社会治理创新中的政府功能论析

2017-10-18 18:51姜珊
现代商贸工业 2017年28期
关键词:体制创新职能转变社会治理

姜珊

摘要:从社会管理到社会治理,中国共产党执政理念发生新的变化,作为公共管理主体的政府发挥的功能作用也发生相应地改变。在创新社会治理过程中,政府这一管理主体的地位不言而喻,而政府管理模式的创新也将在这一进程中起到至关重要的作用。鉴于此,这就要求政府转变职能,深化改革行政体制,深化行政审批制度改革,建设服务、高效、精简、预见、活力的“橄榄型政府”,实现社会公平的正义。

关键词:社会治理;体制创新;职能转变;管理模式

中图分类号:D9文献标识码:Adoi:10.19311/j.cnki.16723198.2017.28.063

当前,随着我国经济社会的发展和改革开放的不断扩大,政府职能也发生了相应地转变,其管理职能的重要性不言而喻,同时也越来越引起社会各界的高度重视与广泛关注。在管理范围内,手段如何创新,方式如何转变,发挥何种作用,在全球化、经济化、社会化大潮中,在国家和社会治理中,政府应如何定位自身,最终走向何方,是一个值得深入研究和思考的问题。而新形势下,推进社会治理创新,是我国经济社会发展的内在要求,是人民群众的强烈愿望,是提升党和政府执政能力的必然选择,具有极端重要性和紧迫性,政府在这一改革浪潮中充当什么样的角色,如何有效发挥功能作用成为摆在我们面前的重要课题。

1社会治理、社会治理创新的概念、内涵

社会治理是指政府、社会组织、企事业单位、社区以及个人等多种主体通过平等的合作、对话、协商、沟通等方式,依法对社会事务、社会组织和社会生活进行引导和规范,最终实现公共利益最大化的过程。“社会治理”从运行意义上也可以说是“治理社会”,是特定的治理主体对于社会实施的一项管理活动。

社会治理创新主要指顺应经济社会发展要求,尊重社会运行规律,融合新理论、新经验、新技术,推进社会治理的理念、范式、体制机制、方式方法和路径变革,实现由传统社会管理向社会治理的范式转换,以激发社会活力、提升治理效能、促进社会良性发展的过程。

社会治理有别于之前的社会管理。由“社会管理”到“社会治理”是概念上的变化,更蕴含著理念、制度、方法、手段等多个层面的变革。从管理到治理的转变,带有鲜明的主体和职能转变的色彩,是党执政理念的一个重要提升。社会治理概念的提出,使得公民参与社会治理过程的积极性和主动性大为提高,鼓励了非政府组织的广泛参与,有利于提高治理的效果和合作共治性,也大大加强了社会的文明进程。

2为什么社会治理创新需要发挥政府的作用

公共管理的对象和客体是社会公共事务,而社会公共事务的不断扩展对政府公共管理提出更高要求。随着市场经济的发展,一些基层团体活动、慈善活动、志愿活动等日益活跃,信息发布更为公开透明,与各级政府、媒介的关系更为紧密,体现社会全体或大多数成员的共同利益和需要的事务种类不断增加,渠道更加多元,群众对政府的要求和期待值越来越高。政府作为社会公共事务的管理主体之一,所承担的职能涉及政治、经济、文化、社会几大方面,有决策、组织、协调、控制、监督等运行职能,在公共管理事务中发挥不可替代的“指挥棒”作用。政府这一“有形”的手和市场这一“无形”的手完美搭配,共同服务于公共事务管理。而政府作为一个强有力的“宏观调控阀”,拧紧与否、拧多紧都直接关系社会经济的健康运行,其重要性和地位作用是不言而喻的。

在社会治理中,政府是重要主体,创新社会治理体制必要发挥政府在社会事务管理过程中的主导作用。管好该由政府负责的事,不能缺位错位,更不能盲目地推给市场;对不该政府管的应坚决放手,绝不能大包大揽。由于在社会治理过程中,主体不是单一的,政府与其他社会组织或团体同时都要承担社会治理责任,参与社会事务,固政府在充分发挥自身职能的情况下,还必须合理引导和积极促进多元主体在社会治理中各负其责、通力合作,通过法律和政策等各种手段,鼓励并支持各社会主体参与社会治理,实现政府治理和社会自我调节、居民自治的良性互动。经济全球化的今天,为适应时代发展的步伐,保证政府管理的活力,特别需要在管理体制、管理理念、管理职能上进行改革创新。

