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农村大学生和农民工视域分析城乡收入差距

2017-10-09 10:27刘冬梅
山东青年 2017年5期
关键词:农民工

刘冬梅

摘要:我国城乡收入差距问题已经越来越严峻,若想解决这个问题,必须改变农村教育环境的缺乏以及经济发展的缓慢。本文通过从农村大学生和农民工的视角下分析了城乡收入差距。希望可以为我国经济发展做出一些帮助。

关键词:农村大学生;农民工;城乡收入

随着经济开放,现代化社会进程的发展,中国的农村经济和社会已经取得了不小的进步,全民奔向小康已经是已完成的硕果了。然而随着城乡之间经济差异越来越大,过大的城乡收入差异已经成了阻碍社会发展的障碍,影响了整个社会的公正和平等,这对我国的经济持久发展是极为不利的。为了解决此类问题,本文选用了农村的两大主体:农民工与农村大学生做出论述分析,探讨在农村大学生和农民工视域下的城乡收入差距问题,希望可以通过本篇文章,为我国的社会经济发展稳定做出一点点帮助和参考。

一:我国城乡收入差距的基本现状。

要想得知现如今我国城乡之间收入差距的具体明细,平均人均收入最能反映出城乡之间的具体差异。通过收入比较我们可以直观的了解到在2010到2014年之间我国城乡收入差距的基本现状。

根据数据我们可以了解到,我国城市与农村收入差距十分明显,几乎成好几倍比例。然而随着社会发展,其比例又在缓缓缩小。

二、基于农村大学生的视角下分析我国城乡收入差距。

目前,农村向城市输送人口主要体现在两个方面上,一种是大学生培养,让学生去城市读书接受教育。另外一种则是农民工进城打工,为城市输送基础劳动力。对于农村大学生来说,农村大学生进城是为了接受教育,而接受教育后往往会选择留在城市继续生活。这对城市来说,农村大学生的到来无疑是为城市增添的新的地基,补充了城市对于人才的需求,并且扩充了人力资源体系。而农村大学生对于农村来讲,则是农村为了培养出大学生,耗费了自身的资金和资源,让以农村大学生为代表的农村资源不断向城市流通。并且由于农村缺乏前景和利益驱动,农村大学生往往最后会留在城市,这就导致农村的人才流失,往往农村花费了大的成本和心血培养的人才会因为受教育这条路而离开农村,让本来就缺乏人才的农村更加难以有人才的供给。资金向城市的流失和人才向城市的转移都是农村经济效益低下和经济发展缓慢的重要原因,这些方面阻碍了农民的发展,让农村经济与城市经济的差距不断拉大,从而导致城乡收入差距扩大。

并且根据我国如今的教育资源分配来看,以小学、初中为例的话,我国的教育重心和教育经费都偏向于发展城市教育。而农村教育往往要面对人力资源匮乏、资金投入不足、设备建设不全等等的问题,农村教育长期陷入教育质量低、教育成果差的困境。根据统计表明,我国的小学生比例当中,农村学生占比例67.21,然而在资金和经费投入和人才投入当中所占的比例仅仅只有42.11。而中学在高考前,一度被所有人认为是“鲤鱼跃龙门”的关键一步,中等教育作为连接高等教育的枢纽,无疑有着十分重要的地位。然而中等教育的教育成本同样也是农村家庭的一笔重担,而高等教育的教育成本则更高于中等教育的教育成本。根据数据统计,农村大学生在中等教育的四年以及高等教育的四年支出总和将与一个农村劳动力10年的收入成比例关系。基于这种现状,培养一个农村大学生对于一个农村家庭来讲无疑付出是巨大的,而这么多的付出也导致了农村家庭几乎丧失了扩大生产和投资的可能,从而制约了农村经济发展,影响了农民的经济收入。而在农村大学生毕业之后,如果无法找到工作,失业的影响不仅是对人力资源的严重浪费,更无法弥补一个农村家庭多年来的付出。所以,正是因为农村大学生对农村的种种影响,所以城乡收入差距才不断扩大。

