术后早期营养护理对胆管癌患者术后营养及胃肠功能的影响

2017-10-28 00:10宋丽娟
中国实用医药 2017年29期
关键词:胃肠功能营养状况

宋丽娟

【摘要】 目的 探究术后早期营养护理对胆管癌患者术后营养及胃肠功能的影响。方法 92例胆管癌患者, 随机分为对照组和研究组, 各46例。研究组患者行术后早期营养护理, 对照组患者行常规饮食护理, 对比两组胃肠功能与营养状况。结果 研究组肛门排气、肠鸣音恢复、首次排便时间均优于对照组, 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t=27.0630、5.4582、22.8580, P<0.05)。研究组血红蛋白(Hb)、血清清蛋白(ALB)及血清总蛋白(TP)水平、淋巴细胞均优于对照组, 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t=9.5036、5.8004、7.4288、2.2451, P<0.05)。结论 胆管癌患者行术后早期营养护理可提高胃肠功能, 改善营养状况, 值得临床应用。

【关键词】 胆管癌;早期营养护理;胃肠功能;营养状况

DOI:10.14163/j.cnki.11-5547/r.2017.29.090

胆管癌是一种较为常见的胆囊恶性肿瘤, 临床症状表现在消化不良、黄疸及上腹疼痛等, 临床多采取外科手术治疗, 但是部分患者由于受疾病等因素的影响, 存在免疫抑制与蛋白质代谢紊乱现象[1]。为此本院将近期接收的92例胆管癌患者作为探讨对象, 旨在分析术后早期营养护理的护理效果, 报告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 1 一般资料 选取本院2015年5月~2017年2月接收的92例胆管癌患者, 其中将签署同意书、经病理确诊及配合研究者纳入, 将合并其他肿瘤、传染性疾病患者排除。将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和研究组, 各46例。对照组男21例, 女25例, 年龄45~76岁, 平均年龄(60.28±6.92)岁, 临床分型:Ⅲ期3例、Ⅱ期18例、Ⅰ期25例;研究组男24例, 女22例, 年龄46~75岁, 平均年龄(61.06±5.89)岁, 临床分型:Ⅲ期1例、Ⅱ期21例、Ⅰ期24例。两组患者一般资料比较, 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 具有可比性。

1. 2 方法 对照组行常规饮食护理, 待患者肛门排气后可进食流食, 并从流食逐渐过渡到普食。研究组行术后早期营养护理, 主要包括:①早期营养支持宣教:待患者彻底清醒后可通过面对面的口头宣教方式, 向其讲解早期营养支持的重要性和意义, 使患者明确早期进食的整个流程, 提高其术后恢复信心。②营养护理干预:待患者完全清醒后协助其适量饮水, 经营养管滴入100 ml浓度为15%、温度40~50℃的大黄水剂, 15~30 min后若患者无误吸、呛咳情况则可接受早期饮食, 进食前协助患者行侧卧位, 稍微抬高床头15°左右, 责任护士用勺子将100 ml浓度为15%、温度40~50℃的大黄水剂经口喂入, 其10 min后若无不适症状, 则可服用5%氯化钠葡萄糖注射液。术后1 d经营养管注入500 ml浓度为5%、温度为40℃的安素液, 滴速为60 ml/h。术后3 d嘱咐患者进食高碳水化合物、低钠、低脂及高蛋白的食物, 包括藕粉、清淡菜汤、米汤等, 进食速度控制在25~40 ml/h, 总量需<500 ml/d, 之后依据实际状况进食鸡蛋汤、汤面等半流质食物。

1. 3 观察指标 观察并比较两组胃肠功能(肛门排气、肠鸣音恢复、首次排便时间)及营养状况, 术后1周采用生化分析仪检测患者的Hb、ALB及TP水平、淋巴细胞。

1. 4 统计学方法 采用SPSS21.0统计学软件对数据进行统计分析。计量资料以均数±标准差( x-±s)表示, 采用t检验;计数资料以率(%)表示, 采用χ2检验。P<0.05表示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2. 1 两组胃肠功能比较 研究组肛门排气、肠鸣音恢复、首次排便时间均优于对照组, 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t=27.0630、5.4582、22.8580, P<0.05)。见表1。

2. 2 两组营养状况比较 研究组Hb、ALB及TP水平、淋巴細胞均优于对照组, 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t=9.5036、5.8004、7.4288、2.2451, P<0.05)。见表2。

3 讨论

胆管癌是指源于肝外胆管及主要肝管的癌症, 临床约有80%~90%的胆管癌患者可出现黄疸症状, 其中胆囊肿大、肝脏肿大、身体瘦弱及体重减轻等均为该病常见的症状体征, 胆管癌预后较差, 其预后结果和治疗方法、病理特点以及临床类型密切相关[2, 3]。

