版画设计创作中不可控因素的运用策略

2017-10-30 23:50何嘉骏
设计 2017年8期
关键词:拓展转化

何嘉骏

摘要:版画作为一门设计艺术语言,“印刷”和“复制”的概念在逐渐弱化,但“依靠媒介”这一特性依然存在,也正是因为它有着这样不同于其他图像生产活动的间接性,促成了版画具有的不可预料性,随机偶发性,不可控性。文章立足于版画设计创作中可控范围内的不可控因素在设计创作中的重要性来阐述版画语言的自由性和无限可能性,基于此对版画设计创作中不可控因素的运用策略进行细致分析。

关键词:间接性 不可控因素 转化 拓展

中图分类号:J05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3-0069(2017)04-0134-02

一、不可控因素在版画设计创作中的重要性

从版画史的发展历程中可以看出,版画艺术的间接性凸显了可控因素在设计创作过程中的主导地位。它是不同于油画,水彩等架上绘画的间接性的语言形式。作品的诞生过程是艺术家通过对特定媒介物的处理,再经过印刷转载到承印物上的过程。设计创作一幅版画作品不但要求艺术家对特定的媒介,工具材料以及制版技法具有能动的可控能力,还要求艺术家发挥版画语言的自由性,达到艺术作品形式上的审美品质。在版画的设计创作过程中,不可控的因素就能不断激发艺术家的灵感,推动作品在制版和印制的过程中不断地突破和创新。客观方面:媒介物的属性,即版种的属性,转印工具材料的材质,印刷承印物的质地等;主观方面:艺术家对版种的处理,对工具的选择等,这些因素都具有随机性、偶发性和不可控性。因为版画较其他画种来说,设计创作过程中间接因素更多,所以具有更多的不可控因素。这些不可控因素为艺术家在版画的设计创作过程中寻求新的表现语言提供了契机,使得设计创作的过程更具有版画语言的自由性,使得作品最后的成型效果更具魅力和视觉感染力。

不可控因素启发艺术家从可控的,机械的,程式化的印制过程中解放出来,成为艺术家探索版画语言拓展的动力,激发艺术家在版画领域的灵感和创造力。制版,转印到作品成型一系列需要可控的较强的技艺操作的艺术语言反而在不可控的因素中得以突破。可控中的不可控在版画这一特殊的、具有多重限定的绘画语言中就显得更为重要。版画设计创作中的不可控因素越来越受到版画艺术家的青睐,成为当代版画设计创作中不可或缺的元素。

二、版画设计创作中不可控因素的运用

(一)对媒介物本身的不可控因素的运用

版画的媒介物即“版”。对于“版”的认识,分广义的概念和狭义的概念。在当代版画设计创作中,我们可以借助任何材质充当我们转化的媒介,木版,石版,玻璃版,纸版等各种可以转印的物质。甚至是一些运用版画思维设计创作的衍生艺术作品也有不同形式的以表达作品为目的的广义概念上的“版”。我在此主要讨论的是狭义概念里的版,即具有物质属性的版材。版材本身自有的属性在艺术家的版画设计创作中所会带来许多不可控的因素。比如说,按照版的材质的分类,版画设计创作中有木版,金属版,石版,丝网版,数码版,玻璃版,纸版,赛珞版,麻胶版等。每一种版种都有自己的特性和质感,艺术家在设计创作过程中需要借助“版”来完成自己的作品,对版种的选择都决定了画面最后所产生的效果。在制版和印制的过程中,作为媒介的“版”因为材质的不同会生发出不同的效果,木版的木味,金属版上的金属质感,石版的颗粒感,丝网版的印刷感等。单单只是一种版材就又可以细分出很多种材质,木版有梨木版,水曲柳版等,金属版就是我们熟知的有铜版,锌版等。以我们最为熟知的木版来说,木版的选择通常以梨木,白果木,桦木,枣木,椴木为主,因为这些木质匀净,木纹细密,板面也较为光洁。在当下版画设计创作中,我们学习用的木版多以椴木和桦木制成的三合板,五合板,七合板为主。

