乡村治理视域下加强农村基层党组织建设研究

2017-10-09 11:01郭惠敏
山东青年 2017年5期
关键词:农村基层党组织乡村治理建设

郭惠敏

摘要:随着我国经济的稳定发展和社会的转型,基层治理面临着前所未有的挑战,加强和创新基层治理显着尤为重要。农村基层治理是当代中国基层治理的重要组成部分,这关系到是否能团结带领农民群众实现农村稳定、农业发展、农民增收,关系到能否做好党和群众血肉联系的桥梁和纽带,关系到能否巩固整个执政党的执政基础等,本文旨在首先分析加强农村基层党组织对于乡村治理的必要性,接着分析农村基层党组织在乡村治理中的现状,揭示其在进行乡村治理过程中的困境,探索出加强农村基层党组织建设以更好的进行乡村治理的有效途径。

关键词:乡村治理;农村基层党组织;建设

“农村基层党组织是农村各种组织和各项工作的领导核心,这是由我们党的性质、地位和农村的实际情况所决定的,是党章、党内法规和国家法律明文规定的。”[1]党的十八大以来,特别重视党的建设,农村基层党组织建设作为党建工作的基础部分,就是要把农村基层党组织建设成为落实党的政策、带领农民致富、密切联系群众、维护农村稳定的坚强领导核心,进而责无旁贷地担当起乡村治理的重任。

一、乡村治理中加强农村基层党组织建设的必要性

农村基层党组织落实党的政策、带领农民致富、密切联系群众、维护农村稳定的过程中发挥着重要的作用,即在乡村治理的过程中发挥着尤为重要的作用。

首先体现于村级党组织是农村基层党组织进行乡村治理的执行者,村级党能否有效地宣传党的政策,找准党的政策与群众的利益的契合点,从而将党的政策深入人心,使得群众自觉接受党的政策,进而顺利的将党的政策转化为村庄的公共政策,这直接关系到乡村治理的成败,可见,村级党深入落实党的政策非常关键。

其次,中国要富,农民是一大缺口,而要农民富就要靠党支部,村级党能否在我国现当代城乡差距异常大的情况下,想方设法的带领群众发展村内集体经济,因地制宜的整合资源,以建立合作社等有效的形式增加农民收入、发展农村经济至关重要,此外,能否充分保障农民的经济权益,尤其是目前出现侵害农民比较严重的征地、土地流转、拆迁、农民工工资问题等,村级党都有责任运用力量和渠道去维护农民的经济权益,这关系到乡村治理的基本问题,可见村级党带领群众发展经济和维护经济权益非常必要。

再次,密切联系群众是党带领群众治理国家的政治优势,同样也是村级党带领农民进行乡村治理的力量之源,村级党能否充分密切联系群众,解群众之難,尊重群众的主体地位,关系着乡村治理的顺利进行,习近平指出:“人民是我们党的工作的最高裁决者和最终评判者。”[2]可见,基层党党密切联系群众,走群众路线这一点对乡村治理也很重要。

最后,农村的稳定是国家稳定的基础,在现当代的中国农村,影响农村稳定的影响因素有好多,而基层党作为农村工作的组织基础和战斗壁垒,村级党能否把群众的精力和心思放在最主要的经济发展上的同时合理地疏导宗族、宗教势力,坚决打击黑恶势力,维护村庄稳定,再加上有效地提高农民的思想道德素质等,是乡村治理中非常重要的一部分,也只有村庄稳定,才能为村庄经济的发展、农民道德素质的提高提供保障,才能可见,村级党维护村庄的稳定对乡村治理非常必要。

二、乡村治理中农村基层党组织建设存在的问题

加强农村基层党组织建设是一项重要而伟大的工程,这不仅关系到反映基层党组织群众的心声,更是关系到乡村治理的顺利进行,当前,农村基层党组织建设取得了很大的进步,但在乡村治理的新形势下,仍然存在着许多有待解决的问题。

