习近平治国理政思想的鲜明特点和深刻内涵

2017-10-09 11:22田蕾
山东青年 2017年5期
关键词:特点内涵

田蕾

摘要:党的十八大以来,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立足中国,放眼世界,准确把握时代潮流和实践要求,自觉顺应民心之期待,始终把握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这一主题,以强烈的政治责任感,围绕治理一个什么样的国家、怎样治理国家这一根本问题,奋力推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事业,在新的历史条件下形成了治国理政新理念新思想新战略,丰富和发展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是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中国梦的理论指导和行动指南。

关键词:治国理政思想;特点;内涵

一、坚持以人民为主体是习近平治国理政思想的鲜明特点。

“以人民为主体”是习近平总书记治国理政的基本原则,是他在治国理政中处理各种复杂问题的出发点和落脚点。在党的十八大报告中第一次概括的“夺取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新胜利的基本要求”中,第一条就强调“坚持以人民为主体”。

在《习近平谈治国理政》开篇中,习近平在担任总书记后会见中外记者时的讲话通篇不足千字,却有17次提到“人民”。“人民对于美好生活的向往,就是我们的奋斗目标”,他提出。习近平明确把“为人民服务”摆在执政理念的首要位置,表明为民是我们党治国理政的核心价值理念,他强调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以人民为主体,内容具体到要“把群众路线贯彻到治国理政全部活动之中”,坚决克服脱离群众的形式主义、官僚主义、享乐主义、奢靡之风;包括“必须充分发挥工人阶级的主力军作用”,“必须紧紧依靠工人阶级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也包括要“重视青年、关怀青年、信任青年,对青年一代寄予殷切期望”等等。

党中央大力推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事业、“两个一百年”奋斗目标、民族复兴伟大梦想及党的建设新的伟大工程等,特别是深入开展群众路線教育实践活动和“三严三实”专题教育,以及“两学一做”学习教育,使以人民为主体、为人民服务的理念在治国理政实践中落地生根。

二、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是习近平治国理政思想的目标方向。

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是中华民族近代以来最伟大的梦想。现在我们比历史上任何时期都更接近这个目标,更有信心、有能力实现这个目标;“中国梦”的本质是国家富强、民族振兴、人民幸福;“中国梦”归根到底是人民的梦,其本质是国家富强、民族振兴、人民幸福;实现“中国梦”必须走中国道路、弘扬中国精神、凝聚中国力量;“中国梦”是和平、发展、合作、共赢的梦,与世界各国人民的美好梦想息息相通。

习近平明确指出,中国梦是历史的、现实的,也是未来的。大河有水小河满,小河有水大河满。中国梦是中华民族对未来美好生活的向往和梦想,是国家、民族、个人的融合,也是每个中国人对未来美好生活的向往和梦想,体现着民族与个人、集体与个体之间的辩证统一,二者统一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实践。“中国梦”重大战略思想的提出和形成,确立了治国理政的宏伟愿景、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奋斗目标,明确了我们党如何更好治国理政之基本遵循,也成为激励中华儿女拼搏奋进的精神源动力。

习近平说,“老百姓的衣食住行,社会的日常运行,国家机器的正常运转,执政党的建设管理,都有大量工作要做。对我来讲,人民把我放在这样的工作岗位上,就要始终把人民放在心中最高的位置,牢记人民重托,牢记责任重于泰山。”无论是习近平的《摆脱贫困》还是《之江新语》,都可以看到其务实担当的特点。在他担任党的总书记和国家主席后,这一思想作风和工作作风就成为他治国理政的风格和特点。尤其是,在他提出为实现民族复兴的“中国梦”而奋斗的理想追求时,非常明确的告诫大家:空谈误国,实干兴邦。他在同全国劳动模范代表座谈时又强调到:“幸福不会从天而降”,“实干才能梦想成真。”这些论述反映了习近平治国理政的思想,十八大以来他的行动则是他治国理政风格的具体体现。这几年,在改革发展、反腐败斗争中,有一个不争的事实即习近平总书记都是撸起袖子加油干。

