沈阳满族体育文化与乡村旅游融合发展研究

2017-10-18 16:09江海旭李雨桐
现代商贸工业 2017年28期
关键词:满族景区精准

江海旭+李雨桐

摘要:随着中国外贸大门的敞开,我国的旅游业迅速发展起来,作为旅游资源的一部分,发展一度停滞不前的乡村旅游也开始逐渐受到重视。从精准扶贫的视角下,根据沈阳满族体育文化的内容及发展现状以及乡村旅游发展现状分别作出调查,详细分析了体育文化、满族体育文化和乡村旅游目前各自的状况,并在满族体育文化与乡村旅游融合的现状中发现一些问题并提出解决策略。

关鍵词:精准扶贫;满族体育文化;乡村旅游;沈阳

中图分类号:F592.3文献标识码:Adoi:10.19311/j.cnki.16723198.2017.28.009

我国的扶贫是上世纪80年代中期开始的,通过了人民和政府30多年的不懈努力,终于取得了世界公认的辉煌成绩。但是长期以来贫困居民的数量根本数不清、具体情况也不了解,所以实施起来的时候针对性并不强,指向也不明确。由于全省乃至全国还没有建立起一个统一的扶贫信息系统,因此对于具体贫困居民、农户的帮扶工作就存在许多盲点,容易导致最后真正的一些贫困居民和农户没有得到帮扶,所以,当时的扶贫机制进一步进行修补和完善是必然的。

“精准扶贫”的提出最早是在2013年11月,习近平考察时作出了“实事求是、因地制宜、分类指导、精准扶贫”的重要指示。到2014年中共中央办事厅详细规划了精准扶贫工作模式的顶层设计,进一步推动了“精准扶贫”思想的落地。习近平参加两会代表团审议会议时强调,要实施精准扶贫,应瞄准扶贫对象,并进行重点施策,进一步向大众阐释了精准扶贫理念的内容。2015年6月,习近平总书记来到贵州省,实时强调要科学谋划好“十三五”时期扶贫开发工作,确保贫困人口直到2020年如期脱贫,并提出扶贫开发时应“贵在精准,重在精准,成百之举在于精准”,在那之后,“精准扶贫”成为各界热议的关键词。

1满族体育文化发展现状

1.1体育文化的内涵与特性

中华民族体育文化历史悠久,传播特色的文化,和复兴中华文明有着密切的关系。众所周知,文化是民族、社会、国家的核心,有非常强烈的引导功能,而体育文化是整个文化体系里最最重要的分支。人们理解的体育文化都比较表面,在学术界,对体育文化概念的解释主要从三个角度,一是以物质和精神的二元关系角度来定义;二是以文化结构的角度定义;三是以狭义文化内涵的视角下定义,它作为人类生存的一种方式,是文化生活和社会进步的显著标志。

中国体育文化规范着人们的体育行为,影响着人们的价值观念,反映时代、国家、民族的特性。在现代社会中,中国传统文化已经成为引导人们崇尚和平,追求自强,实现自我价值和社会和谐的重要思想。这种深厚的文化传统,对当代中国体育文化的产生和发展也有着极其重要的影响。

1.2满族体育文化的发展

体育旅游作为一种全新的旅游模式,逐渐走进人们的生活。作为民族传统体育旅游资源,因为本身带有民族特色,所以特别吸引人。满族的体育文化是历经千年的发展逐步创造起来的,是满族文化的重要组成。在他们习以为常的历史环境和社会生活过程中,形成了特色的民族体育文化。

满族传统体育是从整体文化中的一种形式,是满族在生产、生活资料的过程中创造出来的物质文化,基本上包括了衣、食、住、行、狩猎等多个方面,为我国的社会进步和体育事业做出了贡献。

1.3满族传统体育文化的优势

首先,满族体育文化具有独特性、差异性、不可再生性,是最有吸引力的旅游资源。他们所在的自然环境,使满族形成了自己民族独有的运动形式。满族生活在北方高寒的地方,生活简陋又简单的条件下,满族人民在与大自然的抗争中形成了难能可贵的勇武精神,表现在体育项目中,比如赛马、射箭、摔跤、 “打秋千”等活动;也因为气候条件,体育活动中出现了许多与冰雪有关的项目,如滑冰车、拖冰床等;因为经常需要渔猎,所以出现了狩猎比赛,珍珠球、赛威呼、跳骆驼等项目。对于游客来说,这些特殊的项目具有很强的吸引力。

