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地理教学中的“动、乐、爱”教学法

2017-10-09 12:45孙娟
世纪之星·交流版 2017年6期
关键词:形象性雾霾新教材

孙娟

地理是一门基础学科。但目前地理教者确实难教,学生不想学。因受应试教育的影响,学生负担较重,对地理势必少花时间,少够重视。要达到教学目的,关键在于充分利用好课堂教学。要提高课堂四十分钟的效率,就要不断改进教学方法。

地理有志者在不断探讨,“综合程序”教学法、“图文结合”法、“利用插图法”等等,其目的都在于提高学生兴趣,确定学生的主体地位,渗透了“动乐爱”教学法。

中学地理普遍采用新教材,新教材从指导思想到教材结构,从教学内容到表达形式都有很大变化。传统的教学观念难以实现新教材的教学功能,从而影响教学质量。从初中生的个性心理特征,结合新教材特点,运用“动乐爱”教学法势在必行。

“动乐爱”教学法就是利用“动”的方法,贯彻“乐”的原则,达到“爱”的目的。“动”就是利用课文、插图及“做一做”、“想一想”、“读一读”等辅助栏目,让学生动手、动脑、动口……,在“动”中让学生感到“乐”,激发学生的求知热情,产生学习兴趣。让学生爱地理课,爱地理知识,培养地理智能、地理能力,激发和挖掘学生学习地理的“后劲”。

“动乐爱”教学法在地理教学活动中的各个环节必须遵循下列“情感性”、“实践性”、“形象性”、“兴趣性”原则。“情感性”即教师对学生满腔热情,并渗透到课堂教学的控制、设计中,让不同层次的学生在不同层次上获得进步和提高。“实践性”要求对每一次“动”不宜先提供结论、答案,努力发挥学生的积极性、主动性,并注意引导学生思维,然后共同得出结论,培养学生正确的思维习惯。“形象性”是遵循中学生形象思维占优势,采用直观手段,使他们在看得见、摸得着、感觉得到的教学过程中思维,从而由具体到抽象、由形象到逻辑、由低级到高级,发展学生思维,对那些无法从生活经历联想的地理事物印象深刻、理解透彻。

“动乐爱”教学法要求不能仅仅以教材知识排列顺序作为教学中传授知识顺序,按照教材中“动”要求实施“动”方法。而应根据教材内容和学生实际能力,不断变换“动”的方法,使学生心情愉快地学习,以达到提高教学效率的目的。

下面举例我在教学过程如何渗透以上原则,贯彻“动乐爱”教学法。

南亚“热带季风气候与农业”的教学。我首先安排学生看封面彩页“印度雨季被淹没的街道”,让学生有形象性的认识,激发学生的求知欲。然后设问“为什么雨季降水这么多?”,“哪几个月雨季?”学生看书(文字、插图)后回答“6月至9月为雨季,10月至次年5月为干季。”再引导学生得出热带季风特点:明显的干湿季。再问“与季风有什么联系?”要求学生看书本“一月、七月风向图”,完成以下表格,让每位学生都参与。

最后强调“南亚大部分属热带季风气候”,“南亚各地的降水相差很大,特别是东北部和西北部的降水差异更大”,“西南季风对农业影响更大”,我列表讲解:

这样一环扣一环,通过学生“动脑”、“动手”、“动口”,发挥其主动性,激发其学习兴趣。带着愉快心情,達到了地理教学的目的。

例二、“从北美洲加拿大乘飞机一直往北飞,方向不变,是否可以达到俄罗斯?”

如果一下子提问,“是”、“否”两种答案,学生争论乱了堂。即使下正确结论,有些同学不懂,有些同学不问为什么,达不到教学目的。我采用地球仪教学,效果就不一样。首先安排甲乙两位同学在地球仪上分别找到加拿大和俄罗斯,然后设问“从甲地乘飞机,经过北极如何到达乙地?”答案一目了然:“往北飞,然后往南飞。”

不仅如此,我们还可以结合当地出现的一些地理现象引导学生不断进行分析,知道当地一些地理现象形成的原因,并做好相应的防范措施。当我们看了柴进主持拍摄的《穹顶之下》,每一个有良心的中国人,包括对中国不怀恶意的外国人都会感到很震惊,甚至恐慌。我们看了这部费尽心血拍摄的纪录片后,首先要求学生归纳中国雾霾形成的原因。雾霾的源头多种多样,比如没有加任何吸收装置的汽车尾气、没有节制的肆意排放的工业、全国各地都大兴土木的建筑扬尘、农村各种秸秆的燃烧、各种工业垃圾民用垃圾的焚烧、国家相关法律法规的不健全、各级环保主管部门执法的无力、民间力量的薄弱、自然灾害比如火山喷发等等,雾霾天气通常是多种污染源混合作用形成的。我们宜宾的雾霾的成因与全国雾霾的成因大同小异。宜宾2005年雾霾排全国第三名、2016年排全国第八名。我们宜宾反雾霾任重而道远,目前我们绝大多数自然人能够做到的是买几个质量较好的防雾霾口罩戴戴。

对于新教材“动乐爱”教学,我作了一定的探讨与实践,确实提高了课堂四十分钟的效率。在课堂上基本达到了教学目的,也减轻了学生的负担,当然还有待于今后的不断深入研究。endprint

猜你喜欢
形象性雾霾新教材
歌唱中的形象性和语义性
《新课标·新教材·新高考》特别征文
挺立于课本之中的“树”
担当意识:历史新教材渗透不可或缺
时代感·形象性·情感化——周克芹给予中国新时代乡村题材创作的启示
说理也需要“形象性”——以《我有一个梦想》教学为例
可以消除雾霾的新型无人机
从雾霾中突围
雾霾的中医认识及其防治
雾霾下的清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