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昌各大高校女大学生外出安全意识调查研究

2017-10-09 12:26李媛罗诗诗舒梦琴刘紫依万启明
山东青年 2017年5期
关键词:女大学生

李媛+罗诗诗+舒梦琴+刘紫依+万启明

摘要:通过对自编的女大学生外出安全意识调查问卷进行分析,归纳总结现阶段南昌各大高校女大学生们的安全意识状况。并基于现状,从女大学生的安全防范意识、危险应对意识、应采取的相关措施和外在客观环境的改善方面给出切实可行的建议。

关键词:女大学生;外出安全意识;自我保护措施;治安和交通

一、前言

近年来,女大学生外出失联或遇害的消息频频见于各类报道,引起了社会各界广泛的关注,牵动着各方人们的心,这也让不少女大学生和家长陷入了担忧之中。因此,进一步了解社会现状、了解女大学生的外出安全意识、思考如何减少女大学生外出安全事故,成为了一个重要的研究问题。

二、研究对象与方法

(一)研究对象

本调查抽取了南昌多所高校(南昌航空大学,南昌大学,江西财经大学,江西农业大学等)的328名女大学生作为调查对象。本调查采用了线上发放问卷的方法,共发放328份调查问卷,回收328份,回收率100%,其中有效问卷327份,符合科学调查的基本要求。其中,在年级分布上,32.01%的学生是大一学生,47.87%的学生是大二学生,17.99%的学生是大三学生,1.52%的学生是大四的学生,0.61%是博士生。

(二)研究方法

主要采用文献资料法、问卷调查法等研究方法。在查阅相关外出安全意识文献资料基础上,对问卷从个人主观、外在客观环境的影响、应对措施、交通安全等方面进行设计,利用问卷星软件发放问卷,并进行回收、统计分析,得出结论。

三、结果与分析

调查发现,大学生具备一定的安全防范意识,但深度与广度还需加强。在此次调查中,女大学外出时间段频率最高的是14点到18点,白天外出的频率将近70%,可见女大学生在外出时间的选择上具有较强的安全防范意识,尽量避免了在易发生事故的晚上时间段出行。犯罪分子选择作案的对象往往是独自出行的女生,有85.06%的女大学生外出会选择有同伴陪同,仅仅有14.94%的女大学生会选择无同伴陪同。女大学生外出最常用的交通工具是乘坐公交或地铁,占比70.73%,而无运行资格车的占比为零,可见绝大部分女大学生对黑车还是具有警惕和防范意识的。因此,在出行时间、出行的陪同情况和出行工具的选择上女大学生的安全意识相对较高。但是,当下大学生相对独立和自由,与亲人和老师之间缺乏充足的交流,出行时偶尔或不会与亲人、朋友和老师报备的女大学生占比相对较高。同时,女大学生外出下意识不会记下车牌的占46.95%,下意识偶尔会记下车牌号的占38.41%,而下意识会记下车牌号的只有14.63%,可以看出女大学生普遍不会记下车牌号。并且,50%的女大学生有过在外出途中,因为沉迷听音乐、玩手机等而忽略周围情况的经历。根据这两点可以看出,女大学生对一些易引发安全事故的隐患不太注意,容易忽略一些小问题。希望女大学生能够下意识记住车牌号和注意外出的安全隐患,这能为不幸事故发生时,提供解决线索。

48.78%的女大学生认为穿着过于暴露或者性感的衣服是导致女大学生外出时遭遇事故的原因之一,可以表明,相对来说这部分女大学生安全意识以及自我防范意识比较强,警惕性高。女大学生大部分只是偶尔会关注外出安全问题的话题或者新闻,缺乏案例教育和反省,这导致她们很难从过往他人的惨剧中吸取教训,生活经验不足。68.29%的女大学生从未有过在酒吧、网吧和KTV等场所留宿或过夜的经历,经常在酒店或宾馆留宿过夜的女大学生也仅有5.49%,可见女大学生对外出时的住宿安全问题具有较高的警惕性。59.45%的女大学生绝对不会去见网友,

