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准定位,助力精准扶贫

2017-10-09 09:25高青
山东青年 2017年5期
关键词:县级党校范县精准扶贫

高青

摘要:精准扶贫是一场扶贫攻坚战,县级党校理当高举旗帜、吹响号角、冲锋陷阵。只有这样,党校才能有为有位,实现其自身的价值,打造成充满活力、富有特色、卓有成效的干部培训主渠道。

关键词:精准扶贫;县级党校;范县

党的十八大以来,党中央、国务院把扶贫工作提高到了前所未有的高度。习近平总书记和李克强总理多次看扶贫、讲扶贫,亲自抓扶贫。习近平总书记在提出“科学扶贫、精准扶贫”新要求的同时,强调指出,“全面建成小康社会,最艰巨、最繁重的任务在农村,特别是在贫困地区。没有农村的小康,特别是没有贫困地区的小康,就没有全面建成小康社会。”

精准扶贫是一场扶贫攻坚战,县级党校理当高举旗帜、吹响号角、冲锋陷阵。县级党校处在党校体系的最基层,面对的是广大党员和最基层的干部,这一特点决定了县级党校在精准扶贫中必须发挥好自身职能作用。只有这样,党校才能有为有位,实现其自身的价值,打造成充满活力、富有特色、卓有成效的干部培训主渠道。

一、 发挥培训职能,精准定位扶贫教育

1、精选培训对象。在扶贫攻坚中,村党支部书记和第一书记处在扶贫攻坚第一线,他们素质的高低、能力的强弱、作风的好坏,关系到农村各项事业的发展。因此,有计划、有重点、有组织地开展对他们的扶贫培训,全面提高他们的整体素质,使之更好地服务于扶贫攻坚行动,是推进扶贫攻坚的先导性、基础性、战略性举措。通过有效培训,使参训学员的政策水平、专业技能、执行能力和担当精神、脱贫信心明显提升。

2、精选培训内容。在扶贫教育中,要坚持“扶贫事业发展需要什么就培训什么,干部成长缺什么就补什么”的要求,进一步提高扶贫干部运用所学知识指导实践、解决问题、推动工作的能力。有针对性地进行岗位必备知识和能力的培训,加强扶贫政策、规划编制、项目建设、资金管理、实用技术、信息网络、电子政务等知识的培训,不断提高干部工作能力。开设“精准扶贫中的医疗卫生问题、教育问题、新村规划问题、金融支持问题、社会治理问题、产业脱贫问题等当前贫困村最关心、最急需的课程。

3、精选培训方式。基层干部文化水平低,最不适宜满堂灌的理论教学方式,应该选择适合基层干部的培训方式。一是讨论式教学。基层干部不善于写,但是善于表达,有实际工作经验,应该引导学员积极参与互动,把理论融入到实际问题中,通过学员发言、学员互动、师生互动,在互动中开阔思路,加深理解。二是现场教学。要拓展教学实践基地,着力建设一批特色鲜明、优势互补、布局合理、资源共享的实践教学基地。让广大贫困地区的基层干部走出去,到发达地区、到特色产业区、到高新区、到先进村社区去参观学习,学习村级组织规范化建设、新村建设、农村产业发展和乡村旅游等,扩大眼界,提升境界,增强脱贫能力。

4、精选优秀师资。在扶贫教育中,广大基层干部需要的不仅仅是理论,更需要经验方法,因此在师资选择上要重点聘用那些经验丰富、技术高超的实践者,而不是夸夸其谈的理论家。要聘用先进村的干部典型,现身说法,课堂接地气,学员才能提心气。要聘用直接服务三农和扶贫攻坚的部门专家,他们政策水平高、实践经验多、操作能力强,这些专家的课最受基层干部和农民朋友的欢迎。

二、发挥参谋职能,精准定位扶贫研究

1、精心谋划搞调研。围绕精准扶贫中的焦点、难点、盲点和短板,通过实地观察、走访谈话、调查问卷等方式,深入开展调查研究。访问贫困家庭,询问致贫原因、研究脱贫难题、探讨脱贫思路。寻求问题把好脉,剖析原因找到根,对症施策治出效。调研是做好决策的前提,必须认认真真、实实在在地搞好调研,撰写好调研报告,反映民情民声,提出高招妙法,为党委政府当好参谋助手。

