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乡土伦理的农村德育课程:起点与路向

2017-09-28 07:54纪德奎刘灵鸽
湖南师范大学教育科学学报 2017年4期
关键词:德育课程农村

纪德奎+刘灵鸽

摘 要:乡土伦理是农村德育课程的起点,乡土伦理传承是农村德育课程的道德使命。当前农村德育课程在不同程度上存在着课程内容的乡土伦理缺失、课程实践的乡土伦理空场、课程使命的伦理传承失责、课程理念的伦理价值失解等问题。开发乡土伦理资源、关照乡土伦理融入、眷注乡土伦理传承和领悟乡土伦理价值,是改进农村德育课程的重要路向。

关键词:乡土伦理;农村;德育课程;建设路向

中图分类号:G416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1-6124(2017)04-0094-06

学校教育是青少年身心健康发展的必要条件,学校德育课程对于青少年道德品質的健全发展有着不可替代的责任。当前,农村德育课程远离农村教育实际和学生真实生活背景,使其多流于形式。因此,提高农村德育课程的实效性和适切性已迫在眉睫。深入挖掘农村乡土伦理德育资源,建构基于乡土伦理的农村德育课程,是使德育真正满足农村学生实际需求的重要举措,也是保护和传承我国优秀传统道德文化的重要途径。

一、基于乡土伦理的德育课程的内涵与起点

1. 基于乡土伦理的德育课程内涵

对于“乡土”的理解,通常是指一个人长期生活和居住并与之有着密切联系的地方,与一定的行政区域相对应。随着人们对“乡土”的认识不断深入,“乡土”的内涵也从单纯的地域层面扩展到精神层面、文化层面,它包括人们生活所处的自然生态环境,也包括人与地域精神上的契合及人与人长期共同生活所孕育的文化环境。

乡土伦理是乡土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独具乡土特色的伦理关系和道德体系。传统的伦理关系和道德原则可分为勤勉重农的生产伦理、诚信互助的交往伦理、克己复礼的行为伦理等几个部分,表现在村规民约、宗族文化、孝悌礼节、民俗传统、婚姻伦理等多个方面。这种传统的伦理道德思想渗透在人们的生产生活和风俗习惯之中,对维护传统社会秩序和调节人际关系发挥着重要作用。

基于乡土伦理的农村德育课程建设,就是指在原有的德育课程设计基础上,充分挖掘和利用乡土伦理资源,使课程内容彰显乡土特色,课程实践融入乡土生活,课程使命关注乡土伦理传承,课程理念体现乡土伦理价值,发挥乡土伦理在促进学生健全发展、提升农村德育课程适切性方面的重要作用。具体来讲,在课程内容方面,以国家德育教材为蓝本,结合各单元主题内容和乡村伦理生活实际进行扩充及改编,提高德育课程内容对于农村学生的适切性;课程实施方面,依托本土道德知识和伦理文化,结合社区资源条件,将课程内容进行调适和创生,使德育教学更具情境性,更加生活化;课程使命方面,明确自身对于乡土伦理的继承和发展的重要作用,承担起弘扬乡土道德传统、传承优秀乡土伦理的重要责任;课程理念方面,提升对乡土伦理德育价值的认识,将对乡土伦理的认同及尊重作为德育课程实践的基本思想,引领基于乡土伦理的德育课程建构和发展。

2. 基于乡土伦理的农村德育课程的起点

基于乡土伦理重构德育课程,源于乡土伦理为学生道德生长之基础的重要地位及德育课程于乡土伦理传承之责任。乡土伦理是农村青少年拥有良好道德精神的依据,而农村德育课程为乡土伦理的传播提供了载体。由于地域原因,农村德育课程不能也不必与城市德育课程共享完全相同的标准,它需要以乡土伦理开发为起点,更好地发挥其培育具有健全精神品格的乡村文化主体的重要作用。

