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培育的三个途径和践行的四个必要

2017-10-09 11:26王静
山东青年 2017年5期
关键词:青年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

王静

摘要: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是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内核,它对个人、社会、国家的全面发展具有重要的意义。面对西方的文化渗透和国内各种思潮混杂,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刻不容缓。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可以通过优化思想道德教育、发挥新闻媒介的作用以及树立榜样示范三个途径来进行培育。而青年要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也需要四个必要条件,即用科学的理论奠定坚实基础、正确的舆论提供道德引导、高尚的精神提供精神动力、优秀的作品提供物质载体。这样才能充分发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成效。

关键词: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三个途径;四个必要;青年

2012年11月,中共十八大报告明确提出“三个倡导”,即“倡导富强、民主、文明、和谐,倡导自由、平等、公正、法治,倡导爱国、敬业、诚信、友善。积极培育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它从国家层面、社会层面、个人层提出要求,对国家、社会和个人的健康发展有着极其重要的作用。当前,面对来自国际、国内和自身等各种复杂思潮涌现的挑战,更加紧迫的需要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青年是祖国的未来,民族的希望,要使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发挥成效,不仅要通过良好的途径培育,更要在践行时,用科学的理论武装自己、正确的舆论引导自己、高尚的精神塑造自己、优秀的作品鼓舞自己。[1]

一、培育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三个途径

(一)优化思想道德教育,强化认同感。思想政治教育作为教育青年的一门必修课,青年从上学开始,就在进行思想政治教育,传播主流价值,但是真的出现考验人思想道德的事件,并不是每个人的做法都令人满意,这种现象不得不令我们深思。因此,发挥社会主义价值观的时效,就要优化思想道德教育。首先要丰富思想政治教育方式,使学生从知识、心理接受和认同所讲授的东西,做到理论与实践相一致。重视理论的传授,让青年对思想道德教育有一些基础的认识与了解;开展各种各样的思想政治教育活动,如到养老院做义工,到贫困区支教,为山区孩子募捐等实实在在的事情中,让青年切实感受这种善举带来的乐趣。其次,学校要坚持以德树人,德才兼备的教育理念,重视青年的道德教育和素质教育,将德育纳入学生成绩考核体系,不能因为过分追求升学率,就只抓学生的成绩而忽视对学生进行素质教育。最后,要让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进书本,进课堂,进学生头脑,要落细、落小、落实,[2]才能培养出四有新人,使青年肩负起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中国梦的历史重任。

(二)发挥新闻媒介的作用。新闻媒介已经越来越成为青年生活的一部分。用新闻媒介作为传播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手段,让青年人在上网娱乐的同时,耳濡目染的接受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所传播的正能量的熏陶。政府要和相关部门团结协作,净化网络环境,监管网络信息,让更多积极向上的,充满正能量的信息影响着我们的青年,严厉打击黄赌毒等一些背离社会主流价值观的信息在网上肆意传播,毒害青年的思想;对于电视节目和广告来说,电视节目的题材也要符合道德基本准则,要适当剔除那些没有营养和教育意义的节目;目前电视广告节目大多以商业广告为主,要适当加入一些公益类广告,能给青年以思想的冲击和心灵的震撼;党要把握新闻媒介的话语权、主动权,警惕西方国家利用现代信息技术对我们青年进行文化渗透,让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潜移默化的影响着青年人,使他们会内化于心,外化于行。

(三)树立榜样示范,培养正确利益观。古往今来,涌现出无数拥有高尚精神的人,他们热爱祖国、无私奉献、不屈不挠、坚持不懈;他们助人为乐、服务人民、诚实守信、尊老爱幼等这些人的高尚精神给我们树立了榜样,值得我们学习。其中有党员干部,也有平民百姓。党员干部要率先立榜样,在社会主义革命、建设、改革时期,我们能克服一切艰难险阻,走出一条适合中国国情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一个重要的原因就是我们坚持党的领导,党员干部就是人民指路的明灯,对人民起带头示范作用。因此,党员干部要率先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要保持党的先进性、纯洁性、战斗力和凝聚力,要有甘当人民的公仆的奉献精神,为人民树立一个榜样。另外,社会平民百姓也有榜样,社会出现的“地沟油”“毒奶粉”“毒胶囊”“瘦肉精”等一系列问题都是不法商贩为追求自己一己私欲而不顾大众利益。通过平民中好人好事,将他们的事迹在电视上进行播放嘉奖,并让他们将做好事的感受叙述出来,让青年效仿学习,让不法商贩能够为自己的行为感到羞耻。培养青年正确的利益观和金钱观,使青年人守住道德的底线,守住做人的底线,不要为了钱出卖自己的良心。

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四个必要

(一)用科学的理论武装自己,是青年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坚实基石。

作为青年,我们要努力学习科学文化知识,在学校系统的学习相关的专业知识,丰富自己的知识储备,提高自己的专业素养;学习马克思主义理论,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科学的认识世界万物,提高明辨是非的能力;學习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科学发展观和习近平总书记的系列讲话,这些是对中国革命时期、建设时期和改革开放新时期的各种实践和经验的总结,具有很强的科学性和时代性。这是理论,加强了青年对祖国的认同感、归属感,更加加强了青年对老一辈革命家的崇敬和缅怀。正确的理论对人的思想的影响是潜移默化的,因此,我们必须要让自己不断接受正确的理论的熏陶,提升自己的认知能力,唤醒自己的使命感和责任意识。在现实生活中,严格要求自己,不做危害国家、社会和人民的事,不管是作为一名学生还是以后走上工作岗位,都要不断学习知识,紧跟时代脚步,时刻坚守自己的理想信念,肩负起自己在多种角色中所要承担的多种责任。