三、基于农民工视角下分析我国城乡收入差距。

农民工进城如今已经是越来越多农村户口赚钱的方法,农民工进城往往是非户籍,以务工经商和劳动力形式出现。其主要特点是流动性强,经常往返于城乡之间,具有很大的不稳定性。但是農民工对于农村的经济发展有着重大的推动作用。由于农民工进城主要是为了经济目的,进城通过自己劳动赚取的大量资金往往会带回农村,用在农村里。这对农村的经济发展提供了很大的帮助,为农村提供了经济发展的资金,一方面促进和保障了农村经济体系的成长,一方面提升了农民的整体收入水平。根据我国发布的数据表明,在10年农民工进城务工经商的总收入约为21531亿人民币,其中有17431亿人民币最终都带回了农村。这些收入总额甚至与地方省份的年财政收入所持平。并且,在农民工往返城市之间,往往会带着城市的商品文化、意识形态、思想潮流回到农村,这些新因素的到来会促进农村的文化发展和农民意识文化的转变。最重要的是,一些农民往往在城市当中学到了先进的技术和理念,回乡之后选择了创业或者传授新技术给农民,让地方区域的农民素质提高,促进农业发展和经济发展,以达到提高农民收入的作用。

然而基本即便如此,制约农民工的因素仍然有许多。其中户籍制度就让制约了农民工在城市中的流动,让农村的市场变狭窄。其次就业制度也让农民工被排斥到城市机器外面,人们往往对持有不同身份(农村户口和城市户口)的人采取不同态度。最后还有社会保障和人力资源壁垒两方面。农民工往往自身知识水平较低,平均素质水平参差不齐,这就让农民工往往只能从事一些体力劳作、脏、累的基础工作,而未来我国工业化的发展也将对于体力劳动力的需求越来越少,加大了农民工进城寻找工作的困难。而社会保障制度对农民工的缺失,让农民工的安全得不到保障,怕得病,不敢治病的情况时有发生。这些因素都制约了农民工的发展,让城乡收入差距越来越大。

四、基于农村大学生和农民工视角下对于我国城乡收入差距的一些反思和建议。

我国是一个人口大国,这其中农民人口就占据了全部人口的三分之二。解决城乡收入差距是我国如今越来越严峻的问题。若想改变这种现,应该尽快地革新阻碍农民工进城发展的各种制度,同时建立健全的农村教育体系,大力发展农村教育业和农业,同时对大学生的就业问题作出激励,鼓励大学生回到农村创业发展,保证人口的互动流通,为农村发展提供基础,以此来让我国城乡收入差距慢慢变小。

总结:本文以农村大学生和农民工的不同视角下,对我国城乡收入差距问题做出了分析,希望可以为我国城乡经济发展做出帮助。

[参考文献]

[1]刘本荣. 农民工:城乡统筹的突破口——科学发展观视域下的农民工问题探讨[J]. 重庆行政:公共论坛, 2008(6):62-65.[1]

[2]潘明明, 李光明. “推拉理论”视域下少数民族农民工外出务工动因探析——基于新疆605份样本的probit回归分析[J]. 湖北农业科学, 2014, 53(20):5022-5027.[2]

[3]李鹏. 社会工作视域下新生代农民工就业能力提升研究——基于W市的实证调查[D]. 华中师范大学, 2016.[3]

[4]马丛红. 和谐社会视域下返乡农民工子女教育路径研究[D]. 华东师范大学, 2011.[4]

[5]刘娟, 陈淑琼. 风险社会视域下的农民工就业问题分析[J]. 人民论坛, 2012(11):108-109.[5]

(作者单位:云南工程职业学院,云南 昆明 650300)endprint

猜你喜欢
农民工
多措并举促进农民工就业值得期待
2021年就地过年农民工达8 700多万
农民工当副镇长选好也要用好
农民工梁国胜:让自己成为最坚实的桩
以农民工欠薪案“两清零”倒逼发案量下降
连云港:为农民工讨薪“撑腰”
理性看待和应对农民工“二次返乡”
农民工子女互助托管能走多远?
四川省 多举措增强2500万 农民工获得感
以前觉得没必要,现在希望常态化 体检在农民工中越来越“吃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