儿童绘本中的角色设计与研究

2017-10-22 01:31杨洋
文艺生活·下旬刊 2017年9期
关键词:表情功能性绘本

杨洋

摘 要:我国儿童文学图书销售呈现了爆发性增长,但是存在的问题也很多,中国市场的童书存在良莠不齐的现象。基于儿童绘本整体水平的提高,绘本中的角色设计显得至关重要。角色设计一般兼具作者的本身个性与个人经验。绘本角色的表情、动作、语言的塑造与读者的感受、年龄划分也密切相关。

关键词:绘本;角色设计;表情;功能性;情感

中图分类号:J205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5-5312(2017)27-0022-02

一、前言

进入21世纪以来,我国儿童文学图书销售呈现了爆发性增长,年出版童书4万多种,总量世界第一,其中包含引进的优秀的国外绘本。但是存在的问题也很多,中国市场的童书存在良莠不齐的现象。从心理学角度分析,少儿的阅读方法、图书选择的水平、图书适合的儿童年龄划分界限模糊、中国原创绘本的开发拓展等等问题。儿童绘本的角色设计是指绘本书籍中的角色的概念设计,包括设计角色的造型、风格、色调、性格等方面。角色设计与绘本的故事情节密切相关,随着故事的逐渐发展逐步注入性格特点。教育家沃尔特·索耶说,成功的角色塑造需要作者具有讨喜读者和让人铭记的能力。这句话充分说明了角色设计对于绘本整体水平的提高有着非常重要的作用。

二、创建绘本主人公

首先,绘本需要创建一个主人公,即故事的主角。因为主人公是由作者创建的,所以自然它的身上兼具作者的本身个性与个人经验。绘本分为单册绘本与系列绘本。因为篇幅有限,单册绘本的主人公可以一次性赋予它所有的性格特点;相反,系列绘本就可以随着故事的不断深入逐步赋予主人公变化的性格特点。

主人公的性格可以是不断变化的,例如:从胆小到勇敢。单册绘本美国绘本画家李欧·李奥尼的《小黑鱼》故事中,采用拓印的方法,绘制快乐的小红鱼、凶恶的金枪鱼、像彩虹果冻的水母、笨拙的大龙虾、森林似的海藻、长尾巴的海鳗等角色及丰富奇幻的海底世界。小黑鱼采用直接平涂的画法,与拓印的配角和背景的虚画法形成鲜明对比,突出小黑鱼的主角形象。小黑鱼在故事中也从胆小成长为带领小红鱼勇斗大鱼的领导者。

《不一样的卡梅拉》的作者是法国的约里波瓦,绘图是法国艾利施。系列故事讲的是母鸡卡梅拉和她的儿女们卡梅利多和卡门的历险故事。作者在去新西兰的度假中,看到一只小鸡站在沙滩上,面对辽阔的海洋,这样的情景深深触动了作者的心,于是就有了为一只小鸡写故事的想法。于是《我想去看海》就在他们回国以后开始创作了,结局是卡梅拉和皮迪克结婚生子结尾。因为小读者的对卡梅拉的喜爱,接下来的故事只好由卡梅拉的孩子们继续完成了。卡梅拉、卡梅利多、卡门、贝里奥,都是非常有性格与个性的,具有“叛逆”精神的卡梅拉家族,不安于现状是一每一本故事的开始,也是孩子们喜欢小鸡们的理由。画面中有很多小秘密让小读者去发现,例如《我想要个弟弟》里的蒙克的《呐喊》,是向世界名画的致敬。除此之外还有向历史人物、典故、文学作品的致敬,等待小读者们一一去发现。

三、主角的选择

(一)主角的选择是人还是动物都是可以的

孩子生活的世界是人的世界,所以,主角的选择是人的话可以更贴合真实的世界。如果主角选择动物的话,可以产生一定的距离感。儿童绘本的受众为儿童,儿童天生比较敏感。如果故事中动物主角的亲人去世了,孩子可以适当的接受,但如果换成人是主角的话,孩子可能更会感同身受,在情感上接受不了。比如在《白雪公主》的故事中,白雪公主的妈妈去世了,有的3-4岁左右小女孩一听到这个情节就会悲痛不已,哇哇大哭。所以,考虑到保护孩子的情感因素,遇到类似情节如果主角换成是动物的话,适当拉远和孩子的距离,孩子的接受度会有所增强。

