试谈古巴民族文化中的中国文化因素成分

2017-10-09 13:23陈其乾
世纪之星·交流版 2017年6期
关键词:中国文化文化

[摘 要]中国和古巴在很长的一段历史时间之内都是好同志和好兄弟,不仅拥有着非常类似的文化成分,而且有着共同的革命信仰和信念,目前,古巴民族文化和中国民族文化成分之间的相关性被人们广泛关注,这两个共同处在发展关键时期的重要国家,在分享治理国家的执政理念和文化交流过程中,取得了丰硕的成果。本文希望就古巴民族文化中的中國文化因素成分进行简要的分析,以期能为未来的中古建交之发展提供相应的文化基础。

[关键词]古巴民族;文化;中国文化;因素成分

中国人民与古巴人民的友谊拥有着漫长的历史渊源,千百年来,中国和古巴都在不断的自我发展,而一百多年前,古巴文化元素融合了西班牙非洲和其它元素,形成了如今灿烂的现代古巴文化。在古巴文化发展和进化的过程中,很多中国华裔参与了古巴的独立战争,并做出了非常杰出的贡献,颂扬热爱和崇高精神的古巴人眼中,中华民族文化和古巴人民的文化通过贸易和经济发展因素,影响深远。

一、中华文化对于古巴社会的深刻影响渊源

1.久远的历史渊源

早在19世纪中叶,就有成千上万的华人后裔来到古巴,这些人民当时为古巴的经济和文化发展事业作出了突出的贡献,华裔来到古巴之后,在古巴的土地上扎根,把自身的文化和传统习俗以及宗教精神传承和融入到古巴的社会之中。当时的华裔劳工虽然处于古巴生存的中低阶层,但是其特有的中华饮食习惯、宗教崇拜信仰和艺术文化追求,带动了古巴人民的生活习俗。同时,悠远绵长的中华医学技术和革命斗争经验,也对古巴的文化发展和演变做出了突出的贡献,华裔在古巴繁衍生息数百年,加强了中古两国历史文化的交流,共同书写了灿烂辉煌的血脉。

2.华人在古巴所占据的比例

人口比例基数决定了文化发展和演进的主要导向,如今华人已经成为古巴人口三大来源之一,大约有10%的古巴人都拥有中国姓,也就是说这些古巴人有可能是中国文化和其他文化共同演进繁衍的后裔。内涵丰富的中华文化,通过这种种族之间的通婚和繁衍,慢慢深入到古巴的各个领域,影响了古巴的生活习惯,饮食习惯,民间习俗,艺术文化和思想方式。

二、 中华文化对于古巴社会文化影响分类

1.大中华饮食文化对于古巴饮食习惯的影响

中华饮食习惯深刻地影响了古巴的饮食习惯,由于中国的菜系种类非常丰富,在世界上走在饮食和餐饮潮流的前端,很多比较著名的中华料理吃法在古巴当时是非常新鲜的,因此中国人在来到古巴之初,多经营一些小酒馆、商店以及餐馆,凭借自己勤劳的双手把中华厨艺发展到古巴,并发展到周边的国家。由于中国人的饮食习惯口味非常丰富,而且相对比较卫生,这种独特的口感慢慢吸引了古巴人群,华工的饮食习惯被古巴民众所熟悉并接纳,中国人向来勤劳肯干,对于很多独特的蔬菜和植物的栽种,也为古巴人带来了新的食材,目前在古巴非常常见的食用蔬菜,比如说生菜,白菜,柿子椒,韭菜,生姜,水稻等都是由中国传递而来。古巴人民传统的饮食习惯是一米和小麦为主,对于蔬菜的引入比较少,而后期,学会了中国人的健康饮食习惯,加强了对于蔬菜的喜爱,还专门扩展华人街,学习华人的饮食精神。

2.中国宗教影响了古巴宗教文化

中国是一个传统的尊师重教的国家,中国的宗教信仰亦儒道佛三方为特有体系,古巴的华人把中国民间的信仰转移到了古巴,在中国神灵成为自己保护神的过程中,很多关于传统忠义美德的宗教故事也传承到了古巴,这些美好的传说在当时的古巴社会具有非常典型的感召力和号召力。尤其是关公在古巴的影响力非常强,这是因为当年的华人来到古巴之后成立了联合会,而光功绩是忠义的象征,也是互助的象征,也是很多商人所信奉的财神。集合了人们美好的愿望,在祭祀财神和战神的过程中,关公的形象迎合了古巴人民骁勇善战的民族文化需求。后来随着中国人在古巴的不断通婚,古巴的华裔慢慢以信奉关公的宗教信仰为荣耀,现代古巴人民,尤其是古巴商人,把关公认为是中国最具有神通的圣人,同时古巴的三个兄弟刘备、张飞和赵子龙左右陪伴,静享香火。

