虚拟现实技术的当代价值

2017-10-09 16:14臧晓玲
山东青年 2017年5期
关键词:虚拟现实价值发展

臧晓玲

摘要:虚拟现实技术的快速发展已经渗透影响到社会生活的方方面面,堪称是二十一世纪最具有发展潜力的重大创造,揭示虚拟现实的当代意义,有助于更好的加速虚拟现实技术的发展与传播。本文主要從虚拟现实的发展历程、虚拟与实践关系的角度展开论述,并从人的自由发展维度对虚拟现实技术的当代价值做出了梳理。

关键词:虚拟现实;发展;价值

一、虚拟现实技术的发展历程

所谓虚拟现实,即基于计算机技术创建的具有交互性、沉浸性和构想性特征的虚拟环境。借助各种传感设备把用户带入虚拟环境中,通过综合性感知方式使用户获得身临其境的真实感。[1]

随着科学技术的发展,参与社会实践的方式发生了巨大的变化,虚拟现实是一种新型的实践形态。虚拟现实技术是综合性技术,它是集音响、图像、计算机、显示、传感、信息等技术为一体的,它是给人一种类似真实的“模拟合成环境”为主要的目的。它的实现原理是:通过传感器使现实生活中的物体、声音、形态等进行转换,使人可以通过视觉、嗅觉、听觉等综合性感觉,再由跟踪器将人的动作作用于虚拟环境,重复这个过程,人的视角残留与其变化同步,这样一来就可以感受到更加逼真的感觉,这就是虚拟现实的过程。虚拟现实是凭借现实技术来实现其全部实践活动的,近些年,网络的快速发展,使得虚拟现实技术又同网络技术快速融合,其涉及范围的广度、深度、以及逼真的程度,让人有一种真假难辨之势。虚拟现实技术发展史大体上可以分为以下的四个阶段:

第一阶段(1963年以前):孕育虚拟现实思想——有声形动态的模拟

第二阶段(1963-1972):虚拟现实萌芽

第三阶段(1973-1989):虚拟现实理念与理论初步产生

第四阶段(1990-至今):虚拟现实理论的发展与应用完善

二、虚拟与实践关系的哲学探讨

现实生活中的实践发展的过程是虚拟现实不断形成和发展的过程。从实践角度而言就是人类通过的物质产品与精神产品不断的生产与再生产的过程。“虚拟”不是人类社会发展到高度文明之后才出现的,也不是到科学技术到达高度发展的信息社会后才出现的,它是人类自古以来就有的,它通过“虚拟”思维超越现实,使之更好地适应环境,改变环境。随着计算机、信息技术、科学技术、VR技术等兴起以及和人类实践的发展,虚拟已经从开始的虚拟思维慢慢的发展到了虚拟实践。类在一定程度上实现了现实的超越,这是虚拟实践的结果。”[2]人类社会发展到今天,我们可以看成是不断解放的过程,而宗教、艺术、语言、科学是这过程中的不同阶段,虚拟性的思维也包含于其中。虚拟现实没有终点的,动态的虚拟实践,使人类进入一个之前从没有经历过的世界,创造了一个新的人类生存和活动空间。人类的实践活动范围由原先的物理空间,扩展到一个全新的虚拟世界,大大增加了人们参与实践的范围,给人类的社会实践的更大的自由度。由于时间、空间、以及生物本身的限制,许多实实在在的事情人类无法通过感官功能和常规方式去了解和认识,但不能把无法识别或很难知道的就当做不存在。如在世界上微观分子结构形态;过去的历史和现实的出土文物;人类无法进入微小世界,如内部的人体器官;通常无法达到危险的环境,如战场和有放射性污染的地方;而且通常无法显示的社会历史事件和展望未来的人类活动等,都是现实的、客观的存在,身体是无法感觉和再现的,不可能简单地“模拟”,而这些就可以用虚拟现实技术去帮助来“重建”。

随着人类社会实践的深入,科技技术尤其是网络信息技术的快速发展,为人类通过虚拟技术对现实进行超越提供了可能性。人的现实性与超越性也获得了发展;进入数字化时代,进行虚拟实践的人越来越多,也越来越频繁,虚拟实践涉及的方面越来越深,范围也变的越来越广,它的吸引力与影响力的也变的越来越大。人类的生活也将变得越来越丰富多彩,人们会越来越与马克思所说的“普遍性”达到一致。

