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媒体对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的影响及对策探讨

2017-10-09 10:53陈芳
山东青年 2017年5期
关键词:契机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实效性

陈芳

摘 要:以网络技术为基础的新媒体是21世纪快速发展的产物并对高校思想政治教育产生了深刻影响,既为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带来了严峻的挑战,同时也带来了新的契机。因此,当前亟需利用新媒体的优势特征来改变思想政治教育的外部环境,改变思想政治教育者的工作方式和思路,提高高校学生媒介素养的对策,从而提高其实效性。

关键词:新媒体;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契机;挑战;实效性

当前微博、微信、博客、QQ等新媒体平台的广泛应用带来了全球信息传播的巨大变化,舆论环境逐渐错综复杂,给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带来了新的挑战和契机。如何正确地使用新媒体,使高校学生能够通过新媒体的信息传播渠道接受健康向上的思想价值观念,是当前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的重要课题。对传统思想政治教育要取其精华、去其糟粕,把新媒体蕴含的优势特征充分运用在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功能上,使挑战转化为契机,并通过提高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的实效性来开创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创新发展的新领域。

一、新媒体给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带来的挑战

新媒体时代给全人类带来巨大改革,并开阔了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的视野。但同时它也具有两面性,在带来广阔视野的同时也给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带来了巨大的挑战。

(一)新媒体给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者提出了新的挑战

新媒体作为一种开放的信息传播形态,突破了信息传播的时间与空间的界限实现了信息的即时传播。[1]在新媒体出现以前,高校学生想要了解全球信息,只能通过传统媒体如报纸、广播、电视等拓展自己的视野。但是传统媒体在发布信息前要对原始信息进行筛选,筛选出的信息必定具备对高校学生人生观、价值观、世界观产生积极、向上影响,具有正能量内容等特点。由于新媒体时代信息的即时传播,全球的各种信息不论是正面,亦或是负面,都没有进行预先筛选这个程序而原始地呈现在了高校学生面前。而高校学生们又正是在人生观、价值观、世界观形成的关键时期,需要正确的思想价值观念来引导。这“是因为青年的价值取向决定了未来整个社会的价值取向,而青年又处在价值观形成和确立的时期,抓好这一时期价值观的养成十分重要。”[2]在新媒体时代下,全球的各种信息不分良莠地通过新媒体传播给高校学生,而人生观、价值观和世界观还未成熟的高校学生还缺乏客观、理性的判断能力,很容易受一些消极思想观念的冲击和影响。这时需要思想政治教育工作者对全球庞杂而无序的信息去分析、判断,这就给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增加了难度,同时需要紧跟时代发展的思想政治教育工作者引导高校学生对这些赤裸裸的信息进行辨别、去伪存真。

(二)新媒体对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的手段提出新的挑战

第37次《中国互联网络发展状况统计报告》(2015)最新统计结果显示,我国网民规模已达到6.88亿,其中高校学生所占比例最大。[3]高校学生利用新媒体平台可以上网查找与自己专业相关的知识、信息和资料,进一步加深对自己专业的了解;可以根据自己的兴趣上网阅读一些自己专业以外的书籍,拓宽自己的知识视野;可以随心所欲地在網上同他人进行知识的交流,提高自己对知识的见解。由此可见,在新媒体时代,高校学生的知识积累与更新以及思想成熟的过程都将比任何时代快得多。这些变化使传统的思想政治教育的方式和手段在很大程度上已远远不能适应于当今高校学生的教育。在新媒体时代下,思想政治教育的手段也要跟紧时代发展的步伐,趋于网络化。

(三)新媒体信息传播的“无屏障性”影响高校学生的理想信念

新媒体信息传播的“无屏障性”使每个人都可以成为一个传播载体或是信息源。[4]由于新媒体不仅仅是传播工具,也在发挥着塑造思想和建构观念的功能,所以,不同意识形态和文化政治势力都力争利用它宣传、争夺受众。[5]在新媒体时代下,各种新型的思想观念随着新媒体平台如潮水般涌来,它们爆炸式地以最原始的面貌、不分好坏地通过新媒体传播给高校学生。在此过程中,新媒体平台为腐朽的生活方式、颓废的生活理念、低级色情的东西等传播提供了方便。不少高校学生沉溺其中,导致他们在学习期间没有认真学习自己的专业知识,同时丧失了自己的理想信念和追求。理想信念是一个国家、一个民族和人类个体的精神能量之所在,是社会文化软实力的灵魂与核心。而高校学生作为中国未来的接班人更需要坚定的理想信念。因此,思想政治教育工作者一定要重视新媒体给高校学生理想信念带来的影响。

