读《习近平七年知青岁月》有感

2017-10-21 08:41汪丽洁
写作(中旬) 2017年9期
关键词:追求知识中国梦

汪丽洁

摘要:读书多少是一个人能否成功的关键,而信仰是一个人对自己的人生观、价值观和世界观等的选择和持有。信仰之力是最为强大的精神力,是战胜一切困难的力量源泉。缺乏信仰,人们会变得迷惘。坚定信仰,就会走向成功。

关键词:知识;信仰;力量;追求;中国梦

1969年1月,年仅15岁的少年习近平来到梁家河村,开始了自己长达七年的知青生涯。短暂的迷惘之后,习近平迅速融入这片他父亲当年为之浴血奋战的黄土地,融入淳朴厚道的乡亲之中。

这个吃着精米细粮长大的城市知青,从中国最古老、最底层的民众生活入手,开启了自己平凡世界不平凡的人生轨迹;细皮嫩肉的身体习惯了成群跳蚤的叮咬,照样睡得香甜安详;吃惯了大米白面的牙齿,适应了难以下咽的粗粝杂粮,愣是从中嚼出了浓浓的乡情;从小没干过粗活的双手很快磨出老茧,整个人成了村里数得着的壮劳力;20岁出头的他就当上大队党支部书记,成了乡亲们的智多星和主心骨。陜北的夜晚黑暗而宁静,乡亲们总是喜欢聚集到习近平的窑洞里,听他谈古论今、把望未来。在日复一日、夜复一夜的拉话闲谈中,梁家河村摆脱贫穷的蓝图悄然绘就,一眼眼水井、一块块坝地在村边出现;红红火火的铁业社、热热闹闹的代销店,成了村里的摇钱树和新景观。乡亲们手头有了活钱,村里的日子有了盼头……

梁家河的七年,是习近平同志治党、治国、治军思想的基石,是习近平同志从插队的“好后生”一步一步成长为党的领袖的人生起点,更是青年习近平读懂人生、读懂中国、读懂中国共产党的第一课,也是青年习近平思考人生、思考中国、思考中国共产党的第一站。

在《习近平的七年知青岁月》里,有29位受访者,讲述自己当年亲身经历的往事,用真实的历史细节再现了习近平七年知青岁月的艰苦生活和成长历程。透过这些讲述,我们看到了“为人民担当”,看到了“实事求是”,看到了“群众路线”,看到了“艰苦奋斗”,看到了“精准脱贫”,看到了“四个坚持”,看到了“四个自信”,看到了坚定的信念与党的历史使命的传承。

面对贫困、清苦的陕北农村生活,习近平和群众打成一片,与村民同吃同住同劳动,在梁家河坚定了自己的理想信念,积累了丰富的精神食粮,增长了治国理政的基本才干。在七年艰苦的知青岁月里,习近平同志树立了一心为民、坚定正确的政治方向,养成了百折不挠、积极乐观的精神品格,塑造了从容执着、大气磅礴的精神格局,锻造了艰苦奋斗、自力更生的优良作风,锤炼了实事求是、严谨务实的思想方法,展现了勤于学习、敢为人先的青年特征。在梁家河,习近平接受了中国农村的国情教育,汲取了黄土高原的革命营养,实现了理想信念的全面升华。

习近平的知青经历是当代青年最好的励志教材。

前段时间,我阅读了《毛泽东传》这部书,对比两位领袖,伟人有相同之处:汲取知识、坚定信仰。

年少岁月的中毛泽东读了在韶山冲所有他能读到的书,当他发现周围的“营养”已经不足以支持他的成长时,他选择了走出韶山,去寻找更肥沃的“土地”;晚年的毛泽东更是伴书而眠,他的床一半留给了他的书籍。毛泽东的一生是用知识和信仰武装起来的一生,他作为中国共产党的主要缔造者,他为中华人民共和国能屹立与世界之林,做出了举世瞩目的贡献!当年,习总书记去梁家河村当知青时,也是带上了满满两大皮箱书籍,不管白天干活儿有多辛苦,晚上总是要坚持读书,不忘学习。习总书记在工作中多次提出领导干部要爱读书、读好书、善读书,真正把读书学习当成一种生活态度、一种工作责任、一种精神追求,积极推动学习型政党、学习型社会建设。由此可见,读书多少是一个人能否成功的关键,读书是一个人在学术理论上的深思和感悟的过程,作为一名学者,只有拥有深刻的理论和坚定的信仰,才能彰显出其人格魅力和社会洞察力,才能成为受人尊敬的智者。

虽然习近平生在革命家庭,但是他的家庭又是不幸的。习近平的父亲习仲勋“文革”蒙冤16年,其间,习近平曾十多次向党组织递交入党申请书,但是每一次都遭到冷遇,主要原因就是他父亲习仲勋的所谓“问题”。但是,这些都没有动摇习近平平同志对中国共产党的忠心和信仰。

回顾历史,有这样一组耐人寻味的对比:1924年,孙中山在黄埔军校号召,要把革命做成功,便要从今天起立一个志愿,一生一世,都不存升官发财的心理。然而仅仅十几年过去,抗战“前方吃紧”,国民党要员却在“后方紧吃”,等到抗战胜利,当年的革命理想,更是被抛到了九霄云外;反观共产党领导下的陕甘宁边区政府,“县长概是民选,官吏如贪污五十元者革职,五百元的枪毙,余者定罪科罚,严令实行,犯者无情面可袒护优容”。在极其残酷的条件下,坚定信仰武装起来的革命队伍,赢得了千千万万民众舍生忘死的紧密追随,让“小米加步枪”生发出战胜“飞机和大炮”的巨大威力。这就是信仰的力量!

习近平总书记强调:人民有信仰,民族有希望,国家有力量,是对人民、对民族、对国家虔诚的信仰支撑着他们默默奉献,正是他们的奉献,才让中国真正有了自保之力,在国际社会上不用低头让步!

我曾到过西安,特意去了趟法门寺,在法门寺艺术长廊的文化墙壁上,我有幸看到习近平总书记曾经在此的过往足迹。无论何时,他从未对共产党产生过过一丝一毫的动摇,他始终坚信马克思主义,坚信中国共产党。作为一名马克思主义学院的学生我们的信仰就是对马克思主义的信念,对共产主义和社会主义的信仰,对党和人民的忠诚。我们应始终坚定这份信念、坚定这份信仰、坚定这份忠诚。

身为一名马克思主义信仰者,我深刻的感受到学习的重要性!因此在今后的学习生活中,我一定做到:坚持以习总书的重要讲话为指导思想,努力提升自己。真正做到:理论上清醒,政治上坚定。进一步全面而又深刻地学习马克思列宁主义、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科学发展观,深入学习党的十八大以来习总书记的讲话和党中央治国理政的新理念、新思想、新战略,不断提高自己的马克思主义思想觉悟和理论水平,始终保持对远大理想和奋斗目标的清醒认知和执着追求,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梦而努力奋斗!

猜你喜欢
追求知识中国梦
锲而不舍“追求”陈都灵张艺兴哈欠连天状态不佳
莫言《红树林》蕴含的文学价值思考
习题变一变 思维现一现
是“知识”,还是“知识权力”追求?
爱与知识的力量
美媒:非洲人欲在华追求“中国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