我们设计创作一件作品时,艺术家只是将版画这种具有间接性的艺术形式视为表达语言,对版种的选择和对制版的过程最终目的都是要为作品服务。此时,如何选版,如何制版,细化到如何磨版,要不要磨版都是艺术家根据自己的作品需要自由进行选择。由于版画始终受媒介物和技术的影响,那么在媒介物这一方面必然会出现许多不可控制的无法预期的效果。举例来说,设计创作…N黑白木刻作品时,—块木版可能由于它本身密度不均匀,或者设计创作者在磨版的过程中没有将版面打磨均匀,同样的墨在同一版面上所印制出的浓淡就会有所不同。但也正是因为版材这种不可控因素造成了画面中同一块黑颜色有了细微的变化,使画面上的重色块在应有的明度区域里有了不同的层次,增添了细节上的微妙变化,让画面在黑与白的两极格局里更耐人琢磨。同时也正是这种偶发的不可控的因素使画面传达出了木版的材质美感和设计创作者在制版过程中的手作感,而不是机械地复制,还原。

在蒙克著名的作品《呐喊》(图1)中,我们都知道他借助线条的透视效果来营造一种压抑的氛围,这一点和运用木板的纹理制造画面的密集感有异曲同工之妙,但不同的是手绘作品是作者直接地运笔纸上,而版画作品是运用版的材质的特性来渲染画面效果,这是创作者在版画创作中通过媒介物材质的特性由“被动”向“主动”的转化,在“版”的限制性的创作条件下发挥不可控因素的作用。

(二)对承印物本身的不可控因素的运用

印刷承印物是版画作品呈现的物质载体,是“版画的底媒材”。承印物可以是纸,是绢,是皮革,也可以是任何物质。使用什么样的承印物可以根据设计创作者的设计创作意图来进行选择。承印物可以是任何物质,那么物质不同就会有不同的属性。在接触,承印的过程中,承印物的材质属性会影响作品的最后效果,一样的颜色印制在纸上和在绢上最后的效果是不同的。这属于选择承印物的范畴,也可以算作是设计创作者在版畫设计创作中可控因素。但版画是一个需要由版转印到承印物上的艺术语言,在印制过程中承印物的属性会受到本身的不稳定性,或者环境的干湿,天气的冷暖等诸多因素影响,这就极容易造成设计创作者在印制版画过程中出现无法预期的不可控情况。这不同于直接绘画可以允许艺术家即兴的,书写式的设计创作,可以在短时间内一气呵成或者涂抹修改,层层渲染,它要按照印制的过程一步步完成设计创作,一版印制完成需要一定时间等待再进行下一版的印制。但也正是因为这种局限性、间接性,它中间出现的不可控因素才更需版画设计创作者去发掘和创新。印刷承载物的不可控因素直接影响了艺术家最后作品的呈现状态。以水印木刻为例,通常我们选择宣纸来印制,在印制过程中对承印物即宣纸的属性要求极高。需要设计创作者熟悉纸性,了解并掌握纸的干湿变化。稍有不慎,可能就无法达到预期的效果,但也正是这干湿不易控制的情况才会出现水墨画般或浓或淡的写意效果。而艺术家也在这不可控的因素里实践新的语言,寻求新的突破。endprint

(三)对版画工具、材料的不可控因素的运用

在版画设计创作中,除了媒介“版”、印刷承印物以外,艺术家还会选择转印工具和材料,这也是设计创作版画过程中的一大组成部分。设计创作工具的不可控性因素就好比中国画设计创作中,除了确定的纸张,还要选择哪种笔,是软毫,硬毫还是兼毫,不同的笔触碰到纸上,因为笔质的不同生发出的效果就具有不可控性;材料的不可控性就好比油画设计创作中对于颜料的不稳定性导致的不可控性。同样的颜色,手工磨制的矿物颜料和人工化学合成的颜料抹在画布上形成的肌理就不一样。在版画设计创作中,版画所用的制版工具和材料种类繁多,如木板画所用的刻刀,铜板画所用的硝酸溶液,石版画所用的各种酸溶液,孔版画用的感光胶等。但随着版画艺术的发展,这些工具和材料的发展相对完善,可选择性高。在版画设计创作的过程中,艺术家已然熟悉并掌握自己设计创作所选版种的工具和材料。这是工具、材料方面的可控因素,但艺术家在用心感受材料、工具本身的物质性能和化学性能的同时,也在探索工具、材料本身带来的不可控的偶发效果,从而开拓新的表现手法,将不可控的效果转化为更具感染力的新语言。

