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让厌学儿童从学习中感受快乐

2017-10-09 23:29徐春颖
世纪之星·交流版 2017年6期
关键词:快乐学习

徐春颖

[摘 要]自本人小学教学工作以来,所教的每届学生都有几个让我头疼的,这些学生对待学习提不起兴趣,最突出的表现为上课注意力不集中,作业字迹潦草、质量不高,写作业拖拉或干脆不做作业,这些现象我们称之为“厌学”。因此我常常在思考,如何改善这些学生的学习态度,把“要我学”变成“我要学”,让他们在学习中感受到快乐。

[关键词]厌学儿童;学习;快乐

我通过多年的观察发现,当学生的学习方式只是简单机械的重复或学习任务过于繁重的时候,就会引起学生的厌烦情绪,这种情绪表现为注意力不集中,学习效率降低,学习成绩直线下降,最终导致逃学行为的发生。因此,解决小学生的厌学问题必须从源头抓起,下面就来谈谈我的想法。

一、良好的学习态度的学习的根本

小学生由于年龄尚小,好动、坐不住。他们很难意识到学习对他们未来的重要性。同时,他们还承受着家长“望子成龙”的心理压力,经常因为成绩问题受到家长打骂,从而产生对学习的畏惧心理和厌烦情绪。现在外界的诱惑也越来越多,电视、电玩游戏、网络等娱乐设施花样百出,连大人们都抵制不了它们的诱惑,更何况十来岁的孩子,与这些精彩的世界相比,学习更显得枯燥无味了。也有些家长受到社会因素的影响,或多或少的向孩子传达了一些不健康的信息,认为没有文化的人有的活得还不错,有的还能发大财。但这只是向市场经济转轨时期的暂时现象,随着经济的发展和社会的不断进步,当现在的孩子长大成人之时,恐怕没有文化的人就不再能适应这个高速发展的社会了,没有文化将会被社会淘汰。因此,小学生首先要有良好的学习态度,从根本上克服厌学情绪。

二、兴趣是孩子最好的老师

对每一个正常的小学生来说,学习是一种需要,但采用大量的题海战术、满堂灌、无休无止的反复抄写,这些枯燥无味的学习方法,必然会挫伤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对于十岁左右的小学生来说,要让他们对学习产生浓厚的兴趣,并自觉自愿地主动学习书本上的那些知识。对于老师来说,要善于创设一些教学情景,利用必要的媒体,让学生怀着轻松好奇的心情进入学习状态,但更重要的是要必备扎实的教学基本功。我曾两次听过全国优秀特级教师支玉恒老师的课,他的课堂上只有一支粉筆、一块黑板、一本书,但他运用自己深厚的文学底蕴和丰富的教学经验,感染了在场的每一个人,学生全神贯注地听讲,争先恐后地发言,不断迸发智慧的火花,令所有听课者赞叹不已。教师教得轻松,学生学得愉快,何苦之有?何厌之有?

三、尊重学生,给每一个学生不同的期望与鼓励。

在教学观念上,我们要以发展的眼光看待每一位学生,尊重、关爱他们,充分发挥每一位学生的特长,不能总以成绩来论“英雄”。要关注到每一个学生的心思集中在什么上面,他在想些什么,高兴什么和担忧什么。如果牢固地掌握了,也许一个又一个天才会在我们手中诞生,让每一个学生成功是教师不可推卸的责任。

四、创造宽松而上进的学习氛围

过去,在应试教育模式的束缚下,学生处在被动接受知识的地位,缺乏主动性。授人以鱼,只供一饭之需;教人以渔,方为终生之用。如何才能促进学生自觉养成学习习惯,建设一个有着浓厚的学习氛围的优秀的班集体?我也一直在不断做一些新的尝试。我在设想把全班学生优差搭配,成立互帮互学小组,从课堂纪律、学习成绩、作业完成的质量及上交情况等多方面开展竞争,为了始终树立他们一种团结合作的意识,每月进行一次成绩统计,对于总分最高的组和本月进步组给予鼓励,我相信这样的方式会很快调动起学生的积极性,组内成绩优秀的同学都自发帮助学习有困难的同学,这种的竞争形式同时也给平时作业拖拉和不完成作业的同学起到了一个有力的制约作用。小组内的同学常在一起做功课、游戏、看课外书,大家相处很愉快,,也逐渐消除了一些个别学生的厌学情绪。

五、开展形式多样的课外活动,激发学生的兴趣

捷克教育家夸美紐斯说过:“求知与求学的欲望,用可能的方式去在孩子们身上激发。”这里所说的欲望是在兴趣的上产生的。英语课堂教学把启迪学生的学习兴趣当作一件大事来抓,使学生的学习由感兴趣慢慢转变为感受学习和成长的快乐。配合课堂教学,开展多彩的课外活动,就使学生在活泼有趣的活动中猎取知识,进展学生的智力,培养学生的能力,让感受学习的快乐。

六、 学生明确学习,切实减轻学生负担

学生有了明确的学习,那么在整个教学活动中将会是学习的主人,将极大的热情,也将会给创造成功的体验。我在日常教学学生中积极运用“教学”的管理方式,学生近期、远期、课时学习、单元、学期等。事实证明,有明确学习的学生通常比无学习的学生成绩好的多。有了学习还是远远的,还要切实减轻学生的负担。过重的学习负担会压抑学生学习的兴趣,会让感到学习是枯燥的,乏味的,产生厌学情绪。我在平时的教育教学中努力做到认真钻研教材,精心設计每一节课,精讲多练,运用“跳一跳”的教学原则,使学生体验成功的快乐。

七、引进竞争机制,让学生在竞争中快乐

在教育教学中引入竞争机制,目的是激发学生成功的动机,不断提高教学效果。竞争的形式多样化,单词的竞猜游戏,课文的背诵比赛,作业的优秀作业的评比,理由的回答等等,我都設法给学生以竞争的感受,激励不断去进取,不断去竞争,让孩子们在竞争中快乐,在快乐中不断去成功。

要改变学生厌学情绪,这不是一朝一夕的事情。它是一项常抓不懈的细致工作,要有耐心,更要有爱心。不是单靠一种教育力量就能一劳永逸,而要靠学校、家庭、社会的共同努力。只有这样,才能维护和增进学生的心理健康,端正学生的学习态度,使他们愿意学习,享受学习带来的快乐。

参考文献:

[1]《浅谈在初中英语教学中如何克服学生的逆反心理》,顾卫国,中学英语教学探讨,1994.

[2]《运用成功兴趣联系原理提高教学质量》,田世高,英语教学与探讨,1995.

[3]《把快乐带到学生的学习中去》,张勉,中小学外语教学,1995.endprint

猜你喜欢
快乐学习
高中生物教学中学生主动学习策略研究
古往今来之紫砂收藏
试论在高校“产、学、研”中发展现代传统手工艺文化
小学数学学习兴趣的培养
初中阶段的数学教学方法论
家庭习得环境对初中学生英语学习的影响研究
创设探索情境,让学生在“探”中“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