痛定思痛,知耻后勇《中国耻辱记》爱国情怀的述写

2017-10-09 00:34管西荣
山东青年 2017年5期
关键词:爱国情怀耻辱

管西荣

摘要:救亡图存是整个近代中国的时代主题,国耻史编写成为这一时期的热潮,其中《中国耻辱记》系上海国民书社编辑出版的“通俗白话救国小丛书”的第二集,全书以白话文编写,全面介绍了中国近代所遭受的屈辱历史,这对于唤醒国民、构建“集体记忆”,从而对激发国民爱国热情、增强民族的凝聚力有重要价值。

关键词:耻辱;救亡图存;爱国情怀

中国人自古就认为“知耻而后勇”,耻感教育是中国传统伦理道德教育的一个重要内容,人们通过增加自身的耻辱感而奋发向上,最终达到雪耻的目的。耻辱感的增强对砥砺国人奋发向上,摆脱自身的危局有着重要价值。近代以来,中国面临着日益严峻的危机,伴随着西方资本主主义国家一次次侵略,中国的主权和领土逐渐的沦丧,巨额赔款、开埠通商、土地割让,所有这些都成为中国人民不可磨灭的“集体记忆”,也是唤醒国人、凝聚人心,激励国人奋发向上的一剂良药。中国国耻教育自清末就已形成,在民国时期得到发展,可以说近代中国兴起的国耻教育在动员国人反抗外来侵略,挽救中华民族危亡的过程中发挥着重要作用,其中作为国耻教育的载体的民众阅读物对国耻宣传和教育的作用功不可没。为了激发国民的爱国热情,挽救民族危亡,国耻史编写成为民国时期的一股热潮,其中1917年由黄毅编写的《中国耻辱记》极具有代表性,此书写于新文化运动时期,同时也是中国国耻纪念日发展盛行之时,全书采用面向广大普通民众的白话文语体,字里行间透漏着对国家危亡的伤感,以及对民族未来发展的期望,从中体现着编者强烈的家国情怀。

一、 借书表意,叙写爱国篇章

上海国民书社为了广泛激发国民爱国热情,教育国人,而出版了系列救国丛书“通俗白话救国小丛书”,《中国耻辱记》是该丛书的第二集,全套丛书共10集,其余分别是:第一集《世界亡国史》、第三集《共和常识》、第四集《外国富强记》、第五集《中国贫约(弱)之原因》、第六集《国民就贫法》、第七集《国民救弱法》、第八集《国民教育》、第九集《国民道德》、第十集《醒世小歌曲》。全套丛书或述写危亡、增强国人忧患意识,砥砺国人奋勇救国;或探寻中国贫弱之因,寻求中国发展的方法,可谓是一套挽救危亡的全面宣传书籍。上海国民书社编写此套丛书时,在书的扉页就直言其编写意图即为唤醒国人,挽救危亡,在书中就写到:

各教育自治团体诸君公鉴,启者敝社为挽救危局,唤醒国民,起见特请名家编述救国小丛书,全书用白话体裁,演述救亡急务,全书分十集,定价一元,每集一册定价一角,现正陆续编印,不久即可出齐,若蒙趸购,普赠乡里,无论单集全书,敝局当将价目格外从廉,只收工本,以副爱国热诚,而尽区区微意,尚希公鉴是幸。[3]

《中国耻辱记》作为该套丛书的第二集,其重要性是可想而知的,编者认为“此书全以救国为主旨,欲人民救国不可不先发动爱国心,欲发动人民之爱国心,不可不使先知国耻,故将此书列为二集”[1]1。

二、 明耻知耻,激发爱国热情

在撰写此书的作者看来,只有国人知耻才能激发爱国热情,才能凝聚全国人民,从而实现救国的目的。 其实,早在1904年的《东方杂志》上就有人发文说“雪仇宜先励国耻”,明确说“明耻教战,以求杀敌”[2]。“知耻”意识的培养俨然成为其时爱国保家的一个重要内容。编者为强调“知耻”的重要意义,以西方国家重视国耻从而得以富强为参照指出:

现在,西洋各国,若是有了国耻,比方是打败了仗、割让了土地、赔偿了银钱,都算是受了人的狠(很)大的欺负,他定要把这国耻时时刻刻记在心中,全国的人民个个都要同我们中国古时候的越王勾践一样,卧的是薪柴,吃的是苦胆,到后来,一定会发奋图强、报仇雪耻,那怕雪过了耻以后,他那国耻纪念还是永久不忘。所以,西洋人国富兵强,不落人后,全是因为有这个好习惯。我们中国人,可是有些不同,日本人常常总说我们中国人是重私轻公,若是一个人的耻辱、或是一家、一群的耻辱,大家看得狠(很)重,不怕擦拳磨掌的去报复,若是一国的公耻,大家便看得狠轻,随随便便的都不管了。所以,自从西洋通商放开了门户以来,几次的赔款、割地、受了外國无数的大耻大辱,到如今总还是萎靡不振,睡梦如常。[3]2-3

编者认为西洋人得以富强是因为有明耻雪耻的好习惯,但我中国人相比有些不同,虽然如此,但编者否定日本人评说中国人“重私轻公”的说法,对此写到:“外人虽是这样说我,究竟我们中国人怎样却难下这句断语。依我看来,我们中国人谁没有爱国的心思,谁没有雪耻的心思”。[3]2至于,为什么中国人都包含爱国热情,却至今难以实现雪耻的目的,在编者看来,正是因为国人对“国耻”知之甚少,既不知“国耻”的来由,也不知如何雪耻,不但乡野山林不能知底细,就是文人学子也难细说,于是认为根由是因为“在上的引导不良,在下的知识太少”。[3]3所以,中国人并非日人所说“重私轻公”,不爱国家,不知雪耻!为了让国民了解国耻,感悟屈辱,从而痛定思痛,增强忧患意识,编者撰写了此《中国耻辱记》,并直抒编写意图:

如今在下不才,特将中国开通门户以来从鸦片之战说起到最近日本要求条约为止,中国所受的种种国耻,凡是大败仗、订合约、赔兵费、割土地、种种的耻辱都提要演得明白,叙的简要,编成此书。从此,我们全国人民都知道国耻的真情,自然会引动了爱国的真心、雪耻的公便也卧薪尝胆,发奋图强意。到那时我们中国全国的人也争回了这口气、要回了这个脸,谁还敢来胡言乱语的轻看我们中国人呢?咳国耻!国耻!同胞速起,再不速起,雪耻无日了![3]3-4

知耻又要做到明耻,即明白究竟什么是“耻辱”。编者在“总论”一章则开门见山的指出:“什么叫耻辱,便是人做了没有脸面的事情,受了人家的欺负的意思。不单是贼盗奸淫才算得没有脸面的事情,倘若自己懦弱无能,愚蠢无知,被人欺负了,被人哄骗了,那才正是丢人没有脸面的事情,正是大大的耻辱呢。”[3]1并且在接下来的论述中,编者由浅入深、由近及远的由“耻”字所代表的含义说起,论述了个人耻辱、家耻以及国耻,及其相互之间的关系,从而得出“国耻”对于每个人来说所肩负的责任及所具有的意义。以下是此书中的相关论述:endprint

古语说道:“是人而无耻,不知其可。”说是人倘若没有羞耻,便不晓得怎样才可以了。又道是“士可杀而不可辱”,说是情愿被人杀了,也不可以受人的欺辱。你想人生在世,谁不争的是一口气,要的是一副脸,倘若到不争气、不要脸的地步,那还有什么人味儿,简直的如同禽兽一般了。所以,寻常骂人,若是骂一句无耻便重伤了,可见这“耻”字是人生第一个要紧的关头了。再说,“耻辱”二字不单是说一个人的、一家人,也有一家人的耻辱,一群人的耻辱,一国也有一国的耻辱。一个人的耻辱是个人私自的耻辱,一个人以上有家耻、群耻、国耻,便是公共的耻辱。私自的耻辱不过是一个人的关系,公共的耻辱却是大众的关系。比方一家人受了人家的欺负、哄骗,这一家人的人谁不蒙羞带忿的想法去报复一群人,受了别人的欺负、哄骗,这一群的人谁不蒙羞带忿的想去报复。要说到全国的国耻那可就更不同了,因为现在这个世界是国家主义正行时的世界,个人、家族、社会种种关系都看得还轻,独有这国家的关系却看得狠(很)重。所以,一家、一群受了别人的欺负、哄骗,还算不得大耻大辱,若是受了一国人的欺负哄骗,或是这一国受了那一国的欺负、哄骗,那才是全国顶大的耻辱呢。[3]1-2