(1)乡土伦理——农村德育课程的起点

乡土伦理是农村学生道德萌芽的生长点。从发生学来看,学生道德认知的最初来源乃是家庭教育中“仁”“义”“礼”的谆谆教诲,乡土社会伦理生活中“和”“善”“信”的耳濡目染,以及乡土伦理习俗对于学生处事行为的深刻影响,这些构成了学生德育学习的经验背景。这一经验背景深刻影响着学生的处世模式和为人哲学,其思想内涵已内化为学生道德观念的一部分。学生在日常生活中,遵照乡土礼仪规范为人处世是可以不假思索而自然产生的。这种根深蒂固的道德经验影响着学生在面对新的道德知识和思想观念时的价值取向,决定着学生新道德知识的接受程度及道德品质形成的特点。因此,农村德育课程应以乡土伦理为其课程实施的起点,用学生最熟悉的知识来引起共鸣,将乡土伦理常识作为德育课程中学生道德情感萌发的生长点,才能有助于道德知识的内化、迁移和道德品质的建构与生长。

乡土伦理是农村德育课程独特意韵之所在。乡土伦理最能够反映纯净、质朴的民风民俗,它深刻地影响着人们的思想意识和言行举止,是德育课程可加以利用来影响和塑造学生思想道德和行为的独特来源。农村德育课程以乡土伦理为其教育的“沃土”,通过显性或隐性的方式,进行乡土伦理传播,创造以乡土礼仪规范、处世之学为主要内容的伦理文化氛围,会对学生道德品质的形成产生潜移默化的影响,起到润物细无声的育人效果。在这其中,学生的道德品质得以“落地生根”与“茁壮成长”,学生的乡土伦理自觉地以形成。在富有乡土伦理的德育课程关照下,学生不断生成以乡土为根、认同乡土的道德品性和服务于乡土、建设乡土的精神品格,在完善自身道德生活的基础上,维护乡村伦理秩序,引领乡村文明建设,实现农村德育课程服务于农村社会的宝贵价值。

(2)乡土伦理传承——农村德育课程的道德使命

德育课程对乡土伦理的传承基于乡土伦理为中华民族传统文化之根的重要价值。中国传统乡土社会是伦理本位的社会,人们按照伦理规约来处理人与人、人与社会及国家之间的关系,因此,乡土伦理在保障乡村和谐稳定方面发挥着重要作用。乡土伦理具有多种表现形式,其中主要包括农民恋土重农价值观支配下的勤勉耐劳、熟人社会形成的诚信互助、差序格局造就的崇尚孝道、礼治社会服膺传统的克己修身等。此外,以和为贵、崇学向善、明理养德、仁义为本、和谐共生等传统价值观念也流传至今,对后人成家、立业、为官、治学等产生深远影响。这些道德传统加上乡村生活积年累月形成的礼乐风俗、祭祀庆典等,共同造就了颇具地方特色的传统伦理文化,构成中华民族博大精深的传统道德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这种文化提升了人的道德精神,也培养了人们爱家乡、爱祖国的家国情怀。可以说,乡土伦理是中华民族传统文化之根,其传承和发展是中华民族传统文化的不断延续和民族精神自强不息的不竭动力。endprint

德育课程对乡土伦理的传承基于乡土伦理为“净化”现代文明之方的重要作用。乡土伦理及乡村社会具有代表性的礼俗和传统,共同形成了乡土社会独立于城市文明而存在的独特的价值和信念。这种信念在城市价值观念不断向乡村输入的过程中逐渐被“吞蚀”,使人们只看到城市文明的进步与美好,而忘记乡土信仰的质朴和纯真。乡村价值与城市价值之间并不矛盾,反而是“净化”和改造城市文明的一种“反哺”。在城市文明不断发展、农村地区逐渐步入城镇化的过程中,传统文明中纯净、恬然、朴素的价值观念逐渐褪去,取而代之的是奢侈、浮躁、自私、享乐的生活方式。农村的现代化的过程绝不是以牺牲传统乡土伦理价值为代价而逐渐城市化的过程。乡土伦理所塑造的自然、淳朴的生活方式值得被坚守和尊重,并在城镇化的进程中起到“洗涤”社会“污浊”和重建道德传统的重要作用。乡村学校作为乡村文明最主要的来源,是维护和坚守乡土道德文化的坚实堡垒。而德育课程作为传递道德文明的最直接手段,有义务肩负起传承乡土伦理精神、守护乡村道德价值的重要责任,使乡村社会在现代化的转型中不忘最初的价值品性,在世事变迁中仍坚守自身的道德本真。