二、新媒体给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带来的契机

新媒体时代的到来给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带来挑战的同时,它又给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带来了创新的契机。思想政治教育工作者要充分掌握和运用好新媒体平台,占领好这块新领地,这样才能给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带来积极的效应。

(一)新媒体使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具有更强的实效性

为了推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事业、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高校学生迫切需要学习如何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这是当代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的教学目的之一。思想政治教育工作者可以利用微博、微信、博客、QQ等新媒体平台,及时地把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内容制作成图片、视频等投放在新媒体平台上,并加强与高校学生的交流互动,有效地将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理念转化为高校学生的行为习惯和思想意识。利用新媒体平台的功能和特点,将它与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的授课方式相结合,创新思想政治教育的方式,极大地提高了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的实效性。

(二)新媒体有利于高校学生提高自身的思想政治素质

新媒体作为一种充满时代气息的传播媒体,其交互性的特点有利于改变以灌输为主的传统思想政治教育模式。新媒体平等的沟通方式加强了老师和学生之间的交流,学生可以把内心想法、意见主张通过微信、QQ等以文字或语音的形式传送给老师,以便其能够及时掌握学生的想法,然后再根据他们的想法因材施教,把思想政治教育的内容分别落实到每个学生身上,使他们能够真正地将理论转化为实践。新媒体的信息传播方式充分激发了高校学生学习思想政治教育的兴趣,思想政治教育工作者应抓住机遇,充分利用新媒体的功能和特点,使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的内容内化为学生的自觉行为,提升他们自身的思想政治素质。endprint

(三)新媒体平台丰富了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的内容

新媒体信息传输比传统媒体更具优点,它不仅可以传输文字和图片,还可以传输声音和动态画面。传统的思想政治教育教学方式是以课本和老师讲授为主,无视学生的爱好与需要,并与现实的社会生活毫无关联。而现在的思想政治教育工作者可以利用新媒体平台把教学的内容丰富化、形象化、多彩化,并贴近学生的实际日常生活。利用好新媒体信息传播形式多样性的特点,我们可以把教学内容贯穿于高校学生的日常生活中。新媒体平台上也有便于高校学生思想观念良好形成的丰富的信息素材,教育者可以把这些素材作为教学内容,向高校学生进行深刻地讲解。在内容方面,新媒体平台上可以说无奇不有。从全国政治到各地发生的大小新闻,从体坛快讯到生活医疗,从交友天地到网上购书等一切都给思想政治教育工作者带来了广泛的素材和空间,从而使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的内容变得更加丰富多彩。

(四)新媒体使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的手段更加多样化

传播思想政治教育的方式与科技的发展具有密切的联系。过去的传统教学方式主要是以老师的口头讲解为主,高校学生认为这种授课方式死板、无趣、没有吸引力,因此思想政治教育工作者难以达到思想政治教育的教学目的。但是在新媒体时代下,高校学生主要是利用新媒体平台诸如文字、图片、视频等形式进行交流,因此教育者可以借助新媒体的这个特点来分析、讲解思想政治教育等相关内容。例如:可以利用微博把思想政治教育的相关内容制作成一段小视频,让高校学生主动去理解并分析视频所表达的内容及其含义。视频是以图、文、声、像等形象直观地来表达教育内容,这样不仅增加了教育的信息含量,还增强了教育的吸引力与感染力,而且更能增强高校学生的注意力。因此,思想政治教育工作者可以借助微博、博客、微信、QQ等多样化手段,以丰富多彩、生动活泼的形式给高校学生以鲜明清晰的视觉印象。

三、新媒体环境下提高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实效性的对策

新媒体的快速发展改变了思想政治教育的外部环境,改变了思想政治教育工作者的工作思路和方式,提高高校学生的媒介素养以改变高校学生的学习方式。针对新媒体对这三方面的改变,可以从这三方面提高思想政治教育的实效性。