三、虚拟现实技术的的当代价值

虚拟现实发展的本质是技术革命推动的结果,人类通过信息技术重新找到了理解宇宙和构建新的生活的方式。通过网络,人类实践、交往在结构和内容上发生了很大的变化。与其他类型的实践相比,虚拟实践对于人的自由发展有着重要意义。

(一) 虚拟实践拓展了人的自由空间

计算机网络的应用,改变了人类的劳动方式,人们从繁重的体力劳动中替换出更多的自由,有利于主体自由发展。实现人类自由而全面的发展是马克思主义理论的终极价值追求,而这一切的到来必将是建立在生产力高度发达的基础之上。然后虚拟实践正是在当前信息技术高度发达的基础之上,通过信息技术达到人类感官功能超越时空限制的一种延伸,让人类的自由得到了极大限度的释放与超越,通过虚拟实践让人类的认识能力、感官能力得到了前所未有的满足与延伸,达到超越时空的身临其境之感,突出的发挥了人类实践活动的创造性、自由性、超越性,是人类充分开发自身潜能、创造能力、想象能力的重要手段和途径,虚拟实践充分开阔了现实实践的时空领域,彻底的颠覆了实践的空间和时间概念,在虚拟现实世界当中,实践活动已经不再受到原子构成的客观对象以及事物发展的内在规律的制约,“足不出户,走遍天下”已成为现实。人类可以任意改变客体,改变客体的时空结构,使人类的发展能够获得原子世界以前没有获得的自由。人从而有助于人类超越自然和社会对人的自由发展的阻碍和,达到人类的自由和解放。[3]

(二) 虚拟实践促进人的自身发展

虚拟现实技术使得人类劳动得到了解放,自由度、空间度得到了极大的提升。劳动者通过智能的计算机生产工具来处理劳动,直接参与实践活动的人大大减少,劳动者有了越来越多的闲暇时间,他们的主体得到自由发展的机会大大增加。人类通过虚拟实践极大了提高了人类的学习能力,开阔了学习视野,突破了过去由于信息技术的限制而见识短浅的问题,虚拟实践让人类获得了一个新的体验能力,认知能力、实践能力、体验能力、学习能力、交往能力、感知能力等都得到了巨大的拓展。endprint

(三) 虚拟实践有利于人的想象力、创造力的充分发展。

交互性是计算机网络技术的重要特征,交互性功能充分扩展了人类感觉器官和神经系统,改善人类感知能力,提高计算速度和大脑的存储量,也同时提高人类对信息的接受和处理水平,提高了人类思维能力。

网络世界交互作用的过程当中,是不断提升人类自身、超越人类自身、创新人类认识,不断与他人智慧碰撞的过程。

虚拟现实技术丰富了人类更加深刻的现实体验,是对现实的真是模仿,对于充分开发人类创造力、想象力具有十分重要的作用,信息技术高度发达时代,人类主体性得到充分的发展和眼神。

(四) 虚拟实践拓宽了人的社会联系

在传统的交流交往的方式中,人与人之间的互动交流习惯于面对面的,并在与他人沟通、交流、做活动的时候往往依赖于物理时间和空间,范围窄。无论在深度和广度上,网络虚拟交流活动是真实的世界无法比拟的。整个地球被虚拟的网络链接成了一个村,实现了四海之内皆是朋友的局面。在网络方面,双方的沟通对象,克服了一定的人际沟通的局限性,如社会地位的差距,文化水平差距,增强了人们的信心,有利于人类的进一步发展。

(五) 虚拟实践扩大了实践的范围,扩大了认识对象

虚拟实践是独立于物质生产实践、社会关系实践和科学实践之外的新的实践形式。[4]网络信息技术从根本上颠覆了人类实践基础。扩展了人类的社会实践范围,增加了人类实践的能力,改变了人类以前的交流方式。虚拟实践,可以使人进入到现实技术无法达到的情况。虚拟技术可以动态的,多维的,全面的,模拟现实。虚拟现实可以对现实世界适当的夸张,适当的丰富,是人类更加深刻的了解世界。虚拟技术可以充分揭示物体或物体未来的状况,是有利的主体的发展。当主体需要认识一个客观世界,而客观世界并没有得到充分表现或充分发展时,只有当客体充分展现或充分发展时,才能知道它,才能认识这方面的知识和拿这些研究成果去指导实践,将是会严重影响到实践的发展。如果把虚拟技术应用到认知过程中,隐藏在对象和未来的一部分,通过虚拟客体,主体可以揭示客体的本质和规律,并及时指导实践,为现实服务如。此外虚拟技术的应用,可以放大微观的对象,可以使主体全面的揭示其性质和规律。

