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医传承与创新同样重要

2017-10-30 20:13甑静慧
南风窗 2017年21期
关键词:中医药大学广州中医药

甑静慧

出生于内蒙古包头市的王省良,1987年硕士研究生毕业于中国人民解放军军需大学,随后在第一军医大学(南方医科大学的前身)当老师。他年纪轻轻就显现出优秀教师的特质,并于1995年考上博士。就在他准备打包行李去读博士时,学校提拔他当基础医学部副主任。2004年11月起,他被委任为南方医科大学副校长,2011年10月来到广州中医药大学当校长。

来到广州中医药大学这六年间,他对中医的理解和情感都发生了很大的变化。“真正的学者是不会有中西医之争的,”他说,“中医是过去我们5000年农耕社会从实践当中形成的一套理论,跟西医完全不一样。对于现代社会的很多疾病,中西医完全可以互补。”

近日,在广州市委宣传部、广州市社会科学界联合会共同主办的“大学与城市—广州地区高校校长访谈”活动中,《南风窗》记者专访了王省良校长。

Q& A

N-南风窗W-王省良

入选国家“双一流”:意料之外,情理之中

N:9月21日,教育部、财政部、国家发展改革委公布世界一流大学和一流学科(简称“双一流”)建设高校及建设学科名单,我们注意到广州中医药大学位列其中,成为一流学科建设高校,请谈谈您的感受。

W:我的感受是意料之外,情理之中。中医药是个小学科,过去不太受重视,如果按照以往的评价体系,广州中医药大学肯定没份,这次入选,实属意外。

但细细思索, 又在情理之中。一方面,中醫药是中华民族的瑰宝,是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这次全国共有六所中医药大学入选“双一流”学科建设高校名单,充分体现了党中央、国务院对中医药事业的重视,对中医药高等教育的厚爱。另一方面,就我校而言,经过60多年的传承创新发展,我校医教研一直走在全国同类院校前列。这次入选的中医学是一级学科国家重点学科,是我校建校基础和龙头学科,是支撑学校品牌和医疗服务的核心竞争力所在。在全省来讲,我校是拥有一级学科国家重点学科的唯一一所省属高校;从全国来说,我校也是拥有一级学科国家重点学科的全国两所中医药院校之一。从这方面来看,我校入选“双一流”也在情理之中。

利用技术优势服务地方经济

N:广州中医药大学作为一家医药类院校,其人才队伍、发展特色及核心竞争力,想必与普通综合类院校不同,能否请您谈谈?

W:作为医科大学,我们跟其他大学最不一样的是—医教研一体化发展。“医”是医院。我们在广州有3所直属附属医院:第一附属医院有2200个床位;第二附属医院是省中医院,3400个床位,由5家分院组成,连续20年都是全国服务人群最大的中医院,连续4年在香港艾力彼公司每年公布的“全国百强中医院”榜单上排第一名。

而在人才队伍方面,我们拥有全国最老的也是首届国医大师邓老(邓铁涛),已经102岁了,现在还很健朗。第二届、第三届国医大师我校分别有禤国维教授和周岱翰教授入选。此外我们还有一批全国名中医、省名中医,包括国家“973计划”首席科学家、千人计划、长江讲座教授、珠江学者等一大批高水平中医药人才。

产学研也是我们的重要特点。多年来,我们在这方面付出了很多努力,白云山制药厂生产的消渴丸、胃乃安等很多中成药新药,都是我们的成果。2016年广东省中医院还转让了两个新药给企业进行开发研究。

不仅如此,我们还利用技术优势为地方经济服务。在清远、梅州等地的山区县,我们中药学院帮扶当地的老百姓种植中药,使这一带很多老百姓脱贫致富了。我们东莞广州中医药大学中医药数理工程研究院,则成功孵化出五六家企业。

2015年最轰动的是,屠呦呦凭借青蒿素获得诺贝尔奖,广州中医药大学是青蒿素研发的主要参与单位之一。我们研制的复方青蒿素(Artequick)现在已经成为国家的援外项目,我们在非洲的科摩罗、马拉维开展疟疾防治的援外工作,使科摩罗国家的疟疾发病率从百分之九十几降到了零,我还陪原国家卫生部王部长去验收过这个项目。

去年年底,我国与圣多美和普林西比正式恢复外交关系。为帮助圣普社会经济发展,应圣普方请求,中方迅速组建派遣农业、抗疟、电力、通讯等领域的专家团队赴圣普开展援助工作。其中,抗疟项目任务交由广州中医药大学承担。该项目实施以来,受援国的疟疾发病率明显下降,得到了受援国政府主管部门的高度认可,取得了较好的援助效果。9月18日,中国政府向圣普捐赠了一批援助物资,其中就包括我校研制的最新一代复方青蒿素。

中医也要进行国际交流合作

N:像邓老这样的名家,是大家非常景仰的,然而人才是要不断梯队式成长的,老国医大师是有了,那新的优秀人才又是否能在学校里成长为新的名家大师呢?