(一)乡村治理中农村基层党组织建存在的问题

1、村党组织凝聚力弱且涣散

当前,村党组织凝聚力不强且涣散有以下几个体现。首先,部分村庄出现“两委”权责搞不清楚,职责分不明确的现象,整个班子没有大局意识,不仅在工作中互相推诿,而且在私底下互相不谦让,这致使村级党组织无法领导群众进行工作;其次,由于部分村庄存在着宗族势力干涉的问题,这就使得村党干部无法很好的发挥自己的工作能力;再次,随着改革开放深入发展,农村中的青壮年劳动力大批量涌向大城市去谋求更多更好发展机遇,其中有一部分就是村内党员,这就出现了流动党员的问题,这些流动党员对村内事务漠不关心,而党组织也没有采取及时有效的措施去管理这些流动党员。

2、村干部综合素质偏低

当前,我国农村中村干部综合素质低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首先,村干部普遍年龄偏大,男女比例结构严重失衡,且村干部文化程度较低;其次,村干部能力不足,带领群众发展本村经济能及不足,找不出适合本村发展的、适应市场需求的、带领群众致富的门道,另外,村干部解决村内社会矛盾的能力也不足,无法找到一种和谐、便捷、有效的方法去化解村内的种种利益矛盾。

3、党员的思想观念滞后

农村思想建设非常重要,党员要在思想上入党。当代我国农村中存在着许多党员认为共产主义只是一种精神寄托,不可能实现,不少党员缺少远大理想、信念和目标,只顾一己私利,不顾集体利益,存在着村级干部腐败、组织生活减少、政治意识淡薄、党的基本知识和路线方针政策难以落实等问题。

4、部分村干部作风不正

由于目前农村干部管理体制中存在着一些弊端,村内的大大小小权力集中到了村党组织负责人或者村委会主任等少数人身上,而监督制约机制相对较弱,因此很容易就会出现腐败或贪污的现象,主要表现在利用公款吃喝,而且挥霍无度,此外,由于村干部工资略低,萌生监守自盗、私吞公款的现象也普遍存在。

5、后备干部储蓄不足

在现阶段的中国,人才显得非常重要,尤其是在人才稀缺的农村中,建设农村基层党组织,更需要人才,人才的因素长期制约着农村基层党组织的发展,在农村发展党员的条件和限定并没有明确规定,所以在具体发展党员的操作性上有很大舞弊的空间,这就导致良好的后备干部储蓄不足;此外,现阶段农村中发展党员的指标很难申请,组织中很难注入新鲜的血液,这也是后备干部储蓄不足的显著表现。

三、乡村治理加强农村基层党组织建设的对策

(一)农村基层党组织的班子建设

“要完善和加强基层党组织领导班子的建设,建立起一流和谐的班子,农村基层党组织领导班子,不仅是社会发展和本村经济建设的“领头雁”,也是贯彻党中央方针路线,服务农村广大人民群众的最直接党组织,是推进农村和谐社会的进程的核心力量”。[3]首先,加强农村基层党组织的班子建设,重点在一把手的建设,这是顺利进行乡村治理的基础保障,建立健全的村领导班子,进行优秀人才的选拔,保证人才选拔环节的公平公正、透明,优先选拔文化程度高、思想道德修养好、党性觉悟高、村庄治理能力强的人才;其次,加强优化两委领导班子,拓宽渠道、进行公开选拔,注重从党支部内部培养发掘人才,重视发动群众和党员公开推选心中合适的人,也要注重外返外聘,选出真正优秀的人才进入领导班子。

(二)农村基层党组织的党员队伍建设

农村基层党组织的党员是进行乡村治理的领导者、组织者和执行者,要加强党员队伍建设,是党员干部真正成为乡村治理的主力军。首先,要加大培育党组织的新生力量,积极培养党员,加大党员后备储蓄力量,拟定党员发展计划、保证党员的质量,吸纳优秀、新生力量到党组织中,使得农村基层党组织会更加完善;其次,要大力扶持农村党员,加大党员的培训力度,尤其是要加大党员的技术培训,以此来引领群众发展本村经济,此外,可以为党员搭建自主创业平台,为其提供资金、政策上的帮助,让党员成为农村发展致富的领头人;再次,建立党内的关怀机制,关心党员、为党员排忧解难,增加党组织的凝聚力和向心力;最后,要严格规范党员行为,严格处置违法违纪、贪污腐败的党员干部,保证党员队伍的纯洁性。

