挖掘优势出版资源 促进可靠性技术发展

2017-10-27 04:26白天明
出版参考 2017年9期
关键词:质量提升丛书传承

白天明

摘要:国防工业出版社对可靠性理论与技术的发展始终保持着高度的关注,与以北京航空航天大学可靠性与系统工程学院为代表的可靠性科研机构合作出版了众多有影响力有代知性的一系列可靠性领域专业技术图书,形成并传承了在该领域策划组织重大出版项目的优势资源,紧跟可靠性国家发展战略并为保证顺利实施这些重大出版项目,积累了成功的思路、方法及经验。

关键词:可靠性 丛书 规划 质量提升 传承

2016年11月10日,国防工业出版社“十三五”国家重点出版规划项目《可靠性新技术》丛书出版启动会在北京航空航天大学为民楼召开。国防工业出版社总编辑、副总编辑,丛书主编、副主编以及各分册作者共40余人参加了本次启动会。本次会议的召开意味着,历经前期策划、组织申报到项目立项,出版社组织的最大规模可靠性技术原创丛书进入了正式出版程序。笔者试图将所做的工作梳理出一些可供借鉴的经验,与广大同行们交流,以促进国内科技类图书出版的发展。

一、国内可靠性技术和出版现状分析

“可靠性”是指系统或产品在规定条件下和规定时间内,完成规定功能的能力。它与产品整个寿命周期内的全部可靠性活动有关,是为了达到产品的可靠性要求而进行的有关可靠性设计分析、试验和生产使用等一系列工作的综合作用结果。

20世纪50年代,西方先进国家学术界、工业界就已展开对可靠性理论与技术广泛、持续的重视及研究,并取得了领先的成就。20世纪80年代初期,我国军工领域首先陆续开始在工程实践中引入和借鉴国外业已成熟和解密的可靠性标准、规范,取得了初步成效。随着我国军工产品从测绘仿制转向自主创新,军工领域率先开始投入专项预研经费,进行可靠性技术应用研究和基础研究。到2006年,可靠性专项研究进一步扩展到国家863计划、973计划以及自然科学基金计划中,形成了从基础理论、基础技术到应用技术的全方位研究局面。随后,国内若干单位先后建立了国家级、省部级的可靠性技术重点实验室,陆续成立了以推动可靠性事业发展、促进可靠性学术交流为主要目的的数十个行业学会、协会和可靠性工程技术中心。

伴随着可靠性技术的发展,国内一些科技类出版社也出版过一些可靠性领域的图书。电子工业出版社2015年出版的《可靠性技术丛书》(共15册),由工信部电子五所为庆祝60周年所庆组织所内专家编写,侧重于电子五所多年来在电子产品质量与可靠性实践经验的总结,内容有其局限性。科学出版社,机械工业出版社也出版过一些零散的可靠性类专著、教材、工具书等。

二、传承与发展,形成优势出版资源

我国可靠性技术的发展走过了从吸收转化到自主创新的艰辛道路,经过30余年的发展,国内已经形成了具有中国特色的原创的可靠性理论和技术成果,具备了打破国外技术封锁、支撑国内自主创新发展的良好态势。

国防工业出版社对可靠性理论与技术的发展始终高度关注,一代代编辑不断努力和坚持,紧跟可靠性技术发展动态,一直与该领域的国内顶尖专家们保持着密切沟通。早在1995年,就与我国可靠性事业的奠基人、国防科技及教育界著名专家、北京航空学院工程系统工程系杨为民教授合作出版了国内第一套《可靠性维修性保障性丛书》(共9册),该套丛书对推动武器装备质量观念的转变,提高武器装备水平的可靠性、维修性、保障性水平,发挥了重要作用,可谓是国内从事装备可靠性领域科研人员的宝典书,出版以来重印多次,发行二十余万册;2007年,针对型号各类产品的设计人员、可靠性工程专业人员和可靠性试验人员等,陆续出版了《型号可靠性工程手册》《结构可靠性设计手册》等大型工具书;2010年,又组织出版了《RMS型号可靠性维修性保障性技术规范》(3册)。这些系列图书的出版在国内外工业界、学术界均引起了一定的影响。

为了更好地维护好这一重要板块,结合出版社的实际情况,本着挖掘资源、做强做实、循序渐进的原则,在出版社编辑部的统一规划下,笔者近年来的主要工作围绕策划出版并打造可靠性类图书版块开展。为了更有效地实施策划工作,首先依托北京航空航天大学可靠性与系统工程学院以及可靠性与环境工程技术国防科技重点实验室适时规划了四个出版系列。这四个系列是:面向应用的“可靠性维修性保障性工程技术丛书”;引进国外学术研究成果的“可靠性维修性保障性学术专著譯丛”;传播国内学者最新学术研究成果的“可靠性维修性保障性学术专著系列”;面向各层次学生教学需求的“可靠性维修性保障性工程系列教材”。目前前两个系列已经顺利实施出版。

2012年,将为满足广大可靠性工程技术和管理人员的需求而重新组织修订的《可靠性维修性保障性技术丛书》(12册)纳入了第一个出版系列。2014年,引进sptinger、Wiley、World Scientific、Cambridge、CRC、Prentice Hall等国际出版机构共15种内容有代表性的专著,翻译出版了《可靠性维修性保障性学术专著译丛》(15册),纳入第二个出版系列,笔者担任了该项目的策划编辑。“译丛”是迄今国内成规模成系列组织引进翻译出版的最大规模可靠性领域译著,不但获得了装备科技译著出版基金的资助,还弥补了当时国内可靠性维修性保障性学术专著缺乏、内容相对陈旧的缺陷,为推进国内可靠性维修性保障性学术研究及工程应用做出积极的贡献。