二、当前农村德育课程的乡土伦理缺位

刘铁芳教授指出,我们当下的乡村教育设计是一种逃离乡土的教育设计 [1 ],教育理念、课程设置、所用教材与城市教育完全相同,失去了其独立性和自身价值。德育课程也在主流文明的冲击下,呈现出城市化倾向,使其塑造乡村精神文明和传承乡土伦理文化的重要作用被遮蔽。

1. 德育课程内容之乡土伦理缺失

中国古代私塾、家塾是教化民众、传承乡土文化和伦理传统的重要场所,也是乡村文化活动中心。以仁、礼为主的乡土伦理及本地传统和仪式是其教育的主要内容。“但清末开始的‘废科举、兴学堂标志着国家权力开始进入乡村教育,乡村教育逐步纳入国家的统一管理和控制之中。” [2 ]直至今日,乡村教育已完全纳入到现代教育体制中,其教育内容也从传统乡土文化和伦理风俗变为现代科学文化知识。例如,人教版小学德育教材《品德与生活》《品德与社会》的内容可归结为礼仪规范、生活常识、环保教育和爱国主义教育等几个部分,均属公共道德知识,而对于农村社会的乡土文化和伦理道德却体现甚少。可见,教材关注城市较多,对农村生活表现得不足,造成教材内容对农村、农民生活的弱化 [3 ],加之农村德育课程教师多为兼任,他们很少花费精力钻研德育教育内容。据相关调查显示:“68.2%的教师上课前不做任何准备,即使准备,大多数教师也只是做到课前把教材看一下。” [4 ]在这种情况下,很难出现将乡土伦理融入德育课程内容的教学创新。从整体来看,乡土伦理在农村德育课程内容中显现不足甚至缺失。农村德育课程忽视了学生身处农村的生活背景,忽视了乡土伦理对学生品德塑造的独特意义。从这一角度而言,在强化现代化的道德思想的背后,体现的是对农村场域的忽视和对乡村伦理精神的弱化,德育课程所倡导的“生活德育”“以人为本”的价值理念在农村德育课程内容中未能充分体现。

2. 德育课程实践之乡土伦理空场

在农村迈向城镇化的过程中,农村学校也逐步走向现代化和城市化,与城市学校设置相同的培养目标,建立同样的课程体系。农村德育课程的实施也走“去乡土化”的道路,逐步脫离乡土伦理道德的土壤,“悬浮”于乡村文明与城市价值之间,意欲追求与城市德育课程相同的课程实践方式。如此,培养的学生是与城市学生具有相同价值观念的人,而非谙熟农村乡土伦理、热爱家乡并具有乡土情怀的农村受教育者。以往的私塾先生传承的是乡土文化与乡土伦理,而现代乡村教师传播的是现代知识与城市中心价值观 [5 ]。在具体的教学中,他们常常将课程标准、教学大纲及教材视为“圣经”。即使有部分教师意识到要将乡土伦理与德育课程相结合,但这种现象毕竟是少数,并且没有经过精细加工和深入挖掘的乡土德育资源,其育人作用有限。由于德育课程内容与乡村伦理生活有一定差距,导致德育社会实践难以开展。例如,参观乡村名人故居、参加礼俗活动、宣传与践行乡村伦理典范等实践相对较少。那些能够浸润学生身心的淳朴、和善、勤劳、务实的精神文化和涵养学生“入则孝,出则悌”“谨而信,泛爱众”“老吾老以及人之老,幼吾幼以及人之幼”等优秀传统道德,在农村德育课程实践中出现了事实上的空场。

