罗荣桓与红色戏剧运动

2017-10-20 01:11刘学明
老友 2017年10期
关键词:宣传队罗荣桓红四军

文 刘学明

罗荣桓与红色戏剧运动

文 刘学明

罗荣桓元帅作为我军一代政工巨匠,对部队文化工作有着卓越贡献,他有过一段鲜为人知的文艺经历,就是将“文明戏”(见文后解释)引入红四军,直接指导剧本创作。他不愧为红色戏剧运动的先驱。

古田会议以后,红军更加重视部队的文艺宣传活动,文艺宣传工作者运用红色歌谣、话剧、话报剧、舞蹈、漫画等多种形式,对苏区广大军民进行宣传鼓动工作。在这样的背景下,中央苏区的红色戏剧运动就先从红四军开始,这和时任红四军政委的罗荣桓有着密切的关系。

罗荣桓和戏剧有着不解之缘。1924年7月,罗荣桓考入青岛大学。在校期间,他在学生会负责演讲和演剧组的工作。1925年“五卅”运动后,他白天带领演讲队在街头巷尾散发小报、传单,进行演讲,募集救济金,慰问死难者的家属,晚上又参加演剧队的工作,出演了《茶花女》和《可怜闺中月》等剧,并用戏票义卖的钱支援青岛和上海工人的革命斗争。参加革命后,罗荣桓在鄂南领导农民运动,组织秋收暴动。1927年,他率领起义的农民武装历经艰辛,到达井冈山。1928年1月,罗荣桓以红四军军直机关的文艺爱好者为主,又选调了连队的一些宣传员,组成红四军宣传队。同年4月,红四军宣传队被正式纳入红军编制。

针对当时苏区流行湖南花鼓戏,题材偏重于男女爱情的情况,罗荣桓要求宣传队围绕红军的政治任务开展编演文明戏。他提出:“红军是执行政治任务的武装集团,文化娱乐工作也要围绕红军的政治任务开展,我们也可以自己编演文明戏。”

1931年10月,第三次反“围剿”结束后不久,红四军挺进江西石城,罗荣桓指示宣传队编排了一出反映打土豪、分田地的戏。红四军俱乐部主任潘振武以土豪劣绅杨子君抓他父亲坐监牢、勒索光洋一百块为题材,写出了土豪劣绅欺压农民的剧本。经过大家讨论修改定稿后,立即物色演员。16岁的肖华扮演农民的妻子,秘书处秘书童小鹏扮演豪绅家的丫鬟,罗荣桓的通讯员梁必业扮演受害农民,体态较胖的潘振武扮演豪绅。

当时条件非常艰苦,演出时,顺山坡架起几根竹竿,用几块门板拼起来挂上幕布,就是一个简易的舞台。向老乡借来捉泥鳅用的铁罩子,把松明放进去点起火,就是“灯光”。扮演红军、农民和土豪所用的服装都是现成的。这幕话剧虽然剧情不是那么跌宕起伏,但因为反映的是大家熟悉的生活,部队战士和老乡们还是看得津津有味,很受感动。

性格较内向的罗荣桓还曾亲自登台演出。那是1932年12月,红一军团政治部副主任李卓然等编演了四幕话剧《庐山之雪》,讲的是红军打进南昌,即将杀上庐山去活捉蒋介石的故事。红一军团保卫局局长罗瑞卿担任总导演并扮演反面主角蒋介石,红一军团军团长林彪扮演红军司令员,军团政委聂荣臻扮演红军政委,军团政治部主任罗荣桓扮演红军政治部主任,宋美龄由童小鹏扮演。这种“兵演兵,将演将”的特别演出,激发了官兵们极大的兴趣。这幕话剧可以说是中国第一部真正意义上的红色戏剧。共和国的三位元帅与一位大将当年曾同台演出,成为一段历史佳话。

链接:文明戏是指在“以研究新派为主”的口号下,建立的一种以言语、动作为主要表现手法的新的戏剧形式,又称新剧,属于中国早期话剧,20世纪初曾在上海一带流行。演出时无正式剧本,多采用幕表制,可即兴发挥。

责编/江南

猜你喜欢
宣传队罗荣桓红四军
历史上的三支“红四军”
关于长征时期红军“宣传队”的功能探究
通城起义:罗荣桓元帅之路第一功
短暂生命在战地宣传中闪光——缅怀宁化籍的红军宣传队长孙益
红四军前委扩大会议旧址
宣传队的跳舞骨干当年风韵今朝不减
新泉整训与红军早期的党和军队建设
“五老”宣传队走乡串镇唱新村
罗荣桓与萧华
罗荣桓的军事理论概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