2、精选课题做科研。任何工作都需要理论的指导,有了正确理论的指导,可以事半功倍。党校是校,同时也是哲学社会科学研究机构,具有理论优势。党校科研工作者应该发挥自身优势,要善于把扶贫工作中的问题现象、经验做法上升到理论的高度,从实践到理论。又要善于把理论拿去指导实践,去检验真理,促进扶贫工作。党校科研工作者要努力成为扶贫攻坚工作中,阐述理论的权威、解决问题的专家、具体工作的能手。

3、精益求精做评估。第三方评估是检验精准扶贫成效的一个有效措施。今年,我国对政府扶贫成效进行首次大规模第三方评估,贫困户该“戴帽”还是该“摘帽”,扶贫政策给谁不给谁,不能当地领导干部说了算,必须要由第三方评价,公平公正决定。党校要积极参与第三方评估,党校专家要在扶贫攻坚中敢发声、会发声、能发声,积极争取评估团队中有党校专家。制定评估方案、开展评估调查、设置评估指标都要精益求精,发扬党校专家的“工匠”精神。

三、开展结对帮扶,精准定位扶贫工作

1、种好自己的“责任田”。党校不仅要服务大局,当好参谋,而且要积极开展好结对帮扶,做好实际扶贫工作。帮扶村就是党校的责任田,完成帮扶村的脱贫任务是党校义不容辞的责任和光荣使命。就我们范县党校而言,我们结对帮扶了一个贫困村,全村200户,其中贫困户59户。我校认真贯彻落实相关扶贫工作精神,始终坚持以贫困农户为对象,以贫困村为主体,以贫困村基础设施建设、产业扶贫和扶贫培训为重点,创新思路,强化措施,积极动员全体干部职工深入开展驻村扶贫、结对帮扶工作,努力为帮扶村办好事、做实事、解难事,努力做好我校驻帮扶村工作。为此,我校采取多种措施:一是做好驻村工作。我校派出三名精干人员,开展驻村工作。驻村工作队吃住在村,一户一户进行调研,根据每一户的实际,有针对性的进行帮扶。二是加强与有关部门协调沟通,推进项目申报和落实。多次进乡里、跑部门,向扶贫办、交通、水利、金融、文化、教育、卫生等部门争取项目资金,全面提高基础设施和社会事业建设与发展。三是努力抓好基层四项基础制度落实。成立了便民服务工作站,每天有人轮流值班,确保群众找人容易,办事方便;同时还成立了民事矛盾调解中心,由村里有威望的老人担任民事调解员,确保大事不出村,矛盾不上交,充分發挥村两委干部的作用;坚持党务、政务、村务按时公开;充分利用远程教育载体,加强村党员干部的教育。四是推进美丽乡村建设。驻村工作队对村生活垃圾进行集中整治,并购置垃圾桶,设置垃圾集中收集点,对村环境进行清理整治,尽力推进美丽乡村建设。五是积极开展实用技术扶贫培训。我校专门安排资金,聘请专家讲课,针对贫困村群众产业发展过程中出现的问题,举办培训班。

2、干好自己的“良心活”。扶贫帮扶可以说是一个良心活,只有用心做,才能得到老百姓的心。我校尽量筹集资金,为村里办实事解难事,先后为村室配备了电脑、打印机等工作所需的硬件设施,为贫困村的学龄儿童发放爱心书包,不定期慰问贫困村民和困难党员,为他们送去油和面,并帮助他们解决生产生活中的困难。每月开展一次“党员主体活动日”,深化“两学一做”学习教育,为贫困户送知识、送政策、送温暖。通过我校的帮扶,有2户贫困户建设了现代化大棚,每户扶持资金8000元,实现了脱贫。全村环境得到很大改善,群众脱贫致富的信心更足了。

(作者单位: 范县党校,河南 范县 457500)endprint

猜你喜欢
县级党校范县精准扶贫
俗手、本手与妙手
———含参导数问题的解题思路分
范县
范县科协参加2017年“三下乡”活动
范县
县级党校干部教育培训班级管理的实践与探索
县级党校改革创新中“党校姓党”原则的运用探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