京津冀协同发展背景下河北省产业结构优化分析

2017-10-13 11:49刘姗姗
河北能源职业技术学院学报 2017年3期
关键词:年鉴第二产业第三产业

刘姗姗,杨 涛

(华北理工大学管理学院,河北 唐山 063200)

京津冀协同发展背景下河北省产业结构优化分析

刘姗姗,杨 涛

(华北理工大学管理学院,河北 唐山 063200)

京津冀三地中,河北省的经济发展相对落后,其产业结构也有许多问题。通过对京津冀三地的产业结构进行比较,发现河北省产业结构存在的问题,提出优化产业结构的策略。

京津冀;协同发展;河北;产业结构

2015年,京津冀地区13个地级以上城市达标天数比例平均为52.4%,平均超标天数为47.6%,其中轻度污染、中度污染、重度污染和严重污染天数比例分别为27.1%、10.5%、6.8%和3.2%,京津冀地区是世界性雾霾问题最突出的地区之一,环境污染比较严重。在京津冀协同发展背景下,分析河北省的产业结构,找出其存在问题,探索怎样进一步优化产业结构,进而更好地利用能源和保护环境,对京津冀优势互补、互利共赢有重要意义。

一、京津冀三地产业结构比较

(一)产业结构比较

从京津冀三地近10年的产业结构变化情况来看,京津冀三地第一产业比例都呈现下降趋势,这符合产业结构优化的趋势。北京第三产业占比很高,在2016年甚至达到了79.7%,这是由于其特殊的政治、文化地位造成的,服务业和高科技产业比较发达,农业和工业等占比较小;天津第二产业也占有较大比例,总体上呈下降趋势;河北省第一产业比重比京津两地高出很多,第二产业占到了一半左右比例,第三产业比重偏低,甚至刚刚超过北京的一半。由此可以看出河北省目前仍是依赖农业和能源消耗大的工业来增加GDP,产业结构滞后。(见表1)

表1京津冀三地三次产业结构(2006-2016)

数据来源:《北京统计年鉴》《天津统计年鉴》《河北统计年鉴》

(二)就业构成比较

从整体上来说,京津冀三地第一产业从业人员都在不断降低,第二产业从业人员北京逐渐降低,天津呈波浪式变化,总体上缓慢降低,而河北省则逐年上升,可以看出,河北省正处于工业化时期。第三产业从业人员北京和天津都有所上升,河北省虽然也呈上升的趋势,但增幅较小,上升缓慢。(见表2)

表2京津冀三地三次产业就业人数比例(2005-2014)

数据来源:《北京统计年鉴》《天津统计年鉴》《河北经济年鉴》

说明北京产业结构和就业结构的变化基本一致,北京城镇化加速发展,第三产业吸收了很多农村剩余劳动力,同时第二产业的剩余劳动力也被第三产业吸收,第三产业成为北京解决剩余劳动力就业的主要途径;天津第二产业的就业人数在不断下降,可以看出天津第二产业对劳动力的依赖性正在减弱,技术水平和工业化得到了升级;河北省第二产业在GDP中占比很大,而第二产业的就业人数却相对较低,因为重工业用工人数少于轻工业,可以看出河北省重工业比重较大,同时,河北省第三产业从业人数一直低于全国平均水平,第三产业发展滞后。

二、河北省产业结存在的问题

(一)第一产业效益较低,结构不合理

与京津两地相比,河北省农林牧渔等第一产业有很大的优势,但也存在着一些问题。首先近10年来,河北省第一产业占全省经济总量的比重呈现下降趋势,第一产业的从业人员所占比重虽然也呈下降趋势,但一直高于全国平均水平,可以看出河北省第一产业的效益比较低;其次,河北省第一产业中的农业和牧业占到90%以上,林业、渔业占比偏低,没有发挥环渤海的优势。最后,由于粮食价格增幅有限,河北省又缺乏紧俏农产品,如:绿色农业、有机农产品等,农业技术研发相对落后,生产的农产品由于不符合绿色安全食品的要求,使其农产品的竞争力被削弱。

(二)第二产业中,重工业比例偏大

河北省是一个工业大省,工业中又以重工业最为突出,钢铁、煤炭、水泥等行业对环境造成了很大的污染,轻工业和精加工业比重偏低,对自然资源的依赖性比较强。2005年到2015年河北省单位GDP能耗一直高于全国平均水平,能源利用率低。

表3 2005-2015北京、河北和全国单位GDP能耗(吨标准煤/万元)