3.古巴民族文化中的中国传统艺术元素

艺术和音乐永远是没有国界的,远涉重洋的华人后裔,在成为古巴民族的过程中,将古老悠远的民族文化和丰富多彩的灿烂艺术带到了古巴,中华艺术文化源远流长,很多内涵丰富的乐器和歌唱艺术,以轻松诙谐的方式来品评时政,受到了古巴人民的喜爱。同时中国所传统的独特文化艺术,比如说戏剧、舞龙舞狮、唢呐梆子、击打乐器等也被融入了古巴当地的音乐,慢慢的随着这种新型中国元素音乐的普及,很多古巴著名的演奏家和作曲家在自己的艺术作品中都加入了中国元素,而这种结合是一种成功的音乐一致,在很多著名的音乐会上演奏出了非常美妙的音乐。人们对于艺术和文化的喜爱是一致的,在繁重的生产和生活过程中,对于艺术的青睐可以缓解人们的疲劳,振奋人们的精神,古巴人民和中国人民在革命信仰和宗教信仰上有非常强的趋同之处,因此,在传统的艺术音乐和文化修养方面也有其一致之处。比较有代表性的是在19世纪后期的唢呐音乐,随着华人传到古巴之后,由于唢呐音乐带有非常强的震撼力,振奋人心,而古巴人民天性比较热情活泼,因此,在传统的空间五的舞蹈元素之中加入了唢呐的声音,成了目前古巴人民非常喜闻乐见的一种艺术形式。

4.中国传统民俗对于古巴生活习惯的影响

历史的传承是几百年来反复交融的过程,由于中国人是智慧的民族,而中国人在后期与很多古巴人通婚繁衍后代,因此中国的语言文化民族风俗和生活习惯,在这种接触和互动的过程中,自然而然的渐渐融入到了古巴文化之中。比如说对于一些婚丧嫁娶的习俗,中国的一些传统节日和节庆,对于故乡的一些思念和祭拜,都慢慢与当地古巴人民相结合,形成一些崭新的习惯。值得一提的是爱美的人们对于服饰的盛行和流行,也充分结合了两国不同的优势和精粹,古巴的民族服饰,有一种非常经典的短上衣,就是深受菲律宾和马来西亚的中国人民影响。这种短上衣一般由小翻领和四个贴身兜,在胸前绣有花纹,袖子较长,多为浅色,非常流行,甚至一度成为古巴的国服,中国古代的民族服饰非常相近,特色鲜明、服饰美丽。古巴人民骁勇善战,而这种服饰,非常适合古巴的季节和穿着习惯,中国人在古巴的扎根和安家落户,在繁衍子孙的过程中,一代一代地把中华民族精神与古巴传统习俗交互融合,把龙的精神在异国他乡发扬光大,传为美谈。

三、结语

事实上,无论是中国人民还是古巴人民,对于生活和未来都有着非常美好的政治理想,人们希望能够在日常生活中互相学习,彼此文化的精髓,团结共进、共同创造更多的经济价值。如今古巴人民和中国人民的友谊随着时代的发展,有了新的特色,但华人的性格相对比较低调,在于古巴社会的融入过程中相对比较沉默,华人和中华文化对于古巴文化的推进,以及对于古巴民族和国家发展的贡献是毋庸置疑的。如今中国人民和古巴人民随着经济和文化发展的快速演进联系日益紧密,中国两党、两国、两国人民的友谊,得到不断的巩固和发展,一起走向了新的交融篇章,在艺术和文化交流方面不分彼此、和谐共进。

参考文献:

[1]刘媛媛. 文化杂糅理论对美国适用性问题——以20世纪60年代到70年代古巴移民为例[J]. 校园英语,2017,(17):254.

[2]何璐. 世界音乐教学中的跨文化比较——以巴厘甘美兰、古巴打击乐和西安鼓乐为例[J]. 中国音乐,2015,(03):148-154.

[3]陈广满,申富英. 《梦系古巴》中的文化创伤与文化和解[J]. 青岛农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4,26(02):79-84.

[4]雷春仪. 中华文化对古巴社会的影响[J]. 郑州航空工业管理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2012,31(04):157-160.

[5]陈华,潘浪. 当代古巴华侨的家国观与文化观——基于黄宝世书信的解读[J]. 八桂侨刊,2011,(03):53-57.

作者简介:陈其乾(1988-6-),男,山东淄博人,本科学历,广西外国语学院助教,研究方向:西班牙语教育教学及文化对比。

猜你喜欢
中国文化文化
文化与人
年味里的“虎文化”
“国潮热”下的文化自信
后现代主义对中国文化的影响
文化之间的摇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