编者从人民熟知的古语“是人而无耻,不知其可”及“士可杀而不可辱”讲述耻辱,强调明耻、知耻对于个人所具有的独特意义,在编者看来如果士人不知耻就如同禽兽一般,以此强调知“耻”的重要性。编者从个人耻辱、家庭耻辱最终上升到国家耻辱,使国人对于国耻的认识不断升华,从而提高国人对于国耻的真切感受,这可以达到砥砺国人奋发向上、力学国耻的目的。

三、化繁为简,扩大受众影响

黄毅的《中国耻辱记》通篇采用浅显的白话文,编者对中国近代遭受屈辱的历史的表达简单、语言直白,举例生动形象,贴近普通民众的生活,易于国人群理解和传播,从而可以在广大的国人之间进行有力地宣传和教育,这正是此套爱国丛书力图达到的效果。此套丛书写于1917年新文化运动时期,受到其时白话文运动的倡导,为了满足不同层级普通大众的需要,全书用白话文书写,作者在《中国耻辱记》的“凡例”中就表示了此书用白话文编写的目的,并对阅读此书做出了一些具体要求:

全书纯用白话,不论男、女、幼、农、工、士、商,但能读小说看家信者,都能了解。看此书者,不可一过便了,须隔时再看,不可一人私看,须遍借戚友公看,不可闷看,须看过以后,到处向人演讲,务使全国人民都知中国耻辱。阅此书后,仍须遍阅救国小丛书全集,彼此参照,互相融会,始得全局明瞭。[1]1

兴起于新文化运动时期的白话文运动,推动了中国传统文言文向浅显白话文的转变,这一转变不仅促进了新思想、新知识的广泛传播,更扩大了思想和知识的受众面,从而培育起新一代的爱国知识分子。用浅显白话文写成的《中国耻辱记》历述了自鸦片之战说起到最近日本要求条约为止,中国所受的种种国耻,全书共分为十六章围着着中国在近代的大败仗、订合约、赔兵费、割土地等种种耻辱展开,其分别为:总论;英国五口通商记;四国公使驻扎北京记;日本吞并琉球记;俄国争占伊犁记;法国占领安南记;英国占领缅甸记;中日战争记;中俄密约记;俄国租借胶州湾记;英国租借威海卫记;法国租借广州湾记;联军入京;日俄争占满洲记;俄争外蒙记;日本要求条约记。在编写的笔下,中国近代所遭受侵略压迫的事迹跃然于眼前,不断强化着国人对“国耻”的记忆,这些共同的“集体记忆”又将不断增强国人对共同体的认同和归属,从而国民的国家认同意识得以不断增强,这把全国人民凝聚在一起,使悲情的“国耻”记忆化作挽救国家危亡的情感动力。正如有论者指出“罄竹难书的国耻,吾人正好拿来唤醒一般后起的民众,预先培养与强权奋斗的实力”。[4]192民国时期的国耻著作成为教育国民、宣传国耻的重要載体,对国民国家认同感的强化和爱国情怀的激发都发挥了重要作用。

[参考文献]

[1]黄毅.中国耻辱记[M].上海:国民书社,1917,“凡例”.

[2]论雪国仇宜先励国耻[J].东方杂志,1904,1(4).

[3]黄毅.中国耻辱记[M].上海:国民书社,1917.

[4]益三.有关国耻的史地教材应否酌量编入教本以激励民气[J].中华教育界1926,(12),转引自张逸红.民国前期学校国耻教育的兴起与发展[J]广西社会科学,2006,(12).

(作者单位:青岛科技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 山东 青岛 266061)endprint

猜你喜欢
爱国情怀耻辱
真正的耻辱
夜读
高中历史教学中如何培养学生的爱国情怀
乌龙翻译的耻辱和光荣
名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