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析习近平的和平外交思想与中国的“朋友圈”

2017-10-09 11:22田修胜施香婷杜发建
山东青年 2017年5期
关键词:朋友圈习近平

田修胜+施香婷+杜发建

摘要:“亲仁善邻”一直是中华民族的优良传统,“和谐共生”自古以来便是中国对外交往的核心理念。建国以来,中国一直实行的是和平外交政策。党的十八以来,以习近平为核心的党中央,发扬中华民族的传统,以前人理论成果为渊源,不断发展和创新,提出了一系列和平外交的新思想。这些和平外交的新思想内涵深刻、形式多样。这些思想价值深远,有利于“中国梦”与“世界梦”的实现,有利于扩大中国的“朋友圈”,有利于构建国际新秩序。面临错综复杂的国际环境,中国和平外交思想的实现任重道远。

关键词:习近平;和平外交思想;“朋友圈”

当今世界格局复杂多变,世界多极化、经济全球化趋势在曲折中发展,和平与发展仍然是时代的主题。和平外交是社会主义的本质要求,是维护世界和平与发展的必要外交手段。坚持走和平发展的外交道路,是以习近平为核心的党中央,立足中国国情,继承前人经验,顺应时代发展潮流的重要战略抉择,是实现中国梦、维护世界和平的必然要求。

一、习近平和平外交思想的内容

(一)和谐共生的发展理念

“国虽大,好战必亡”,这是历史发展的经验教训,中国自古以来就推崇和平共处的外交思想。今天,我们仍然继承着中国的爱好和平的优良传统,坚持走和平发展的道路。拿破仑曾说过,中国是一头沉睡的狮子,当这头狮子醒来时,世界都会为之发抖。如今,这头沉睡的狮子已经醒来,西方媒体别有用心地提出“中国威胁论”。2014年4月,习近平在出访欧洲时曾向世界做出承诺:“中国这头狮子已经醒了,但这是一只和平的、可亲的、文明的狮子。”在纪念中国人民抗日战争暨世界反法西斯战争胜利70周年的讲话中,习近平总书记再次发表庄严承诺:“为了和平,中国将始终坚持走和平发展道路,中华民族历来爱好和平。无论发展到哪一步,中国永远不称霸,永远不搞扩张,永远不会把自身曾经经历过的悲惨遭遇强加给其他的民族”。这一系列的讲话都表明了中国和平发展的决心及和平外交的理念。世界是我们的“朋友圈”,我们尊重“朋友”之间的差异,“朋友”之间的磕磕碰碰在所难免,但是我们要在彼此理解的基础上谋求和平安全的国际环境,共同发展,共同繁荣。

(二)重义厚利的外交品质

中国自古就有“重义轻利”的道德情操,在中国的传统文化中深有体现。在经济全球化发展趋势的今天,各国之间的交往更加密切,“你中有我、我中有你的”情景随处可见。因此,树立正确的“义利观”,对于营造良好的国际经济环境和氛围合作起着举足轻重的作用,决定着国际经济良性互动和良性发展。中国率“义”当先,在顺应时代发展的潮流的同时,不忘帮扶周边国家及发展中国家,与他们共享繁荣时代。中国提出并建设的“一带一路”战略,贯穿欧洲大陆,东连亚太经济国,西入欧洲经济国,带动了沿线国家的发展,与各国国家结下深厚“友谊”。正如习近平同志所指出的:“中国的对外开放,不是一家唱独角戏,而是要欢迎各方共同参与”,我们欢迎各国搭乘中国发展的这趟“列车”。今天,这趟“列车”上的“朋友”越来越多,“友谊”越来越深。

