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析新形势下事业单位财务管理创新

2017-10-19 10:25陈委民
就业与保障 2017年17期
关键词:财务人员事业单位机制

陈委民

浅析新形势下事业单位财务管理创新

陈委民

本文围绕行政事业单位财务管理工作中心,简要分析了当前事业单位财务管理工作中存在的问题,对新形势下财务管理的创新工作谈了自己的看法。

事业单位 财务管理 创新

事业单位是社会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起着非常重要的服务管理作用,能否保证事业单位财务管理工作有序发展,直接影响着社会体系的正常运行。在工作中笔者发现,目前事业单位的财务管理工作存在着一定的问题,这些问题直接影响着事业单位的健康发展。因此,有必要采用适当的措施,进行事业单位财务管理创新,有效解决当前存在的问题,以促进事业单位的发展,从而保证社会体系的正常运行。

一、事业单位财务管理存在的问题

(一)财务管理工作观念落后

随着财政管理体制的改革,差额拨款、集中支付、政府采购、政府购买服务以及强化内部控制等政策的推行和实施,事业单位财务管理工作面临的环境已经发生了很大的变化,但不少事业单位并未对此高度重视,财务人员仍然只重视基础财务工作,忽视预算管理、资产管理和财务分析,成本意识薄弱,对防范财务风险和财务漏洞,对财务管理制度的完善和核算体系的强化缺乏足够的重视,忽视财务管理工作应有的辅助决策和监督功能,缺乏风险意识、缺乏创新意识,单位的财务管理观念仍较落后,无法适应新形势下财务管理工作的需要。

(二)财务管理机制不够健全

健全的管理机制是有效提高事业单位财务管理效率的首要前提。一些事业单位财务管理机制不健全,财务管理方式简单,管理效率低下,会计核算流于形式,没有真正发挥其作用。有的事业单位财务管理仍然采用传统的会计核算模式,财务管理工作侧重于经费的支出审批程序等会计基础工作,强调会计核算而忽略财务管理职能;不进行成本核算,无法计算金额统计行政成本,无法评价资金的使用效益;专项资金使用重拨款而轻管理,重预算审核而轻实际效果,财务日常管理、全面预算管理、资产管理等机制不够健全,无法满足新形势下事业单位财务管理工作的需要。

(三)有效的财务管理考核机制缺乏

有效的财务管理考核机制是提高财务管理效率,保证财务管理质量的重要因素。在传统的事业单位财务管理过程中,没有相关的财务管理考核机制来规范财务管理人员的行为,很多事业单位财务管理工作的开展和工作内容安排都是随机进行的,财务管理工作的完成效率和质量基本依赖于财务管理人员的自觉性和道德水平。财务管理的会计核算方面,也没有建立合理的评级机制、奖惩机制来评判财务人员工作优劣,降低了事业单位财务管理的质量。

(四)财务监督工作不到位

不少事业单位不重视内部审计工作,内部审核监督兼职代理,有的单位未设内审机构,即使设了的也常常不能发挥作用,会计事前、事中、事后审核监督流于形式,遇到问题过于强调灵活性,而忽视了财经纪律的严肃性。财务管理监督制度的不到位,极易导致财务工作出现问题和漏洞,影响事业单位财务管理工作的正常进行,阻碍事业单位的发展。

(五)财务人员素质不高

事业单位财务管理人员素质参差不齐,有相当一部分财务人员不具备财务专业学历和专门的财会知识,专业技能水平不高,财务管理观念陈旧,业务素质偏低,知识欠缺、方法落后,无法适应新形势下事业单位财务管理工作的要求。

二、新形势下事业单位财务管理的创新措施

(一)提高对财务管理工作的认识,更新财务管理观念

在新形势下,事业单位的财务管理非常重要,必须采取适当的措施来保证事业单位财务管理的创新性,对其进行创新管理,这样才能够保证事业单位的健康发展,从而保证社会体系的正常运行。而要做到事业单位财务管理的创新,就应当使用有效措施来提高人们对财务管理工作的认识。重视财务人员和单位领导对财经管理制度和财经法规的学习,明确新形势下事业单位财务管理工作内容的变化,在切实加强规范意识、程序意识和服务意识的基础上,培养财务人员的市场观念,树立成本观念和理财观念。财务人员应面向市场,参与各项管理和业务工作,为事业单位各项工作提供科学及时的财务信息,并根据市场需求合理调整和配置资金,注重革新挖潜,提高事业规模效益,使有限的资源得到充分合理的使用。

