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影《追风筝的人》的多模态话语分析

2017-10-25 03:06张岳贤
戏剧之家 2017年18期
关键词:追风筝的人多模态电影

张岳贤

【摘 要】多模态话语分析理论对于电影语篇的解读以及构建具有重要的指导作用。本文在多模态话语分析理论的基础上,从文化层面、语境层面以及媒体层面三个层面对电影《追风筝的人》进行多模态话语分析。

【关键词】多模态;电影;追风筝的人

中图分类号:J905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007-0125(2017)18-0106-02

一、引言

多模态语篇分析是近年来语篇分析兴起的一个新的领域,是现代化信息社会的产物,是由传统的语篇分析和Halliday系统功能语言学当中的符号学相结合发展而来的。“多模态话语是运用听觉、视觉、触觉等多种感觉,通过语音、图像、声音、动作等多种手段和符号资源进行交际的现象”[1],从而传达一定的思想意义。

著名导演马克·福斯特执导的电影《追风筝的人》取材于美籍阿富汗裔作家卡勒德·胡塞尼的同名小说,电影以独特的视角展现了战争带给人们心灵的创伤,以及主人公阿米尔成年后对自己童年时期所犯过错的忏悔以及救赎。风筝是电影中最重要的意象,对推动故事情节起着最重要的作用,体现了主人公命运的转折。目前对电影《追风筝的人》的研究大都聚焦于主人公的人物分析,主题思想的剖析以及种族文化色彩的研究。本文根据多模态话语分析理论框架(张德禄教授提出的),先后从文化层面、语境层面和媒体层面对电影《追风筝的人》进行了仔细分析,采用多模态符号对电影语篇进行了意义构建,并从这一视角对电影进行欣赏。

二、多模态话语分析的理论基础

在1985年,Halliday在他的系统功能语言学理论中提出概念功能(ideationalfunction)、人际功能(interpersonalfunction)以及语篇功能(textualfunction)三大语言的元功能(metafunction)。[2]“概念功能指语言对人们在现实世界(包括内心世界)中的各种经历的表达功能,以及对两个或者两个以上意义单位间的逻辑关系的表达功能。人际功能指语言具有表达讲话者身份、判断、态度、动机的功能,以及它对事物的推断、判断、评价等功能。语篇功能是指把语言成分组织成语篇的功能。”[1]在系统功能语言学的基础上,Kress&VanLeeuwen参照Halliday的理论,把系统功能语言学当中的概念功能、人际功能和语篇功能这三大元功能延伸到视觉模式,并提出了多模态研究框架:从再现意义、互动意义和构图意义三个方面来分析图像。[3]

根据Halliday的系统功能语言学理论,张德禄提出了分为四个层面的多模态话语分析的综合理论框架:“文化层面、语境层面、内容层面和表达层面。多模态交际的关键因素是文化层面,它决定了交际的传统、交际的形式和技术。离开了文化层面,情景语境就无法解释了。文化层面包括意识形态和可以具体实现这种意识形态的交际过程。在具体的语境中,交际受到语场、语旨、语式所决定的语境因素制约。换言之,交际过程与体裁相适应,以相对固定的交际模式展开。在形式层面上,不同模态特点相互联系,一起来实现话语意义。在这个层面上,各个模态都有其形式系统,如视觉系统、听觉系统、触觉系统等。”[1]

笔者根据张德禄多模态话语分析理论框架,拟从文化层面、语境层面以及媒体层面三个视角对电影《追风筝的人》进行了多模态话语分析。

三、电影《追风筝的人》多模态话语分析

(一)文化层面

文化层面作为多模态交际的关键因素,决定了交际的传统、形式和技术。它包括意识形态和可以实现这种意识形态的具体形式。电影的故事情节一般都会以特定的时间、国家为背景。每部电影都会体现出在这个特定的时代中,该国家的一种特别的文化,因此,从文化层面对电影进行分析是至关重要的。

电影的前段呈现给观众的是一个充满独特风情的阿富汗的空间,使观众能够感受到阿富汗的异域风情。电影先看到的是阿富汗的放风筝习俗,风筝在全书中是一个主要线索,串起了上层人物阿米尔及其仆人哈桑之间既单纯又复杂的关系,风筝比赛这一精彩场景赋予阿米尔和哈桑的阿富汗童年生活一种如梦似幻的乌托邦色彩。电影让观众领略了阿富汗独特的传统风俗,在这里习俗的民族性得到了充分的体现。追风筝之后两个少年的友谊已经破裂。阿富汗也经过一系列的动乱,君主制的终结、苏联入侵,国内的不安全使阿米尔随父亲去了美国,这是电影的中段部分。之后他结婚生子,逐渐遗忘了与哈桑曾经有关的童年故事,融入了大量的美国的大国意识,电影将阿米尔父子两人逃亡美国作为新生活的开始,在强烈的美国主流文化意识下,美国是希望与美好未来的代名词,美国是彼岸的天堂。在电影《追风筝的人》中,阿米尔是自由主义、民主主义的化身。电影末段中,在塔利班的恐怖统治下,哈桑仍然守护者阿米尔曾经居住的家,不幸被杀害,阿米尔在父亲朋友的劝导下,返回喀布尔,并成功救出哈桑的儿子索拉博,把他带回美国,则代表着美国文化救世主的意味。