(三)刚柔并济的外交策略

中国坚持和平外交的思想,决不意味着中国在国际交往中只会一味的委曲求全,忍让妥协。相反,我们会坚决维护国家的核心利益,习近平指出:“我们要坚持走和平发展道路,但是决不能放弃我们的正当权益,决不牺牲国家核心利益。”中国是一头文明的狮子,并且这头狮子已经觉醒。当前两股国际舆论——“中国威胁论”和“中国霸权论”,以及西方国家利用地缘政治对中国形成的“包围圈”阻碍着中国进一步深化国际合作的战略步伐,但是中国的发展是势不可挡的。以习近平为核心的党中央,大力推进外交理论实践创新——大力发展合作共赢的新型国际关系,构建全球伙伴关系网——一带一路、亚投行、中国-东盟自贸区、中巴经济走廊、中俄经济走廊。这一系列积极进取的外交战略,创新继承了前人的发展理念,做到了“坚持韬光养晦,积极有所作为”,促使中国的周边和地缘环境得到极大的改善,向世界展示了中国外交的坚定和硬朗。刚毅之外,中国外交也因“第一夫人”的亮相而锦上添花。丈夫完成政治议题,夫人完成社会、文化议题,“夫妇外交”聚焦世界眼球。完美的柔化了世界对中国的刻板印象,为中国外交勾勒出一幅全新的图景。

(四)同舟共济的世界情怀

当今的世界格局变幻莫测——恐怖主义、局部冲突、经融危机、领土领海权益争端此起彼伏,“蝴蝶效应”愈加明显,甚至可能出现“多米诺骨牌”不良连锁反应。这给各国的安全和发展带来了前所未有的挑战。面对这些挑战,没有哪个国家能够置身事外,中国更是承担着大国的责任。2015年,习近平总书记在纽约出席第七十届联合国大会一般性辩论时发声:“当今世界,各国相互依存,休戚与共,我们要继承和弘扬联合国宪章的宗旨和原则,构建以合作共赢为核心的新型国际关系,打造人类命运共同体。”这一番发言,发人深省,意义深远,让各国充分意识到当今世界,各国命运已紧密相依。和平合作,和谐共生已然是世界性原则,彰显了中国外交的国际视野与世界情怀。打造“人类命运共同体”不是中国的空头白话,中國已经在处理外交关系的政策上积极做出战略调整与战略创新。在处理中国同俄国、美国的关系上,中国坚持相互尊重,合作共赢的原则。在对待周边国家与发展中国的发展问题上,我国推进建设“一带一路”,诚挚欢迎各国搭乘中国发展的“快车”,“便车”。坚持“亲、诚、惠、容”四字方针发展同周边国家的关系,秉持“真、实、亲、诚”的理念在稳定的基础上巩固同发展中国家的友好伙伴关系,坚守“结伴不结盟”的原则,深化命运共同体意识。中国将始终做世界和平的建设者和捍卫者,不欺凌、不称霸。

随着中国的和平崛起,国际地位不断提高,中国的大国意识日益加强。“中国特色大国外交的践行要符合世情、国情与现实需要,大国外交的‘中国特色在于,这是一条告别传统大国主义、强权政治的外交之路而致力于自身和平发展的同时促进和谐世界的新型大国外交之路”。中国“坚持和平发展、倡导合作共赢、发挥负责任大国作用发出中国好声音”打破国家间的障碍,为国际合作源源不断注入新的活力,开拓新的空间。小智治事,大智治制,面对全球性的危机问题,中国立足国际的视野提倡命运共同体,参与国际秩序与国际体系的变革以适应时代的潮流。

二、习近平和平外交的现实意义

(一)有利于“中国梦”与“世界梦”的共同实现

习近平指出:“世界的繁荣稳定是中国的机遇,中国的发展也是世界的机遇。”中国梦的实现,不是意味着关起国门搞建设。世界的繁荣稳定为中国梦的实现提供环境,中国梦的实现有利于促进世界的繁荣稳定。“中国梦是和平、发展、合作、共赢的梦,与世界人民的美好希望是息息相通的”。中国坚持对外开放,不仅致力于中国自身的发展,更强调为世界人民谋求福利。中国梦的实现,不会为世界带来任何威胁,相反,是带来希望与和平。梦想的花种在和平的土壤中才能生根发芽,在和谐友爱的环境中才能绚丽绽放。维护世界和平发展是中国发展的必要前提,同样也是各国追求发展的基础。

(二)有利于扩大中國的“朋友圈”