W:我们学校一直倡导的理念,就是“关爱学生、尊重教师”。围绕着教师的成长成才,我们做了很多。首先给他们铺路。近年我们推出了一系列教师成才计划:菁英计划(青年教师英才计划)、杏林学者计划(聘请海外人才帮助提高师资队伍)、特聘教授计划、归国留学生计划、出国出境留学计划等。其次,我们搭台。大学老师要进行创新,开展一些科研工作,必须有平台。

通过这些平台的打造,一方面是为了我们学校自己的人才发挥作用,开展科学研究、科技创新,也是为了引进人才。没有平台,国外的优秀人才是不会来的。近年我们已经柔性引进和全职引进大概有50多名海外人才。中医药以前既不出去,外面的人也很难进来,现在我们把这个打通,跟国际交流合作,让广州中医药大学完全成为开放型的大学。

从2012年到2015年,我们中医师的“执业医师通过率”在全国中医药院校中排第一,中西医结合排第二。这非常不容易,说明我们在教育、培养人才方面取得了很好的成绩。

中医的传承和传播

N:中医的传播和传承,作为大学在这方面的责任是什么?

W:中医现在主要先是要传承下来,传好了,这非常重要。现在我们恰恰在这方面弱了一点,传承不够。

中医本来就是中国传统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曾经有一年在国外随机采访,问对中国文化最深刻的印象是什么,很多人都答中医。我上次到加拿大,我们有几百名校友在加拿大温哥华,说明中医在加拿大已经深入人心,也包括在德国,有20%的人都来看中医。现在国内生活好了,好的中医很少出去。所以我们要跟国外联合办学,培养当地的人,让中医药走向世界,让我们的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影响他们,这是软实力的体现。

N:那你怎么看待中医标准化的问题?

W:中医有的能标准化,有的不能标准化。中药是可以标准化的,但中医的标准化,比如针灸是可以做的,有的很难做。

中医很多是个性化的治疗,现在医学回归精准治疗,刚好又回到中医了。一個老中医给你把脉,根据你的症状对症治疗,要给你开不同的药,你怎么给他标准化?真正的名医是不会赞成一个方子走天下的,一样的病开不一样的药,一定是根据你的个体,因为你除了感冒症状外,可能还有身体的其他一些不平衡。中医讲平衡,平衡好了身体就好了。

但中医要走出国门,让大家认可,又一定要走标准化之路。我也是中医标准化委员会的委员,只能说,能标准化的要尽量标准化。

更好地进行校市合作

N:现在中国国际影响力不断上升,广州也在打造枢纽型网络城市,这就要求我们以更加宽广的视野来谋划大学的未来。对此您有哪些思考?

W:当前,国家和区域经济社会发展的新战略、新布局、新目标对中医药高等院校提出了新的期望和要求。作为新中国最早建立的四所高等院校之一,学校在谋划未来发展中要主动服务国家战略需求。

一是要充分发挥中医药特色优势,增强中医药服务能力,培养中医药医疗服务人才,使中医药在构建中国特色基本医疗制度中发挥独特作用;二是要加强中医药理论学术继承创新,进一步激发中医药原创优势和活力,凝练一批中医药重大项目,培养中医药科技创新人才,提高中医药防治重大和疑难疾病的能力水平;三是打造以广东中医药博物馆、附属医院为载体的中医药文化传播平台及养生旅游基地,传承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普及宣传中医药文化知识,开展“岭南医派”的理论建树与文化特征、岭南中医药历史文化资源调研与数据库建设等研究项目,增强文化软实力;四是积极融入国家“一带一路”战略,打造中医药高等教育国际品牌,推动中医药海外发展,提升中中医药国际交流合作的水平和成效。

美国斯坦福大学旁边是硅谷,是先有了斯坦福,后有的硅谷。硅谷带动了整个加州地区的发展,带动了美国经济的发展。广州也看到了这一点,围绕大学城建了创新城,我觉得非常重要。怎样发挥大学的创新功能,人才聚集的功能,高科技聚集的功能,这应该是我们下一步认真考虑的。

N:广州中医药大学这几家附属医院,在全国发展得特别好,跟广东的人文特别有关吗?

W:肯定有关系。广东“人人都是中医”,家里父母都会煲汤喝,做药膳吃。广东人普遍比较接受中医,这一点使我们的医院发展很快。省中医的门诊量一天2.3万人,每天用掉的中药材15吨,这离不开广东对中医的热爱。反过来说,为什么热爱?是因为有确切疗效,真正能治好病。

猜你喜欢
中医药大学广州中医药
陕西中医药大学附属医院肾病二科简介
没有叫停!广州旧改,还在稳步推进……
中医药在恶性肿瘤防治中的应用
中医药在治疗恶性肿瘤骨转移中的应用
《江中中医药大学学报》简介
117平、4房、7飘窗,光大来惊艳广州了!
9000万平!超20家房企厮杀! 2020年上半年,广州“旧改王”花落谁家?
多彩广州
从《中医药法》看直销
中医药立法:不是“管”而是“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