企业财务风险的分析与防范

2017-10-14 17:35周学慧
商场现代化 2017年18期
关键词:风险控制财务风险内部控制

摘 要:本文详细介绍了财务风险有关的相关理论体系以及中外学者在该领域所做的研究动态,对相关研究做了总结性评价,并以此为基础,探讨了具体行业的相关财务风险问题和与之相关的一系列问题,通过详实的案例和数据,尝试从现实中寻找企业财务风险的内部与外部成因以及存在的问题,本文不仅总结过去,还尝试放眼未来,希望从财务风险的角度,防范未然。

关键词:财务风险;内部控制;风险控制

一、企业财务风险的一般理论

财务风险是指企业资产结构不合理、投融资不当以及其他财务决策失误而使公司丧失偿债能力进而导致投资者预期收益下降和陷入财务困境甚至破产的可能性。财务风险是企业在财务决策过程中务必解决的一个无法躲避的问题,财务风险是客观存在的,企业管理者对财务风险只有采取正确的方法加以预防和控制,但这种财务风险是无法完全消除或解决的。财务风险的类型:筹资风险,投资风险,资金回收风险。企业财务风险与一般的风险有所区别,它主要包括客觀性、损益性、复杂性和不确定性的特征。

二、企业财务风险的表现形式

1.债务结构不合理

面对筹资风险的表现形式:债务结构不合理。运用财务杠杆,灵活地进行资本运作一向是中外企业谋求企业发展的助力,当企业的投资回报率高于借款利率时,企业在赚取高额利润的同时还能保证企业价值的提高。近年来,受股权分置改革和技术改革的影响,急需筹集债务资本以扩大投资;同时政府一系列拉动内需的政策一定程度上抵消了金融危机对出口的不利影响使得企业大多通过增加负债的方式实现发展,强大的内需也支撑了企业的发展。

2.应收账款大幅度上升

面对投资风险的表现形式:应收账款大幅度上升。赊销业务产生了应收账款,应收账款一方面起到了增强了企业市场的竞争力,扩大了销售的规模,提高利润率和盘活存货的作用;另一方面也造就了庞大的应收账款规模,在缺乏信用调查,缺乏内部控制,缺乏恰当的催款程序等多方面因素作用下,极易形成坏账并影响企业原材料的购买和工资的发放进而对企业的财务状况构成威胁。适度赊销固然有利于占领市场,增加利润,但如若一味地追求高收益而推高赊销额,容易造成企业资金链断裂。

3.获利能力低,经营能力差

面对资金回收风险的表现形式:获利能力低,经营能力差。经营收入可谓是企业发展的主要途径,部分企业的营业收入处于高速增长期时,深藏的财务风险往往不容易暴露,或者即使暴露,短时间内也不容易产生问题并引起管理层的重视。但是一旦企业过了发展的黄金期,其前期积累的财务风险问题往往会接踵而至,产生诸如主业萎缩,经营投资困境之类的问题。

三、企业财务风险成因分析

1.宏观经济环境因素

宏观经济环境对企业的生存和发展有一定的影响且很难精确把握,它包括经济发展水平,膨胀紧缩与就业,财政政策和货币政策,经济金融危机等因素。我国经济下行的压力仍然很大并且面临着通货紧缩的压力,企业资金不足可能造成生产经营活动减少。同时,通缩会促使企业降低产品价格,降低运营成本,进一步削弱总需求。

2.企业资本结构不合理

由于筹资决策失误等原因,我国某些企业资金结构不合理的现象普遍存在,这首先表现为资产负债率过高,其次表现为流动负债比率偏高,负债结构不合理。妥善处理流动负债可以降低企业的财务费用,降低公司本身周转所用资金,但一旦过度就会增加企业的财务风险。最后,结构不合理还表现为流通股股份较少,股权较为集中。

3.盲目的多元化经营扩张

多元化是许多现代企业做大做强的必由之路,美国的GE、日本的三菱都是通过多元化达到今天的规模的。许多上市公司在本土站稳了脚后也纷纷将触手申向其他相关或不相关的行业。

四、企业财务风险防范对策

1.完善企业治理结构

目前我们必须进一步完善企业治理结构,具体包括以下几个方面:首先,要定位好公司股东会、董事会、监事会和经理层的权力与责任;第二,要推进产权制度改革,建立明确的产权制度;第三,要树立起股东大会的绝对权威地位,其构成应充分反映公司的股权结构,中小股东也能占有一席之地,董事会,监事会乃至经理层都不能跨越其职权。

