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形势下大学生就业问题探析

2017-10-20 05:14谭晓兰
长春师范大学学报 2017年9期
关键词:就业指导毕业生岗位

谭晓兰

(衡阳师范学院,湖南 衡阳 421001)

新形势下大学生就业问题探析

谭晓兰

(衡阳师范学院,湖南 衡阳 421001)

近年来,受高等教育规模扩大的影响,大学生数量猛增,大学生就业难问题越发突出,受到社会、高校及政府的高度关注。本文结合新形势下大学生就业现状,分析大学生就业难的原因,并提出解决大学生就业问题的有效途径。

大学生就业;高校;高等教育

大学生是一个有文化、素质高的群体,是推动国家发展的重要力量。然而在市场经济下,高校大量扩招,每年向社会输送大量毕业生,使得大学生就业面临严峻挑战。如不能妥善处理这一问题,不仅影响大学生工作积极性,而且会增加社会不稳定因素。因此,加强大学生就业问题研究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

一、大学生就业现状分析

1.大学生毕业人数急剧增加

为提高全民综合素质,为社会发展提供人才支撑,我国很多高校扩大招生规模,使得我国高校毕业生人数不断增加,图1为2001—2016年全国高校毕业生人数。

图1 2001-2016年全国高校毕业生人数

由图1不难看出,2006年全国高校毕业生人数为413万人,而2016年全国毕业生人数达到765万人,毕业生人数增长将近两倍,2016年因此被称为史上“最难毕业季”。国务院总理李克强在人社部召开就业工作座谈会时公布,2016年高校毕业生人数创历史新高,包括中职毕业生就业人数达到1200多万。如此庞大的毕业生队伍走向社会,不仅给社会就业资源产生较大影响,而且大学生自身将面临巨大的就业压力。

2.大学生就业状况调查

调查以发放问卷形式进行,共发放问卷18171份,参与大学生组成状况为:博士生106人、硕士生1321人、专科生4754人、本科生9547人,其中本科生为调查的主体人群。回收并剔除无效问卷后共获得15728份问卷,问卷有效率为86.6%。使用专业软件对统计数据进行处理。

月薪方面:参与调查的大学生多数期望月薪在3001~5000元范围,这一人数达到6972人,占调查总人数的44.3%。而且月薪随着学历的升高而升高。例如,专科生希望月薪为5150元,本科生希望月薪5500元,硕士生、博士生希望月薪分别为6630元、8060元。

期望工作地点方面:调查的人群中7671人(48.8%)希望在省会等二线城市就业,而后依次为地级市、直辖市,人数分别为4014人(25.5%)、2199人(14.0%)。愿意去县级城市工作的有1223人(7.8%),愿意在乡镇工作的有212人(1.3%),409人(2.6%)则考虑在海外就业。

就业选择方面:调查中8973人(57.1%)赞成找工作就业,3622人(23%)希望通过创业方式就业,2083人(13.2%)选择考研,有创业想法的毕业生超出考研的毕业生将近10个百分点。495人(3.1%)想出国深造,而555人(3.5%)并不着急就业,认为可以先缓几年。

基层就业意愿方面:调查的毕业生中愿意、可以考虑、不愿意去基层就业的比例分别为38.3%、41.7%、20.1%。其中“愿意”在基层就业所占比例较2014年的31.6%有所提高,“可以考虑”较2014年的51.8%有所降低,“不愿意”在基层就业的毕业生较2014年的16.5%有所提高。

就业影响因素方面:调查结果显示,5965人(37.9%)认为国家政策对毕业生就业影响较大。4830人(30.7%)认为房价是影响其就业的主要因素,3946人(25.1%)认为物价会给其就业产生影响。这一数据和2014年相比无太大变化。

二、大学生就业存在的问题

通过对2001—2016年高校毕业生数量的分析,以及对2015年高校大学生就业状况的调查可知,大学生在就业方面仍存在一些问题,一定程度上影响高校大学生的就业率。

1.国家就业政策落实较弱

影响大学生就业的因素中,多数学生认为国家政策影响较大。近年来,为帮助高校毕业生更好地就业,国家出台了一系列政策,但这些政策仍存在一些不足之处,导致其落实效果较差。例如,在国家相关部门号召下,地方政府出台了扶持大学生创业的一些政策,无论在公司注册流程、资金还是税收方面均给予较大扶持。但对“高校毕业生”这一概念的界定不合理,使得多数大学生宁愿找工作实现就业。经分析后不难发现,扶持大学生创业的政策多界定在“毕业后直接创业”,“毕业后两年内创业”,但没有社会经验的毕业生创业失败率较高,毕业后直接创业可能性很小,大多数毕业生不会选择直接创业。而且对毕业生而言,两年的时间比较短,使得很多创业的毕业生无法享受到政策扶持。另外,国家就业政策引导不到位。一方面,国家出台相关政策后,并未到高校进行宣传,使得多数毕业生缺乏对就业政策的必要了解,多数学生根据自己的专业、爱好盲目就业。另一方面,在基层就业的毕业生并未获得相关扶持,使得大学生大量涌向一线、二线城市,使得就业难度大大增加。

