非英语专业学生英语课堂交际意愿及教学启示

2017-10-30 08:55李珊珊
新校园·上旬刊 2017年8期
关键词:非英语专业教学启示

李珊珊

摘要:优化大学英语课堂氛围的重要前提是开展各项课堂交际活动。据分析,我国高校非英语专业学生的课堂交际意愿比国外的学生低很多。实际上,课堂交际意愿的高低取决于学生对自身语言能力的自信程度,与学生实际语言水平的高低并没有很大关系。学习动机、文化性格、课堂组织等多种多样的因素影响着学生的课堂交际意愿。因此,教师应组织科学的教学活动,实施有效的教学方法,从而提高非英语专业的英语教学质量。

关键词:非英语专业;课堂交际意愿;教学启示

学生的交际能力在现代语言教学中越来越重要,研究者也开始关注学生在交际意愿方面的个人差异。第二语言学习者在特定的时间使用第二语言,与特定的人或群体交流的愿望即为第二语言交际意愿。本文将交际意愿定义为学生在课堂上的英语交际意愿。

一、影响非英语专业学生课堂交际意愿的因素

1.个人因素

对自己的英语语言能力信心不足的现象在大学生中普遍存在,他们觉得自己的发音不够標准,缺乏足够的词汇量,不能流畅地表达出自己想要说的话,这在交际意愿比较弱的学生中尤为普遍和明显。由于我国英语基础教育发展不均衡,在校大学生英语口语差异更为明显。有些学生将课堂交际活动与考试联系起来,具备目的性比较强的学习动机及提高语言能力的意愿。他们认为参与课堂交际活动与大学四六级、雅思、托福等考试没有太大的联系,因此缺乏参与课堂活动的意愿。有些学生为了提高自己的英语表达能力,为出国留学做好充足的准备,因而在上课时积极参与课堂交际活动。还有些学生的性格比较内向,害怕参与课堂交际活动,并且不敢在活动中表现自己,他们觉得在课堂上说英语很紧张,认为这是一件很难为情的事情。这部分学生倾向于传统的、由教师主导的课堂模式,不太适应互动式的课堂教学模式。因此,英语教师大都采用传统的“填鸭式”教学方法,向学生灌输英语知识和技能,忽视了学生学习的主动性,并且很少重视培养学生的英语学习能力,导致其课堂交际意愿普遍不强。

2.外界因素

课堂活动、教师的教学水平、社会态度等外界因素也对非英语专业学生的课堂交际意愿有很大影响。首先,课堂氛围在很大程度上影响着学生参与课堂交际的积极性。教师应该适当组织课堂活动,鼓励学生参与进来。如安排学生进行自由讨论或边沿对话,让学生踊跃发表自己的看法,调动学生的积极性,营造轻松活跃的课堂氛围才能更好地提高非英语专业学生的课堂交际意愿。其次,部分教师只关注对学生语法知识的教授,专业能力较为欠缺。学校要重视对教师的培养,定期举行专题讲座或提供更多出国深造的机会。最后,社会各界人士的支持也是至关重要的。

二、提高学生课堂交际意愿的方法

1.改变非英语专业学生的课堂教学模式

教师不仅要在课堂上完成语言基础知识的讲解,在教学过程中更要注意对学生进行英语文化的传授。营造良好的学习环境和语言氛围对非英语专业学生的英语学习来说是非常重要的。以学生为主体,建立英语学习兴趣小组,让学生以小组为单位,根据自己的兴趣爱好进行英语口语的学习,这样不仅增加了学生运用英语的机会,也增强了非专业英语专业学习的积极性及自信心。提高非英语专业学生的课堂交际意愿的关键是让学生运用英语进行交际和表达。教师要创新教学方法,为提高学生参与课堂交际的积极性设计丰富多彩的课堂活动。因此,教师要关注学生的心声,设身处地为学生考虑,在平时的教学中多与学生进行交流,了解他们内心的想法。教师应在课堂中穿插形式多样、丰富多彩的课堂活动,比如英语朗诵、唱英文歌、观看英文电影等,为学生创造更多进行口语交际的机会,提高非英语专业学生的口语表达能力,增强其课堂交际意愿。

