任务驱动法教学模式在技工院校的应用

2017-10-25 13:49张娜孙瑞青
职业·下旬 2017年7期
关键词:任务驱动法应用探究教学模式

张娜 孙瑞青

摘要:本文通过任务驱动法教学模式与传统教学模式的对比,分析了任务驱动法教学模式的优势,并以城市轨道交通车站设备课程为例,介绍了任务驱动法教学模式在技工院校课堂中的实施情况。

关键词:任务驱动法 教学模式 应用探究

一、任务驱动法的内涵

任务驱动法强调学生的学习必须与任务或问题相结合,以探索问题来引导和维持学习者的学习动机和兴趣,创建真实的教学环境,让学生带着真实的任务学习,以使学生拥有学习的主动权。

任务驱动法的提出,将零散的知识点有效地结合起来,以任务的方式呈现在学生面前,打破传统“教师教,学生学”的模式,将知识学习转变为任务,通过做任务让学生自主进行探究式学习,学生能够根据原有知识结构,充分发挥自己的潜能,进行知识的重组和构建,真正将理论知识转化为实际应用。

二、任务驱动法在技工院校的实例应用

在教学中引入任务驱动法发现,该教学模式有效地提高了学生学习的兴趣,培养了学生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提高了学生的学习能力和团队合作能力,提高了课堂教学效果。以城市轨道交通车站设备这门课程为例,任务驱动法的引入改变之前枯燥乏味的知识内容,将典型工作任务转化为教学内容,让学生体验学习即工作的教学过程。

以“城市轨道交通自动售检票系统”这一章节为例,采用任务驱动法授课主要分为四个基本环节:创设情境一明确任务一自主探究学习一效果评价。

创设情境环节主要是教师根据教学目标和要求,依据岗位职能需求以视频或ppt的方式,向学生展示地铁站务人员的工作内容,利用学生现有的知识引导学生进行联想,激发学生探索新知识的能力。

明确任务环节主要是教师将课堂讲授内容与典型工作任务“自动售票机只收硬币不收纸币”相结合,让学生有针对性地进行任务学习。通过任务的实施开展,能够有效地将理论知识融入到工作内容,体验“学习即工作”的乐趣。

自主探究学习环节主要是让学生以小组形式完成任务而进行的一系列自主探究学习,包括查阅资料和小组讨论等。通过这一环节,让学生加强对知识的迁移,变理论知识为实际应用,从而较好地排除自动售票机的故障。

效果评价环节主要是对学生任务完成情况的点评。该环节不仅对任务的结果进行点评,同时对学生掌握知识的情况给出一个正确的评价,让学生能够查漏补缺。

通过任务驱动法教学模式的实施,学生既掌握了自动售检票的理论知识,同时对运营管理专业的相关工作内容和岗位职责有进一步的认知,有效地提高了课堂教学效率,激发学生学习的兴趣和探索精神。

三、任务驱动法的教学的优势

通过分析任务驱动法的内涵与教学步骤,与传统教学模式对比,任务驱动法的优势主要集中在以下几个方面。

课堂教师与学生角色的转变。与传统教学模式相比,任务驱动法成功的实现由教师“填鸭式”讲授变为学生主动参与学习,学生变被动地接受知识为积极主动的参与到任务学习。课堂上不会再出现教师讲得兴高采烈而学生睡意盎然的现象,学生成为课堂主体,主动探索研究任务的内容,教师以指导者的身份指导学生完成任务。

课堂评价方式的变化。传统教学模式中,采用的考核模式是以分数来判定学生学习的结果,学生对结果评价体系持抵触状态。任务驱动法与之相比,重在过程的展开与参与。教师进行效果评价会考察整个任务实施过程,包括小组的合作,小组成员能力的展示等等,有效地调动了学生完成任务的积极性,效果评价注重综合实施过程,关注学生的能力,而不再只关注成功与否。

课堂教学模式的变化。传统教学模式中,教师多以板书或ppt的形式将课堂重点内容呈现给学生。而任务驱动法通过引入相关教学场景,引发学生对任务的探究学习。教师根据学生在任务学习过程中出现的问题进行有针对性的讲解,学生则是根据任务要求有目的地进行学习,师生双方共同学习,形成良好的课堂教学氛围。

四、小结

任务驱动法改变了传统教学模式,成功地将任务学习引入课堂,提高了学生学习的参与度,既激励了学生学习的积极性,也锻炼了学生的自主探究能力,有助于提高技工院校课堂教学的效率,提高学生的实践能力,为社会提供更多高技能人才。

(作者单位:青島市技师学院)endprint

猜你喜欢
任务驱动法应用探究教学模式
群文阅读教学模式探讨
电预热在城市热水供热管网施工中的应用分析
物流运输管理课程教学改革探讨
任务驱动法在土木工程测量教学中的应用
几何画板在初中数学教学中的应用探究
“导学互动”教学模式在初中数学教学中的应用探究
任务驱动法在车工教学中的应用
“一精三多”教学模式的探索与实践
“导航杯”实践教学模式的做法与成效
5E教学模式对我国中学数学教学的启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