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西美术作品中乡土农桑情怀的研究

2017-10-21 19:41朱梓豪
大东方 2017年12期
关键词:鲁本斯农民

朱梓豪

摘要:本文以鲁本斯的《农民的舞蹈》和罗中立的《父亲》为研究对象,通过对比分析两幅画作的主要人物特点,旨在解读以农民为艺术本体的画作所蕴含的相似乡土农桑情怀,探讨中西方在艺术创作中的共同之处。

关键词:鲁本斯《农民的舞蹈》;罗中立《父亲》;农民;乡土农桑情怀

一、画家简介与创作背景

彼得·保罗·鲁本斯是文艺复兴后欧洲的近代绘画巨匠,也是巴洛克风格画家的主要代表。处于巴洛克时期的十七世纪欧洲,教皇神权统治力量巨大。艺术家们在创作时往往对理想的美好生活表示强烈的追求,同时关注现实世界、重视人物刻画以及寄情于画也成为了当时美术创作的新风尚,鲁本斯便是这类创作者的杰出代表(李晖,2007)。其代表画作《农民的舞蹈》反映出鲁本斯写实风格作品中的乡土人文关怀精神,表现了教皇神权压迫下普通农民对于美好生活的追求的主题。罗中立,1981年毕业于四川美术学院油画系,是上世纪80年代中国西部地区“川渝本土风”的主要代表画家。他们注重将中国本土化的乡土民俗风情元素融入油画写实手法当作,其中罗中立的《父亲》便是一幅典型的乡土写实主义油画作品,蕴含着艺术家深厚的乡土农桑情怀。

二、《农名的舞蹈》画作解读

《农名的舞蹈》描绘的是在意大利的一个风景秀丽的村庄里,农民们在树下手拉手围成圈欢快舞蹈的生动场景。整幅画给人以视觉上的美感,突出表现在主体人物以及画面色彩搭配上,同时给人以心理上的情感共鸣。首先在人物刻画上,主要人物即农民们的动作与神态极富表现力与感染力,手拉手的圆圈舞蹈动作在乡村背景下融合了人与自然的美。虽然画作上人物的舞蹈动作被定格成了静止状态,但手拉手圆圈的动作却又富含连续性,使原本静态的事物在画作上呈现出极强的生命力。主体人物的表情活灵活现,农民们的脸上无不洋溢着幸福喜悦的表情,这便是以下层农民阶级的生活写实来表达教皇神权压迫下人们追求理想美好生活的积极乐观情感。其次整幅画在色彩上也独具匠心,通过不同色彩的搭配赋予画作情感表现力。画面基调为暗青色,符合欧式乡村的自然地理环境特点,并以此为背景与画面中心的金黄色,即與明亮色调形成鲜明对比,达到突显刻画主体的作用。而金黄色的运用恰恰符合巴洛克风格绘画中热情奔放与浪漫欢快的情感格调,进而凸显了刻画主体人物的情感,即乡村农民在压迫背景下内心向往自由美好生活的理想追求(徐婷婷, 2016)。

鲁本斯的《农名的舞蹈》以下层农民形象为刻画主体,反映社会现实,这也尼德兰画派中的世俗精神的体现。鲁本斯把乡土农村狂欢场面中人物的乐观、开朗、自由、富有激情的特点表现地淋漓尽致,通过描绘主体农民舞蹈动作的生命力以及积极向上的精神画面,来体现压迫背景下的普通劳动人民内心的对于美好生活的追求向往,蕴含着乡土农桑的人文关怀精神。

三、《父亲》画作解读

《父亲》采用照相写实主义手法成功地塑造了一个淳朴地道的典型中国农民形象(林钰源,2010)。画中的农民头裹白布,在阳光下黝黑的脸显得满面油光;豆粒大颗的汗珠在布满皱纹的额头上闪烁着光彩;塌陷的眼眶显露出困倦又迷茫的神态,却又同锐利且饱含希冀的眼神形成对比;缺了门牙的嘴微张着,干裂的唇与碗中的水形成呼应;灰白的胡须、手上的厚茧与灰黑指甲,这些写实生动的人物细节刻画,表现出中国乡村农民生活的艰难不易与酸楚。画家通过《父亲》以小见大,反应出上世纪八十年代中国广大辛勤耕种的农民形象。

《父亲》的创作灵感与罗中立的乡土农桑情怀密不可分,尤其是画家在文革时期大巴山区的十年知青生活,使得乡村农民构成了他绘画的主题。据他回忆到:某年除夕夜,他见到了一个老人蜷缩着身子,在寒夜双眼直盯守着一个粪池,身子在寒风中颤抖。老人孤独的身影与窘迫的生活场景深深触动了他,《父亲》人物原型的创作灵感由此而来。在任四川美术学院校长期间,罗中立的乡土农桑情怀也体现在新校区的景观设计当中。首先便是如农家土屋风格似的校门,而校园外围墙面则是由土陶瓦罐装饰而成;校园内满布油菜花圃,点缀着农家的猪圈特色景观;校园林间小道边用木头搭成的亭台,不经粉刷的教学楼,以及校园周边的农村房屋,使得整个川美新校区如同农村田园一般,有着浓厚的乡土农桑之感。

罗中立油画作品中的乡土农桑主题究其深层原因是画家早年在大巴山区的所见所闻使其对农民产生了深厚真挚的情感。从《父亲》到《春蚕》再到《春眠》等以农民为刻画主体的作品,都成为了20世纪80年代中国农民生活的切实写照(曽繁燕, 2011)。这都是画家建立在客观真实的基础之上对现实生活的反映,表达了对大巴山人民纯朴的热爱之情与对本土农民的深切关注,更是作者所经历的乡村生活的再现和乡土农桑情怀的真切流露。

四、结语

画作《农民的舞蹈》和《父亲》表明在不同时代,中西画家都本着“艺术源于生活”的创作理念,关注生活,反映现实,个中所传递的主题情感往往也因艺术本体的趋同而具有相似性。本文探讨的以农民为人物主体的画作所蕴含乡土农桑情怀便是典型的例子。

参考文献

[1] 徐婷婷.勃鲁盖尔与鲁本斯的同名画作《农民的舞蹈》的对比研究[J]. 现代装饰. 2016(6)

[2] 曽繁燕.罗中立油画的“本土化”与“当代化”探究[J]. 西南农业大学学报.2011(8)

[3] 林钰源.罗中立与《父亲》[J]. 文艺争鸣.2010(22)

[4] 李晖.情感的力量—鲁本斯与巴洛克艺术[J]. 美术大观.2007(7)

(作者单位:重庆师范大学外国语学院)

猜你喜欢
鲁本斯农民
耕牛和农民
鲁本斯油画肖像技法研究
秦末农民大起义教学设计
农民
浅谈艺术大师鲁本斯与卡拉瓦乔人体绘画的异同
取消农业户口,农民还是“农民”吗
论鲁本斯《上下十字架》组画的艺术特色
古典主义绘画的技法及特点
我国农民专业合作社成员已达1200万(等10则)
做农民的贴心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