(二)用正确的舆论引导自己,是青年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道德引导。

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作为兴国之魂,它凝聚社会共识,凝聚社会力量。在信息技术迅速发展的今天,互联网、微博、微信等现代通信手段已经成为人们不可缺少的一部分。如何利用现代信息技术的媒介占领舆论阵地,拓宽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舆论宣传途径,创新舆论宣传方法,使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能被人们了解、知道、学习、落实,这值得我们努力。舆论作为一股强有力的宣传力量,对于宣扬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具有不可忽视的作用。首先要多关注互联网、电视、微博、微信等推出的积极向上的电视剧,公益广告,新闻播送和娱乐小品等,对我们有教育教化作用,能提高青年人的思想道德素质。其次阅读书籍期刊杂志中传播社会正能量的文章,坚决抵制那些污秽暴力,腐蚀我们思想的书籍。最后,我们要从自己做起,做一个充满正能量并传播正能量的人,从日常生活做起。在学习中,要尊师重道;在与人交往中,我们要多一份宽容少一点算计;在家庭中,我们要尊老爱幼;用这些正确的舆论引导自己,做一个有道德的人。

(三)用高尚的精神塑造自己,是青年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精神动力。

中国不同的时期形成了许多具有时代特征的精神,在新民主主义革命时期,我们形成了井冈山精神、长征精神、西柏坡精神。在新中国成立特别是改革开放以后,又出现了雷锋精神、抗洪精神等。在现在,随着科技不断发展,知识的更新速度越来越快,我们更加注重创新精神,也涌现出一批乐于奉献,甘于牺牲的人。这些精神兴起的时代虽然已经过去,但是它对我们的教育和启迪却永远不会过时,这就是先辈们从自己做起,留给后代宝贵的精神财富。在现在,我们面临着世界全球化的冲击,面临各种腐朽思想的渗透,面临全面深化改革的攻坚时期,各种各样复杂的思想朝我们涌来,如何在这些思想中鉴别优秀正确的思想呢?如何解决我们现在所面临的各种问题?如党的贪污腐败、社会诚信缺失、公民行为失范的问题?这就需要我们用高尚精神塑造自己,我们要学习这些宝贵的精神,我们要明白社会由人构成,人是社会的人,一个人的努力,一个人富起来并不是真正的幸福,只有社会上每个人都严格要求自己,将自己培养成一个具有高尚道德情操,杜绝低级趣味的人。人们共同努力,形成人人为我,我为人人的社会,我们的社会才能安定和谐,人们才能共享社会发展的成果。

(四)用优秀的作品鼓舞自己,是青年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物质载体。

中华文化博大精深,源远流长。而前人留给我们的优秀作品也是丰富多彩,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要与中国传统优秀文化相承接。对于中国优秀的文化作品,不仅作为一笔宝贵的物质载体代代相传,更是激励我们前进的动力。面对快节奏的发展速度,快餐文化充斥着我们生活,人们更多的关注八卦娱乐,却很少关心中国优秀传统的东西。如王宝强离婚案件的关注度大大超过奥运会的关注度;屠呦呦获得诺贝尔奖只在官网上报道,而各大网络媒体却都在关注黄晓明大婚。这些对信仰的缺失所表现出来的行为,对我们保护优秀的传统文化非常不利,对我们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更是巨大的挑战,我们应该汲取优秀文化作品中的精华,熏陶自己,让自己在浮躁的社会环境中保持心中的一片净土。同时我们也要做优秀文化作品的传承者,近期兴起的汉字听写大会和诗词大会,来自各地的中华儿女积极参与进来,没有年龄、地区的限制,在这些活动中,他们不只是为了参加比赛,而是在学习这些优秀作品的过程中,感受古人那种胸怀天下,生为苍生的豁达胸怀;学习古人那种刚正不阿,誓死不从的英雄气概;学习古人那种淡泊宁静,遇事不惊的处世态度,通过对作品的细致钻研和继承发扬,用他们文字魅力影响着我们,让青年变得更有道德、社会变得更加和谐、国家变得更加繁荣。

[参考文献]

[1]江泽民在全国宣传思想工作会议上的讲话[EB/OL]. http://dangshi.people.com.cn/GB/151935/176588/176597/10556479.html. 1994-01-24.

[2]中共中央政治局第三次集體学习习近平主持[EB/OL]. http://www.gov.cn/ldhd/2014-02/25/content_2621669.htm. 2014-02-25.

(作者单位:西华师范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四川 南充 637000)

猜你喜欢
青年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
从马斯洛需求层次理论的自我实现角度窥探青年自我实现的困境
IP影视剧开发中的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构建
青年怎样传承长征红色基因
高中政治教学中对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有机融入
弘扬雷锋精神与转型期高校校园文化教育整合性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