3. 德育课程使命之伦理传承失责

在农村走向城市化的进程中,乡村伦理道德和农民价值观念遭受到空前的冲击,农村社会道德伦理呈现出嬗变景象。其一,随着城乡流动加快,农村去城市务工人员逐年增多,城市的生活方式、价值观念也逐步流向农村,乡土社会的孝亲伦理在不断遭到解构,传统人伦孝道日渐式微。其二,在市场经济的冲击下,传统乡土社会重义轻利、和善睦邻等质朴的价值观念也不断走向瓦解。维护人与人之间关系的,不再是传统伦理道德,而是利益得失。其三,互助意识淡漠、诚信意识衰退等也是乡土伦理变迁的重要表现。诚然,造成嬗变的原因是多方面的,也是农村社会转型和多元文化冲击过程中不可避免的现象,但却间接反映出农村学校德育辐射和代际伦理传承方面存在的问题。农村学生在面对外来文化所具有的负面影响时,缺乏敏锐的判断能力,加之恰当引导和正确规范的缺位,也助长和加剧了这种嬗变现象。虽然乡村文明的衰落和伦理失承并非学校一家之责,但不可否认的是,城市化倾向的德育课程在守护和传承农村乡土伦理的道德基因方面是有缺失的。“在经济文化相对落后的农村,应试教育占据着主导地位,学校仅重视文化课的教授而忽视学生人格品质的教育。虽然德育课程上会涉及对长辈的感恩教育,但其内容与实际关联甚少,使学生无法将其与自身生活相联系。” [6 ]缺乏以乡土伦理为根本的道德教育,再加上乡村伦理价值失守,以及对乡村传统伦理道德精神缺乏正确的理解和认同,学生与日俱增的伦理失范现象是不可避免的。

4. 德育课程理念之伦理价值失解

农村德育课程存在的主要问题,其根本原因在于缺乏对乡土伦理价值的深刻认识和正确理解(本文简称为“失解”)。乡土伦理价值对于乡村文明的建构和维系并非一时一地之功,它不但在传统乡土社会发挥着引人向善的重要作用,在修正当今城市文明的负面影响和塑造当代人所必需的核心价值观方面,也具有不可替代的价值。通过调查发现:受城市价值形态的影响,农村德育课程对学生进行的是基于城市道德价值的单向输入,而不见优秀乡土道德价值的回流,形成了德育课程价值引导的不对称性,造成城市价值为尊的错觉。作为德育课程实施者的农村教师,在城市文化的影响下,“不重视乡村生活、乡土文化、乡土伦理的学习与了解”,对乡土文化及伦理的传承不感兴趣 [5 ]。其身在农村,却未能从农村实际出发,未能深入开发乡土德育资源,轻视乡土伦理在学生精神成长方面的重要价值,由此造成农村德育课程与农村本土的貌合神离,使农村学生自我认同建构和传递乡村优秀伦理传统方面出现空白,最终导致农村学生知识相对富有但乡土精神比较贫乏。因此,农村德育课程对于乡土伦理的时代价值还有待深入挖掘和着力彰显。endprint

三、基于乡土伦理的德育课程建设路向

基于乡土伦理的德育课程建设旨在将那些符合学生需求并独具地方特色的伦理传统融入德育课程,以此达成优秀乡土伦理的教育传承及其价值的认知与领悟。

1. 开发乡土伦理资源,丰富课程内涵

从乡村生活中挖掘可利用的乡土伦理资源,将之与德育课程相结合,是使德育课程摆脱“城市化”、倾向更具“乡土味”的前提条件。

乡村中大家族的祖训家规对丰富德育课程资源有不可替代的价值。家训是家庭教育的蓝本,展现了我国优秀的传统文化和优良家风,承载着乡村的传统美德,寄托了先祖对后人的谆谆教诲和美好愿望。各家祖训多重视人的道德修养,其内容大多包括“孝悌、忠信、礼义、廉耻”等乡土伦理的多方面内容,内涵十分丰富,为德育课程提供了丰富的教育素材。

