林绚琛博士 情繫教育 心装千万青年

2017-09-29 00:35廖冬梅程晨
今日华人 2017年9期
关键词:博士慈善祖国

廖冬梅+程晨

以一个教育者的身份

树立起来慈善的形象

心中一个教育的念头

在慈善的事业中远行

积蓄力量、启迪智慧、创造机会

教育之於他

是一场“路漫漫其修远兮,吾将上下而求索”的征程

是一份永远难以卸下的责任

开启一场新的教育征程

“香港,是一个国际化的城市,那我们就按照国际化的方法去做,然後从国际上体现中国的强大,再去做一些中国式的教育,如此可能更加容易。”林绚琛博士说。

林绚琛博士说:“我敬畏大学。”上世纪九十年代,他放棄在家乡较为优渥的环境,来到人地生疏的香港,住过木屋、安置区、公屋,後来他得到机会求学,而後於大学任教,一教就是十几年。至今,他一直没有离开过教育工作,为无数学子开启了人生的大门。而他自己也被不少大学邀请做学术及校务顾问,2016年获香港学术及职业资历评审局委任为专家。

对於教育,林绚琛博士永远怀揣一颗创新之心,对於新的、有利於整个教育的事,充满着探索、挖掘的热情,他的情感和习惯都集中在了教育上,教育既是他终其一生的职业,也是他的志趣所在。

2005年,林绚琛博士创办中富创投基金,与一批志同道合的教授一起将教育的目光投向留学生与留学生创业的事业上,让内地学生以“留学”的方式来香港开展一些学术、创业、商创、人生哲理的交流,每一年参与交流的学生大约五百人。

2013年,林绚琛博士将这份与教育有关的事业升华为慈善团体,成立中国留学生联盟慈善基金会,其中凝聚了上百位义务工作者,他们大多是教授、教育工作者、行业精英、成功企业家,在许多领域能夠给年轻人一些专业的指导意见及切实的帮助。

中國留学生联盟慈善基金会得到了香港特区政府,企业及中外大学的支持,每一年都会拨下一笔资金用作教育事业的发展,他们将其全部用於学生交流活动。“我们想真正地帮助那些有想法的年轻人,帮助他们去内地交流,认识国家。”林绚琛博士说。

爱国主义教育是任何一个国家的教育必备的课程,然而对於香港这个曾经作为英国殖民地上百年时间的地方来说,爱国主义教育曾经断层,要重新开启这门课程,所需的是更多的心思和功夫。一直在教育领域耕耘、探索的林绚琛博士说:“国民教育本是一件好事,但是不适合在推行的过程中太过刚硬,我们应该按照现代人的思维去做一些事情,用不同的手法,透过实实在在的事情去激发他们的爱国情怀。”

他们主要的目标群体为香港九零後青年,这一时代的青年因为並未亲身经历过香港回归前後的变化,传统的中国式教育已然达不到爱国熏陶的效果,因此,林绚琛博士等人另辟蹊径,将祖国好的一面展示给这一时期的青年。与带领香港青年回内地,让青年通过亲眼所见、亲耳所闻、亲身领悟,去真实地认识祖国,感受祖国的强大,进而升腾起对祖国的认同感与归属感相比,他更倾向於助力青年去国外。“因为当一个人离开了祖国,才会更加深刻地感觉到祖国的好。”林绚琛博士说。曾经,中国人在国外,常会有孤独无依,遇事求助无门之感。今日之中国,在世界上佔据着越来越重要的地位,当去到某个国家,得知那里的铁路是由中国人建设,感受祖国强大的国力,对祖国的自豪感则会油然而生。“自己亲身体会获得的民族自豪感比概念的直接灌输效果更好。”他说。

“香港,是一个国际化的城市,那我们就按照国际化的方法去做,然後从国际上体现中国的强大,再去做一些中国式的教育,如此,可能更加容易。”这是林绚琛博士多年来的教育心得,几年下来,效果已经凸显。

实践 是实现理想的唯一途径

“一千次试飞,不如一次真正的飞行;在床上的一千个理想,不如下床的一次实践。所有有意义、有价值的事情,是我们向着目标脚踏实地迈出的每一步。”——林绚琛博士如此认为。