(二)适合做主角的动物

那么有哪些动物适合做绘本的主角呢?常见的动物有兔子、鸭子、熊等。它们一般长的比较可爱,是孩子们生活中比较喜欢的对象,无形之中就增加了孩子与绘本主角的亲切感。如爱尔兰画家山姆·麦克布雷尼《猜猜我有多愛你》选择的主角是两只棕黄色的长耳兔,主要采用水彩材料绘制;美国画家南西塔富利《你看到我的小鸭了吗?》主角是焦急的鸭妈妈和一群淘气的小鸭子。田宇老师的《敲门小熊》的主角是一只天真呆呆的小熊,采用手绘与电子拼贴相结合的方法。

相反,一些生活中不常见到的、造型表情不容易表达情绪的、不容易产生共同感的动物不适合作为绘本的主角,例如昆虫类。但是,也有一些绘本根据合适的故事把不适合作为主角的昆虫形象塑造的很好。例如莉迪亚·莫恩科的《啊!蜘蛛》中,一只寂寞的蜘蛛,想成一家人的宠物,想尽办法—表演跳舞、表现自己干净、省事等,结果被赶了出去。而当它心灰意冷时专注于编织美丽的网时,这一大家人发现了这些闪闪发亮的蜘蛛网,它意外地成为了这家人的宠物。绘本采用手绘与拼贴的技法。蜘蛛本来形象就让人产生脏脏的、有毒的感觉,也不适合做宠物,正好贴切了故事的情节发展。

(三)绘本角色的表情、动作、语言的塑造与读者的感受、年龄划分也密切相关

绘画的角色的喜、怒、哀、乐,小读者可以第一眼就明确感知,这就说明角色的面部表情是成功的。所以,绘本作者在绘画表情练习时,可以把画稿拿给小朋友看来检验自己所画的是否准确到位。

其次,不同年龄阶段的小孩的肢体语言发展也不一样。例如,儿童一般身材比较矮小,习惯往上看的视角,所以,他们看的东西一般都很大。同样是表达坐椅子这件事情,大人直接坐下就可以了,但如果是小朋友的话,有可能就是爬上椅子再坐下这样一个动作。认真的观察生活细节,并把它画到绘本里。1岁半的小朋友开始从镜子中认识自己,喜欢做重复的事情;2岁以后,开始有反抗大人的想法;2-3岁开始喜欢玩角色扮演的游戏,如医生、公主、父母的行为。他们不会认为是在模仿,而是认为自己就是医生、公主。比如,孩子喜欢模仿大人刷牙,但是又不喜欢牙膏辣辣的味道。日本的绘本画家宫西达也《神奇牙膏》,就通过通过刷不同食物味道的牙膏可以变身,每次翻页都有一个惊喜的变身吸引小朋友的注意力。翻页是绘本与读者互动的元素,是儿童可以亲自参与并控制故事节奏的快慢。把刷牙变成了一件欢乐神奇的事情,相信小朋友在轻松愉快的阅读完故事后,自然就不再头疼牙膏味道不太好这件事情。如果我们给杯子、桌子、冰箱画上眼睛,孩子会认为他们都是有生命的物体,是可以接受的。所以,在一些绘本中,杯子、桌子、冰箱也是可以作为角色的。捷克画家兹德内克·米勒绘画的《小火车真忙碌》绘本,主角就是一辆可爱的卡通小火车,画家给小火车填上了可爱的刘海、黑色的眼睛、红色的嘴巴和鼻子,相信小朋友看到之后也会认为小火车是一个活生生的好朋友。绘本色调明快、唯美细腻,配合故事的活泼有趣,绘画风格活泼明朗。画家运用细致的笔触与充满诗意的色彩,创作出了一页页温馨而美好的画面。故事里还包含着友情、乐观、勇敢、智慧、爱等精神内涵,于潜移默化中为小朋友传递在平凡生活中乐于助人的品质与态度。也有的绘本角色没有面部表情,通过添加四肢和人的动态来增加生命力。例如周翔老师的《一园青菜成了精》绘本,故事来自于北方民谣,讲述了一园青菜在主人离去后大战一场,最后由青葱变成熟的过程。画面里的拿着战旗的胡萝卜、张牙舞抓的莲藕、大肚皮腿短的茄子,因为填上了四肢,虽然没有面部表情,依然活灵活现、生命力十足。endprint