(一)新媒体环境下增强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外部环境的明朗化

思想政治教育外部环境可以分为自然环境和社会环境,自然环境对高校学生思想政治教育有一定的影响。但与社会环境相比,自然环境对人的思想品德和思想政治教育活动并不产生决定性影响,因为社会存在决定社会意识,社会环境对人思想品德和思想政治教育才产生决定性影响。[6]所以这里主要分析在新媒体环境下如何在高校思想政治教育中增强社会环境的明朗化。

社会环境是一个复杂的系统并涉及到经济、政治、文化以及大众传播等多方面的内容,而新媒体具有开放性的特点,能使社会环境的多方面内容在网络技术的基础上公开化。高校学生可以利用新媒体具有交互性的特点,学习社会环境中信息内容的积极因素,规避其消极因素并可以指出修改意见,使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在社會环境中透明化,进而提高其实效性。

(二)新媒体环境下思想政治教育工作者要与时俱进的改变工作思路和方式

高校思想政治教育主要还是依靠思想政治教育工作者的引导和渗透,因此思想政治教育者要改变传统的工作思路和方式,要与时俱进的把自己的工作思路和方式与新媒体技术相结合。首先,思想政治教育者要提高自己的综合素质,在新媒体环境下更应提高能力素质,学习并熟练掌握新媒体技术。由于新媒体具有信息的海量性和隐蔽性的特点,思想政治教育者要根据自己的知识和道德素质引导高校学生对这些信息加以鉴别。其次,思想政治教育者要与时俱进地创新教育方式。由于新媒体具有交互性和传播的便捷性地特点,思想政治教育者可以利用新媒体平台如微信、微博、QQ、博客等加强与高校学生之间交流,随时掌握学生们的思想和价值观念的动态,借用新媒体平台弘扬社会主流价值及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

(三)加强高校学生的媒介素养以引导高校学生形成良好的学习方式

媒介素养是我们通过媒介观察世界、认识世界的方法;媒介素养是我们掌握媒介、使用媒介的技巧;媒介素养是我们解读、辨别信息的能力;媒介素养还是我们批判、驾驭媒介的一种观念。[7]新媒体的迅猛发展改变了高校学生的学习方式,传统的学习方式是以老师讲授和书本为主,而随着新媒体的发展,高校学生可以借用新媒体平台获得自己专业所需要的信息并扩宽自己的知识视野。但新媒体环境下信息庞大而又复杂,价值观又存在多样性的特点,这时需要加强高校学生的媒介素养,增强学生们对这些信息和价值观的辨别。

四、结语

新媒体给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带来了巨大影响,不仅丰富了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的内容,而且通过提出的对策可以增强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的实效性,以互联网为基础的新媒体已成为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的新手段。但同时新媒体也加大了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的难度,这就需要思想政治教育工作者利用好新媒体的优势特征,积极应对新媒体的挑战,把挑战转化为契机,实现思想政治教育与新媒体的有效融合,让新媒体成为高校学生学习的新平台。

[参考文献]

[1]胡焱.新媒体对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的影响及对策[J].教育与职业,2014-10 .

[2]习近平. 青年要自觉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 [N].人民日报,2014-5-4 .

[3]中国互联网信息中心(CNNIC).第37次中国互联网络发展状况统计报告[EB/OL].

[4]梁妙荣.新媒体环境下高校思想政治教育面临的挑战与对策[J].学校党建与思想教育,2013-12.

[5]郑元景.新媒体环境下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实效性探析[J].思想政治教育研究,2011-11.

[6]陈万柏,张耀灿.思想政治教育学原理第三版[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15-7.

[7]吴玉兰.媒介素养十四讲[M].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2014-9.

(作者单位:西华师范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四川 南充 637009)endprint

猜你喜欢
契机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实效性
怎样增强人大专题询问的实效性
以上率下 强化担当 以文明创建为契机 助力盐改取得新成效
微博文化与当前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的碰撞与融合
提高初中历史教学的实效性
抓住契机全面推进医改
中医院的契机在哪里?
协商民主的实效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