利津县人才队伍建设的调查与思考

2017-10-09 11:36王冬梅
世纪之星·交流版 2017年6期
关键词:利津县人才队伍人才

王冬梅

人才是一个地区事业成败的关键。目前,利津县经济社会快速发展,对人才的需求更为迫切,抓好人才工作和加强人才队伍建设是全县面临的一项重要任务。

一、利津县人才队伍建设现状

1.确立了优先发展战略布局。县委、县政府相继出台了《利津县中长期人才发展规划纲(2011-2020年)》、《关于2013年度人才引进工作的实施方案》、《关于加强人才工作的意见》以及人才评选表彰、引进人才的一系列政策规定,把人才资源开发、人才结构调整、人才投资保证、人才制度创新提到了优先发展的战略高度,形成了以人才优先发展引领经济社会科学发展的重要导向。

2.推动了平台载体建设。一是加强国家级人才平台载体建设。今年将重点建设了利华益博士后科研工作站,吸引1名博士后进站。二是加强市级人才平台载体建设。利用利华益集团首席技师工作站,积极培养高技能人才,今年新增高技能人才252人。三是加强县级人才平台载体建设。截至目前,我县共有大学生创业园1家,高校毕业生就业见习基地18家,为利津县大学生创业就业提供了场所。

3.抓好了人才培训培养。一是大力开展技能大赛,通过技能竞赛,带动1200余人提升技能水平。在人才培训方面,二是鼓励干部参加理论、业务知识在职培训和继续教育。进一步提升了全县专业技术人员的技术水平。二是依托职教中心、劳动训练中心两个定点培训机构,联合乡镇街道新型农民学校,共培训各类人才5600余人次。

4.优化了人才发展环境。出台了《关于在全县开展“人才工作示范单位(企业)”创建活动的实施意见》,从2013年开始每两年评选出3—5个“利津县人才工作示范单位”和4—6个“利津县人才工作示范企业”,着力打造一批人才工作创新亮点,引领全县逐步形成重视人才工作、支持人才发展的良好共识。

二、利津县人才队伍建设存在的问题

1.人才评价手段单一。目前人才评价体系还没有打破陈旧标准,评价手段单一。如在行业资格和职称评定上,还在以资历、学历作为主要条件,评价方法缺乏科学性,评定结果缺乏准确性。

2.人才存在终身制问题。在党政、企业、农村等行业都存在人才终身制问题,一旦获得中高级职称或技师、首席技师等人才称号,无论今后有没有成就、科研成果如何,都可终身享受职称待遇,缺乏竞争、激励和活力。

3.人才发挥不到作用。在一些企事业单位中,一些有了成就的工程技术人员就被“提拔”为行政领导,许多人才在担任行政职务后,很少有时间再去从事专业技术工作,从而导致专业技术人员的变相流失。

4.人才流动不畅。由于条块分割、部门壁垒、政企分制,人才在城乡之间、行业部门之间、政企之间的流动存在关卡多、阻力大、流动难的现象,人才资源的市场化配置程度还比较低,人才的使用效率还不高。

5.激励措施不到位。平均主义和“大锅饭”的观念不同程度存在。许多单位反映,如果给人才特殊的待遇,大家一同上班,一同在同一单位工作,待遇差别太大又会引起其他干部职工的不满,不给特殊人才待遇又留不住人才。

6.社会氛围没有形成。经调查,目前全縣还没有形成重视人才工作的浓厚氛围。有些单位对引进人才有畏难情绪,无所作为;有些单位只重视人才的引进,却忽视对其进行培养使用,致使引进的人才长期发挥不了应有的作用;有些单位因某种原因,不能兑现引进人才时的承诺,致使引进的人才不能安心工作,要求调离或不辞而别。

三、加强利津县人才队伍建设的对策建议

1.加强培养,建设机关事业单位人才队伍。在机关事业单位中,以增强科学决策能力、驾驭经济工作能力、开拓创新能力、应对复杂局面能力、依法行政能力和总揽全局能力为重点,培养选拔具有专业知识和科研能力的人才。注重从基层、生产一线选拔党政人才,每年选派一批年轻后备干部到全县经济建设、新农村建设一线工作岗位锻炼,增强实践工作能力。对中高级专业技术人员,由所在单位或主管部门提供项目、资金和工作条件,邀请专家开展业务培训,进一步增强创新能力和研发能力。

2.搭建平台,建设企业人才队伍。以科技创新能力建设为核心,促进企业竞争力,打造一支市场开拓能力、现代经营管理水平较高、精通经济和法律的复合型企业管理人才队伍;通过深造、培养,建设一批科技创新攻关、新产品研发能力较强的企业专业技术人才队伍;依托“岗位练兵和技术比武”,通过政府扶持、产业引导、行业推动等方式,加快培养一批企业发展急需的技术、技能型人才队伍。

3.规范开发,建设农村人才队伍。对全县农村各行业人才加大开发力度,通过技能操作大赛和专业评审,选拔和培养一批在农业科技致富方面具有示范带头作用的能工巧匠、在农业生产一线种植、养殖、加工等具有专业技术特长的生产能手,能够有效推动农村经济发展的农村经纪人和农民专业合作组织带头人,形成一支带动农村经济社会发展、数量充足的农村实用人才队伍。

4.加强人才队伍的管理和使用,充分发挥各类人才作用。建立严格的目标管理责任制,实行贡献与工资奖励挂钩,对管理类人才要突出推广价值和企业的产业化率,体现社会效果;对高、中级专业技术人才实行年申报制度,有相应的科研课题或科研项目,在科研周期内要体现出相应的应用价值;对技能型人才和农村实用型人才,要在各自工作领域内对产品、技术进行革新、改造升级或能够发明创造、形成专利,达到良好的社会效益。各行业牵头部门根据实际情况负责制定相应专业的细化和量化的年度考核标准,考核成绩计入本人档案,实现网上查询。

5.加强组织领导,为人才队伍建设提供组织保障。一是坚持党管人才原则。不断强化人才工作的组织领导,各级各部门要把人才队伍建设纳入本部门人才工作总体规划,加强领导,统一部署,建立人才工作协调机制,加强宏观指导和统筹协调。二是加强人才队伍建设经费保障。建立健全以政府投入为主导、用人单位投入为主体,社会资助和民间资本投入为补充的多元化人才队伍建设投入体系。设立“利津县人才发展专项资金”,并根据财力逐年增加,作为人才队伍建设基金,专门用于各类人才的培养、选拔、奖励和引进等方面,上级支持用于人才引进培养的资金纳入人才发展专项资金统一管理。

猜你喜欢
利津县人才队伍人才
神奇不倒翁
人才云
关于培养新时期青年人才队伍的思考
山东省东营市利津县第三实验幼儿园儿童画
激发人才队伍活力 更好助力追赶超越
The colour of my life
利津县黄河特大桥围堰水下浇注混凝土封底施工技术
人才队伍建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