“我们的传统教育上已然做得很好,如孔子的教育方式、孟子的教育理念,在不改变这个教育本质的前提下,我们要做到的不仅仅是知识的改变,更要做到行为的改变,这种改变是长期的,非三五年之期,而是一辈子的、彻底的改变。”林绚琛博士说。

他早已意识到,过去,是从土地里找财富的时代;现在,是从人的大脑里找财富的时代。从人的大脑里挖掘财富的最好方法就是使用科学的教育方法开发学生的智力,给予青年受益终生的东西。

在中国留学生联盟慈善基金会里有一些学生,他们勤奋、热情、有思想,大多时候,林绚琛博士等人只是在形式、资金、人脈上给予一些指导意见或辅助,放手让年轻人自己去做,发挥他们最大的智慧与潛能,去意识到自己的不足之处,这对於年轻人的成长更有帮助。因为真正的学习,是用自己生命的主体,去学习自己最匮乏的东西。

每次的活动,学生们才是真正的主导人,而林绚琛博士是一旁的观看者,幕後的指导者。他说:“所有的东西,都必须亲自参与,亲身感受,才会有更深的体会,更大的收穫。”恰如一千次的思索,远不如一次行动来得收穫大。

一直以来,林绚琛博士都是在与年轻的大学生打交道,不断的相处与探索,让他更加懂得怎样做才是真正有利於青年的成长,在培养优秀青年的过程中,他尤其注重对他们实际操作能力的培养,这是终生教育的延伸。他们在一批年轻人提交的创业申请或计划中,挑选出优秀的、可行的创业方案,进行投资,並在整个营运过中,为他们安排专业人士在适当的时候给予指导及帮助。

2018年,林绚琛博士等人计划开设一家咖啡厅,名为“咖大咖啡”(Uni-Coffee-Versity),与英国一所大学合作,以商业的渠道,在香港这个城市,让年轻人摸索着去尝试一些实践操作。“从早上进货,到销售渠道,每一个步骤都是一门学问,年轻人一定要知晓怎样去做。”林绚琛博士说。他们计划着先培训出一批人,然後与内地的大学建立合作,将这种实践操作及整个系统输送至大学,让年轻人从学生时期开始学会如何做一个营运者,早早地训练自己,让他们拥有自己的股份,进而创业。“这才是双创。”林绚琛博士说。在他看来,创新创业不是口号,而是实实在在的运作,所有的理念最後能夠产生效果和作用的,是依着企业的营运方式,踏踏实实地向前迈出的每一步。

而他之所以将咖啡事业的创业路线选定为中国大学,是因为当下许多大学生毕业即失业,这是一个可怕的现象,林绚琛博士希望能夠帮助更多受过高等教育、有思想的卻苦於无平台的年轻人一些机会,让他们少走一些弯路,尽快於社会中实现自己的价值。

在他们投资的青年人创业案例中,百分之九十已经获得成功,向好发展。曾有四个年轻人,他们计划着设计一间装修公司,林绚琛博士提议他们做长者装修行业,集中解决老人家在装修时面对的知识短板,包括其身体素质所需要的基础装修、装修的价格及以後维修时所面对的困难,尝试着将长者家居装修标凖化。他们如醍醐灌顶,按照这个基础想法,发散思维,用他们自己的设计参加了许多国内外比赛,载誉而归,所获奖金亦不菲。如今的他们正在与香港理工大学、中文大学等高等学府合作,计划将长者的建筑标凖化理念推广。

林绚琛博士对教育有着非常深厚的感情,教育事业之於他,是一场没有终点的旅行,是一份永远无法卸下的责任。而他以一种全新的教育模式——留学教育、投资青年双创等,启迪年轻人的智慧、为他们创造机会,让他们,也让自己,能更彻底地体现撸起袖子做实事的创新创业精神。endprint

猜你喜欢
博士慈善祖国
祖国祖国我爱您
意聊
对祖国唱出爱
森博士作战室
平博士密码
博士蚊
慈善晚会4
慈善晚会3
慈善晚会2
慈善晚会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