中国经过改革开放,已实现了从计划经济到市场经济的转型。经济基础的重大变化要求政治上层建筑作出相应的调整。与此同时,社会转型期经济飞速发展,各类社会问题不断出现,政府机构规模庞大,参与经营性、建设性活动过多,其他社会管理主体参与社会经济发展程度低,政府廉政建设等多种问题矛盾日益突出,推进政府管理创新成为完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迫切需要。

与此同时,公共管理本身内涵外延的广泛性要求,要实现社会公平正义这一政治最大的善,就必须加强和创新社会管理,而重中之重是政府管理模式的创新,只有这样才能不断推进社会公平,增加人民群众的福祉,实现执政的初衷,优化政治关系,增强政权合法性,提高政府公信力。

3政府如何在社会治理创新中发挥作用

创新社会治理,就是解决怎么治、谁来治的问题。政府作为社会管理的重要主体,创新社会治理需要政府管理模式创新作为同步手段来支撑。这其中,创新政府管理体制,转变政府职能又是重要支点,其必要性和重要性不言而喻,探究政府管理模式创新的途径成为必然,我认为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着手。

创新体制转变政府职能,建设“服务型政府”。当前政府管理体制改革势在必行,很多地方通过撤销区划、简政放权、社会保障、便民服务等方式,取得了体制机制改革的初步成效。总体上看,目前的行政管理体

制基本适应经济社会发展的要求,但仍存在一些与新形势新任务不相适应的地方,深刻认识这些方面的问题,对于我们客观判断形势、沉着应对问题是至关重要的。政府所承担的固有职能是支撑政府体制的基本载体,政府体制创新的关键就在于重新构建公共管理职能。通过合理设置政府职能,建立科学的政府运行机制,加强社会管理和公共服务体系建设,创新服务手段和方法,来克服政府管理职能的缺位或不到位的弊端,有效发挥市场主体与社会主体的积极性,从而实现政府管理的科学化。endprint

深化改革行政体制,打造“橄榄型政府”。当前,地区发展过程中权责不明,事权、财权、人权不统一的现象时有发生,比如,在实际运行中,过多下放涉及重大责任的权力,而较少下放涉及重大利益的权力。各级政府对自己职责范围内不该管、管不了、管不好的事插手干预过多,出现一些行政资源浪费、重复决策管理的问题。针对这一现象,简政放权是推进政府职能转变的重要举措,它可以给予下级一定发展自主权,对加速当地经济发展“松绑”有重要意义。政府应主动與国际接轨,以放管结合、优化服务为主题,推动政府治理结构转型优化,促进政府职能市场化和政府管理法治化,建设务实高效、廉洁先进的服务政府。

深化行政审批制度改革,建设“效能政府”。这是改进政务服务工作的核心举措。在规范审批行为中,应进一步简化审批流程,优化行政审批事项,压缩审批时间,提高审批效率,持续推进审批制度改革。通过建立“互联网+”社区管理云平台等创新性举措,方便群众“一站式”办理各项事务,甚至家门口就可以办事,缩短办事流程提高办事效率的同时,也密切了党群干群关系,拉近了政府和群众之间的距离。

压缩部门机构数量,建设机构精简的“有限政府”。市场经济条件下,“大部制”改革已然成为发展趋势,也成为政府适应市场经济发展,转变政府职能的有力抓手。目前应积极稳妥推进职能有机统一的大部制改革,改变部门设置过细、多头管理、职能交叉、协调困难等突出问题,推动社会各类管理资源充分涌动,调动其他管理主体参与社会共治的积极性,使政府部门逐步向少机构、宽职能方向发展。

找准角色定位,打造有“预见性”的政府。在社会治理过程中,政府应提高自觉性、预见性、主动性、前瞻性,主动审视自身所面临的外部环境和风险机遇,自觉调整和完善治理模式,有效整合社会治理资源,不断提高自我革新的能力,做社会规则的制定者、公共服务的提供者、社会秩序的维护者。推动政府实现从被动到主动、从回应到前瞻、从接受到预见的实质性转变。

畅通渠道引入技术,打造活力政府。社会管理要与时俱进,要求作为创新主体的政府要不断推进自身变革,以适应经济社会发展要求,同时作为制度供给主体,政府也要发挥“推进器”的作用,为其提供制度保障。再者政府应发挥在社会治理中的导向作用,整合社会管理中的各类资源,发挥不同管理主体的积极性,通过提供各类制度安排,实现政府、市场、社会等资源配置机制的综合运用。清晰界定政府职能,防止市场监管“缺位”现象发生,进一步完善政府监管体制机制,整合监管力量。推动政府信息化,推行电子政务,提高政府管理的水平,推动电子政府管理的创新。endprint

猜你喜欢
体制创新职能转变社会治理
中小企业管理模式及其体制创新
互联网时代领导干部魅力如何释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