数据来源:《北京统计年鉴》《河北统计年鉴》《中国统计年鉴》

(三)第三产业发展滞后,比重偏低

河北省第三产业发展很慢,低于全国平均水平。2016年,河北省第三产业所占的比例为41.7%,远低于天津的54%和北京的79.7%,甚至跟全国平均水平51.6%相比相差较大。其次,河北省第三产业中传统商业占比较高,如:批发零售业、交通运输业、住宿餐饮业等,而金融保险业、信息技术服务业、科学研究和技术服务业等现代产业占比偏低,总体层次结构较低,且河北省各个城市的第三产业发展水平差距很大,经济发展不平衡。河北省需要进一步优化产业结构,才能带动经济持续、健康、平稳地发展,同时改善河北省的环境质量状况。

四、河北省产业结构优化策略

(一)发展绿色生态农业

河北省想要发展经济,改善环境质量,就必须发展绿色生态农业。首先发展生态农业需要借助于先进的科学技术,通过先进的技术去改善农业结构,发展绿色无公害的农产品,大力推进绿色食品工程建设;其次,政府需要完善相关的政策,在资金、技术等方面给予支持,通过对农民进行相关的培训,宣传生态农业知识,推广生态农业技术,提高农民的文化程度和生态环保意识;最后,对农产品进行加工转化,使农业产业化经营,建立农产品基地,发挥河北省的地理优势,使其成为北京、天津等地的副食品供应地。

(二)走节能减排的新型工业化发展道路

河北省想要走可持续发展的路线,就必须改变现在粗放型的发展模式。首先,大力发展高新技术,开发使用新能源,如:风能、地热能、太阳能、潮汐能,采用资源节约技术、绿色替代技术等;其次,取代高能耗、高污染的行业,对污染严重的企业进行停产整改,引导其采用先进技术,调整内部结构,清洁生产,以减少污染物的排放。

(三)大力发展第三产业

河北省第三产业的发展可以为其带来大量的就业岗位,需要在政策上大力支持第三产业的发展,尤其是那些科技含量高、就业容量大、经济效益好的现代服务业。首先,大力发展信息服务业,加快电子商务、信息技术产业的发展。其次,加快文化产业的发展。如:文化旅游业、现代传媒业、演艺业、动漫游戏业等;最后,大力发展旅游业。如:海洋旅游、红色旅游、观光农业旅游等,结合各地人文、历史的特点,整合全省的旅游资源,推进开发新的旅游景点,同时带动交通业、饮食业、娱乐业的发展,提高综合效益。

[1]中华人民共和国环境保护部.2015年中国环境状况公报[R].2016-06-10

[2]张慧娟.基于京津冀一体化背景下的河北省产业结构优化策略研究[J].现代经济信息,2015,(23):494.

[3]王栋.京津冀协同发展背景下的产业结构优化研究——以河北省为例[J].经济论坛,2014,(08):13-16.

[4]王尔德.环保部:2015年地下饮用水水源地达标率86.6%[N].21世纪经济报道,2016-06-03

[5]王常健.京津冀协同发展背景下河北省产业结构升级及优化策略[J].商业经济,2015,(04):47-49.

AnalysisontheOptimizationoftheIndustrialStructureofHebeiProvinceundertheBackgroundofCoordinatedDevelopmentofBeijing-Tianjin-Hebei

LIU Shan-shan, YANG Tao

(College of Management, North China University of Science and Technology, Tangshan 063200, China)

In the three places of Beijing, Tianjin and Hebei, the economic development of Hebei province is relatively backward, and its industrial structure has many problems. This paper, through the comparison of the industrial structure of Beijing-Tianjin-Hebei, finds out the problems existing in the industrial structure of Hebei province and puts forward the strategy of optimizing the industrial structure.

Beijing-Tianjin-Hebei; coordinated development; Hebei; industrial structure

刘姗姗(1992-),女,华北理工大学管理学院硕士研究生在读,研究方向:工商管理专业企业管理。

F127

A

1671-3974(2017)03-0051-03

2017-05-21

猜你喜欢
年鉴第二产业第三产业
特色·可读·扩展《江苏年鉴(2020)》
2016—2019年全国获得“中国精品年鉴”名录
《中国交通运输年鉴(2019)》征订单
《中国交通运输年鉴(2019)》征订单
第三产业完成投资增长2.9%
国内生产总值指数
我国第三产业发展研究
我国第三产业发展研究
第三产业完成投资增长6%
一季度第三产业增速明显下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