对于治国理政应担当什么样的政治责任,习近平反复强调“担当起该担当的责任”。这表明担当是我们党治国理政的政治理念。在他第一次与中外记者见面时强调,我们的责任就是要团结带领全党全国各族人民,接过历史的接力棒,继续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而努力奋斗,使中华民族更加坚强有力地自立于世界民族之林,为人类作出新的更大的贡献。勇于担当、主动作为是党员领导干部攻坚克难应有的品格。不管是要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中国梦,还是要进一步推动经济社会健康发展,继续深化改革,都不可能毕其功于一役,需要树立时不我待、主动进取、创新开拓、勇于担当的责任意识,不惧困难矛盾,不畏艰险挫折。党的干部一定要按照习近平总书记提出的“二十字”好干部标准、“三严三实”、“四有”干部、“四铁”干部等要求规范言行。

三、“四个全面”战略布局是习近平治国理政思想的行动纲领

党的十八大以来,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从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大局、全局出发,适应当今时代发展和社会进步的内在要求,着眼于我国经济社会发展的现实需要、人民群众的热切期待和推动解决急需解决的突出矛盾和问题,最终提出并形成了“四个全面”战略布局。“四个全面”战略布局从思想源头看,可以说是科学社会主义理论逻辑与中国社会发展历史逻辑辩证统一的产物。“四个全面”战略布局体现了方向与路径、目标与举措、全局与重点、理想与现实之间的有机统一,是具有内在逻辑的重大战略思想。它既遵循普遍规律又不墨守成规,是党治国理政的全新布局,在整体上对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作出了战略谋划。“四个全面”战略布局创造性地回答了在中国这样一个人口众多、疆域辽阔、历史悠久、文化深厚和各地区发展很不平衡的国家如何实现民族复兴的重大课题,回答了如何在既坚持科学社会主义基本原则又根据时代特征和人民愿望发展社会主义、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重大课题,把中国共产党对社会主义的认识提高到了新的水平。

全面建成小康社会是实现社会主义现代化和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中国梦的重要阶梯,全面深化改革、全面依法治国是完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推进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的必然要求,全面从严治党是办好中国事情的关键所在。四者之间,全面建成小康是战略目标,全面深化改革、全面依法治国是战略举措,全面从严治党是战略保证。而“十三五”时期与实现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奋斗目标的时间节点高度契合。这就意味着,“四个全面”战略布局必然是“十三五”时期我国发展的行动指南,是引领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战略布局、行动指针。“四个全面”战略布局围绕实现“两个一百年”奋斗目标,在改革发展、治国理政等方方面面形成了相互支撑、相互促进的有机布局,是我们党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新实践新成果,集中体现了时代和实践发展对党和国家工作的新要求,是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续写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新篇章的行动纲领。endprint

四、中国立场与世界胸怀统一是习近平治国理政思想体现的又一特点

习近平治国理政思想充分体现了中国立场与世界胸怀的统一,既坚定地站在中国立场上,鲜明地反映中华民族诉求、表达中国人民愿望,同时又具有世界胸怀和全球视野。习近平在2013年3月19日接受俄罗斯、南非、印度、巴西和中国媒体记者的联合采访时就中国同世界的关系,强调指出,中国人讲爱国主义,同时也具有国际视野和国际胸怀。中国将随着国力不断增强,在力所能及范围内承担更多国际责任和义务,为人类和平与发展作出更大贡献。

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是贯穿于习近平治国理政思想的一条主线。习近平治国理政思想紧紧围绕实现什么样的民族复兴与怎样实现民族复兴而展开,构成了一个严密的体系。坚持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是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必由之路;协调推进“四个全面”战略布局,是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重要保障;牢固树立五大发展理念,统筹推进经济、政治、文化、社会、生态文明“五位一体”建设,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奠定坚实物质基础,凝聚强大精神力量,等等,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提供了科学的世界观和方法论指引。