乡村的仪式风俗、祭祀庆典等是德育课程内容的又一来源。节日庆典、婚丧嫁娶、庙会文化、祭奠仪式等民间习俗,是乡土伦理传承的主要载体。无论是仪式本身,还是承办仪式的祠堂、寺庙、仪式所用的杯皿器具,都蕴含着教育价值。德育资源的开发要注重乡村各种仪式活动的深入研究,从中汲取对学生有教育意义的现实内容,使学生能够接触到“原汁原味”的学习资源。

乡村年长者丰富的伦理道德经验极富德育价值。乡村中年长一辈生活经验丰富,是乡土伦理传承的主体,熟知乡村的礼仪风俗、村规民约、道德传统等。乡村德育资源的开发要做好与乡村年长者的沟通,使其在丰富乡村德育资源的进程中发挥重要作用。需要明确的是,农村德育课程资源的开发不仅仅是教育部门或者地方学校的责任,还需要其他部门,尤其是文化部门及社会各阶层的广泛参与,这是乡村德育课程能够彰显乡土本色、实现教育价值的重要保障。

2. 关照乡土伦理融入,注重课程落实

在德育課程目标设置、课程实施、课外德育实践等方面融入乡土伦理,是实现基于乡土伦理的德育课程建设的重要抓手。

(1)德育课程目标——体现乡土伦理价值 不同地域孕育了不同的伦理传统。例如,浙江桐庐的荻浦村以“终身行孝”作为道德传统世代相传;山东邹城上九山村以“明礼诚信”作为人与人相处的行为准则。德育课程目标要在满足国家德育课程培养目标的前提下,凸显乡土价值观念,培养具有乡土道德精神的教育主体。体现乡土伦理价值的德育课程目标,一是使学生了解家乡的风土人情和伦理传统。生活在乡村的青少年,需要对乡土社会中人与人之间的处事规范和行为准则有一定的认知,在了解乡土伦理生活的过程中逐步认识乡土社会。二是培育学生热爱乡土文化的思想情感。在学生与乡土伦理生活的接触中不断丰富其情感体验,使学生逐步产生对家乡伦理文化的理解和认同,并将这种理解和认同升华为对乡土文化及乡土社会的崇敬和热爱。三是增强学生重建乡土文明的使命感。在使学生对乡土伦理认知、认同的基础上,培养其遵守乡土伦理规范、传承乡土道德传统的使命感及建设乡土文明的热忱意愿,将学生对家乡文化的热爱之情转化为实际行动,为乡土文化繁荣做出努力。

(2)德育课程实施——保证乡土伦理融合 将乡土伦理贯穿德育课程实施全过程是提高农村德育课程适切性的关键。新版德育课程多以主题单元的形式出现,每一主题都有一定的“留白”供教师与学生一起探索和发现,这为德育课程与本土伦理文化、特色道德传统的融合留有余地。教师要善于利用教材隐含的意义空间,结合单元主题,与本地区、本校学生的实际情况相联系,进行调适和创生,使课程内容变成易于学生领会的知识。与此同时,农村德育课程还要注意乡土伦理核心理念的传播与弘扬,使优秀伦理道德文化成为农村德育课程教学的一部分。例如,可多介绍具有乡村人民勤劳俭朴品质的优秀人物,引入反映尊老敬老这一孝悌传统的经典故事,或是讲述乡村人民崇尚自然、保护环境的生动事例等。将这些优秀伦理传统的内容加入到德育课程中,使学生对家乡劳动人民精神品格的敬仰油然而生,从而激起学生传承家乡优秀道德文化的决心与信心。