(三)农村基层党组织的思想建设

“党的根本建设,就是思想建设。中国共产党的先进性,首先,就是在思想理论上的先进性。其次,要重视在思想上,马克思主义的重要建党原则和建党实践的科学总结就是建党,这在中国共产党身上得到充分的印证”。

[4]加强基层党组织的思想建设,首先,要紧抓党员的思想,要真正的对党员及其党员干部进行思想教育,要坚定中国共产党的领导,坚定马克思主义信仰,树立远大的理想信念,坚信共产主义事业最终会取得伟大的胜利;其次,加强完善农村基层党组织思想建设,还要注重培训教育,比如可以对农村党员干部实行政绩观教育,以及加强党员干部的科学发展观的树立,并且深入开展群众路线,注重从群众中来到群众中去的工作方法、批评和自我批评的方法等。

(四)农村基层党组织的作风建设

“党的作风十分重要,对于我党的形象,人心向背,党的生死存亡都有极大的联系。”[5]在当前我国农村中,党内作风问题异常突出,如出现了贪污腐败、官僚主义、脱离群众、形式主义等问题,这严重影响到党的执政地位和基础。首先,要弊除形式主义,农村基层党员干部要真抓实干,要有求真务实的精神,引领乡村治理,就要把农村的经济发展放在首要位置,带领群众走致富的道路,解群众之所难,维护广大群众的根本利益;其次,要弊除官僚主义,农村基层党组织干部言行一致、表里如一,虚心向群众学习,依靠群众、相信群众,广泛征求群众意见并自觉接受群众监督;最后,农村基层党员干部在解决群众矛盾时,要秉持不偏不倚的态度,党员干部在办事时要把群众的事放在首位,必须要按照政策和法律,运用民主协商和说服教育的方式来解决问题。

(五)农村基层党组织的制度建设

“制度建立完善,可以让坏分子无法随意破坏;制度不完善,也可以使好人无法去做好事”。[6]完善农村基层党组织的制度建设,使得农村基层党员干部把握全局、更好的发挥引领各方的核心领导作用,进而更好的进行乡村治理。首先,建立健全完善的政治制度,健全完善公平公正的党员干部选举制度,选拔真正优秀的党员干部,完善民主决策制度,真正反映群众心声,村民参与决策,完善民主管理制度,提高村民的执政参与意识,参与管理村务,完善民主监督制度,党员干部自觉地接受上级领导的监督、也自覺地接受群众的监督,逐步公开党务、村务,尤其是财务公开,坚持“一事一议”和“四议两公开”制度;其次,建立健全农村村民委员会组织,村民委员会组织是党的基层单位,要在制度上予以完善,最终形成切合本地实际的、切实维护农民利益的好的制度,从而为党组织提供制度上的保障。

[参考文献]

[1]皖组文.进一步强化农村基层党组织领导核心地位[N].安徽日报,2015.

[2]秋石.党的群众路线理论和实践的创新发展———学习习近平总书记关于党的群众路线的重要论述[J]. 求是,2014,(17).

[3]李芬芳.新农村建设中农村基层党组织建设研究[D].重庆:西南大学,2008.

[4]徐雯婷.陕北农村基层党组织建设中现存问题[D].延安:延安大学,2009.

[5]邓春鹏.新形势下我国农村基层党组织建设面临的挑战及其对策思考[D].长春:东北师范大学,2008.

[6]王悦.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与党的执政能力建设[D].长春:长春理工大学,2008.

(作者单位:中国农业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北京 100000)

猜你喜欢
农村基层党组织乡村治理建设
自贸区建设再出发
基于IUV的4G承载网的模拟建设
《人大建设》伴我成长
农村基层党组织建设的政策演进及完善建议
党组织怎样下好“基层治理”这盘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