60.98%的女大学生一个人走夜路、偏僻的路或者独自上电梯时,会注意身后是否有人尾随,时常留意身后是否有异动,警惕性较高。然而绝大部分的女大学生出行时自己不会带防身工具,也没有掌握一定的防身技巧,遇到性侵害时也不知道怎么保护自己。

除了安全出行教育这一关注点外,我们也考察了南昌各大高校女大学生的即时反应情况。当遇到抢劫情况时,保命是最根本的目的。调查得知57.01%的人选择记住抢劫人的外貌特征然后报警这一选项,34.15%的人选择求助周围人,这都是相较于其他两个选项更为理性的做法,占比也较高。根据不同的情况做出不同的选择,随机应变,这或许更符合现实,但无论如何,女大学生们要记住保证自身安全是最重要的。除此之外,我们也了解了女大学生事后的一些处理表现。当遭遇意外安全事故后,调查结果显示,分别有71.04%和66.77%的女大学生在事后会选择报警和视情况而定选择告知范围。只和亲朋好友说明情况和利用网络传播给他人警醒这两个选项也占了一定比例。这表明南昌各大高校女大学生遭遇意外事故后都会采取一定的手段以减少类似事件的发生,安全意识较强。

在对学校和周边治安状况的评价中,一半以上的女大学生选择了治安状况一般这一选项,也有一定比例的女大学生觉得学校周边治安状况良好,还有少部分的人选择了治安状况很差。这表明南昌市各大高校及高校周边的治安状况参差不齐,有好有坏。南昌市政府应该通过各种途径提高高校及高校周边的安全水平,重点整治治安状况较差的高校,使各大高校都拥有良好的、安全的教育环境,治安状况向统一的高水平看齐。

除此之外,各大高校女大学生对南昌市交通安全状况的整体感受调查结果显示,有一半以上的女大学生觉得南昌市交通安全状况一般,有时会有不便,且存在一定的安全问题。而不满意的人数也占比24.09%,这一部分的女大学生不太满意南昌市在建设地铁的过程中所带来的一些不便和隐患。相比之下,比较满意和很满意的占比较少,两者之和不到总调查人数的五分之一。这表明南昌市的交通安全状况有很大的提升空间。南昌市政府应该通过一系列可行的措施提升南昌市的交通安全水平。

四、讨论与建议

1.(1)作为个体而言,女大学生们应该树立高度的外出安全意识,注意觀察周围的环境;主动学习安全知识,增加防范技能;多了解社会的动态和状况,增强安全观念;还应从以往女大学生外出途中发生的惨案中吸取教训,平时多通过媒体和其他方式了解如何防范犯罪分子,以便在遇到紧急情况时能够有效保护自己。

(2)在家庭方面,需要加强家庭教育,家长要对子女灌输危机意识。

现在大多数孩子是独生子女,所有事情属于家长包办制,上了大学离开父母的她们对新鲜事物都有很强烈的好奇心,安全意识较为薄弱,遇到坏人不懂得如何去保护自己。女大学生外出遇害事件频频发生证明其家庭教育有待加强,家长未重视危机意识和安全意识的灌输。虽然现在的大学生大都住在学校,与家长交流的机会渐少,但是家长应该时常与孩子交流想法,在平常的生活中潜移默化地进行安全教育,培养孩子的独立意识和外出安全意识。

(3)在学校方面,学校安全教育很多流于形式,强制式地命令学生接受教育,容易引起学生们的抵制,表面上尽到了责任,实际上只是完成任务,教育内容难以应对实际的危险情况。因此,学校应该做到以下几点:一是开展形式多样的安全教育活动,强化学生安全意识。二是将安全教育设为必修课程,设置考核制度,并辅以一定的考核奖惩机制。三是强化校园安保工作,采取一些积极的预防措施,比如加强校园内巡逻,设置校园出入登记制度。四是着手提高女大学生的应变能力和自救能力,开设相关实践课程,采用实战模拟等方式,对女大学生进行临灾应急心理、防护技术的训练,教授切实可用的保护措施,增加实用性。

