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学思政教育工作中如何建立有效沟通

2017-10-09 11:24胡维
世纪之星·交流版 2017年6期
关键词:有效沟通重要性问题

胡维

[摘 要]大学生处于相对尴尬的阶段,生理成熟但心理稚嫩,接受事物能力强,但拒绝诱惑能力相对较弱,而且还具有较强的逆反心理,因此,做好大学生思政教育工作难度相对较大,如何建立有效沟通成为大学思政教育工作的核心内容,于是本文对此展开探讨。

[关键词]大学思政教育;有效沟通;重要性;问题;方式

大学思政教育工作是指老师对大学生进行的思想政治教育工作,有效沟通是为帮助学生成长,树立正确的人生观、世界观、价值观,以特定的交流方式与学生进行思想层面的双向互动,最终使学生度过心理成长期,拥有成熟的心智思想,实现教育的目的。

一、大学思政教育工作的重要性

大学生一般在18-22岁左右,虽然生理已经成熟,但心理方面还略显幼稚,其人生观、世界观、价值观还未完全形成,对未来极度渴望的同时,对诱惑的抵抗力较弱,而且现代大部分高校学生都是独生子女,受父母溺爱,基本都存在个性张扬、自私自我的问题,不利于学生在团体活动中的发展,这就要求高校教师与学生加强有效沟通,积极引导学生健全心智,培养健康心态,树立正确的三观认识,实现教书育人的目的。

二、高校思政教育工作者必须具备的条件

1.真实的情感投入

思政教育的实质就是老师与学生在思想感情方面的沟通交流,教师在过程当中既要以理服人,还要用情感人,有效沟通的基本前提就是要建立和谐平等的师生关系,“亲其师则信其道”,教育工作者真实情感的投入就会激发学生的沟通欲望;另外,大学生由于心智不成熟,情绪波动相对较大,老师如果想要预期有效沟通,必须投入真情实感,了解学生真实感受,使学生在主观上能够接受思政教育。

2.较强的专业素质

大学思政教育工作者必须具备相关专业素质,才能满足教育工作的需要,其中专业素质涉及到理论素质、心理素质以及道德素质,首先,过硬的理论素质可以满足日常的教育内容需求,影响学生的三观形成以及心智的健康成长;其次,良好的道德素质体现在行为举止上,会对学生产生潜移默化的影响,也为师生之间的沟通奠定基础;最后,心理素质还能使教育者面对学生的复杂问题不急不躁,更有耐心,能够针对学生情况做出更完善的决定,达到最佳教育效果。

3.灵活的教学方式

现代大学生个性张扬,而且师资配比相对较弱,所以思政教育不能沿用传统教学思维、对学生统一要求。真正有效的思想政治教育必須达到心灵上的交互与沟通,这就要求教育工作者灵活运用教学方式与教学理念,对学生因材施教,深入了解学生实际情况,做到与其的有效沟通,达到预期的教育效果。

4.合适的沟通氛围

一方面,适宜的物理环境。师生毕竟有一定的年龄差距,使得沟通交流会有一定的难度,不同的物理环境也会对师生思政沟通活动产生不同的氛围感受。选择合适的交流环境,会在一定程度上缓解双方的心裂隔阂,增强教育效果;另一方面,和谐的人际环境。人际环境的和谐程度会使沟通双方在交流过程中产生不同的心态感受,良好和谐的人际环境会使双方心态放松,对交流沟通没有抵触心理,如果由于师生关系疏远,看待问题观点不一致,就会导致人际环境过于紧张,使沟通交流出现一定困难,得不到理想的效果。

三、加强大学思政教育有效沟通的方式

1.平等和谐的沟通态度

受传统教育模式的影响,长年尊师重道的理念使得学生对老师产生畏惧的心理,对待老师的主动沟通有抵触情绪,这就要求老师主动放平姿态,转换在沟通中的角色,营造一种互相尊重、互相理解的交流氛围,主动与学生交朋友,换位思考,想学生之所想,才能让学生在沟通过程中卸下包袱,心情放松,对老师交流没有抵触心理,才会使教育沟通达到最终目的。

2.学生乐于接受的沟通方式

手机科技的日益发展,使得人们日常的聊天工具五花八门,比如短信、微信、QQ、微博、MSN等,学生之间的交流更是如此,所以教师可以针对这种现象,开发利用这种渠道的思政教育沟通工作,改变传统教育交流的方式方法,针对学生的日常喜好,选择其乐于接受的沟通方式,比如对学生的QQ空间、微博以及朋友圈进行关注,了解其近期心绪状态,借助留言、评论的形式与学生进行有效沟通,拉近师生之间的关系,使交流沟通的效率大大提高。

3.扮演聆听者的角色

沟通的关键在于能否静心聆听对方的心声,倾听是沟通交流能否正常进行的重要决定因素,是双向交流的基础,老师在师生沟通中要有扮演倾听者的意识,让学生占据主导地位,仔细倾听学生内心的感受及思想,对待学生要表现出充分的尊重与理解,避免老师态度过于强硬,导致学生对于自身问题不敢向老师求助,给教育造成困难。

4.强化思政教育内容

社会在不断的发展进步,同时人们的思想情绪也在不断改变,这就要求思政教育工作者做到与时俱进,根据当下时代发展需求,对教育内容不断改善,根据学生特点因材施教,针对不同问题选用不同方式解决,利用各种方式拉近师生之间的距离,使思想政治教育者成为大学生健康成长的知心朋友。

四、结语

综上所述,大学师生之间有效的沟通交流是实现思政教育的基础,也是高校学生思想工作者立志加强自身素质的需要。所以教师需要考虑并确实利用到有利于促进师生之间有效沟通的各种条件,结合具体情况,积极寻求提高师生交流沟通效率的方式方法,为加强师生之间的教育沟通作出努力。

参考文献:

[1]邢永胜.新媒体环境下高职院校思政教育手段研究[J].科教导刊(中旬刊),2017,01:78-79.

[2]黄莉.新媒体背景下大学生思政教育新思路[J].继续教育研究,2017,05:95-97.

[3]吴妍,余本功.新媒体时代大学生思政教育的应对策略[J].合肥师范学院学报,2017,3502:101-104.

[4]李昌玲.新时期高校辅导员思政教育工作中的沟通问题探究[J].当代教育实践与教学研究,2016,10:120.endprint

猜你喜欢
有效沟通重要性问题
“0”的重要性
论七分饱之重要性
浅谈触觉形象设计下的有效沟通
领导干部如何做好群众的思想政治工作
演员出“问题”,电影怎么办(聊天室)
读《边疆的重要性》有感
韩媒称中俄冷对朝鲜“问题”货船
“问题”干部“回炉”再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