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议如何培养小学生课前预习习惯

2017-10-21 07:11段银素
学校教育研究 2017年28期
关键词:课前预习习惯课文

段银素

小学语文课前预习是小学语文教学的一个重要的环节,这对于学生养成良好的预习习惯,提高预习水平,是大有帮助的。在实际教学中,通过“预习”这一环节对学生进行学法指导,重视预习中的个体差异,强化训练,从而提高阅读教学的课堂效率,不失为一个良策。通过预习,不但可以缩短孩子在学习上的差距,使他在课堂上显得更自信,更有勇气,而且可以让孩子自己摸索出一条学习的途径,积累一些自学的学习方法。著名教育家叶圣陶先生曾说:“学生通过预习,自己阅读课文,动了大脑,得到理解,当讨论的时候,見到自己的理解与讨论的结果正相吻合,便有独创成功的快感到。这种快感、思索与注意力,足以鼓动阅读的兴趣,增进阅读的效果,有很高的价值。”这是对预习重要性的精辟阐述。

学生课前课前预习如此重要,那么作为一名语文教师在教学中应如何培养学生的预习习惯呢?结合自身的教学实践,本人认为可通过以下四种形式去达成这一目标。

1.以教师指导为主的预习

教师是教学活动的主导,教师的鼓励与引导对帮助学生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有着至关重要的作用,自主学习的意识会影响到学生的未来乃至一生。培养学生养成良好的预习习惯,首先是教师自己要提出高标准严要求,对重点篇目的课文进行认真地研读,提出既有一定的思考价值、又有吸引力的,能促使学生产生浓厚的学习、探索兴趣的预习题。其次是注重课堂上的检测与落实,避免“雷声大雨点小”的不良习惯,做到“掷地有声”,落实到位。具体说应抓好这六个环节:

一是读。读不仅可以帮助学生理解课文内容、体会作者的思想感情、了解作者的写作技巧,更有助于学生自己发现问题,增强听课的目的性。古人说:“读书百遍,其义自见。”大声朗读三遍,把课文读通读顺。一读,边读边画出不理解的词语和句子,大致了解课文的主要内容。,二读,可以联系上下文来理解一些含义深刻词语和句子。三读,加深对课文的理解,体会课文的中心思想和作者的思想感情。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是新课标教学的重要目标,也是语文教学重要手段。语文教学离不开“读”而预习更离不开“读”所以,“读”在预习中是最不能忽视的一个首要环节。

二是查。初读一篇新文章,学生总会遇到一些不理解的生词。这时,老师应提醒学生用工具书帮忙,并把易错的字音、较难记的字形、字义,记录在书上。特别是一些多义字,一定要结合上下文理解,鼓励学生反复体会,自查自悟。切忌学生从现成的参考书上照抄答案。碰到一些历史名词、科学术语,可让学生到网上、图书室翻阅有关资料。

三是画。正如徐特立所说“不动笔墨不读书”读书时要在课本上圈圈点点,画出重点词句段。教师可指导学生用不同的符号,如“~”“√”勾画文中的重难点。另外,学生自己认为精彩的描写、含义深刻的句段及对自己有所触动、有所启发的片段,都可以选用自己喜爱的固定标志画出来。

四是记。把文中优美的词句、段落摘抄下来而且要持之以恒。这样不仅会丰富自己的词汇,还会增加口头表达能力和提高写作能力。

五是问。在预习时学生遇到疑难问题时可以把它标在课本上,看谁标的问题最多。老师对有价值的问题给予表扬和支持,这样学生为了发现问题,就会积极地开动脑筋去找出疑点,到上课时就大胆的质疑。并鼓励他们自己动脑筋解决这些问题。

六是想。想想文中一些重点词语和含义深刻的句子的意思,是否可以通过联系上下文来理解。想想这篇课文主要讲了一件什么事?给你的印象是什么?同学们通过课前预习的思考后,等到老师上课时学生就会很积极和主动,学起来也比较轻松。

2.以小组形式为主的预习

经过一段时间由教师指导形式的预习,学生逐渐掌握了预习的方法,这时就要转入新的形式,让学生以自愿组合的方式,一起预习,互相影响、互相启发、互相促进,形成预习的浓厚氛围。

3.以学生个体为主的预习

学生是学习的主体,教师指导、同学合作预习是个体预习的基础,学生经过了前两个阶段的训练,对预习也摸出了门道,在课堂上也尝到了预习的甜头,渐渐地把预习作为一种兴趣。这样就可以在教师预习题的提示下能较为自觉的预习。

4.以创造性为主的预习

在经过一段时间由教师设置问题预习的基础上,学生能逐渐地体会和把握到设置预习题的思路、做法,再经过教师指导,这样的“体会”与“把握”将逐步内化为独立预习的能力。鼓励学生根据课文自主的设计预习的题目,实现由教师设置题目到学生自主设置题目的转变,其间教师的点拨、指导、鼓励尤为重要,当然也要有一个过程,开始学生“仿照设置问题”,势必存在一些偏颇、谬误,此时,就不能任由学生机械的模仿,此时教师就及时给予他们有效的指导、点拨,使他们发挥思维创造力,达到预习的效果。

经过一段时间的“预习习惯”的培养和教学实践,使学生在思想上提高了对课前预习的认识,充分调动了学生学习的积极性,拓展了学生思维,绝大多数同学对学习语文逐渐的产生了兴趣,对课前老师布置的预习作业能够积极的、严肃认真的去完成。在上每节课之前首先要完成预习作业已经成为语文课必不可少的重要内容之一,同学们课前预习的良好学习习惯正在形成。

总之,预习是一个重要的学习方法,是一种良好的学习习惯,也是一种人生智慧。真正有质量的预习不仅能极大地提高教学效率,而且能使学生在语言表达、思维能力、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等多方面得到提高,特别是对于可塑性强的小学生,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将使他们终身受益。因此,对小学生加强预习习惯的引导和养成教育是非常必要的,任务也是艰巨的,其作用是不可低估的。

猜你喜欢
课前预习习惯课文
习惯
上课好习惯
小学数学课前预习式微课的应用策略
好习惯
用好导学案将课前预习进行到底
端午节的来历
课前预习对初中数学教学的作用探讨
背课文
做好课前预习
增进健康的8个好习惯(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