吉林省职业教育发展的问题与对策

2017-10-18 19:30张云飞田鹏
现代商贸工业 2017年28期
关键词:职业教育问题对策

张云飞 田鹏

摘要:分析了当前吉林省在职业教育发展中遇到的问题,并结合目前吉林省经济的特点提出相应对策。

关键词:职业教育;问题;对策

中图分类号:G4文献标识码:Adoi:10.19311/j.cnki.16723198.2017.28.076

吉林省的职业教育已有近百年的历史,曾经为吉林省经济的发展提供了很大的助力。但近些年,随着教育体制和经济体制的不断变革,吉林省职业教育发展中的问题更加突出,制约了其发展步伐,失去了为区域经济发展服务的功能。

1吉林省职业教育发展的问题

1.1职业教育滞后于区域经济发展

1.1.1人才培养与区域经济耦合度低

振兴东北老工业基地战略的实施促进了吉林省区域经济的发展,这在客观上就需要大量的技术型人才,而这些人才多数是由职业院校培养的。但当前的一个紧迫问题是:吉林省的劳动力结构失衡,高级技术工人数量不足,无法满足区域经济发展的需要。20世纪90年代后期,我国进入了经济的转轨期,经济体制虽然改革,原有的职业教育却没有随经济体制改革而改革,还是沿袭计划经济体制的路线。所以,目前的吉林省职业教育发展越来越不适应经济发展的趋势,输出的人才无论从层次和能力上都不能有效地服务于区域经济的发展。

1.1.2职业院校专业的设置与区域经济的发展不协调

近年来吉林省一线工程技术岗位应用型人才的需求加大,但相关的职业教育专业规模却发展缓慢,汽车、能源动力、光电子、生物制药等和吉林省地方经济发展关联性大的工科类专业的增长率普遍低于平均增长率,所占比重也呈下降趋势,这就导致专业技术人才严重缺乏。许多职业学校不能前瞻性地进行专业设置,所设置的专业大多为成本比较小、对实习基地的要求较低的专业。专业设置与区域行业所需的人才层次不一致反映出了职业教育对经济发展的适应性不强,没能联系区域经济,与经济发展相悖。

1.2职业教育认可度低

在吉林省“重学历轻素质”的观念依然存在,各行各业都过分看重学历,只强调文凭的作用而忽视其他因素,这使学生、家长和社会对职业教育产生了的抵触,成为了越来越多的学生在未来人生规划时不会选择接受职业教育的重要原因。笔者通过对416位学生家长的问卷调查统计得出:持“有学能上”态度的家长超过半数,占54%;持“学点技术”态度的24%;持升学态度的14%;其他8%。另外,职业学校毕业生就业难的问题一直没有得到很好的解决,这种现状导致很多学生考试落榜后宁可选择去南方打工也不愿意接受职业教育。

1.3职业教育发展的资源供给不足

1.3.1“软、硬”件设施落后

办学的基本条件比较差、教学设施落后是职业院校中普遍存在的问题。如果不能妥善解决,就不能确保职业教育教学秩序的正常运转,对职业学校未来的发展也会造成很大的影响。

1.3.2改造投入不足

根据数据统计,2014年吉林省职业学校的危房面积是学校面积的15%左右,其中实验室、教室等都有一定面积的危房,学生宿舍的危房面积占整个宿舍面积的12%左右。吉林省主要是由地方承担职业教育的投入,目前省内对职业教育的重视程度不高,导致职业院校的基础设施和教学设备落后,无法满足教学需要。

1.4教师资源缺乏

1.4.1教师资源缺乏

职业教育学校中专业课教师和实习指导教师应具有一定的实践能力,国家要求教师当中“双师型”教师的比重应该占到60%以上。按着这个标准,吉林省职业教育还需要增加更多的高技能教师。吉林省目前从事职业教育的教师中有很大一部分是后来转行成为职业教育的教师的,虽然这部分教师的学历水平已经达到标准,美中不足的是他们的实践教学能力还达不到要求,需要到企业实践一段时间,增强实践教学能力,否则就会影响到人力资本培养的质量。

1.4.2教学梯队建设断层

据有关统计,吉林省职业院校中45岁以下的有高级职称的教师数量占教师总量的比重偏低。根据国家规定,45岁以下的高级职称教师的比重应该占教师总数的50%以上,因为30-50岁是教师的最佳年龄区间,在这个年龄区间的教师应该是教师队伍的中坚力量,所占的比例应该在60%左右,30岁以下的和50岁以上的分别占20%。这样的比例配置对于年龄的分布比较均衡,结构也相对合理。

2职业教育发展的对策

2.1完善现行投入制度,保证职业教育的稳步发展

设计更加适合职业教育发展的制度,并通过制度的不断变迁,持续加大资金投入的力度,提升吉林省职业院校的办学条件;加强对吉林省职业教育的资金投入,不断增强各级地方政府及有关部门在职业教育发展中的有利作用;在金额的投入方面采取新的措施,保證按时、足额的对职业教育进行资金投入,特别是要保证在教师培训、实习基地建设、实验室设备、人才培养等诸多方面的投入,务必做到专款专用,按年度进行审计监督检查;公开资金投入渠道,保证资金能按时、足额地下放给各个职业院校;职业学校的收入要全部用于本学校的建设,各相关单位不得用职业院校的收入抵消拨款,也不能截留和调拨属于职业院校的资金。除了政府投入以外,应该多方面筹措资金,争取获得更多的社会的资金,缓解职业教育在发展过程中的投入不足的问题。

2.2建立多渠道筹资制度

为了促进吉林省职业教育更好地发展,吉林省政府应该充分利用社会资源,建立多渠道筹资制度。具体可从以下几个方面入手:

