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企业主导的校企协同创新模式研究

2017-10-09 23:25何莎莉
山东青年 2017年5期
关键词:校企协同模式创新

何莎莉

摘 要:现代中国社会的发展,是基于市场经济为主导的市场化的发展,在市场化的发展中,无数个企业构成了市场主体,为中国的经济发展提供了助力,同时,每一个企业又都需要诸多员工构成,这些员工的基本素质和涵养以及他们的专业技能等,都对中国社会经济、政治文化等诸多方面形成了重大的影响。

本文的研究首先是从校企协同角度出发,在对于校企协同的定义、内容以及校企协同创新模式存在的意义进行了阐述,然后针对现在校企协同创新模式中存在的问题进行了分析,最后从改善校企协同创新模式的角度出发提出了相应的解决策略。希望通过本文的研究,能够为基于企业主导的校企协同创新模式研究的进一步发展提供一些有用的建议。

关键词:企业;校企协同;创新;模式

前言:随着社会的快速发展和市场化竞争的需求,高等院校也开始注重对于人才在理论与实践两个方面的同等培养,但是又因为人才在不断的细分,因此也就使得那种以往学校按照自己的教材来培养人才的路径存在了一些问题。在这样的需求下,基于企业主导的校企协同创新模式开始出现并且被人们所关注,成为影响未来中国经济快速并且平稳发展的关键所在,但是基于企业主导的校企协同创新模式中是不是也会存在一些问题,需要得到改善和解决,也是我们需要研究的问题。

一、 校企协同概述

(一) 校企协同的定义

随着中国经济的不断发展,企业之间的市场化竞争也就成为了常态现象。为了能够使得自己在激烈的市场竞争中能够获得一席之地,很多企业纷纷寻求与高校的合作,通过校企协同的方式来实现自身竞争力的增长。

校企协同指的是在高等院校和企业之间通过合作的方式,彼此借用对方的优势来更好的发展自己,并且最终能够实现在社会范围内资源利用结果的最大化。在目前已有的校企协同的方式中,主要有三种方式,一种是以企业作为主导,一种是以学校作为主导,还有一种是学校和企业的协同合作。在这篇文章的研究中,研究的就是第一种校企协同方式,也就是基于企业作为主导的校企协同创新模式。

(二)校企协同的内容

校企协同合作的内容,简单说就是学校和企业各自利用自身的优势资源,通过资源共享互补实现创新的目标。从具体内容来看,学校和企业各自拥有优势资源,在合作目标上也都有着自身的诉求。作为学校,具有技术研究的优势资源和能力,掌握最新的技术成果和知识,学校在与企业的协同合作中所要达到的目标是将拥有的技术转化为成果; 作为企业了解掌握最准确的市场需求信息,对技术转化为商品或服务有着更为准确的把握和定位,在与学校协同合作的模式中企业所要达到的是追求自身利益的目标。通过校企协同合作预期达到共赢的目标,在协同合作中人才是十分重要的力量,企业的创新实践活动需要人才作为基础和支撑,学校的办学目标就是培养高水平的人才,因此校企协同合作的内容最终还要归结到人才培养。

(三) 校企协同创新模式存在的意义

基于企业主导的校企协同创新模式的存在,是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的。首先,基于企业主导的校企协同创新模式的存在,能使得高校在前沿技术生产领域所形成的先进的技术能够更快的应用到社会生产去中,在能够及时的促进社会技术的创新和变革。另外,基于企业主导的校企协同创新模式的存在,能够减少因为你时间的绝对延长所产生的利润,能够使得人力资源得到更好的释放,并且降低在企业生产过程中其他因素所会产生的印象。其次,基于企业主导的校企协同创新模式的存在,能够使得在校的学生与社会工作之间的距离缩小,能够让他们将在学校学习到的知识更好的运用到社会实践中去,同时也满足了学校教育所需要承担的教育的责任。同时,基于企业主导的校企协同创新模式的存在,还能够通过深度合作的方式,在学校和企业之间搭建一个更加高效的沟通桥梁,使得学校能够基于企业的实际生产的视角,提供更加具有针对性的人力资源,从而能够实现社会分工的进一步细分和优化。

二、 校企协同创新模式存在的问题

基于企业主导的校企协同创新模式的存在,虽然具有很多重要的优势,但是任何事物的存在都是具有两面性的。同样的,在基于企业主导的校企协同创新模式中,也存在一些问题影响着基于企业主导的校企协同创新模式效果的形成和完善。

(一) 学校与企业之间的目标偏差

学校的存在主要目的是通过教育的手段,让学生能够掌握更多的科学技术和知识水平,能够创造出一个更加高度文明的和谐社会,是一种依靠在国家政府部门下的具有高度公益性质的部门。而企业,主要是以利润作为驱动力的,其主要目标就是为了实现企业利润的最大化。这是第一。

