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大学生的就业能力培养

2017-10-09 16:38王瑞丽赵庆佳王旭菲王冀菲
山东青年 2017年5期

王瑞丽+赵庆佳+王旭菲+王冀菲

摘要:随着社会化进程的加快,高等教育已发展为学生成长的必经之路,当前大学生就业形势严峻,市场需要人才却找不到,出现了就业市场供需之间的鸿沟,成为了棘手的问题,面对这种情况,充分的对大学生进行就业能力的培养,是解决以上问题的必要手段,这也成为当下社会和高校所关注的重点和热点。因此,笔者就此进行探讨,从大学生就业生涯规划入手,分析如何培养大学生就业能力。

关键词:就业力;就业生涯规划;大学生就业力

就业力,英文全称Employ ability,也可称为可雇佣性,就业概念指的是个体获得和保持工作的能力,它产生于1909年,到2005年,针对就业概念,美国教育与就业委员进行了再次明确。狭义上讲,就业力即为找到工作的能力,广义上讲,即能够具有持续完成工作,实现良好职业生涯发展的能力。就目前的大学生就业形势来说,发展日益严峻,据调查,2015年毕业人数达729万人,2016年毕业生人数达765万。学生人数多,但真正的人才却很稀缺。一方面,诸多企业单位感慨需要优秀人才,但却无法找到合适的人才;另一方面,大学生就业压力大,找到适合自己的工作更是困难,就业市场供需之间则出现了难以跨越的障碍。所以说,在高校中,关于大学生就业指导部门应迎合当下社会对人才的需求为标准,采取具有针对性和有效性的措施,尽力提高大学生的就业能力,让每一个大学生都能有机会就业,从而提高高校学生的就业率。

一、通过学生职业生涯规划大赛,充分调动学生就业潜能

高校学分制的实施,让大学生能够对课程的选择更具有自由性,而如果职业规划生涯指导不具有针对性和必要性,那么,学生对将来职业发展将很难有明确的方向,这也造成学生在大学期间的學习没有目的性,导致大学生学习动力的缺失,所应掌握的知识结构不平衡,适应能力下降。职业生涯规划大赛的实施,可帮助学生找到适合自己发展需求的职业,这也是达成个体与职业相匹配,最大化体现个体价值的关键。在整个大学生活中,职业生涯规划应是其生命线,从大一到大四贯穿始终,这也是可以帮助大学生不断的督促挑战自己,有一个确切的大学生活目标,将自己的潜力最大化的激发出来,并进行自主学习,从而使自己的综合素质得到提升,帮助他们为以后更好的进行就业,打下坚实的基础。具体内容为:

1、大一(试探阶段),此阶段中应引导学生了解自我及他人,发展与他人沟通的人际技能,对亲情,友情和爱情树立正确的认识,并能良好处理;

2、大二(定向阶段),此阶段应帮助每一个大学生通过职业生涯规划的指导和测评,对自己的性格,爱好和特长有正确的认识,并能针对自身情况,初步定制出符合自己发展的职业规划和努力目标;

3、大三(冲刺阶段),通过和学生讨论相关的专业出路、行业现状、职业知识等,让学生根据自己的兴趣了解职业环境、职业常识和职业前景,通过用人单位调研,岗位体验、网络查询等方式进行职业探索和实践,从而为自己在校期间的成长与毕业时的求职就业意向打下基础;

4、大四(分化期),在这个阶段中,基本上所有的大学生都对将来的方向有了确切的目标,对大一、大二和大三这三年的准备进行总结,对已建立的职业目标进行再次明确,检查自己是否已准备充分,如发现问题要进行必要的改进和完善,另外,学会简历的制作也很重要,指导学生学会并掌握正确的求职方式和技巧,并进行相应的细节上的模拟演练。疏导学生树立正确的就业心理和职业观,正确适应社会角色的转换,最终让自己的职业和生涯目标得以实现。

