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用户满意度的校企合作课程绩效评价研究

2017-10-18 19:24龚呈伟倪庆萍姜湘岗
现代商贸工业 2017年28期
关键词:绩效评价教学质量

龚呈伟 倪庆萍 姜湘岗

摘要:通过校企共建课程,引入企业资源,已成为提升应用型大学课程教学质量的一种有效途径。高校要建立良性且完善的校企合作课程机制,绩效评价则是一项基础的工作。如果没有绩效评价的保障,则相关的各项制度就缺乏执行力。据此,基于学生对校企合作课程的满意度,构建绩效评价模型并进行实证分析,以探索校企合作课程质量的改进思路。

关键词:用户满意度;校企合作课程;绩效评价;教学质量

中图分类号:C931.6文献标识码:Adoi:10.19311/j.cnki.16723198.2017.28.074

1课题研究背景

高校要建立良性且完善的校企合作课程机制,绩效评价则是一项基础的工作。如果没有绩效评价的保障,则相关的各项制度就缺乏执行力。绩效评价是高校依照预定的标准和评价程序,运用科学的评价方法、按照评价的内容和标准对评价对象的工作能力、工作业绩进行定期或不定期的考核与评价,借助绩效评价中所获取的信息,快速作出课程或合作方面的改进,提升校企合作课程质量,也为未来的合作计划、人力资源规划和预算评估提供可参考的依据。校企合作的绩效评价是多方面的,但主因主要体现在学生身上,要更加突出学生为主体的地位,更注重学生对于合作项目的满意度。因此建立基于用户满意度的校企合作课程绩效评价研究具有重要意义。

2校企合作课程绩效评价模型

绩效评价模型是学校对合作成效的管控工具,因各高校面临的地区、行业、企业、管理、技术等差异,建立公认的绩效评价模型来真实反映合作成效尤为重要。

经过大量的文献调查分析发现现有的绩效评价模型大多从高校和企业角度,将资金投入、人员配置、权益分配、价值体现、软件支持作为输入量,将成果、论文、专利作为产出量,以求其效率评价指数来体现绩效。诸如此类的绩效评价体系,不能反映校企合作对学生主体的影响。因此,本研究主要集中于高校的产出部分,以学生对校企合作课程的反馈开展绩效评价研究,是对现有绩效评价模型的补充和思路的开拓。

校企合作的成果主要集中体现在学生身上,所以在进行模型构建时要更加突出学生的主体地位,更注重学生对于校企合作的反馈、建议和满意程度,结合层次分析法和模糊综合评价法建立校企合作评价模型。在此研究中,先将评价指标的原始数据转化为指标特征值,然后进行模糊综合评价,确定各个评价维度的优劣。

在此模型中,各环节权重和最终得分均由学生给出,通过学生对合作课程实施过程中各环节效果和價值的感知,与学生期望和需要进行比较,最终得出结果。分值低则表明学生对此合作不满意,会导致不积极或抱怨等问题。反之则意味着学生满意这一课程设置,将有利于提高学生的积极性和教学效果,达到校企合作的初衷。

2.1绩效评价模型的层次

围绕提高学生对合作课程满意度这一目标,构建一个包含核心目标、各环节指标和监测指标三个层次的绩效评价模型。核心目标反映学生对合作课程整体的满意度;而各环节指标(一级指标)则是对核心目标的分解,而监测指标(二级指标)则具体的反映了某阶段时间内各环节的具体得分,以便高校管理者对合作课程进行评估或改进。

2.2各环节指标及其意义

绩效评价模型各环节指标如下表所示。

3校企合作绩效评价模型的构建

可以通过以下四个步骤,来构建校企合作课程的评价模型。

第一步,构建层次分析法调查问卷。

使用图1所示的层次模型生成层次分析法调查问卷,并邀请学生参与调查,层次图如图1。

绩效评价模型的总得分,代表着学生对校企合作课程整体满意度,是各环节得分总和;而分列指标则是各实施环节具体的情况,有利于精准解决问题。

第二步,获得权重比值。

收集层次分析法调查问卷,得到各环节的排序权重。权重分9个等级,其中9、7、5、3、1分别对应:绝对重要、十分重要、比较重要、稍微重要、同样重要,8、6、4、2则为重要程度介于相邻等级之间。在问卷中以数字形式体现,在图表中以文字标识。

通过对100份有效问卷的汇总,得到权重如图2。

第三步,生成模糊综合评价法问卷。

以层次模型的评价指标,生成模糊综合评价法问卷,评价等级分为优、良、中、差四档,由参与校企合作课程的学生填写。

第四步,计算得分。

通过参与校企合作课程的学生填写的问卷,将获得数据计算出权重,得到被测对象的分值,即评价结果,同时获取学生对校企合作课程的满意度。学校根据权重分值,也了解到学生对校企合作课程的期望,有利于设计课程及着重不足的改进,使之更加完善。特别是分环节的得分,则是管理层更需关注的重点,及时改善和纠正存在的问题,作出妥善的改进方向。

4校企合作课程案例评价分析

本研究数据,来自于本校参与校企合作课程的部分学生,通过问卷方式采集数据,共122份,有效问卷为101份。运用excel以及yaahp进行分析。具体说明:

(1)评价等级分为优、良、中、差,赋值满分为5分,最低分为2分。

(2)权重分值见前文,实际运用中可根据各校实际情况进行变动。

(3)模型运用。将101份数据导入后,我们得到图1-3所示得分。

(4)结果分析。本模型得分显示出我校学生对于本校的校企合作课程较为满意。总的来看,教学过程得分相对较低,而在权重中,这一部分权重却是三者最大,应该是需要关注并且重点提高的方面。而在详细指标方面,教师资源中的教师态度、企业资源中的企业专家态度则为其所在分类下最低。从问卷设置和指标层次可以看到,这些问题可以细化在课前准备、教学组织、课后答疑三方面体现,可作为继续改进的方向。

5结论

运用本研究提出的绩效模型对各环节进行评价,更有利于薄弱环节的及时修正,帮助高校选择更适合的企业,避免缺乏持续性,导致不断在浅层次的重复,通过绩效评价模型的科学评价,更有利于和企业开展长期的合作。

参考文献

[1]张建华. 结合层次分析法和模糊综合评价法的评价方法-利用yaahp[OL]. http://www.jeffzhang.cn/yaahp-fce-introduction, 2015-03-25.

[2]农丹华. 高校党建绩效评价系统的模糊综合评价方法[J]. 高教论坛, 2012,(12):1014.

[3]赵恒伯, 刘繁荣. 刍议高职院校校企合作项目绩效评价指标体系的构建[J]. 中国职业技术教育, 2014,(9):4143.endprint

猜你喜欢
绩效评价教学质量
提高教学质量,重在科学管理
实践教学如何提高教学质量
翻转课堂下学习绩效评价模型的构建
基于BSC的KPI绩效评价体系探析
如何提高英语课堂教学质量
提高语文教学质量的几点思考
非营利组织绩效评价体系的构建
气象部门财政支出绩效评价初探
公立医院绩效评价体系的思考
绩效评价及其政策选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