另一方面,党的十八大以来,习近平总书记统筹国内国际两个大局,高瞻远瞩,积极创新外交理论和实践,提出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思想。2015年9月28日,习近平在纽约出席第七十届联合国大会一般性辩论时,发表了题为《携手构建合作共赢新伙伴 同心打造人类命运共同体》的重要讲话。他提出,人类生活在同一个地球村,越来越成为你中有我、我中有你的命运共同体。习近平总书记强调,要建立平等相待、互商互谅的伙伴关系,奉行双赢、多赢、共赢的新理念,倡导以对话解争端、以协商化分歧。要在国际和区域层面建设全球伙伴关系,走出一条“对话而不对抗,结伴而不结盟”的国与国交往新路。大国之间相处,要不冲突、不对抗、相互尊重、合作共赢。大国与小国相处,要平等相待,践行正确义利观,义利相兼,义重于利。要营造公道正义、共建共享的安全格局,谋求开放创新、包容互惠的发展前景,促进和而不同、兼收并蓄的文明交流。在2017年的达沃斯论坛上,习近平强调:“我们要坚定不移发展全球自由贸易和投资,在开放中推动贸易和投资自由化、便利化,旗帜鲜明反对保护主义。搞保护主义如同把自己关进黑屋子,看似躲过了风吹雨打,但也隔绝了阳光和空气。打贸易战的结果只能是两败俱伤。”为此,习近平在演讲中提出要推动世界经济结构的改革。希望通过改革解决发达国家与发展中国家在世界经济中地位失衡的问题。

中国方案助力亚太梦想,习近平主席参加APEC领导人非正式会议,为亚太经济的发展提出四点建议:坚持推进改革创新;坚持构建开放型经济;坚持落实发展议程;坚持推进互联互通。习近平主席赴法国出席气候变化巴黎大会开幕活动,为推动谈判进程凝聚各方共识,针对全球气候治理,提出以“巴黎协议应该有利于照顾各国国情,讲求务实有效”为目标的中国方案,获得国际社会广泛赞誉。在浙江乌镇召开的世界互联网大会上,习近平主席就共同构建网络空间命运共同体提出中国方案,指出网络空间是人类共同的活动空间,网络空间前途命运应由世界各国共同掌握,各国应该为此加强沟通、扩大共识、深化合作。

习近平治国理政新理念新思想新战略,对于在新的历史条件下凝聚中国力量、中国精神,指导全党全国各族人民攻坚克难,实现“两个一百年”的奋斗目标、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具有现实意义和历史意义,我们还应强化学习,深刻领会,并运用于指导实践。

[参考文献]

[1]靳诺. 习近平治国理政思想的鲜明特点[J]. 党建,2017,(02):30-32.

[2]金民卿. 习近平治国理政思想的深刻内涵[J]. 人民论坛,2017,(02):19.

[3]孙宝华. 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是习近平治国理政思想的精神支点[J]. 山西社会主义学院学报,2016,(04):58-62.

[4]包心鉴. 优化治国理政的大逻辑大主题大视野——习近平治国理政思想的鲜明特质和时代价值[J]. 中国浦东干部学院学报,2016,(03):5-15.

[5]王钰鑫,周利生. 论习近平治国理政思想的内在逻辑[J]. 江西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16,(02):56-63.

(作者單位:绵阳市烟草专卖局(公司),四川 绵阳 621000)endprint

猜你喜欢
特点内涵
活出精致内涵
理解本质,丰富内涵
略述《岁月生香》的壶中内涵
内涵漫画
高中生道德价值观的特点及原因分析
从语用学角度看英语口语交际活动的特点
要准确理解“终身追责”的丰富内涵
自选动作拓展改革内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