让生活融入地理教学,让地理教学改善生活

2017-10-09 13:50王建玲
世纪之星·交流版 2017年6期
关键词:生活课堂教学教学

王建玲

“上知天文,下知地理”经常是开学之初地理教师第一课的开场白,可见地理知识在我们的生活中无处不见。在现有全国高考制度的这个大背景下,如何提高分数成了高中学生和老师仅有的目标。新课程改革极力于改善这种状况,然而,收到的效果可能微乎其微。因此应试教育背景下重新提出了课程改革的目标,由素质教育逐步向培养学生的核心素养进行转变,但高考制度没有从根本上改变,结果是学生学到一堆对自身并没有太大价值的知识,理论无法联系实际,定式思维现象出现。

出现这些弊病的根源,在于教师教授以及学生学习过程中,过于重视书本,知识与实际脱节,让学生觉得读书无用,对学习毫无兴趣,让老师在授课时也困难重重。地理新课标要求,全面推进素质教育,要求从学生的全面发展和终身学习出发,构建体现现代教育理念、反应地理科学发展、适应社会生产生活需要的高中地理课程。而我们最近正面临高考的新一轮改革,又提出地理学科的核心素养,即人地协调观、区域认知、综合思维和地理实践力。核心素养的提出给高中地理教学提出了新的挑战,如何最大程度的激发学生学习地理的兴趣,让学生学习对终身有用的地理,应该成为所有高中地理教师认真思考的问题。

从教以来,我一直思考的是,如何提高学生学习地理的兴趣,而我得出的结论是,既要将地理教学融入生活,学习对生活有用的地理,又要将生活现象融入地理教学。

首先,将生活常识融入地理教学,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一、将生活中的地理现象融入课堂,激发学生學习的兴趣

当一个人对某种事物发生兴趣时,他就会产生强烈的好奇心,效率将会大大提高。课堂中加些小案例比课本上干巴巴的只是要有趣的多,学生在学到知识的同时,也增长了学习地理的兴趣,让学生能更加主动积极的参与到学习中,可谓一举多得。

二、用生活常识辅助地理教学,有利于将理论联系实际,避免发生知识与现实脱节,学习对生活有用的地理,学习对终身有用的地理是地理“新课标”最基本的理念

因此,在教学中应尽量还原生活,贴近学生的生活实际。例如,大气受热过程一节中,关于大气逆辐射的问题,我们总是用温室大棚为例进行教学,但现在的学生对农业生产或者农业活动没有一丝一毫的了解。而在电视剧《闯关东》中,则有农民利用人造烟幕抗霜的环节。直接把这段视频截取下来用于地理课堂教学,学生看到生动有趣的电视情节,同时对农业生产尤其是东北地区的农业生产有了深刻的印象,最关键的是让学生记住了“人造烟幕能增强大气逆辐射,大气逆辐射对地面有保温作用”这一知识点。一段视频,一段实际的案例,生动有趣,远远超过了教书照搬书本的教学方式。

三、将生活与地理知识联系起来,有利于学生形成良好的思维习惯

上周末,本地下了一场雪,下雪后气温下降很多。原本我在教学中并没有讲到这一块的知识,但想到这么好的素材不利用,太可惜了,于是我就在课堂闲暇时间提到了这次降雪形成的原因,实际上就是因为蒙古西伯利亚高压冷空气向外爆发,形成冷锋,冷空气迫使本地暖空气上升,导致的降雪过程。降雪过后因为冷空气控制本地,所以造成气温大幅度下降。我随口一提的事情,自己都没有当做一回事,没想到很多学生课后进行的深入的研究,课后“揪住我”不放,把他对相应课本的研究和自己的想法提了出来,将锋面这个知识点自学成才了。甚至推导出了我们当地的低温天气并不是仅仅有太阳辐射造成的。这一点让我感觉到完全可以在这一点上大做文章,甚至在周四大胆的预测了本周末的天气。今天是周六,我给学生预报的周六晚上到周日的小雪顺利的出现了,我想,下周的地理课,一定会有更多的学生表现出对“神奇“”的地理知识的好奇心。

其次,我要谈一谈如何将地理知识融入生活。

在高中地理新课程标准的基本理念中,第一个理念就是“学习对生活有用的地理”。这里更多的强调地理教师要积极引导学生,学会从生活中捕捉到地理问题,主动的运用地理知识分析生活现象,在学以致用中灵活的掌握知识,增强学习兴趣。

我认为提高地理课堂效率最重要的一个环节就是如何培养他们学习地理的兴趣。而要培养他们学习地理的兴趣,我们就必须要在平时课堂教学中将地理教学融入生活中,使学生明确我们的生活和地理密切相关,让学生能够真正认识地理知识的实用性、有效性,进而学会运用所学的地理知识来理解和解释的地理问题和生活中相关的问题,最终让学生真正的对地理这一科感兴趣,达到提高课堂教学效率的目的。那么我们有如何将地理教学融入生活呢。我认为可以从以下三个方面入手:

1.利用生活素材,唤起学生学习地理的兴趣。

新课程改革使我们教师逐渐的认识到教材只是教与学的工具,要想把课堂教学融入生活,教师除了自己熟悉课本教材外,还应该以型课程标准为指导,以教材为框架,用学生熟悉的、感兴趣的、又贴近学生实际的生活素材来替换、改造教学内容,尽可能在教学中有效的把地理知识与生活实际紧密联系,让学生感知身边的地理事物和现象,激发地理学习兴趣。

2.学习对生活有用的地理知识

生活是最好的老师,在教学中引导学生从现实生活的经历与体验出发,利用家乡或现实生活中的地理时间和现象,去解释教材中的理论问题,可以使地理学科概念由抽象变为具体直观。例如,在鲁尔区产业转型这个问题上,我们学知识并不能照搬照抄,高考不会考教材上的案例,我们学习鲁尔区,实际上是为了学习传统工业区如何转型。而东北,恰好是传统工业区。可是东北对学生来说也太抽象了。那我们就说柴河林业局。让学生分析柴河林业局过去和现在的产业结构特征,区别,改变,这个问题迎刃而解。

3.加强地理知识与生活知识的整合

我们生活在地理环境之中,不管是自然地理知识,还是人文地理知识,对生活的影响都非常的大。我们身边发生的很多事物和现象,都可以用地理知识去解释原因,比如某一年的大蒜价格特别高,就完全可以用地理知识解释原因,而这个问题,也曾经出现在高考模拟试题之中。

总之,将地理教学融入生活中,可以改变学生的生活方式,不仅可以优化教学过程,提高学生学习的兴趣和效率,更有利于帮助学生认识我们生活的环境。让地理知识成为对他终身发展有用的知识。

这样的地理,你是否喜欢?endprint

猜你喜欢
生活课堂教学教学
“自我诊断表”在高中数学教学中的应用
对外汉语教学中“想”和“要”的比较
且行且思,让批注式阅读融入课堂教学
疯狂让你的生活更出彩
把“三个倡导”融入课堂教学
跨越式跳高的教学绝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