(3)德育课外实践——注重乡土伦理践行 真实有效的德育必须从生活出发、在生活中进行并回到生活 [7 ]。小学德育课程分为“品德与生活”和“品德与社会”两个部分,充分体现了德育面向生活、面向社会的教育理念。农村德育课程与乡土伦理生活的结合创造了德育的内外衔接机制。德育要走出课堂,利用乡土社会独有的历史、地理等人文环境,在课外实践中锻炼学生的道德意志,促进其道德品性的养成。例如,引导学生参加乡村生产劳动,在这一过程中践行勤俭节约、互助友爱等道德品质;带领学生参观自然生态环境,使其了解自然、敬畏自然,领悟人与自然的关系;共同参与乡村礼俗活动,使“克己复礼”“仁爱友善”“崇尚孝道”等伦理思想得以升华。此外,游览本地历史遗迹、名人故居等,向学生展示乡土文化和道德传统的深刻内涵,提升学生文化认同、乡土认同。在课外实践中,教师要关注学生的思想情感变化,使乡土道德践行成果内化为学生的道德品质。要引领学生学会利用所学习的内容解决生活中的道德问题,使德育课程起到关照学生生活的实际作用。

3. 眷注乡土伦理传承,明示课程使命

首先,农村德育课程要明确自身对于乡土优秀道德传统的继承与发展所肩负的道德责任,要以弘扬乡土道德文化、传播优秀乡土伦理作为其课程的价值与使命。

培育乡村道德主体以传承乡土伦理。乡村少年是乡村伦理价值观念的承载者,是乡村道德文明的传承主体。农村德育课程一方面要改变“应试教育为主,品德教育为辅”的现状,着力于学生人格品性的培养,让学生感受到乡土精神意蕴和伦理价值观念的滋养,使之成为具有乡土道德精神的文化主体。另一方面,要注重农村学生道德自觉的培养。农村德育课程应培养的是在接受乡土伦理道德精神熏陶后愿意传承和践行家乡美德的“家乡人”而并非逃离乡土社会、厌弃乡土文化的“离乡者”。德育课程应培养学生扎根于乡村、服务于乡村的思想意识,树立学生保守乡村传统道德文化、传承乡村文明的责任感,使之成为乡土伦理的传承主体,实现使乡村优秀道德传统得以继承和发扬的目的。endprint

其次,开发德育辅助教材,以保存和传播乡土伦理。除德育课程中对学生进行乡土道德教化外,学校可开发以乡土伦理文化为主要内容的辅助教材,以此作为传承乡土伦理的方式之一。例如,钱理群先生主编的《贵州读本》就是为贵州青少年编选的语文课本,目的是使学生认识脚下的土地。德育课程也可根据需要编写反映本土道德传统的辅助教材,使学生对家乡风土人情有更深入的了解。德育辅助教材可由德育任课教师与社区文化组织合作编写,以实现教材的德育性和本土性。其内容可包括乡土伦理常识、民间道德故事、传统礼节风俗等地方性道德文化知识。其形式亦可灵活多样,除图书外,还可编写有关家乡伦理传统的歌谣、录制反映当地祭祀仪式和传统文化活动的音像材料等。农村德育辅助教材的开发,对于乡土优秀道德文化的保存和传播具有一定价值。

最后,开展校村文化互动,以践行乡土伦理。农村学校是推行社会教化、维护伦理道德、传承优秀乡土文化的有力工具 [8 ]。农村德育课程应关注其与乡土社会的文化互动,发挥自身引导农村道德重建的重要作用,也使民间伦理文化得以走进校园,融入课堂。德育课程可定期与社区文化组织联合举办以乡土风尚、伦理传统为主题的德育文化活动,一方面,有助于加深学生乡土伦理认知,便于将课上所学的道德知识实地践行,使德育的知、行培育得以全面落实;另一方面,有助于对村民进行以乡土伦理为主要内容的道德教化,减轻现代文明对农村社会带来的负面影响,提升民众对传统道德文化的认知、认可、認同,使之自觉践行优秀乡土伦理传统,由此逐步改善农村社会的不良风气,促进乡土伦理文化的传承与发展。