(1)建立社会、行业部门和企事业单位参股、入股职业学校的筹资制度。加快职业学校改革的步伐,积极吸纳多种资金,鼓励社会资本参股、入股职业学校,建立产权清晰明确、多种所有制并存的职业教育办学体制。鼓励职业学校与企业合作办学,形成校企合一的办学体制。

(2)出台鼓励社会各界参与职业教育的优惠政策制度。为了能让社会、行业部门和企事业单位参与到职业教育的发展中来,吉林省政府就要出台相应的优惠政策,如采取减低或免收行政事业费和税收的政策,并将这部分减免的费用直接投入到职业教育发展中来,这样既能减轻吉林省财政部门的压力,同时也能够减少资金流转的环节,此外,还能快速提高社会、企事业单位兴办职业教育的热情。endprint

(3)实施“谁投资,谁受益”的办法。建立“谁投资,谁受益”的制度,通过制度的建立能够缓解职业教育经费不足的问题。让社会、企事业单位和行业部门参与职业学校的建设,使职业学校从向国家和各级地方政府“伸手要”变为“自己造”的新型职业学校。这种新型的职业学校在自身发展壮大的同时,还能加强与社会经济发展的联系,提高职业学校学生的就业率。

2.3建立吉林省“订单”职业教育制度

“订单”教育是指用人单位提出相应的人才培养标准,职业院校按“合同”为企业培养所需的“人才”。學生在入学时就确定毕业的就业方向和工作岗位。学校与企业共同制定招生标准、教学计划、技能与知识要求,为企业未来发展培养所需的合格人力资源。职业学校专业设置由学校和签约的企业共同研究设计,其教学计划安排、主干课程设置、职业能力等均由学校和企业共同完成,建立吉林省职业教育“订单”就业制度可以解决吉林省职业学校学生的职业针对性和就业岗前培训等问题。“订单”教育制度已经成为职业学校学生毕业时强有力的就业保障,能为企业输送大量的技术型人才。

进入“订单”职业教育的学生不一定全部被企业录用,在毕业时,学校和企业会对学生进行考核,并且按照考核成绩决定学生的去留。学校一定要重视学生的考评,在各个不同阶段,针对各个不同项目对学生进行综合评价,对毕业生进行跟踪考核,这是“订单”职业教育的发展之本。

2.4健全职业教师聘任制度

教师是促进职业学校发展和培养学生成才的主要力量,是学校教学与管理最根本的因素。在物质激励方面,不断改善教师办公条件,提高教师福利待遇。同时,应建立教师工作评价体系,以此促进教师教学质量的提高,充分发挥教师工作的积极性。创造和提供一切机会让教师参与管理,以调动教师工作的积极性,最大限度发挥教师的作用。在激励教师的同时,还应设立“走出去,请进来”的机制,“走出去”就是有针对性的选拔一批有上进心、刻苦钻研、年富力强的中青年骨干教师到企事业单位去实践,以掌握更多的实践技能,“请进来”是邀请有实践技能的专家举办各种形式的报告、讲座、访谈,让教师在活动中提高知识技能水平。

除了对本校教师进行激励和培训之外,还可以聘请高水平的教师和企业的高级技术人员来学校兼职,改变职业学校教师来源结构单一的现状,增强职业学校同社会、企业之间的人员流动。

2.5实施“职业能力”为特征的课程

吉林省职业教育课程体系建设应该以培养技术应用能力为主线设计学生的知识、能力、素质结构和培养方案,以“体现应用”为主旨构建课程体系,所设置的课程一定要与区域经济的发展紧密联系,贴近吉林省区域经济发展的实际,通过新课程的设置,要进一步扩展学生的知识面,增强学生的实践能力。

除此以外,应加快职业教育课程整合,“将原有自成体系的各门课程或各教学环节中有关的教学内容重新进行整合与合并,以发挥课程教学体系的综合优势。”

2.6职业教育统筹制度

在职业教育的管理过程中,主要的管理者是各级地方政府和相关部门,而其他部门,如某些社会组织、行业协会等就算与职业教育的利益密切相关,也都没有参与到职业学校的发展建设当中。为了更好地发展职业教育,政府应该积极与社会组织、行业协会等联系,针对现行的职业教育管理制度,共同讨论职业教育发展中的问题,借鉴他们提出的建设性意见,充分发挥他们的一线优势,更好地发展吉林省的职业教育。

参考文献

[1]顾明远,梁忠义.职业教育[M].长春:吉林教育出版社,2010:3538.

[2]孟广平.当代中国职业教育[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13:5356.

[3]陈先运.高等职业教育与地方经济发展的关系[J].中国高教研究,2016,(6):131134.

[4]纪宝成.中国高等教育结构的战略性转变[J].中国高教研究,2014,(6):1030.

[5]俞凤茹等.以就业为导向的高职高专教学探讨[J].现代教育科学,2011,(6):2226.

[6]周济.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实现中等职业教育又好又快发展 [J].中国成人教育,2016,(8):1721.

[7]戴谷芳,杨虹.对高等职业教育的认识和思考[J].北京成人教育,2001,(4):2123.

[8]董仁忠.制约中职校本课程开发的因素及对策[J].中国职业技术教育,2014,(28):6769.

[9]范唯,吴爱华.对高等职业教育发展的思考和建议[J].中国高等教育,2009,(15):3739.endprint

猜你喜欢
职业教育问题对策
诊错因 知对策
对策
面对新高考的选择、困惑及对策
防治“老慢支”有对策
刍议职业教育校企合作的有效性
演员出“问题”,电影怎么办(聊天室)
韩媒称中俄冷对朝鲜“问题”货船
“问题”干部“回炉”再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