站在金融科技的风口

2017-10-19 16:05刘雨霏
小康 2017年29期
关键词:市值金融机构区块

刘雨霏

无论是共享经济,抑或互联网+,金融科技,已如同毛细血管一样,深深植根于我们的日常生活之中。在移动支付领域,央行数据显示,2016年我国移动支付业务257.1亿笔,金额157.55万亿元。可以说,当下金融科技已经渗透到我们生活中的方方面面,给我们的工作、生活带来了极大的便利。以大数据、云计算、区块链为代表的金融科技成为金融行业最时髦的话题。

全球金融治理的核心机构金融稳定理事会于2016年3月首次发布了关于金融科技的专题报告,其中对“金融科技”进行了初步定义,即金融科技(FinTech)是指技术带来的金融创新,它能创造新的业务模式、应用、流程或产品,从而对金融市场、金融机构或金融服务的提供方式造成重大影响。沃頓商学院这样定义金融科技:用技术改进金融体系效率的经济行业;维基百科对金融科技的定义则是:由一群通过科技让金融服务更高效的企业构成的一个经济产业。

金融科技之所以变得炙手可热,个人认为有以下三个方面的原因。

金融科技已成为全球金融机构布局的热点。

近年来,互联网公司在金融领域的强势崛起威胁到传统金融机构的发展。金融科技有可能是金融机构在与互联网公司业务竞争中的一次最好的机会,因为技术面前人人平等。所以,在这次金融科技浪潮中,华尔街表现出来的热情超越硅谷,华尔街的金融机构纷纷表示自己是一家科技公司或马上成为一家科技公司。如高盛CEO反复强调 :“我们是一家技术公司。”

根据麦肯锡的数据,在强势资本的支持下,全球已有超过2000家的金融科技公司。

中国的金融科技公司表现抢眼。

目前,31家金融科技的“独角兽”有7家在中国,世界市值排行前五位的金融科技公司有四个来自中国,分别为市值600亿美元的蚂蚁金服、市值80亿美元的陆金所、市值70亿美元的众安保险和市值56亿美元的京东金融,唯一来自国外的是市值470亿美元的美国PayPal公司,排行第二。

此外,由于开设了微众银行和网商银行这两家数字银行,眼下中国正引领着全球银行业的发展方向。

中国的互联网金融监管政策趋紧。

互联网金融行业在历经了野蛮生长、风险频发、监管收紧的阶段之后,如今面临发展变局。

众多互联网金融平台纷纷转型做金融科技公司,以期规避《网络借贷信息中介机构业务活动管理暂行办法》对平台业务活动的监管。因为从符合监管的角度考虑,做一家“科技”公司显然比“金融”公司更安全。

如今,金融科技正在由以大数据、云计算为代表的1.0阶段向以智能数据分析、人工智能和区块链为代表的2.0阶段过渡。区块链中的智能合约和侧链技术的发展,使得金融机构将区块链技术应用到基础资产发行和金融合约中,以便让金融资产转移自动化成为可能。用技术的手段激活资产,这应该是金融科技的重要方向。如电子银行标杆企业招商银行,在金融科技浪潮下,分别在零售和对公业务上发力,推出不同的金融科技产品和服务,并在市场上引起了热议。

在我们尽情拥抱金融科技的时候,一个几乎被人遗忘的事实是:2017年,恰逢世界次贷危机十周年。10年来,全球各国携手编织了防范危机的多层次金融安全网,抗风险能力大为提升,危机的始作俑者美国银行业已基本恢复健康。但是,科技的发展,尤其是金融科技的发展,从来都是双刃剑:它给我们带来繁荣和便利,同时也孕育着撒旦般的风险。如何让科技更好的服务于金融,唯有不断加强监管力度、筑牢金融防火墙。

“历史上唯一没有反复发生金融危机的现代资本主义时期,是‘大萧条之后,世界主要国家实行强力金融管制的短暂时期。”诺贝尔奖得主、哥伦比亚大学经济学教授约瑟夫·施蒂格利茨说。这一事实说明,伴随金融科技的发展,危机意识始终是不容忽视的问题。也就是说,在科技更完美的与金融结合的大趋势之下,在我们更好的享受金融科技的红利之时,即使是每一个平凡人,都应当具备居安思危的意识。endprint

猜你喜欢
市值金融机构区块
改革是化解中小金融机构风险的重要途径
区块链:一个改变未来的幽灵
区块链:主要角色和衍生应用
金融机构共商共建“一带一路”
区块链+媒体业的N种可能
读懂区块链
王怀南:奔向亿级市值
转型4个月,市值翻了6倍
解决小微金融机构的风控难题
老股转让市值最多的50大股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