中国爱好和平的民族性格,深受各国人民的信任。中国有句古话说道:“四海之内皆兄弟。”中国的外交一直以来都坚持和平发展、包容互惠的理念。在习近平总书记的领导下,中国的外交更加呈现出活力与韧性,坚持多边主义,建设全球伙伴关系,支持各国发展,构建共同利益格局。让各国看到了中国发展的潜力与牵引力,谦和力,看到了中国的安全可靠,中国的外交是广交“志同道合”的“朋友”,在和平外交的实践中,中国的“朋友圈”将会越来越大。

(三)有利于构建国际新秩序

中国综合国力的提高,在国际社会的影响力不断增大,大国责任意识日益凸显。中国的和平崛起,在一定程度上平衡了世界格局,为国际新秩序的建立创造了良机。面对恐怖主义、保护主义、狭隘民族主义的猖獗,建立与时代相适应的国际新秩序已经被各国提上了议事日程。党的十八大以来,为推动国际秩序与国际体系进一步朝着公正合理的方向发展,中国积极参与多边事务,大力支持联合国这一国际性组织在维护世界和平与发展方面开展的各项工作,并发挥着积极的作用。中国坚定走和平发展的外交道路,以和平方式解决国际冲突,反对武力;以对话方式化解矛盾,反对战争,努力构建公正、合理的国际新秩序。

三、和平外交任重而道远

“这是最好的时代,也是最坏的时代”,英国的文学家狄更斯曾这样描述世界由于工业革命而发生的巨大的改变,并强调机遇与风险总是相伴而行的。在当今世界发展的洪流中,中国谋求生存并力争发展面临着良好的机遇,同样也面临挑战。在政治上,大国对中国的崛起视为一种威胁,到处鼓吹的“中国威胁论”也促使小国对中国采取戒备与观望的态度。这对中国进一步深化国际政治合作产生了巨大的阻碍。中国必须发展新型合作伙伴关系,建立可靠可信的“朋友圈”,坚持“结伴不结盟”原则,走出外交的新路。政治上的不稳定性给经济也造成了相应程度的风险。中国已经成为了世界第二大经济体,世界第一大贸易国,为世界经济的发展带来了新动力。然而居安思危,当今中国的经济地位依然脆弱,世界的经济形势依旧严峻,中国在推进“一带一路”过程中依旧承担的巨大风险,其长期性与复杂性值得深究。经济全球化为世界经济带来强盛的驱动力的同时,也带来了相应高度的风险。牵一发而动全身的局面不容小觑,世界俨然是一个经济共同体。另一方面,保护主义,逆全球化意识日益抬头。对此,中国要号召世界各国树立命运共同体的意识,发挥和平发展的表率作用,与各国建立“和平、合作、互利共赢”的发展格局。在文化上,各国之间历史文化传统的不同,给政治、经济上和合作造成不可避免的冲突。文化日益成为一种外交的“软实力”,某些西方国家所推崇的“普世文化”,中国不敢苟同。中国在对外开放过程中彰显出“海纳百川,有容乃大”的胸怀,积极汲取各国优秀文化,不断为我国的文化注入新活力和生命力。

世界是所有国家的舞台,是全人类共同的家园,世界和平需要所有国家的共同努力,只有所有国家都秉承“和平”的发展理念,才能构建一个和谐繁荣的人类命运共同体。相信在“和平外交”理念的支撑下,中国的“朋友圈”会越来越大。

[参考文献]

[1]习近平总书记系列重要讲话读本[M].北京:人民出版社,2016.

[2]李志永,袁正清.大国外交的中国特色之论[J].太平洋学报,2015,(02).

[3]金正昆.习近平外交思想初探[J].中共贵州省委党校学报,2015,(01).

[4]习近平.携手构建合作共赢新伙伴 同心打造人类命运共同体[N].人民日报,2015,09,29.

项目基金:湖南省和平文化研究基地一般项目“中国共产党和平外交思想研究”(编号:HPJD2016-04)

(作者单位:怀化学院 马克思主义学院,湖南 怀化 418000)

猜你喜欢
朋友圈习近平
习近平总书记寄语广大少年儿童
习近平总书记在清镇职教城考察
中国的南海“朋友圈”决不比美国的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