第二,因为学校与企业之间目标存在一定的偏差,因此也就使得学校在进行基于企业主导的校企协同创新模式的时候,就很容易在具体的教育环节中出现不平衡的现象。比如说,企业希望的是,能够让学生掌握更多的有关于某一个机器的操作或者是关于某一个技术的运用,但是学校可能更多的是希望学生能够在学习了一定理论知识的基础上,加强对于实践工作的应变能力,一个强调的是最终的结果,但是另外一个更加强调的是学生在学习和实践的过程中,是如何去感受和理理論知识并将其运用到实践中去的。

(二) 校企协同创新模式仍在起步

对于目前我国的校企协同创新模式来说,整体上来处于一个初步的发展阶段。首先,现在很多企业因为追逐自身经济效益的最大化,因此更加愿意聘请有经验的员工来上班,因此他们对于校企协同创新模式的重视程度还是不够的,参与程度也是不够的,即使是存在这样的校企协同创新模式,对企业来说,他们最大的努力可能就是让学校的学生参与到企业的实习中来。因此,从整体上来看,企业在校企协同创新模式中的积极性不是很高。

另外,从学校方面来看。目前校企协同创新模式也是较为初步的。比如说和企业签订一些合作的条约,让优秀的毕业生去企业工作,推送很多优秀的学生去企业实习,但是这些事情如果不建立在校企协同创新模式的基础上,也是可以完成的。因此双方之间是存在一个合作的共识的,但是如果这种共识能够在目前不存在但是将来有可能存在的情况下进行合作,那么才是一种战略性的合作,才能够加深合作的力度和深度,校企协同创新模式才不会是一直处于一种非常简单的模式当中。endprint

(三) 校企协同创新模式缺乏系统的管理

基于企业主导的校企协同创新模式目前还是缺乏一定的系统化的管理来对其工作流程进行跟踪与完善。

首先,现在校企协同创新模式在启动的时候,学校和企业在选择彼此的时候,都是保持一种观望的态度的,并且不是基于校企协同创新模式目的本身而是因为各项成熟的资源优势而进行合作的可能性也比较大,从这个角度上来说,企业和学校在校企协同创新模式中,缺乏必要的平台来发现和联系彼此。另外,在目前的校企协同创新模式中,院校难以对企业所提供的资源进行充分的利用,同时企业也难以真正的参与到院校教育的过程中去,最后也就使得校企协同创新模式的原本目的被打破,既不能培养出具有企业实干精神的学生,同时也不能培养出具有具有企业实践专业技能要求同时又具有理论基础的学生。最后,因为企业和学校在校企协同创新模式中,其积极性与参与性都是不够的,都只是较为单纯的利用彼此所拥有的资源来实现自身的发展,比如说企业与学校的合作就是为了给自己培养高素质的储备人才,学校则是为了提高学校的就业率。但是事实上,企业和学校能够为彼此提供的资源是很多的,只不过很多时候企业和学校在没有深入了解的时候,基本上都会从浅层的资源互换着手。

经过以上的分析可以看出,在目前的校企协同创新模式中,存在必要的系统化的管理,来进一步的促进校方与企业之间的深度合作与交流沟通。

三、 基于企业主导的校企协同创新模式的改进策略分析

在前文中分析了很多校企协同创新模式中存在的问题,对于基于企业为主导的校企协同创新模式来说,要想从校企协同创新模式整体的大环境下进行改善,除了要注意到校企协同创新模式本身所存在的问题,还要更多的从企业的角度出发来考虑问题的发展对策。

(一)提高校企协同合作下的产学研服务能力

产学研服务能力的提升,是一件不论对于学校还是对于企业来说,都具有极大意义的事情。产学研相结合实际上是将企业的生产"高职院校的科学研究和学生的教学相结合的一种资源优化配置,将高职院校的科研技术成果通过企业转化为产品,为企业创新新产品提供技术支持,同时为企业培训技术人才,向企业输送优秀毕业生,企业也为高职院校解决学生的就业问题,以实现校企合作的协同创新发展及互利共赢。所以,高职院校可以针对产业群需要设置专业或专业群,整合优化专业教育教学资源,破解专业设置时效"专业建设滞后"专业资源配置失衡的诸多矛盾; 可以针对企业岗位群结构和社会职业结构的动态变化,及时调整专业和课程结构体系,使毕业生职业技能和职业能力符合产业发展和职业岗位的变化需要,从而真正达到提高校企协同合作下的产学研创新服务能力。

(二)改革校企协同合作的体制,創新一体化机制

当前,我国教育领域正在进行深入体制改革,高职院校也要顺应这一改革要求,在教学以及校企协同合作中进行体制机制的改革,为高职院校的发展创造持久的动力,将高职院校人才培养的目标落实到校企协同创新模式中,做好协同创新体制机制的保障,推进校企的深度合作、加强对校企协同创新的管理。校企协同合作机制要以高职院校的人才培养,企业的人才需求和创新发展为根本,构建切实可行的管理机制,确保校企合作真正通过资源共享"优势互补来实现创新发展。尤其作为高职院校,要通过自身的内部改革来形成和逐步完善校企合作的管理机制,以服务区域经济发展和解决现实问题为重点,建立以企业为主导的协同机制及多方参与的管理机制,形成校企合作的科学化战略;同时,还要与企业进行规范化的合同管理,明确双方的权利义务以及利益归属,以确保校企协同创新行为的规范性。

