解析针灸学精品微课的设计方法和制作步骤

2017-10-14 06:50钟欢章薇刘迈兰王海宽
高教探索 2017年13期
关键词:微课制作针灸学教学

钟欢+章薇+刘迈兰+王海宽

摘要:微课已成为我国教育信息化发展的新热点,微课的出现,在教育领域掀起了轩然大波,也引发了一波波的“微课热潮”。本研究教学团队在充分认识微課的优势之后将传统针灸教学与之相融合,创作出了一系列针灸学微课,在教学中效果显著,现对针灸学微课的设计方法和制作步骤做一探讨。

关键词:微课制作;中医教育;针灸学;教学

一、引言

微课主要用以讲授常规教学中出现的重点、难点、疑点等相对独立的知识点[1]。随着电子信息化教育的发展,微课作为一种现代化的教育新形式,受到国内外教育者的广泛关注[2]。中医药学教育一直是以传统讲授型教学为主,教学内容及理论深奥难懂,教学效果不理想,因此,中医药教育一直渴望着应用新型的教学方式来提高教学效果[3][4]。随着微课教学形式在教育行业的开展与推广,本教学团队探索出了一系列针灸学教学微课的设计理念及制作方法,应用与本科教学及课堂辅助教学效果显著,现予以论述如下:

二、微课产生的背景及内涵

国内研究者对微课有着不同理解,国内率先提出微课概念的是广东佛山教育局研究员胡铁生,他认为微课是根据新课程标准和课堂教学实际,以教学视频为主要载体,记录教师在课堂教学中针对某个知识点或教学环节而开展精彩的教与学活动中所需各种教学资源的有机结合。这是国内第一个微课定义,也是影响最为深远、广泛的定义。紧接着多个学者也对微课定义进行了完善和修订[5]。而对于微课的定义专家们的共识可总结为以下几点:①微课的特点是时间短、内容精炼、目标明确,主要围绕小知识点或教学环节展开;②微课载体主要为视频,具有广泛传播的特点;③微课本质是一种教学资源、教学活动或微小课程[6]。

三、传统针灸学教学的特点及与微课结合的可行性分析

针灸学是一门重视实践的综合类课程[7],在教学的过程中涌现出许多问题[8][9]:①教学模式陈旧:学生学习缺乏主动性,学习兴致不高,课程结束后学生无法深入了解和掌握课堂教授的内容;②教学重点偏移:实践操作内容少,操作教学效果不显著;③教学形式单一:多媒体技术应用不深,课堂气氛沉闷;④教学范围局限:学生自学能力、知识应用及创新能力的培养不达标。上述问题的出现严重阻碍了实用型中医人才的成长[10][11]。

本研究教学团队通过对微课这种新兴教学模式的研究,发现其与针灸学教学有着诸多可结合点,微课的教学模式的融入可改善传统针灸学的教学效果。首先,微课教学主要以碎片化知识点的教学为主,针灸学的教学知识点全面,多种技能操作相互独立,因此,拆分针灸学教学中的知识点,简化教学内容对于学习重点、疑难点有着重要的推进作用。其次,微课具有多媒体的特征,在多媒体教学元素的影响下,学生注意力更容易集中,学习兴趣更浓。最后,微课可在多种移动终端上应用,具有不受时间、地点、场所等因素的限制,有利于提高学生自主学习能力。本研究教学团队根据针灸学教学中各章的内容特点,设计了不同类型的微课系列,在针灸学教学中应用教学效果良好。

四、针灸学微课的设计

(一)针灸学教学内容的选题

微课一般都针对特定的主题,如核心概念、单个知识点、某教学环节、教学活动等,教学目标非常明确,教学内容也十分清晰,能够在很短的时间内讲解清楚,而且学习者很感兴趣,容易在短时间内掌握[12]。因此,针灸学微课的选题要在众多的针灸学教学知识点或教学环节中提炼出重点、难点或兴趣点予以重点解答。例如在针灸学教学中针刺风险较大的腧穴的针刺方法是难点及重点,针刺时需要对慎刺穴位的局部解剖及针刺方法做重点讲解。针刺慎刺穴位知识点在针灸学教学中常常因为是多学科交叉,讲解过程中学生学习具有一定的难度,如果将穴位主治特点、穴位解剖、错误刺法、正确刺法融合到一个短小的视频中,这将大大提高学生学习效率,有利于降低学习难度。