四、绘本的情感性

(一)绘本的角色设计与故事情节密不可分

绘本的功能是通过讲故事的形式让孩子学会成长,面对与解决生活中遇到的各种问题,同时要关注儿童的心理,注意讲述故事的方式和方法。日本画家菊田真理子的处女作《无论何时都能相见》,“第一次让孩子们认识死亡、离别,并走出悲伤”,并获得了当年度(1999年)博洛尼亚插画特别奖。故事讲述的一只小狗叫小白,它想念主人小美希。可是,不管它怎么找、怎么嗅,都找不到小美希了,小美希已经去世了。直到有一天它明白,只要闭上眼睛思念着小主人,小美希的面孔就会浮现于脑海。只要思念,他们就随时可以想见。绘本通过动物小狗作为故事的主角讲述离别的故事,翻转视角,如果小狗去世了,思考小孩的心理接受度会怎样呢?除此之外,人称的表述对于故事本身来讲也是非常重要的。一般人称有三种方式:第一人称、第二人称、第三人称。第一人称是“我”。第二人称是“你”例如,第三人称是“它”、“他”、“她”。一般来讲,第一人称可以拉近与读者的距離,第二人称比较少见,第三人称比较适合表达有悲伤情绪的题材,需要根据不同的故事进行选择。

(二)绘本教会孩子们学会生活中应对各项难题

日本画家田村茂的《蚂蚁和西瓜》讲述了一群蚂蚁用智慧与合作将一个西瓜搬运回家的故事。蚂蚁和西瓜都是小朋友们非常喜欢的动物与食物。西瓜体量的巨大与蚂蚁个子的弱小形成鲜明的对比。图画中还介绍了蚂蚁的生活习性和生活习惯。作者对地下蚁穴的描绘,刻画得细致入微,最有趣的是蚁穴的各个房间都有一些标牌,用手写的字体标注:“糖果”、“饼干”、“奶酪”、“蘑菇种植室”、“宝物”、“正在施工”等。 绘本画面色彩明亮简练,绿皮红壤的西瓜、棕色的蚂蚁、黑色的西瓜投影。充满了读图乐趣的插画与简练的文字,整个绘本让人爱不释手。

(三)在进行绘本角色的创作时,还要善于利用书籍本身的翻页结构进行故事的创作,也是一种非常讨巧与带动情趣的办法

《蹦!》是日本插图画家松冈达英的作品。这本书属于低幼绘本,整本书就一个字蹦不断重复,却深受小朋友喜欢,原因是刚刚开始学习说话的孩子,喜欢不断的重复的词汇,而整本书不断重复的蹦字带给孩子非常快乐的感觉。画面非常干净清爽,比如封面是一只蹲着的青蛙,第一页就是青蛙高高蹦起的样子,配一个大大的蹦字。动物形象非常亲切可爱,生动活泼,内容简单,妈妈除了可以和孩子进行语音的互动外,也可以进行肢体语言“蹦”的互动,亲自体验非常强。除此之外,大部分绘本是左右翻页的,善于利用翻页的设计增加创意点也是带动角色情绪的方法。

五、结语

总之,绘本的角色设计跟主角的选择、读者的年龄发育阶段、故事内容与情节、书籍的结构设计等因素都有着非常重要的作用。小读者对绘本的喜爱成都是检验角色设计的成功与否的重要手段,绘本画家应该多去观察小朋友的日常生活,多与小朋友交流。从生活中寻找绘本角色设计的创作灵感,而不应该是闭门造车。好的绘本设计只有先感动自己才能感染读者。

参考文献:

[1]李欧·李奥尼.小黑鱼[M].海南:南海出版公司,2016.

[2]周翔.一园青菜成了精[M].济南:明天出版社,2008.

[3]田宇.敲门小熊[M].北京:北京联合出版公司,2017.

[4]丹尼丝·马图卡.图画书宝典 [M].北京:北京联合出版公司,2017.endprint

猜你喜欢
表情功能性绘本
基于十二指肠异常探讨功能性消化不良的中医研究进展
绘本
绘本
绘本
一种功能性散热板的产品开发及注射模设计
找“表情”
让音乐课“活”起来
不同功能性聚合物在洗涤剂中的应用
2015 元首“表情”
防治功能性消化不良药膳两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