(六) 虚拟实践加速了“世界历史一体化”的进程的

人类社会的快速发展,特别是进入信息化时代以来,人类历史发展进程达到了空前的一体化,世界历史一体化的今天得益于互联网信息技术的高度发达,特别是虚拟现实技术的爆发,让世界人民跨越时空的距离,融为一体。全球性社会网络化形式的构建得益于电脑技术特别是互联网技术的高度发达,这就是没有空间距离、时间界限,独立存在与现实空间之外的全球性的虚拟场所,人与人之间在网络空间,超越了国家、地域、种族、语言、肤色、年龄的界限,信息可以在全球范围内自由的交流和互动。不仅表现在生活交往领域,经济领域生产要素在全球范围内的自由流动和优化配置,也得益于虚拟现实技术、虚拟实践的拓展,各国经济发展更加融合、民族经济文化的影响更加深刻。

近年来,科学技术迅速发展,电子技术、信息技术、空间技术已广泛应用于现代生产。人类社会从工业化社会转入以电脑为核心的信息化社会,使我们的劳动方式、生活方式、思维方式不断变化。计算机作为现代科技的产物,其发展速度更是日新月异,如果说八十年代是个人计算机的时代,九十年代则是多媒体计算机的时代,那么二十一世纪将是虚拟现实的时代。虚拟现实技术在虚拟世界中为我们还原、搭建我们想要表现的项目,并且营造出真实的自然环境,动态的景观,如人物、道路、桥梁、机械、车辆、树木等,项目模型本身是按照相关资料严格建立的,从外观上保证其准确性,其次在虚拟的环境中,我们的浏览是完全自由的、主动的,就像是真实的世界中一样,可以行走、奔跑、飞翔;也可以超现实的进行景点的快速定位、察看,小到微小的细节、大到宏观的鸟瞰,都可以瞬间完成,尽收眼底。我们可以用鼠标真实的触摸到模型,象现实中的一样对其移动、转动。与传统计算机相比,虚拟现实系统具有三个重要特征:临境性,交互性,想象性。由于它生成的视觉环境是立体的、音效是立体的,人机交互是和谐友好的,因此虚拟现实技术一改人与计算机之间枯燥、生硬和被动的现状,计算机创造的环境将人们陶醉在流连忘返的工作环境之中。

由于虚拟现实这种技术 “身临其境”的沉浸感;友好亲切的人机交互性;发人想像的刺激性。所以虚拟现实技术已流行于世界范围内的各个领域:如虚拟现实建筑物的展示与参观、路桥工程演示施工培训、虚拟现实手术培训、虚拟现实游戏、虚拟现实影视艺术、建筑设计、工业设计、学校教学、医学领域等。虚拟现实技术作为多媒体技术发展的高级阶段,虚拟现实技术实现了人——机对话的又一次飞跃,使信息的通讯、呈现方式更趨近于人类的生活技能和自然环境,世界一体化进程在虚拟现实技术作用下通过虚拟实践达到历史最高点。

[参考文献]

[1]耿阳.海德格尔现象学视域下麵实在的审美分析[D].大连.大连理工大学.2014.

[2]恩斯特·卡西尔:《人论》,上海译文出版社1985年版,第35页。

[3][加]马歇尔麦克卢汉.《理解媒介》,商务印书馆2001年版。

[4]金锋.试论虚拟实践—对马克思主义实践观当代形态的思考[D].西北.西北师范大学.2005.

(作者单位:集美大学,福建 厦门 361021)endprint

猜你喜欢
虚拟现实价值发展
迈上十四五发展“新跑道”,打好可持续发展的“未来牌”
砥砺奋进 共享发展
REALITY BITES
一粒米的价值
改性沥青的应用与发展
虚拟现实技术向科幻小说借灵感
“给”的价值
“会”与“展”引导再制造发展
浅谈虚拟现实
小黑羊的价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