4. 领悟乡土伦理价值,彰显课程理念

建设基于乡土伦理的德育课程,关键在于教师。教师对于乡土伦理价值的理解直接作用于德育课程,直接影响德育课程对乡土文化作用的发挥。因此,教师要意识到乡土伦理在城镇化背景下对于农村学生所具有的独特意义。

一方面,提升乡土价值认知,担当传承责任。农村教师在基于乡土伦理的德育课程建设中要发挥重要作用,有赖于其乡土伦理认知的深入和教师素质的提升。农村教师不仅是教育者,更是农村精神文明的建设者。这一特殊身份决定了农村教师不单需要有学科专业知识和教育教学技能,还要有乡土文化知识。基于乡土伦理的农村德育课程建设,需要教师通过多种途径去认识和研究乡土伦理,对农村道德传统有深入了解,提升对乡土伦理文化的认同和崇敬之情。在对乡土伦理价值不断地研究和领悟中,体会其对农村学生道德品质形成和发展的重要作用,明晰乡土伦理对农村社会道德建设及其和谐稳定发展的独有价值,由此肩负起发展农村德育、传承优秀乡土伦理的文化责任。

另一方面,开展乡土伦理教学,诠释德育课程理念。“学生德育必须对社会要求有积极的回应,为社会培养道德与能力均衡发展的人。教育不能抛开伦理道德而只关注科学知识。” [9 ]对学生进行乡土道德教化和传承乡土伦理的教育是农村德育课程理念的重要组成部分,这要求教师要以培养具有乡土精神的受教育者为目的进行乡土化教学。教师要将对乡土伦理价值的认识内化,并升华为实际教育行动,在教学中紧密联系农村伦理道德生活,有意识地传递传统道德文化和农民身上特有的优秀道德品质,鼓励学生继承和发扬优秀道德传统。同时,帮助学生学会正确认识城市价值理念与乡土道德文化的关系,增强其保护、复兴乡土伦理的责任意识。教师要使基于乡土伦理的德育教学成为日常教学的一部分,在教学实践中使农村德育课程价值理念得以彰显。

参考文献:

[1]刘铁芳.乡村教育的人文重建:起点与路径[J].湖南师范大学教育科学学报,2008(5):21-24.

[2]娄立志,张济洲.乡村教师疏远乡村的历史社会学解释[J].当代教育科学,2009(21):7-9.

[3]陈光全,杜时忠.德育课程改革十年——反思与前瞻[J].课程·教材·教法,2012(5):83-90.

[4]颜 莹.校园中角色模糊的边缘人——小学品德课程教师专业发展现状调查[J].思想理论教育,2008(2):56-60.

[5]任仕君.论乡村教师与乡土伦理传承[J].教育研究与实验,2016(2):22-27.

[6]郑永彪.中国传统乡村代际伦理失衡及重构研究[J].首都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4(1):56-60.

[7]高德胜.生活德育简论[J].教育研究与实验,2002(3):1-5.

[8]徐 畅.“后村小时代”乡村学校价值缺失与回归[J].河北师范大学学报(教育科学版),2016(3):78-81.

[9]宋 晔,王佳佳.道德教育神圣性的失落与回归[J].河南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15(4):177-180.endprint

猜你喜欢
德育课程农村
十八大以来每年超千万人脱贫
《新农村》乡村文艺家联盟
小学德育新课程教师的角色解读
简谈中职学校的教育创新
中职学校德育课程教学探讨
体验式学习模式在中职学生德育课程管理工作中的应用
浅论中职学校的教育创新
信息化教学与中职学校德育课程整合实践研究
《新农村》乡村文艺家联盟
《新农村》乡村文艺家联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