临床中胆管癌患者多接受手术治疗, 但是受手术及疾病的影响, 多数患者术后的肠胃功能较弱且营养状况较差, 其免疫功能低下, 体内常处在高分解状态, 可影响术后康复。

现阶段关于胆管癌术后促进患者胃肠功能恢复的特效方法尚不明确, 但早期的营养支持可使其胃肠道恢复有力、频繁及规律的蠕动, 通常术后6~24 h进食即为营养支持。早期营养支持主要是指尽早予以患者适量的肠内营养物质, 以为其提供所需营养, 有效降低感染的发生率, 并促进伤口愈合及肠胃功能恢复, 该护理模式可为患者供应氮源与热量, 利于应激蛋白与总蛋白合成, 纠正机体负氧平衡[4]。此外, 早期营养支持能显著改善患者的营养状态, 致使其肠黏膜细胞生长及免疫力增强, 防止患者出现严重的应激反应和胃肠道黏膜性萎缩, 术后早期予以的纤维素物质能刺激患者肠道蠕动, 激活肠道中的内分泌系统, 利于肠道激素的释放与合成, 并调节胰液、胆汁及胃液分泌, 能保证肠道正常菌群遭致保护及免疫功能维持[5]。术后早期经口喂食能刺激患者的消化道黏膜, 致使肠黏膜迅速生长, 其通过胃动力的局部反射与恢复, 可使患者小肠蠕动, 利于术后早期排气, 而且予以患者的静脉营养能使其肝脏蛋白质进行合成, 在纠正负氧中发挥重要作用[6-10]。本研究结果显示, 研究组胃肠功能与营养状况均优于对照组, 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 表明胆管癌患者行术后早期营养护理能改善营养状况, 提高胃肠功能。关于患者行术后早期营养护理的确切效果, 有待后期细致探析。

综上所述, 给予胆管癌患者术后早期营养护理既能提高胃肠功能, 还能改善营养状况, 值得推广。

参考文献

[1] 丁琰俊, 张侃, 杭琤.腹部按摩在食管癌病人术后早期肠内营养中的应用研究.全科护理, 2016, 14(33):3543-3544.

[2] 郭志群.早期空肠输注肠内营养护理在外科老年患者胃肠部术后康复中的应用.临床医药实践, 2016, 25(11):862-863.

[3] 詹世欣. 术后早期营养对胆管癌患者术后营养及胃肠功能的影响. 中国卫生标准管理, 2015(25):52-53.

[4] 宋佳佳.早期营养支持治疗和护理干预对食管癌术后胃肠功能的影响.河南外科学杂志, 2014, 20(5):138-139.

[5] 明坤秀, 程小韵, 程璐璐.早期营养支持治疗和护理干预对食管癌术后胃肠功能的影响研究.中华肿瘤防治杂志, 2016, 23(1):287-288.

[6] 夏云展, 杨大勇, 薛建锋.早期肠内营养对肝胆外科术后患者胃肠功能恢复的影响.中国当代医药, 2016, 23(12):33-35.

[7] 郑惠珍, 段金玉. 术后早期营养护理方式对胆管癌患者术后营养及胃肠功能的影响. 国际护理学杂志, 2014, 14(9):286-287.

[8] 刘志红. 术后早期营养护理方式对胆管癌术后营养及胃肠功能的影响分析. 中国医药指南, 2016, 14(28):286-287.

[9] 任春霞. 术后早期营养护理干预对老年腹部手术患者的影响. 中国农村卫生事业管理, 2017, 37(5):577-579.

[10] 罗芳. 胆管癌患者手术后的护理体会. 基层医学论坛, 2014(6):701-703.

[收稿日期:2017-05-31]endprint

猜你喜欢
胃肠功能营养状况
早期肠内营养护理干预对ICU重症患者营养状况及并发症的影响观察
加温输注肠内营养对ICU患者营养状况和并发症的影响
益生菌与常规抗病毒治疗联用对小儿轮状病毒感染疗效及对机体胃肠功能的影响观察
结构性营养护理管理对ICU脑卒中患者营养状况、并发症及满意度的影响
系统化护理对阑尾炎腹腔镜术后患者胃肠功能恢复的影响评价
延续护理干预对胆囊切除术后患者胃肠功能及生活质量的影响
早期肠内营养对缺血性脑卒中合并吞咽困难患者营养状况及结局的影响
枳术丸汤剂结合针刺疗法对结直肠癌术后胃肠功能的影响
饮食护理干预对鼻咽癌出院患者营养状况的影响
大腹皮调节胃肠功能的作用机制研究进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