其次,满族传统体育项目不受年龄、性别、季节的影响,参加比赛的主要是青壮年,他们可以赛马、摔跤、举石锁,项目都比较惊险,需要用力气完成,以此体现男性的勇武精神;女性可以从事秋千、抓嘎拉哈等轻松、趣味的项目,展示她们的心灵手巧;上了年纪的老人由于具有经以验及声望,可以充当裁判;儿童因为年纪太小,只能行危险性最低的冰嬉、抽冰猴等活动。以上作为旅游资源,可以吸引不同年龄和层次的游客积极参与,给游客带来身心的愉悦。

第三,满族传统体育是以消遣和健身娱乐为主要目的,也是为满足人民精神需要进行的一种健康的文化创造。从活动内容来看,无论哪一个体育项目,都非常简单易行,自由灵便,一般人都可投身尝试。并且不需投入大量资金,只要从文化上稍加包装,便可与游客见面,盈利快。

2沈阳满族体育文化与乡村旅游融合的现状

2.1沈阳满族体育文化

满族是中国最古老的民族之一,曾两次建立中原王朝。现居住在辽宁省内的人口最多。其中,以沈阳最为经典。因为满族崛起时历经了几代头领,也迁过很多次都城,其中就有在沈阳作为都城的时期,所以在沈阳留下了很多满族的遗迹。在辽宁省博物馆,辽河文明第五展厅内,就有满族当时奋斗崛起,明代女真时期的历史痕迹。为了更加准确地展现满族文化,沈阳市内还专门建立了满族文化村,满族风情村等,有利于给游客呈现更加丰富直观的满族文化,也便于游客体验满人民族的文化和生活。

入关前,满族在山水之间的独特环境中就已经形成了一系列的民间游戏,如欻嘎拉哈、踢行头、爬犁、射柳、狩猎等;入关后,满族体育就融入了汉族体育元素,形成兼具民族特色与地域特色的体育及娱乐项目。随着社会的变迁,很多项目逐渐消失,珍珠球、赛威呼、满族秧歌等项目因为受到观众的喜爱才留了下来。发展到现在,满族体育活动主要有滑冰、滑雪、秋千、采珍珠等,民间的游戏活动也很丰富,如“嘎拉哈”、撞拐、老鹞叼小鸡(即老鹰捉小鸡)、双飞舞跑(即两人三足赛跑)、满洲棋,其中很多项目我们小的时候都玩过。endprint

2.2乡村旅游发展现状

乡村旅游是以旅游度假为宗旨,空间多为农村地区,大力发展乡村旅游,是调整农村产业结构、促进农业发展、实现农民增收的有限途径。随着旅游业的发展,旅游者逐渐发展旅游方式,开始多元化旅游,更加注重对文化的体验,乡村风景美好,空气清新,与城市截然不同的氛围,对于生活在紧张、高强度的城市中的居民来说,是很好的休闲放松的地方

一般的乡村旅游只是去农村了解当地的风俗,观赏当地种植和土特产。人们可以停留在这里,学习和体验乡村生活。由于经济发展水平存在着东西差异,乡村旅游在各地的发展水平也不尽相同,也都停留在表面上。目前,对于乡村旅游,地方政府管辖的力度加大,已将其纳入旅游产业发展的总体规划当中,作为主要扶持的对象。地方政府出台专门政策,大力扶持乡村旅游发展,并且知道开始注重产品的特色化、规模化和品牌化。

2.3二者融合的现状

乡村旅游与满族体育文化旅游的融合,是适应现代旅游,加快经济发展的必然选择。而辽宁省丰富多彩的文化资源,为体育文化与乡村旅游的融合发展提供了良好的基础。二者的融合尚处于初级阶段,要实现有机融合,必须拓展融合的深度和广度,在经营模式上创新。发展中要给人们展现本地悠久的历史、厚重的文化及丰富的旅游资源。做各项有趣的活动,讲述历史故事,促进文化和体育的融合,扩大知名度,提升美誉度,让滿族文化传遍全国,使广大群众在游览和体验中感受到乡村体育文化中所蕴含的满族文化。

3沈阳满族体育文化与乡村旅游融合的问题

3.1发展不完全,流失客源

满族文化作为我国传统文化的代表,已经成为旅游业的重点开发项目,各省市都推出了专项旅游,比如辽宁省,推出了清初帝王宫殿、清初帝王陵寝专项旅游。但由于开发的手段、规模以及文化内涵的提炼程度等方面都存在局限性,满族旅游还停留在对衣、食、娱乐等具体的行为上,缺乏创新,显示不出文化特征,不能满足年轻游客好奇的心理。一些地区在旅游活动中简单地将满族文化直接等同于清文化,使满族文化失去了自身的完整性和民族性,从而制约满族民俗旅游的发展,流失大量客源。

