验探究,使学生形成严谨的科学态度,激发他们学习的积极性,不断提升他们的科学探究能力。现结合多年的教学经验就如何在小学科学课中进行生本教育浅谈以下几点:

一、以尊重为前提,为学生创建民主、平等的学习氛围

小学生都希望自己受到尊重,随着年龄的增长学生的这种心理更加强烈。因此,在教学中教师应尊重每一位学生,主动为学生构建一个宽松、自由、民主、平等的学习环境,和谐师生关系,从而使学生能够畅所欲言,个性得到张扬,不断提升创新能力。

在传统的科学教学中,规定每节课的教学任务,没有完成任务就是教学的失败。这样因时间和空间的狭隘将答案迅速抛给学生,使学生不能充分体验到自己研究问题,自己寻找答案获得知识的快乐和成功感,久而久之,必然导致学生失去学习科学的兴趣。生本教育打破教学任务的旧框,以学生的充分活动为中心。这样,学生实践活动在前,教师点拨在旁,给予学生充分的思考、活动、交流的时间,学生真正成为学习的主人,教室是学生的“研究所”,学习兴趣自然高涨。

二、以选择为方向,活用教材,实现有效教学

传统的科学课上,教师根据教材上提供的内容进行教学,往往是教材上有什么,教师就教什么,用教材来圈定学生的学习内容,这在一定程度上阻碍了学生创新能力的发展。例如,五年级学生在数学上已经研究过三角形具有稳定性,也做过实验,但科学老师为了在科学课上让学生有所表现,再让学生假装探究了一番后总结,通过实验我们知道了三角形支架的稳定性最好。学会放弃也是一种选择,不要面面俱到,集中精力与时间做好重要的科学研究。有的老师在课上想尽量多做一些学生实验,但往往做得越多,效果越不好。什么实验必须让学生去做,什么实验可以让学生去做,什么实验不必让学生去做,什么实验可以用其它的实验来替换?这与其说是在做选择题,不如确切地说是在吃透教材的核心意图,吃透你的学生的真实能力水平,吃透你实验室里的器材条件。

在教学过程中教师应做到“用教材教,而不拘泥于教材”,要活用教材,吃透教材,明晰其内涵,外延与联系。例如,在《摆的秘密》一课教学中,原教材中采用单摆进行对比实验,可实际教学中发现以下弊端:一是延长了活动时间,活动显得拖沓,不紧凑;二是不利于学生进行精确的科学观测,分开两次做对比实验,计时的操作难度高,总是存在一些细微误差,学生的研究受主观影响较大,往往会以臆想的结果来代替实验现象。于是我采用双摆形式,把学生完成一次对比实验时间缩短一倍,提高了效率。而且采用双摆“同进退”,便于学生直观地进行观测研究。学生在研究摆的快慢实验中,对几个变量实现精确控制具有相当的难度。如果实验材料稍微有一些小毛病,就会直接影响到研究结果的准确性。因此,实验材料一定精心选择,把干扰因素对实验结果的影响控制到最小。

三、提供说做的机会,凸显学生的主体地位

在学习知识的过程中,大部分都是通过学生自己去发现,通过自身的体验理解得更加深刻,从而更利于掌握其中的内在关系。学生是学习的主体,作为组织者身份的教师在教学中要依据学生的年龄特点和学习规律尽可能地创设条件,构建学生的认知平台,给他们动脑发现的机会。课堂的主体是学生,因而我们要还学生讲的权利,变“一言堂”为“群言堂”。我们老师不要把学生的“接嘴”视为“大逆不道”,既然他们想讲,何不让他们一吐为快呢?学生“大讲特讲”的同时不就是培养语言综合概括能力和发展思维的好时机吗?只有营造一个轻松、和谐、民主、平等的课堂氛围,我们的学生就敢讲、想讲,也能讲,在这种氛围里,我们的学生会逐步走近科学走进科学。那么就请我们教者站在一个全新的视角,去关注学生的情感,尊重学生的需要,凸现学生的地位。给学生一个机会,还教师无限惊喜!

四、以真实为灵魂,为学生创造实验条件

新课程理念在不断发生变化,主要表现在以学生为主体,多给学生动手操作的时间与空间,活跃教学气氛,促进学生不断发展。然而在小学科学实验教学中,我们还会遇到各种问题,如:学生争抢着做实验,不按照要求急于动手,随意玩弄实验器材等。这时教师如果缺乏必要的教学经验和控制能力,就容易将实验流于形式,急于将实验结果展现,以出实验结果或验证课本实验为唯一目的,而忽略了“真实”在小学科学实验课中的重要性。

小学科学实验课中要做到“真实”,就要尽力创造实验条件,让学生都能够实际参与到丰富多彩的实验之中,自己动手进行实验。通过参与实验,体验实验过程,观察实验结果,帮助他们形成严谨的科学态度,逐步培养他们的科学素养,提高创新能力、实践能力、思维能力。

总之,在小学科学课中,我们应以生本理念为指导,为学生构建宽松和谐的学习氛围,与学生形成平等的关系,以学生为主体,根据学生的特点,以教材为蓝本实现创新教学,促进学生创新能力、实践能力的提高。

参考文献

[1]刘晓红.以生为本 增强教学实效[J].学校党建与思想教育,2010(06):278.

[2]顾凌云.“生本教育”理论在课堂教学中应用[D].宁波大学,2011

[3]杨荣.对教师角色的轉变与师资培养的思考[J].中国高教研究,2015(07):12-13.

[4]卢霖,万永红,卢春.关于小学科学课的几点思考[J].科教文汇(下旬刊),2013(09):273.

[5]尹爱菊.如何在小学科学课中培养学生创新思维[J].延边教育学院学报,2014(04):152-153.

猜你喜欢
小学科学课生本教育创新思维
小学科学课物理环境的建设研究
“生本教育”理念下高中有效体育教学模式探索
关于小学数学单元感受小研究设计的思考
浅谈科学课中学生创造性思维的培养
在经济新常态下地方本科院校大学生创新创业教育研究
巧用“错误”激活数学课堂的实践与思考
培养职校生创新思维能力的研究
生本教育理念下的美术教学研究
中职学校“生本课堂”的调查研究与实践
创新产品、优化布局,让传统主流媒体传播更具影响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