二、计划就业生涯,锤炼求职智慧

大学生就业问卷可以通过简单明了的方式了解现如今大学生热衷于的求职方向。而撰写计划就业生涯报告书可以使调查者了解各种各样的就业岗位。当然职业定位也需要一定的自我了解,它就是为职业目标与自己的潜能以及主客观条件谋求最佳匹配。基于个体的最佳才能、最大兴趣、最优性格及最有利的环境等信息为基础的职业定位才是好的。职业定位过程中要考虑性格与职业的匹配、兴趣与职业的匹配、特长与职业的匹配、专业与职业的匹配等。但同时也必须注意以下几点:

1、根据发展趋势及现实情况,明确个人与社会和单位的关系;

2、比较鉴别,比较职业的条件、要求、性质与自身条件的匹配情况,选择条件更合适、更符合自己特长、更感兴趣、经过努力能很快胜任、有发展前途的职业;

3、发挥自己的优势,缩小自己的不足,抓中重点,对于职业的选择不要执着于完美;

4、审时度势,及时调整,要根据情况的变化及时调整择业目标,不能固执己见,一成不变。

三、就业技能的开展可提高学生就业技能

就业技能,是学生维持工作并能得到发展的根基,开展并实施就业技能大赛,可有效提高学生的就业技能,这也是从事就业指导工作的教育者们平时常见的一项活动。此活动的有效开展,可有助于学生实际问题的解决,为学生提供了一个本领展示及技艺切磋的平台,是激励学生的常用手段。技能比赛中所涉及的内容和项目较多,包括板书,英语口语,说课,书法,计算机录入及模拟经营等技能,可实现与学生专业相结合,参赛形式可以是个人,也可以是团体,团体参赛可培养学生的协作意识和团结精神。通过这样的形式,可及时的发现学生存在哪些问题,并采取具有针对性的方法予以解决。另外,在此过程中,也要遵循“请进来,走出去”的战略,与人才机构和用人单位进行对接,了解其需求,考虑其建议和意见,并制定相应的制度引入毕业生的考核中,与用人单位建立长期的联系机制,以达到培养实用的专业技能人才的目的。

当前的青年人上大学的目的和价值体现,就是能够通过大学将自己的就业能力更好,更全面的提高,使自己具备符合当下社会所需人才的要求,而实体经济因为金融经济的负面影响,使大学生的就业难度加大,对此,大学生就业指导工作者对当下时势进行观察和分析,预计情况的变化,并作出及时、相应的调整。找准就业切入点。坚持能力提升,培养创新能力和实践能力强、综合素质高的优秀人才是达到充分就业目的的最佳途径。另外,大学生就业指导课应该更多地从课堂理论化向社会实践化转变,以提高学生的就业力为重点,通过提升学生的就业力来帮助他们实现人生理想。

四、结束语

综上所述,培养和提高大学生的就业能力,是要从大学生进入到学校就要开始进行的。但是,仅仅依靠高校的努力来培养和提高大学生的就业能力以及保障高校就业率还是不够的,这需要高校,社会和企业的三方努力以及配合,当地政府要加大对于高校培养学生就业能力的扶持力度,企业针对就业能力的开发,高校、劳动力市场、企业三方之间要保持信息的畅通,及时交流,必要时企业要提供一定的帮助,只有这样,才能提高大学生的就业能力,保证毕业后能够找到较为合适的工作。

[参考文献]

[1]丁怡,提升大学生就业力的思考[J],思想理论教育,2008,(15)。

[2]姜玉发,周晓莉,大学生如何提高就业能力[J],吉林华桥外国语学院学报,2008

[3]刘婷. 人的全面发展理论视域下大学生就业能力培养研究[D].辽宁工业大学,2014.

[4]王翡翡. 大学生培养机制、就业能力与职业成功的关系研究[D].华南理工大学,2012.

[5]刘红霞. 论师范类大学生的就业能力及其培养[J]. 中国成人教育,2012,(13):49-51.

(作者单位:黑龙江八一农垦大学,黑龙江 大庆 163000)endpri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