3.2开发深度不够,浪费旅游资源

景区开发过程中普遍存在表面性、盲目性和不合理性。开发商没有研究景区的实际情况,制定适合景区的方案,想当然,不考虑资源优势就盲目开发,也没有弄清楚景区开发的重点,导致景区强大的历史资源被浪费。而且产品形式单一,适应不了日益变化的旅游市场,旅游资源没有很好地被利用起来,吸引力逐渐降低,日益落寞。

3.3资源开发方向错误

满族文化主要体现在人文方面,旅游区多以人文遗产为主要特色,将其作为吸引游客的重要方向,但是文化具有不可再生性,一旦失去,就会永远失去。旅游区在开发扩建的过程中忽略了遗产的特点,一味强调数量,要求加快建设速度,最后导致景区呈现商业化、商品化的趋势,影响了景区原有文化的真实性和完整性。

3.4景区环境问题严重

通常,景区内部的环境问题都是不容忽视的,一是自然环境,乡村环境本身就不好,有的景区在深山之中,条件艰苦,应该适当改善。二是人文环境,很多人不在意景区内是古迹还是遗存,在景区内为所欲为,破坏了遗迹也毫不在意。乱丢垃圾,胡乱攀爬,亵渎景区,不文明现象随处可见,他们没有意识到景区是我们的历史,是文化,是我们应该保护和传承的。

4沈阳满族体育文化与乡村旅游融合的对策

4.1拓宽发展路线,扩大客源

旅游资源的特色是发展特色旅游的基础,是吸引游客的重中之重。开发过程中要维持旅游资源的原始性,突出资源的民族性,构建资源的创意性。对于文化背景深厚的满族文化来说,最有价值的就是文化遗产,这些文化不宜过分修饰,不能毁旧翻新;对于旅游者来说,重要的不是体验多高端,而是真实、有趣,可以融入民族的活动中,体验民族节日的气氛才是最重要的;景区构建时,可以重点研究景区建筑的方面,富有独创性和艺术性的建筑,本身就可以吸引游客。

4.2深度开发旅游资源

挖掘文化内涵,不光停留在表面上。由于满族传统体育项目简单易行、灵活多变,我们可以针对这些项目来开发更多相关的旅游产品来体现满族文化。在开发产品时,还要考虑现代社会发展的进程,不能一味地考虑吸引游客,也要维持产品多样化,设计旅游产品也要跟上社会发展,不能被时代淘汰,还要兼具文化特征。所以,可以充分动员民间力量,开发新的创建文化产业的发展思路,了解现代人到底想要什么,并充分利用现代传媒技术和艺术形式帮助开发。

4.3正确认识旅游资源的开发

满族文化的魅力在于其渊源流长的发展背后,体现给世人的民族精神和纯正的民族文化。所以,在资源开发的过程中,应该体现历史价值、民族文化价值、艺术价值、稀缺性价值等,着重反映和战士资源所代表的历史时期的社会、文化、经济、文学艺术的发展水平,打造主题突出的旅游文化宣传产品。

4.4改善景区环境,控制不文明现象

改善农民居住环境,整体提高他们的生活水平。景区应加大基础设施的投入,如排水建设、道路改建、住房改造、生活垃圾处理、美化环境等细节的处理。还要对现代社会上的人进行心理教育,呼吁他们提高素质,保护景区,文明旅游。

参考文献

[1]陈晓峰.多维视角下体育文化的内涵、价值与建设[J].上海体育学院学报,2012,(2):2124.

[2]李春晖.当代中国体育文化的内涵、特性与体育人文精神建设[J].北京体育大学学报,2015,(12):2226+32.

[3]王明霞,宁鸿博,魏文娟.满族传统体育文化资旅游源开发研究[J].满族研究,2008,(2):1720.

[4]张满林,朱新杰.辽宁乡村旅游与体育旅游融合发展模式研究[J].体育文化导刊,2013,(7):8688.endprint

猜你喜欢
满族景区精准
云南发布一批公示 10家景区拟确定为国家4A级旅游景区
精准防返贫,才能稳脱贫
新宾满族歌舞音乐创作及时空表述
“摘牌”
精准的打铁
精准扶贫二首
让满族剪纸艺术走向辉煌是我一生的追求
改成汉族的满族人
满族人为什么不吃狗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