2.提高风险防范意识

财务风险是和经营活动相互联系的,风险意识应是我们每个会计人员心中绷紧的那根弦。风险防范意识不是简单的趋利避害,而是贯穿于每个环节。风险防范既需要纵向的有效管理,又需要横向的有效控制,尤其上市公司整体更要有风险防范意识。

3.建立财务内控制度

内部控制薄弱是我国企业的通病,而企业应以会计法为依据,依托于合理的组织结构,激励和约束相结合的内部管理制度以及考核奖惩制度,以此形成合力应对财务风险。建立财务内控制度要结合企业内外部环境,结合自身的优势和不足,设计出适合企业发展的内控制度。

4.加强政府监管力度并确保政策的稳定性和连续性

稳定、连续的政府监管政策是资本市场健康、稳定发展的基石,而股利政策的理性化程度则是衡量上市公司质量的重要指标。上市公司应认清投资者的分配回报机制,从源头上规避和降低市场风险,引导投资者树立正确的投资理念,从而增强对投资者回报的使命感与责任感。

五、针对具体行业分析财务风险防范对策

1.公司简介

格力电器股份有限公司成立于1991年,是目前全球最大规模的集研发、生产、销售、服务于一体的专业化空调公司,全年计划实现净利润19.50亿元,接连八年上榜美国《财富》杂志“中国上市公司100强”。格力电器名下的“格力”品牌空调,是中国空调业唯一一个的“世界名牌”产品,其业务遍布全球90多个国家和地区。

2.格力财务分析

(1)偿债能力分析

从2009年到2011年流动比率逐年增加,意味着企业的每100元流动负债由2009年的104.33元作为后盾以备偿还增加到2011年的111.78元,从这个角度来说格力电器公司的短期偿债能力是逐年增加的,对于流动负债问题并不严重。

(2)运营能力分析

格力电器2008年~2010年的应收账款周转率并没有因为销售收入的增长而有太大变化,分别为:57.8次、57.5次、57.1次,这是尚未收回的应收账款增加所致。

(3)盈利能力分析

格力电器2009年~2011年的净资产收益率分别为29%,32%,30%,三年净资产收益率的逐年增加主要是净利润的增加所致,说明了2009年~2011年格力电器自有投资的经济效益越来越好,投资者的风险降低。

(4)现金流量分析

格力电器2008年~2011年的现金债务总额比率都很低,表明企业在短期债务的偿还方面依靠生产经营活动作为现金来源的能力还不够。从指标数值上来讲,格力电器2009年~2011年的现金债务总额比率呈波动变化,到2011年有回升的趋势,但在偿债方面依然起不到保障作用。因此,格力电器只能靠筹资和投资活动产生的现金流来偿还到期债务,一旦筹资方面出现问题而投资活动又产生不了效益,那么企业将面临的财务风险还是比较大的。

3.财务风险分析及防范措施

基于格力电器目前的财务状况和发展机遇,企业应进一步提高存货的周转,特别是要针对周转率很低的存货尽快进行处理。同时加大对销售费用、管理费用、财务费用及相关成本的控制,以利于促进企业加强内部管理,节约支出,提高企业在偿债、盈利等各方面的能力。针对公司负债率过高,流动性较差,净现金流量减少等情况,格力电器应采取措施改善其资本结构。可以考虑采取多元化的发展战略,适当改变专业化的道路造出更大的发展空间。

参考文献:

[1]叶陈刚.企业风险评估与控制[M].机械工业出版社,2008.

[2]杨金梅.谈企业财务风险及对策[J].合作经济与科技,2013(11):91-92.

[3]葛家澍.现代西方会计理论[M].厦门大学出版社,2006.

[4]王延志.我國企业财务风险管理初探[J].现代商业,2011(3):1-4.

作者简介:周学慧(1982.08- ),汉族,吉林省长春市人,学历:本科,职称:会计师,工作单位:沈阳铁路局长春站,研究方向:财务管理学

猜你喜欢
风险控制财务风险内部控制
论增强企业经营管理的风险意识
财务风险预警研究综述
医院财务管理风险及改进措施分析
我国物流企业内部控制制度的问题及建议
房地产开发企业内部控制的认识
行政事业单位内部控制存在问题及对策
保险公司财务风险管理及控制研究
制造企业销售与收款业务的内部控制分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