2.高校有效就业指导不足

高校给予大学生正确的就业指导可帮助大学生进行正确定位,实现顺利就业,然而多数高校在就业指导方面存在一些不足,使得很多大学生因不能认清自身及当前社会发展形势而无法顺利就业。一方面,就业指导课程设置不合理。部分高校安排就业指导课程时间较短,通常一个学期结课,学生无法对就业指导课程相关知识进行系统的学习与掌握。另一方面,在不同学年,学生对就业的认知有所不同,而部分高校并未结合这一特点进行就业指导,而是套用固定课程开展就业指导教学活动,使得就业指导无法达到预期效果,学生从课程中收获甚微。

3.大学生就业认知不准确

大学生对就业认知不准确是影响其就业困难的重要因素。一方面,多数大学生对自己的“大学生”身份定位过高。不少学生认为大学生应该做比较高尚的工作,既轻松又能获得好的收入,到基层就业多少和自己“大学生”的身份不匹配,因此不愿到基层工作,尽管部分学生对在基层就业不排斥,但期望的热情程度并不高。另一方面,没有做好充分的心理准备。多数大学生未充分认识到当前就业的严峻形势,选择工作岗位多以“工资高低”“轻松与否”作为选择岗位的指标。事实上,对于缺乏工作经验,工作能力有待提升的毕业生而言,很多用人单位很难提供其满意的岗位,导致部分大学生迟迟无法就业。另外,存在攀比心理。部分学生受同学到一线、二线城市工作的影响,未结合自身实际进行分析,而盲目到一线、二线城市就业,结果因自身能力有限,无法顺利就业。

三、大学生就业改善对策

影响大学生就业难的因素来自多个方面,需社会各界作出努力,尤其应注重从国家、高校、大学生三个层面积极采取针对性措施,为高校大学生顺利就业铺平道路,使其为我国社会发展做出应有贡献。

1.国家应创造良好的就业环境

就业环境直接影响高校大学生能否顺利就业,因此,国家相关部门应积极探索,创造良好的就业环境。首先,修订扶持大学生创业相关政策内容,对相关概念加以明确界定。考虑到大学生缺乏社会经验,不应鼓励毕业后直接创业的做法,而应鼓励其先就业后创业,注重创业成功率。同时,延长毕业生扶持年限,即对大学毕业5~10年后进行创业的仍应给予相关扶持,为提高大学生创业成功率提供保障。其次,加强政策引导。在出台扶持政策时,一方面应组织相关人员到高校宣传,使大学生充分了解国家在支持学生创业方面的政策;另一方面,鼓励大学生到基层就业,并给予相应补助,提高大学生到基层就业的积极性。最后,大力发展国民经济,增加就业岗位。国家应鼓励第三产业及高新技术产业发展,为高校大学生提供更多工作岗位。

2.高校应做好就业指导

高校应做好就业指导工作,避免学生走进就业误区。首先,制定详细的就业指导计划。高校应充分认识到就业给大学生及高校未来发展造成的影响,结合不同专业学生制定详细的就业指导计划,明确就业指导开展流程,确保就业指导活动按部就班地开展,避免学生盲目就业、跟风就业情况的发生。其次,合理安排就业指导课程。高校应适当增加就业指导课程课时,在不同学年均应安排就业指导课程,为学生讲解就业过程中应保持的心态、注意事项等,引导学生对自身进行正确定位。最后,讲解不同专业的就业形势。在开展就业指导课程时,教师为学生讲解不同专业的就业形势,使学生结合自身实际,选择适合自己的工作岗位。

3.大学生应树立正确的就业观

大学生应树立正确的就业观,选择适合自己的工作岗位同样能够实现自身价值,创造出属于自己的辉煌。首先,正确认识自己的大学生身份。大学生在选择就业岗位时不应过分追求“高工资”“岗位轻松”,而应从基层岗位开始,注重知识的学习与积累,将主要精力放在提升自身综合能力上。其次,做好充分心理准备。选择就业岗位时应做好充分的心理准备,正确评估自身实力,选择能够施展自身才华的工作岗位,避免陷入“高不成低不就”的尴尬境地。最后,不可盲目攀比。就业岗位的好坏与自身综合实力相关,因此,大学生就业应结合自身综合实力,进行准确的岗位定位。另外,注重专业外就业。部分大学生选择就业岗位时,仅考虑与自身专业对口的岗位,但寻找到对口的岗位非常困难,加上当前就业形势严峻、竞争激烈,因此大学生不应将就业岗位局限在对口专业上,而应考虑专业外就业,在工作中不断积累知识、提升能力才是关键。

[1]杨永红.新形势下高校大学生就业问题的思考[J].现代经济信息,2014(6).

[2]焦烈.新形势下高校大学生就业竞争力提升路径探析[J].黑龙江教育学院学报,2015(4).

[3]钱路平.当前就业压力下高校人才培养问题研究[D].济南:山东大学,2013.

G646

A

2095-7602(2017)09-0148-03

2017-06-20

谭晓兰(1974- ),女,讲师,硕士,从事招生制度改革与就业指导研究。

猜你喜欢
就业指导毕业生岗位
案例教学法在翻转课堂中的应用初探——以大学生就业指导课为例
大学生就业指导教育工作开展对策探讨
伤心的毕业生
你根本不知道,这届毕业生有多难
略谈开展大学生就业指导的重要性
一个没什么才能的北大毕业生
在保洁岗位上兢兢业业
走进“90后”岗位能手
高校辅导员在就业指导工作中作用探究
实施HR岗位轮换 打造复合型HRM团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