2.加强学生对英语文化的学习

当前学生学习英语缺乏一个良好的语言环境和学习氛围,因此教师在教学过程中,不仅应教给学生语法知识,还要培养学生的跨文化交际意识,让学生了解更丰富的英语文化。如今经济全球化快速发展,各国之间的交流与合作也逐渐增多,学生在学习一门外语的同时更要了解它的文化,这样才能顺畅地进行沟通。在信息技术快速发展的今天,教师要借助电视、广播、互联网等多媒体途径,使学生对英语国家的文化知识背景有更加深入的了解,不断提高学生的英语综合素质。在学习其他国家传统文化的同时,学生能够逐渐接受汉语与英语在语言习惯和语法特点等方面的差异,形成跨文化意识。

三、教学启示

在教学过程中,教师要多关心并指导那些对自己缺乏自信心、不敢表达自己观点的学生,鼓励他们参与课堂活动,增强他们的自信心。要在教学中营造出生动活泼的课堂氛围,鼓励学生积极参与课堂交际活动,并在教学过程中讲解汉语与英语之间的文化差异。学习策略在英语学习中扮演着关键的角色。在课堂上教师可以组织学生自行讨论,让学生探索出适合自己的英语学习方法;同时要关注学生在英语学习中遇到的困难,对学生进行有效的指导。为了使学生更好地学习英语,教师要增强学生在情感、文化方面的认知,并且在课堂上组织丰富多彩的活动,提高学生参与课堂活动的积极性。教师应采取科学的教学方法,改变传统的“填鸭式”教学模式,重视学生在课堂中的主体地位,让学生养成自主学习的习惯。英语作为一种国际语言,在国际交流中有着不可忽视的作用。因此,教师应该向学生说明练习英语口语的重要性,提高学生对课堂交际的重视程度。

四、结语

伴随着经济全球化的推进,交际能力在语言学习中扮演着重要的作用。国内非英语专业学生的课堂交际意愿明显较低,教师首先要帮助学生克服困难,在课堂上多讲解有关英语的文化知识。非英语专业学生的课堂交际中不能仅限于语法、单词的学习,语言交流和思想交换也是至关重要的。教师应该重视学生的口语表达能力,在进行创新教学的过程中,根据学生的兴趣爱好组织丰富多彩的课堂活动,让学生自觉参与到课堂交际中来,这样才能实现互动教学,从而提高非英语专业学生的课堂交际意愿。

参考文献:

[1]石岩.英语专业学生在不同英语课堂活动中的交际意愿调查研究[D].石家庄:河北师范大学,2016.

[2]朱姗.两种不同口语课堂环境下中国英语专业研究生英语交际意愿研究[J].校园英语,2016(33).

[3]吴婷.教师课堂管教策略与大学生英语交际意愿相关性的实证研究[J].外语教学,2016(3).

[4]孙立春.外语课堂教学中交际意愿的培养[J].现代营销(学苑版),2012(4).

[5]吴旭东.中国学生外语学习环境下的口头交际能力自译与交际意愿[J].现代外语,2008(3).

猜你喜欢
非英语专业教学启示
基于学生发展视角的中考试题分析
浅议大学英语课堂设计与非英语专业学生的课堂学习兴趣
口译大赛选手心理压力分析及教学启示
大学英语学生作文语言错误分析研究
探究雅思口语测试对高校英语口语教学的启示分析
浅析格莱斯会话含义理论在非英语专业听力理解中的应用
浅谈高职高专非英语专业课堂词汇教学方式
尊重差异 别样人生
非英语专业《大学英语》课程中语音教学现状与重要性简析
形成性评价对《大学英语》课程教学的有效促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