(四)版画设计创作者主观条件中不可控因素对版画设计创作的影响

艺术设计创作属于精神活动的范畴,和其他的思维形式不同,艺术设计创作是艺术家对客观世界的感悟和思考,通过某种艺术语言表达出来,不是对客观物像的简单模拟。在艺术家的设计创作中,直觉、遐想、情绪会对作品的设计创作产生很大的影响。艺术设计创作的过程是艺术家对自我、对外界的理性认识和感性认识的结合,是意识和潜意识的自由组合。艺术家不同于技工,他不是熟练的技能操作者,他的作品不能只局限在对技法对形式语言的研究层面,更应该升华到精神领域,表达自我的观点和立场,使观者在感悟艺术形式语言之美的同时能得到精神上的慰籍和升华。在版画设计创作中,它不像国画,书法或是油画艺术那样可以直抒胸臆,而是受控于技艺,表面看起来,版画设计创作需要艺术家严谨细致的按照制版、印制的程序来进行设计创作,可以说技术上步骤的疏忽或者失误就会造成作品的天折。但其实不然,在制版印制的过程中,设计创作者的情绪因素,设计创作思路的变化,时而出现的灵感都是设计创作主体无法预知的,不可控制的因素。版画的设计创作流程确实是要求设计创作者能够熟、悉掌控制版的流程和印制的手法的,可在灵感来临时,版画的设计创作流程被艺术家急切的表达欲打破,而这种主观的不可控因素可能会激发新的语言,为作品带来全新的震撼效果。

(五)不可控因素的呈现方式及综合运用

版画这种原本看似属于纯技术性的,特定操作程序的,严格定规的画种反而变成了具有更多趣味更多玩味更多可能性的艺术语言。对不可控因素的探索和运用为艺术家表达自我主观愿望提供了更多的语言上的选择。其中媒介物的不可控因素被艺术家所用,增添了画面形式语言的趣味性,使版画语言生动活泼,耐人寻味。这种不可控的因素只有版画特有,非版画不能为之,对不可控因素的运用使版画具有了其他画种不具备的特殊的艺术感染力。这来自于版材中的不可控因素,也来自于承印物所带来的不可控因素,更和艺术家主观意识里的不可控因素有着必然的,不可分割的联系。原本特定性的媒介物,框架式程式化的技法程序,通过它们之间的相互作用而生发出的新的表现手法,这都是艺术家在版画设计创作的探索过程中对不可控因素的转化和综合应用。

版画艺术家赵延年先生于半个世纪前创作的作品《起来,饥寒交迫的奴隶》(图2)。在传统黑白木刻技法的概念里,一般情况下都会将版的凸版部分一视同仁地印制成同样的黑色,如果黑色部分印制不匀可能还会被当作残次品。但赵延年先生并没有将黑色部分完全压实,而是将画面视觉中心外人物手臂周围的黑色和人物肩膀处的黑色通过印制力度将其减弱,但木纹和运刀的痕迹依然清晰可见,不仅给只有黑白两极颜色的木刻作品增添了层次,而且更加衬托出了画面的主要部分,让人物高举的手臂和人物的面部表情更为凸显,使画面所要表达的力量感更加振奋人心。同样的手法在赵延年先生的其他作品里屡见不鲜。这是创作者对黑白木刻印刷技术的探索和发展,这其中就包含了对媒介物的不可控因素和承印物以及印制材料即油墨间不可控因素的独特处理。

结语

艺术设计创作不是单纯的模仿記录,是艺术家对自然对生活的感悟。在版画这种注重技艺的艺术语言环境下,不可控因素显得尤为重要。与其他架上绘画语言一样,版画艺术也是人类精神思维活动的产物。艺术家不是工匠,不是画师,而是艺术的创造者。一幅好的作品离不开艺术家表达的欲望,设计创作的灵感,情感的抒发。纵然版画有着不同于其他画种的间接性,但其中的不可控因素相对来说也更加丰富,更加多元。认同并允许“不可控”发挥作用,从而给“可控”带来新的意象。艺术设计创作如此,版画艺术设计创作更是如此,在可控的范围内充分发挥“不可控”的能动性,使版画艺术更具自由性和开放性,使版画艺术具有无限可能性。endprint

猜你喜欢
拓展转化
基于核心素养下的高中生物实验拓展式教学模式的实践研究
浅谈如何上好中学语文期末复习课
关于新形势下公证业务拓展的一点思考
高中语文《先秦诸子选读?孟子》课堂拓展
浅谈年画中人物的变化与人的自我意识觉醒
浅谈问题学生的转化
浅谈学困生的转化
后进生转化和提升的实践与思考
注重交流提升数学学习广度和深度探讨
论公共服务政府购买范围之拓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