(二)针灸学教学内容的设计

在确定微课主题后在教学内容的设计上应当根据教学目标进行教学设计,一般分为三个环节,首先导入主题,也就是用新颖的方式将主题内容引入,这个过程要具有启发性或者吸引力,能通过短短几十秒钟将学生的学习兴趣调动起来,一般都采用提问式、案例式、故事式等方法[13][14]。在医学类教学中问题式教学常常具有优势,在引入主题时注意要尽可能快地进入正题,避免拖泥带水。其次为主题讲解,也就是通过文字、图片、视频、动画讲解主题,突出主题,让学生一目了然地学习。最后为小结,也就是通过多种多媒体素材对主题知识点进行重新总结与强调,让学生再一次加深印象,提高了学生对知识点的理解。

五、小结

作为一种新媒体、新技术和新事物,微课从诞生之日起,认可与质疑就相伴随行。特别是微课在针灸学教学中的应用,一直受到广泛关注,微课的兴起在中医教学中一石激起千层浪,大部分教育者认为中医药教育应该顺应时代,走上信息化教育的道路,然而也有部分教育者认为中医药教育保持着自身特点,盲目地追求时代热可能并非好事,容易丧失自身特点。面对认可与质疑,本研究教学团队认为我们中医学教育界应该更好地理解和认识微课,看清微课的本质内涵、优势与短板、发展趋势和应用前景,将微课教学内容与教学环节做详细有逻辑性的设计,这对中医药教育顺应信息化教育时代而又不失自身特色有着重要的意义。

参考文献:

[1]苏小兵,管珏琪,钱冬明,等.微课概念辨析及其教学应用研究[J].中国电化教育,2014(7):94-99.

[2]张一川,钱扬义.国内外“微课”资源建设与应用进展[J].远程教育杂志,2013(6):26-33.

[3]李长慧,崔光豪,王艳萍.“微课”在中医妇科学本科教学中的应用探索[J].科技资讯,2016(14):121+123.

[4]李会丽,杜琰,张春强,等.“药用物理学”微课程的设计、开发与应用——以江西中医药大学药用物理学课堂教学为例[J].江西中医药大学学报,2016(3):87-89.

[5]胡世清,文春龙.我国微课研究现状及趋势分析[J].中国远程教育,2016(8):46-53.

[6]郑小军,张霞.微课的六点质疑及回应[J].现代远程教育研究,2014(2):48-54.

[7]张秦宏,孙忠人,岳金换,等.基于能力培养的《针灸学》教学改革实践[J].时珍国医国药,2013(10):2498-2499.

[8]宋厚盼,黄惠勇,凌智,等.微课在中医诊断学教学中的运用和评价[J].湖南中医药大学学报,2016(7):95-97.

[9]茅骏霞,李艺.案例教学法在中医针灸学教学中的应用现状分析[J].上海针灸杂志,2015(11):1131-1134.

[10]孟培燕.关于《针灸学》教学中几个常见问题的讨论[J].中国针灸,2005(7):501-503.

[11]朱英,陈日兰,杜艳,等.《针灸学》课堂理论教学改革初探[J].中医药导报,2012(5):124-125.

[12]魏晓燕,杜荣.我国高校教师微课建设现状与对策研究——基于“第二届全国高校微课教学比赛”获奖作品的分析[J].中国远程教育,2016(7):67-72.

[13]吕翠田,任靖娟,陈晓辉,等.“脾主运化”的微课制作实践研究[J].中国中医药现代远程教育,2016(14):16-17.

[14]李金博.“微课”模式在中医内科学教学中应用的研究[J].中国继续医学教育,2016(22):12-13.

(责任编辑黄佳锐)endprint

猜你喜欢
微课制作针灸学教学
针灸学教材中行针手法来历考证
微课让高中数学教学更高效
“自我诊断表”在高中数学教学中的应用
对外汉语教学中“想”和“要”的比较
基于HTML5的视频监控微课设计浅析
浅谈微课设计与制作的几大关键点
微课提问的设计:以一件获奖作品为例
实例研究高中地理微课制作的相关策略
高职高专针灸学课程有效教学的探索与实践
培养学生自主学习能力的针灸学教学方法的探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