农村留守儿童的心理特点及教育策略

2017-10-09 20:55姚丽琴
世纪之星·交流版 2017年6期
关键词:内向消极儿童

姚丽琴

现在的农村小学留守儿童所占比较例大,对这些留守儿童教育的成败与否,近则影响整个学校的教学质量,远则影响到社会的稳定,所以,对留守儿童的教育是一个不容忽视的教育难题。

农村留守儿童本该得到父母的关爱与教育,以掌握各种学习與生活的技能,形成健康的心理。但是,在这个最为关键的时候,其父母却离开他们去远方的城市务工了,造成了他们成为一种形式上的“孤儿”。久而久之,极容易造成他们消极、孤僻、冷漠等种种心理问题,对他们的教育也成了一个难题。对于留守儿童,应该要根据他们个人的心理特征去实施教育策略。

一、留守儿童的基本心理特征及成因

1.消极散漫。出现这一心理特征的留守儿童主要原因是其认知偏差。他们在生活中总常用一种消极的眼光看待周围发生的事情,把目前不利的状态归结于自己的原因,并进一步泛化。如:他们认为父母外出打工是因为不喜欢自己,不关心自己了。课堂上老师没请到他回答问题也是因为老师根本看不起自己。慢慢地,他们就变得不爱学习,不愿进取,总认为学不学无所谓,反正自己就是这么“没用”。

2.自卑胆小。留守儿童由于长期与父母分离和缺乏沟通,得不到完整的家庭温暖,生活上缺少必要的关爱,加上常受到周围孩子的歧视、排挤和欺辱等,留守儿童缺少倾诉和寻求帮助的对象,与外界不愿意接触,不少留守儿童情绪消极,失落自卑。一旦形成了自卑心理,他们就显得凡事都小心翼翼,甚至许多事情、活动他们不敢参与。

3.孤僻内向。孤独产生于没有情感和思想交流。当一个人对周围的一切缺乏了解,和周围的人无法沟通的时候,就会体会到孤独的滋味。长期的孤独就会形成孤僻、内向的性格。有些儿童,他们特别依恋父母,离开了父母的亲情关怀,谁的照顾他从心底里就会排斥。一些留守儿童,父母不在身边了,他们就关起自己的心扉,他们不愿与任何人交流情感、思想。时间久了,就形成孤僻内向的性格。

4.固执逆反。一些留守儿童,因爷爷奶奶的过份溺爱,把他当小皇帝一样侍奉,导致了他们固执、逆反的心理。他们要身边所有的人以他为中心,自己想做什么就做什么,想怎么做就怎么做,谁要拗他他就跟谁急。这种环境下的留守儿童不仅固执,并且逆反心理极强,对抗情绪严重。他们缺乏安全感,对周围的一切充满怀疑,总是带着有色眼镜看世界,对人与人之间的关系更是充满不信任。这种潜意识中的不信任导致了他们的逆反行为,常表现为“不听话”、“不礼貌”、“不谦虚”、“恶作剧”等。

5.孤独无奈。很多留守儿童是跟年迈的爷爷奶奶一起生活的。除了一日三餐,其它时候的事情老人家根本理不上。当这些留守儿童遇到困难和挫折的时候,他们只有自己默默承受,这些孩子往往会感觉孤独无助。有些留守儿儿童小小的肩膀还要承担起很多家务。他们会感觉自已的命比别人的苦,很无奈。

二、针对留守儿童的心理实施相应的教育策略

1.积极引导留守儿童正确认识自我,利用赏识教育帮助他们树立成长的信心。这种教育方法比较适合消极散漫和自卑胆小的留守儿童。西方心理学家特别强调成就动机在学生学习中的作用,成就动机是指人们在学习和工作中力求获得成功的动机。赏识教育就是通过赞赏,使受赞赏者感到自己的行为得到别人的认可和赞扬。对于消极、散漫的儿童,学校更注重对他们的进行赏识教育。作为负有重要教育责任的教师应该尽量在这些孩子身上找出他们的闪光点,给予他们更多的鼓励和赞赏,以消除孩子的消极情绪。

2.帮助他们建立一个快乐的朋友圈,打造快乐温暖的氛围。这种比较合适孤僻内向型的留守儿童。从调查发现,孩子与孩子之间更容易敞开心灵,互相交流情感。要让一些孤僻、内向的孩子活泼快乐起来,我们可以从他们的同伴入手,对他进行正确的思想引导。像这样一类孩子,我们老师就给他建立个朋友圈,每天上学、放学,我们就让几个孩子跟他们一起,一边走路一边跟他们聊天。下课时间,也让这几个朋友尽量主动与他们说说些开心的事情,一起写写作业。课堂上老师就将他们分成一个学习小组。这些留守儿童有了几个自己的好朋友,生活自然过得好快乐,慢慢的他们也变成了一个个快乐活泼的好孩子。

3.打持久的心理教育战。这种教育对于固执逆反和暴力盲从的留守儿童更为重要。进行经常、持久的心理辅导。对于较固执逆反这一类留守儿童,他们这种逆反心理不是一、两次说服教育就可消除的,对他们的心理辅导要反复抓,抓反复,平时就多留意观察他们的情绪变化,经常与他们交流、沟通,深入了解他们的内心世界,帮助他们解决心理上的问题。可以经常组织他们观看一些德育片和名人故事片等,通过看一些正能量的视频对他们进行潜移默化的思想教育。其次是组织他们举行一些文体活动,通过活动来接近他们,与他们进行沟通,了解他们的心理需要,慢慢地引导他们走向健康的心理。

4.多关注留守儿童的生活状况,用爱的行动来鼓励他们。特别是心理感到孤独无奈的留守儿童,要让他们感觉到父母不在身边,也有人能够帮助他们,也有人可以给予他们快乐。比如:经常到他们家中了解生活情况,及时给予帮助;到节假有需要的让他们跟好同学一起去玩玩等等。通过这些小小的帮助,让这些留守感觉到了老师、同学给他的温暖。

5.给每个留守儿童建立档案,做成长记录。每个留守儿童的生活环境和心理特点都有所不同,我们作为教育者要因材施教,才能有好的教育效果。对于每个留守儿童,我们都要跟踪了解他们的生活及心理变化情况,以及时引导他们走向正确的快乐的学习生活道路。

6.做好家校联系工作。留守儿童的很多心理问题是家庭教育所导致的。所以学校作为教育阵地,不仅要教育好儿童,还要教育家长。经常性了解每个留守儿童的家庭教育动态,及时进行督促家长教育好儿童。

7.做好留守儿童心理调查及研究工作。每个留守儿童的心理问题都是棘手的教学难道。对一些出现心理问题的留守儿童,学校应该组织老师对其进行心理调查和研究,这样才能对症下药,才能争取得到最佳的教育效果。

总的来说,我们要调动一切可利用的教育资源,关爱留守儿童,把更多的关爱与呵护给这些孩子,努力形成社会、学校、家庭的三位一体的教育网络,营造出浓厚的关爱留守儿童的氛围。endprint

猜你喜欢
内向消极儿童
从消极隐私保护到积极隐私保护:元宇宙中的隐私风险及其治理进路
留守儿童
家庭教育:你种的是积极树还是消极树?
“消极保护”不如“积极改变”
论消极治理与农民上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