另外可通过丰富多彩的校园文化活动,开展与女大学生外出安全相关的演讲比赛、安全知识讲座等,并利用校园海报及校园广播站等方式普及相关知识,营造校园安全氛围。

(4)在媒体方面,媒体要起到正确的导向作用,有效地发挥其传播信息的能力。媒体应该成为正面引导大众舆论的工具,其使命应在于着力促进社会安全机制的建立,而不是无底线地曝光以博得公众关注。媒体应当客观地报道事件,同时应当针对频发事故多方面宣传正确的自我保护措施,提高女大学生的外出安全意识和自我保护的能力。

(5)在社会方面,由于现阶段来自社会方面的安全教育尚且不够,因此,社会各主体、各组织应该意识到自身角色的重要性,积极采取行动帮助女大学生树立安全意识,同时也应为女大学生外出安全环境的维护献出力量。

2.(1)南昌市政府要加强高校及其周边的治安建设,重点整治治安状况较差的高校,严厉打击各种违法犯罪行为,将各项安保工作落到实处,发挥实际效益;同时,也应增加移动警厅和警车的数量,加大巡逻力度,树立威慑作用,为女大学生们提高切实有效的援助。高校也应该积极配合政府,做好自身的安全建设,加强对校园的巡逻与检查,努力建设安全校园,尽可能地消除各种安全隐患,为女大学生们提高一个安全的生活环境。

(2)现阶段,南昌市正处于地铁建设时期。由于地铁建设,一部分地区路面状况糟糕,公共交通数量减少,这增加了各种外出时的潜在隐患。南昌市政府应该着手整治南昌市的交通安全建设,通过一系列可行的措施提升南昌市的交通安全水平,可增加路线或公交数量,并且规范网约车和出租车的发展,同时积極有效地发挥公共自行车的作用,合理地设置停放地点和数量,尽量减少在建设南昌市交通线路过程中给女大学生外出时带来的困扰和不便,让市民和大学生有更好的交通选择,并处在更安全的交通环境中。

五、结语

女大学生外出安全意识教育是一项长期性的系统工程,需要社会、高校、家庭的紧密配合和相关政府部门的高度重视,从各个方面不断完善教育机制、改进教育方法、积极开展相关的教育活动,才能有效增强南昌各大高校女大学生外出安全意识,进一步提高女大学生们的自我保护能力,为国家培养更多具有良好安全意识和能力的高素质人才。

[参考文献]

[1]赵斌.当前高校安全教育的现状及其改进策略[J].齐齐哈尔职业学院学报,2010(3):86-89.

[2]谢兴华.高校安全教育现状及对策研究[J].赤峰学院学报,2011(3):214-215.

[3]刘芳丽.大学生安全意识及防范技能的现状调查和对策分析[J].高等教育研究,2011(3).

[4]田琼.构建高校安全教育与管理机制的创新举措[J].湖南科技学院学报,2010(3).

[5]衣庆泳.大学生安全意识调查评述[J].法制与社会,2013(12)

[6]周丽,王艳.女大学生安全意识调查及引导策略———以湖北省为例[J].现代工业商贸,2015(5)

[7]孔沛球,吕英秀.在校大学生安全意识及教育现状调查与思考———以广东海洋大学为例[J].新余学院学报,2011(12)

[8]范舒云,张彩峰,寇永莉.240名女大学生安全意识知识问卷调查(J).中国校医,2016(9)

[9]王雯霞.大学生安全教育与管理研究[D].太原:太原科技大学,2011.

(作者单位:南昌航空大学,江西 南昌 330063)

猜你喜欢
女大学生
新时期高职院校女大学生性健康教育途径探索
浅析女大学生就业歧视问题
女大学生消费心理与消费行为研究
六字诀健身气功锻炼对女大学生焦虑心理的影响实验研究
我国就业中的性别歧视问题探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