(三) 建立高效的校企协同创新模式管理

企业和学校之间之所以不能形成很好的互动和沟通,只是简单的实现资源的互换的原因在于,企业和学校之间没有一个具有协同性的管理方式和平台,因此要从这个方面着手来进行改善。

首先,在全社会以及全高校范围内,形成一个较为完整的校企协同创新模式管理系统,在这个系统中,不仅对于企业和学校的信息进行完整的保存和不断的更新,而且还会针对不同的企业和学校在教育专业以及人才需求的角度,来进行不断的筛选和组合,从而能够使得学校和企业之间的合作是具有极大的重叠性的,能使得学校与企业之间的合作变得更加亲密无间。

其次,针对某一个高校或者是企业的校企协同创新模式,可以通过在这个系统中实现双方之间的联系和沟通。比如说,当企业在进行革新的时候,企业觉得有一些技术的使用和创新应该得到进一步的的研究,这个时候就可以在管理系统中进行信息的输入,学校能够在这个管理系统中随时看到企业的动态,因此也就能够及时的调整自己的教育方式以及教学的内容。同样的,当学校在进行教学的时候发现某一个理论和知识十分适用于解决企业的某些问题,也可以在管理系统中及时与企业取得联系。通过在这样一个互动的和深度沟通的管理系统中,能够使得学校和企业之间的校企协同创新模式变得更加高效,通过能够取得更好的效果。

(四) 加强企业的主导地位

前文我们所探讨的是较为一般的校企协同创新模式的改善策略,但是针对基于企业主导的校企协同创新模式,需要更加强调企业的主导地位,因此要将其进行一个强调性的研究。

在基于企业主导的校企协同创新模式中,企业作为主导的一方,应该变得更加的积极主动。因此学校作为一种教育机构,教育本身就是其生存的来源,但是企业要是想实现自身的发展,一定要付出巨大的努力,争取到关键的人才,才能够实现自身的发展。在这样的情况下,企业应该要加强在和学校合作中的积极性与主动性,不仅可以积极的吸收学生来实习以及聘请学校的优秀毕业生前来工作,而且还可以与学校进行协同合作共同培养和创新。总之,从这一点上来说,企业要想加强自身的地位,并且取得更好的合作效果,就要做到从观念上更加的积极主动,才能够使得校企协同创新模式效果变得更加明显。endprint

除了在观念上要进行不断的更新之外,还需要企业能够从更深层次的角度上考虑校企协同创新模式。首先,学校之所以要借用企业的资源来实现其发展,正是因为高校缺乏企业所具有的创新资金的大批量投入,企业要想促进校企协同创新模式的不断深入,可以考慮让优秀的学生以及优秀的教师来对这些先进的技术进行体验,在体验的过程中,或许能够协同工程师解决技术创新以及技术操作中的种种难题。其次,高校在创建项目的时候,一般都会具有相应的政策优势以及资金优势和技术支持等,因此企业也可以通过深度合作的方式参与进来,一方面可以加强和学校的合作,另外一方面,也能够切实的提高自己在某一个领域内技术上的优势。

因此,不论是从观念上来说,还是从实际工作的角度来说,都需要不断的强化企业的主导地位,才能够保证在基于企业作为的校企协同创新模式中获得发展。

四、结语

基于企业主导的校企协同创新模式与传统意义上的校企协同创新模式具有很大的雷同性,这是因为在一般性的校企协同创新模式问题中,也存在学校以及企业双方的问题,因此企业也是作为主导方而存在的,但是在基于企业主导的校企协同创新模式中,我们更要强调企业作为主导方的积极主动性,并且在观念上能够进行自我更新,以此来适应不断变化的校企协同创新模式的需求。同时,还需要企业能够从实际的工作角度着手,来不断的促进基于企业主导的校企协同创新模式的发展。

[参考文献]

[1]汪建云,王其红.高职教育政校企协同合作的困境与突破[J].中国高教研究. 2014(01).

[2]王迎军.以构建协同创新机制为契机推进人才培养模式改革[J].中国高等教育. 2012(21).

[3]张正国.着力构建协同创新机制有效提高自主创新能力[J].中国高等教育. 2012(18).

[4]崔海军.高职院校“校企合作”创新人才培养模式适应性调整探索[J].继续教育研究. 2012(05).

[5] 杨真基于高职院校主导的校企协同创新模式研究[J] 新课程研究旬刊 ,2013 (06).

[6]基于校企协同创新的高职人力资源管理专业实践教学模式构建[J]广东职业技术教育与研究 ,2015 (02).

[7]黄枫珊高职产教协同创新人才培养模式探索——以人力资源管理专业为例[J]教育导刊 ,2016 (07).

(作者单位:湖南工艺美术职业学院,湖南 益阳 413000)endprint

猜你喜欢
校企协同模式创新
校企协同应用型软件人才培养机制
思想政治理论课实践教学研究述评
职教集团视域下校企协同机制创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