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学生网络成瘾的心理干预教育实证研究

2017-10-30 19:13侯杰
新校园·上旬刊 2017年8期
关键词:网络成瘾高校管理心理干预

侯杰

摘要:随着网络的普及,大学生网络成瘾成为社会关注的热点话题,也对高校管理工作提出了更高的要求。本文通过调查当前大学生网络成瘾的发生情况,探索大学生网络成瘾的社会心理因素,并从教育心理学层面对大学生网络成瘾采取必要的心理干预和行为干预措施,提升高校的学生管理水平。

关键词:高校管理;网络成瘾;心理干预;社会心理因素

随着互联网技术的快速发展,中国社会步入“信息时代”,这在很大程度上对人们的生活产生影响。互联网以其丰富性、多元性、开放性、自由性的特征,给社会带来极大的便利,同时也表现出新技术的双刃性。据统计,高校学生是使用互联网最多的人群之一,由此带来的“网络成瘾”也成为当前高校学生的重要心理健康问题,引起高校心理教育的广泛关注。目前,网络成瘾的成因尚未完全清晰,但从网络成癮者心理调查结果可知,多数网络成瘾的大学生在现实生活中幸福感缺失、自我效能感低下,其学习、生活以及交际均存在较多问题,这使得高校必须注重他们的心理干预教育,改善他们的心理状况。

一、大学生网络成瘾情况调查分析

1.调查结果统计。本文对我校在校本科生的网络成瘾状况进行调查研究。研究共涉及837名学生,采用调查问卷的方式,共回收有效问卷795份,有效回收率94.98%;对调查样本群体设置6个变量,包括性别、年级、是否独生子女、家庭所在城乡、家庭收入情况、家庭教育情况。对调查问卷进行统计分析,结果如下:

从性别变量来看,男生网络成瘾的比例远高于女生,二者相差12个百分点,男生更容易出现网络成瘾问题;从年级变量来看,大学二年级学生的网络成瘾问题最为突出,大学一年级和大学四年级的网络成瘾问题最少,这说明学生经历了一年的大学生活之后,很容易出现迷茫、无所事事的心理;从独生子女变量来看,是否是独生子女在网络成瘾问题上差异并不明显;从家庭收入情况和家庭居住城乡的变量来看,其对网络成瘾的影响虽有差异,但并不显著;从家庭教育变量来看,家庭教育方式与大学生网络成瘾问题显著相关,家庭教育偏“专制型”“冷漠型”的学生,其网络成瘾问题非常严重,而家庭氛围轻松、家庭教育“民主型”的学生,其网络成瘾的比例较低。

2.调查结果分析。对调查统计结果进行分析可知,大学生正处于人生发展的过渡期,他们迅速走向成熟而又未真正成熟,对新奇的事物更感兴趣。调查结果显示当前大学生网络成瘾的比例约为81%,男女比例约为31:1,这与国际IAD统计的数据基本一致。从性别变量来看,男生更容易出现网络成瘾问题,网络游戏对男生网络成瘾具有直接的影响。此外,从家庭教育方式的变量来看,良好的家庭教育氛围和方式能够使孩子在情感方面得到满足,因此其在网络中寻找情感寄托的欲望就不强烈,但恰恰相反,家庭教育氛围和教育方式不好的孩子,其往往会通过网络来满足情感需求,这是导致他们网络成瘾的根本因素。

二、大学生网络成瘾的心理教育干预

1.高校心理辅导层次及团体心理辅导优势。随着大学生网络成瘾现象的日益突出,高校心理健康教育越来越重要。在高校心理辅导方面,结合大学生网络成瘾的现状可分为三个层次,即心理卫生教育、团体心理辅导、个人心理咨询。从目前高校大学生网络成瘾问题状况来看,团体心理辅导在心理健康教育中具有突出的优势,其兼顾心理教育效率和心理健康干预效果,团体的模式又能够引导学生个体将团体中学到的东西更好地应用到生活中。团体辅导模式下,学生既扮演被帮助者,又扮演助人者,这使其能够树立责任感,进而克服网络成瘾。

2.团体干预方案的制订。从调查的统计结果出发,针对形成网瘾的因素制订合理的团体干预方案。团体干预教育方案包括八个流程:建立团队,使学生在团队中感受自身价值,树立自信;审视自我,从心理层面产生改变意愿;正视网络,认识到网络的真正用途以及给自己带来的便利和困扰,承认网瘾;人际交往训练,为成员提供建立、发展社会支持系统等方法,解决人际关系问题;自信训练,帮助学生产生行为动力,建立自我效能感;大学生涯规划,引导学生制订学习目标,改变意愿,铲除空虚感;情绪与压力管理,帮助学生学会正确的应对方式,获得社会支持;团体结束,引导学生回顾团体内容,分享心情。

3.干预方案实施结果分析。将团体干预教育方案在网络成瘾的学生团体中实施,并在阶段性干预结束之后进行调查分析。结果显示:网络成瘾学生经过团体干预教育之后,在“强迫性”“耐受性”“人际健康”“时间问题”“自尊”“情绪孤立与孤独”“社交孤立与孤独”“退避与自责”“求助”等方面具得到显著改善。研究发现,网络成瘾学生的一大特征就是自尊心偏低,而在团体干预教育方案实施之后,学生感受到了自己的价值,自尊心显著提升,进而其幸福感、自我效能感也获得极大的提升。这说明团体心理干预教育方案对解决大学生网络成瘾问题有积极的作用。

参考文献:

李超民.大学生网瘾成因及防治方法体系研究[D].长沙:中南大学,2012(5).endprint

猜你喜欢
网络成瘾高校管理心理干预
高中生网络成瘾及其相关因素探究
大学生网络成瘾与自尊异质性的关系研究
高校学生干部队伍建设存在的问题及对策
我国高校管理中学生权利救济研究
构建高校大学生网络成瘾“五重”预防体系
如何建构高校管理干部队伍素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