三、体现国家水平,促进可靠性技术发展

随着中国制造业的快速发展,作为共性和基础技术,可靠性在推动产品创新发展、确保产品质量提升的过程中发挥着独特的重要作用,特别是在工业化、信息化两化融合,中国正从制造大国向制造强国的目标迈进的进程中,可靠性在这一进程的战略背景下日益显示出重要地位。经过“十二五”期间的转型发展,国家层面对可靠性发展提出了更明确要求:《质量发展纲要(2011-2020年)》明确提出要实施可靠性提升工程;《中国制造2025))指出,要实施工业产品质量提升行动计划。可靠性迎来了国家发展战略,面临一个新的发展机遇。endprint

国防工业出版社在60余年的出版发展历程中始终秉承“凝聚原创成果、体现国家水平、推动科技发展”的指导思想。为了及时系统总结和提炼近年来我国在可靠性科学与技术研究方面所取得的创新性成果,促进可靠性理论与技术在我国学术界、工业界的传播和应用,抓住我国该技术领域取得决定性突破的有利契机,出版社认为以系列学术专著的形式集中出版,以总结这些原创性理论、方法、经验和技术创新成果,_出版实务促进国内可靠性技术原创研究成果的共享与交流,并为广大工程技术人员提供系统完整的可靠性技术应用解决方案的最佳时机已到。

2015年初,笔者又及时联合可靠性与环境工程技术国防科技重点实验室以及北京航空航天大学可靠性与系统工程学院,通过广泛征集与定向约稿,启动了第三个出版系列——《可靠性新技术》丛书的策划工作。经过一年多的积极准备,征集筛选、评审通过稿件31种。项目坚持了原创性与创新性,邀请王浚院士、樊会涛院士领衔学术指导委员会,成立了以康锐教授为主任委员,周东华教授、左明健教授、王少萍教授为副主任委员的编审委员会,并由丛书编审委员会遴选丛书作者,汇聚了一支由长江学者、国家千人计划专家、国家杰出青年基金获得者、全国优秀科技工作者、973项目首席、可靠性总师等可靠性技术领域专家领衔的高水平作者队伍,保障了丛书的权威性与严谨性。丛书选题的征集,每一分册反映的成果都是依托国家级科研项目或重大工程实践背景,为确保图书内容反映理论、技术和应用创新成果,分册图书内容以各自作者的原创成果为基础,由其相应原创性的学术论文、科研项目支撑,呈现了可靠性领域国际认可的最新创新性学术成果与先进实用的项目经验总结,丛书各分册反映了目前国内可靠性技术科研的最新原创成果,能够代表我国可靠性技术发展的最新水平。2016年5月27日,丛书列入国家新闻出版广电总局首批“十三五”国家重点出版规划项目。

北航王浚院士评价《可靠性新技术》丛书出版项目体现了可靠性技术的全局性、基础性和创新性特征,选题范围突出了自主创新,全系列图书均为作者多年研究成果的提炼和总结,是可靠性技术从国外引进跟踪到与国外并驾齐驱的一次跨越。

哈工大翟国富教授评价该项目:适应了我国工业化进程的新需求,从原创和实用两个方面将进一步推动可靠性技术的深入研究和广泛应用。丛书核心团队汇聚了国内可靠性技术领域的知名专家和青年学者,有深厚的学术积淀和丰富的工程经验。

中国质量协会认为可靠性技术是保证产品质量的关键技术,我国制造业产品的可靠性水平与国外相比目前还存在一定差距,随着《中国制造2025规划》的实施,我国制造业将从制造大国向制造强国迅速发展,在这一进程中,可靠性技术将发挥重要作用。《可靠性新技术》丛书适应了中国制造业的发展需求,体现了可靠性技术的创新性和实用性,反映了国内可靠性技术领域的最新发展动态。

中国航空学会可靠性工程专业委员会评价丛书项目集中反映了国内可靠性技术领域最新研究成果,是国内可靠性学术界从跟踪研究到引领研究转变重要标志性事件。

四、展望

经过20多年的发展,国防工业出版社可靠性類图书逐渐形成了包括丛书、手册、工具书、学术专著、译著、一般性科技图书等在内的完整产品链,动销品种近百种,受到了业内读者和相关专家的关注和好评。我们正在实施的“十三五”国家重点出版规划项目《可靠性新技术》丛书是我们规划的可靠性出版工程四个系列里的第三个,目前刚处于起步阶段,任重而道远。围绕出版规划将做好以下工作:丛书将作为开放选题申请项目,逐年申报出版,“十三五”期问,规模上争取做到100种;从中选择若干种,一方面申请各种出版基金资助,另一方面争取更多的图书实现版权输出;利用国际会议和行业会议的机会,出版社和作者更多地发出声音,让丛书承载的知识在应用上落地,真正地在学术界和工业界发挥出作用,将把体现工业意志、服务工程需要为己任,把丛书出版成为一套学术指导权威性高、工程借鉴应用性强的出版物。同时进一步积累经验,适时开展第四个系列的出版策划工作。我们相信,可靠性出版工程项目的实施也必然对国内可靠性新技术的发展和促进这些技术的转化应用具有重要意义,同时将推动我国可靠性理论与技术的学术研究跃上一个新台阶,引领我国工业界可靠性技术应用的新方向,并最终为“中国制造2025”目标的实现做出可靠的积极贡献。endprint

猜你喜欢
质量提升丛书传承
“人梯书库”丛书
艺术创想丛书
艺术创想丛书
青年怎样传承长征红色基因
《社会组织培训教材丛书》简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