(二)创新多元化的财务管理模式,实施精细化管理

创新多元化的财务管理模式,以适应形势下财务工作多样性的现实需要,努力实现财务管理工作的科学化、规范化,实现财务管理业务流程精细化、预算管理精细化、项目控制精细化、财务人员管理和岗位设置的精细化。建立严格细致、切实可行的工作规范和督察机制,以科学的管理手段和制度为平台,细化岗位职责和健全内部管理制度,加强动态的、全方位的控制,将财务管理工作进行精细的划分,将不同的财务管理工作落实到不同人员头上,明确每一位财务人员的工作内容和岗位职责,做到责任到人,责权统一。对每一个工作任务,都要建立起相应的工作流程和业务规范,把财务管理的内容进行细化、分解和整合,以达到可以控制、量化的目的,同时,做好全局统筹的管理,出现问题能在第一时间以财务应对措施来有效解决。

(三)建立完善的财务管理机制,强化风险防控体系

在事业单位的财务管理过程中,完善的财务管理机制和风险防控体系是非常有必要的,这是提高财务管理质量,促进事业单位健康发展的基本保障。事业单位的领导者应当重视财务管理机制的建立和完善,并且采取有效措施来强化风险防控体系。同时还要加强对财务管理工作的监督和管理,在单位内部事项相互监督,加强单位财务内部控制体系建设,充分发挥内审机构的职能作用。建立健全财政资金管理使用的绩效评价机制和风险预警机制,推进预算公开,落实跟踪问效,将制度约束贯穿到财务管理工作全过程,保证事业单位财务管理的透明性和安全性,这样才能够有效地进行财务防线的防控,降低事业单位的财务风险。

(四)加强培训,提升财务工作人员的整体素质

在事业单位财务管理过程中,要想有效做到创新性的财务管理,提高财务管理质量,就必须采取适当的措施来提升财务人员的整体素质。首先,应多招聘一些专业财务管理人才,保证单位财务管理队伍的专业性。其次,应重视对在职会计人员的专业培训,提升财务人员的管理理念,提高他们的道德水平,拓展他们的知识结构,注重金融、法律和计算机等财务相关知识的积累,以适应新形势对事业单位财务管理工作的需要。同时,还可以建立事业单位内部奖励机制,对表现积极的财务工作人员给予实际的奖励,对表现不佳的工作人员给予处罚,以有效提高财务人员的工作积极性,从而提供事业单位财务管理效率和质量。

三、结语

在新形势下,事业单位财务管理的创新是提高事业单位财务管理质量的效率的前提和保证,也是解决当前财务管理问题的有效措施。所以,在事业单位财务管理实际过程中,要采取适当的措施来提高事业单位财务管理的创新性,从而提升事业单位财务管理质量,促进事业单位健康发展,保证社会体系正常运行。

(作者单位:西南大学)

[1]丁小伟.新形势下加强事业单位财务管理的几点思考 [J].行政事业资产与财务,2015(12).

[2]焦世霞.新形势下事业单位财务管理问题与对策探究[J].中国外资(上半月),2013(12).

[3]李玮娜.新形势下科研事业单位财务管理存在的问题与建议[J].中国乡镇企业会计,2014(8).

猜你喜欢
财务人员事业单位机制
加强和改进事业单位人事管理
基于民营企业中财务人员职业道德研究
自制力是一种很好的筛选机制
守纪律讲规矩是财务人员立身守职之本
事业单位内部控制建立探讨
事业单位中固定资产会计处理的优化
外派财务人员绩效考核与绩效激励
破除旧机制要分步推进
浅谈财务人员如何参与工程项目投资控制
注重机制的相互配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