(二)语境层面

在具体的语境中,交际受到语场、语旨、语式所决定的语境因素制约。换言之,交际过程与体裁相适应,以相对固定的交际模式展开。在影片前段,语场为阿米尔和哈桑参加斗风筝比赛,语旨是阿米尔和哈桑主仆二人,阿米尔是主要比赛者,哈桑是助手。语式为阿米尔想要赢得这次比赛,想要得到父亲的赏识。电影中有一句很重要的台词:“为你,千千万万遍(Foryou,athousandtimesover)”,这句台词既出现在片头又出现在片尾,首尾呼应,极大地感动着观众。在电影的前段,哈桑說出这句话,表明仆人对主人的极大忠诚。哈桑为了给自己的小主人追回风筝,他默默地忍受了恶少阿瑟夫的侮辱,然而阿米尔目睹了一切却没有帮助哈桑,内心充满了愧疚和折磨。在电影末段,语场为阿米尔返回喀布尔解救哈桑的儿子索拉博,并把他带回美国。语旨是阿米尔以及自己的侄子索拉博。语式为阿米尔返回喀布尔解救出哈桑的儿子索拉博,并与他一起回到美国后,带他在湖畔公园放飞童年时代的那只风筝,并对他说“为你,千千万万遍”,这时索拉博看到在天空中放飞的风筝,脸上终于露出了微笑。

(三)媒体层面

不同模态特点相互联系,一起来实现话语意义。在这个层面上,各个模态都有其形式系统,如视觉系统、听觉系统、触觉系统等。[1]笔者通过分析电影当中的两个场景(开端与末尾),阐释多个媒体层面是如何一起实现话语意义的。

场景一影片的前段呈现给观众的是一个充满独特风情的阿富汗的视觉元素,同时听觉上伴有独具阿拉伯特色的弦乐器,悠扬的旋律带给观众一种安宁平静的氛围,听觉上给人以强烈冲击力,视觉与听觉元素的结合使观众能够感受到阿富汗的异域风情,具有相当强的震撼力。电影画面由黑色突然转向白色,与音乐上的节奏变化相呼应,同时在视觉方面给予观众一种强大的震撼。电影中画面正中央是一只正在飞行的风筝,象征着主人公的命运像风筝一样,飘忽不定。

场景二电影的末段,阿米尔返回喀布尔解救哈桑的儿子索拉博,当主人公第一次见到索拉博时,伴随着轻快的阿富汗独有的音乐,同时索拉博不由自主跳舞的画面,这一听觉和视觉交织的感触,让观众为索拉博遭受阿瑟夫惨无人道的折磨而备感震撼。影片的末尾和开片相呼应,哈桑的孩子被带到美国,阿米尔和他的妻子还有哈桑的孩子在如画的风景中放风筝,哈桑的孩子也终于在此刻露出从未有过的笑容。再一次将风筝搬入镜头,让观众想起了他和哈桑的小时候,也让观众看到了索拉博的未来。

四、结语

本文以系统功能语言学为基础的多模态话语分析理论为基础,分别从文化层面、语境层面以及媒体层面三个层面对电影《追风筝的人》进行多模态分析,使我们能够更好地理解电影作品中的人物以及故事情节等,提高我们鉴赏电影的水平。

参考文献:

[1]张德禄.多模态话语理论与媒体技术在外语教学中的应用[J].外语教学,2009.

[2]Halliday,M.A.K.AnIntroductiontoFunctionalGrammar[M].London:Arnold,1985.

[3]Kress,G.&Leeuwen,T.V.MultimodalDiscourse:TheModesandMediaofContemporaryCommunication[M].London:Arnold,2001.

猜你喜欢
追风筝的人多模态电影
《追风筝的人》:一本畅销书的十年
多模态理论视角下大学英语课堂的构建
新媒体环境下多模态商务英语课堂教师角色定位
评《追风筝的人》中哈桑的悲剧人生
论《追风筝的人》中的友情与救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