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农经济下农村金融机构面临的风险及建议

2017-10-31 09:42高荣
合作经济与科技 2017年21期
关键词:小农经济

高荣

[提要] 我国小农经济在历史及传统文化的影响下,以及受困于自身的脆弱属性,决定了小农家庭特殊的消费倾向与借贷困境。本文立足于小农经济特殊性、小农家庭消费特征,对农村金融二元分割现象及金融机构面临的风险进行分析,并基于农村家庭圈层、熟人社区的特征,提出正规金融机构与非正规金融机构联合的对策建议。

关键词:小农经济;正规金融机构;非正规金融机构

基金项目:西北民族大学中央高校基本科研业务费专项资金资助研究生项目(项目编号:Yxm2017016)

中图分类号:F83 文献标识码:A

收录日期:2017年9月6日

一、问题的提出

我国西北地区拥有悠久的农耕历史,受儒家思想以及少数民族特有文化的影响,几千年来沿袭着“日出而作,日落而息”、男耕女织、自给自足的生产模式。在现代经济发展中,农业依然是其经济的重要组成部分。目前,农林牧渔等农业从业人员占总人口的50%左右,但是农村经济发展缓慢,据统计2015年城镇居民家庭人均可支配收入为31,195元,农村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为11,422元,城乡差距在2.7倍左右,农村经济发展严重滞后,成为制约经济发展的短板。

目前,西部地区农业发展总体上依然具有传统农耕特征,即小农经济,规模小、自给自足,金融抑制明显。从需求的角度,小农经济与小农家庭消费的异质性给非正规金融机构的发展制造了条件。中国传统农户的特殊性决定了农户的信贷行为,是农村非正规金融存在的基础。在此背景下,农村金融市场呈现二元结构,探究金融机构面临的风险,进而提出破解的对策建议,便成为本文研究的目标。

二、小农经济的特殊性

中国的农耕经济,从春秋时候开始一直持续到现在,具有以家庭为生产单位,自给自足的自然经济等特征,对土地有一种归属感的特殊情节,以及在儒家思想的影响下,认为“耕读乃治家之本”,长期的生产活动皆依赖于土地。

对于小农家庭的研究,黄宗智教授将其形象地概括为“拐杖逻辑”,认为对于小农家庭而言,农业生产不仅是生存保险,更是情感的依托。在城市建设对劳动力存在大量需求的环境下,农民进城务工增加了大部分收入,但仍改变不了其补充地位,反而使得农业家庭得以稳固并取得持续发展。

在农业经营方面,我国自古就怀有“人人有其田”的均田理想,并且国家政权并不太支持发展类似于西方的经营性农场。不同于西方的一子继承制,土地的完整性可以得到保存,我国在多子继承制下土地不断被细分,无法出现大型的农业经营,农民处于不贫不富的状态。并且,不同于工业经济,除了市场风险,农业经济还主要受到自然风险的影响,使得农民收入得不到保证。再结合以上对小农家庭及农业经营的分析,农民无疑在金融发展中处于边缘位置。

三、小农家庭消费特征

正规金融机构为降低风险对借贷资金的使用途径有严格要求,而农村经济仍处于商品化、市场化进程中,小农家庭依旧保留传统的消费观念。因此,研究小农家庭的收入分配、消费习惯十分重要。

在此,将消费结构划分为生存型消费、发展型消费及享受型消费展开研究。根据熊芳、李炳莲(2014)在对农户家庭特征与消费结构的实证研究中,得出农村家庭的实物消费或生存型消费受家庭总收入的影响,而服务消费或发展型消费和享受型消费(包括交通通讯、教育、医疗、保险和娱乐消费),家庭总收入对其影响不明显。

本文收集了我国近3年农村居民收入分配的数据并进行分析,发现我国农村居民的大部分收入用于生存性支出,占到总消费支出的65%以上;而人均消费支出占到人均可支配收入的80%左右。

张杰(2005)在研究中指出致富了的农民在收入增加后,更倾向于炫耀型消费,将资金用于修缮房屋等而不投资于生产活动。于洪彦、刘金主、张浩宇(2009)也在农村居民消费行为分析中表明,农村作为熟人社区,人情消费与炫耀型消费给农户带来沉重的负担,而这些与市场化环境所崇尚的效率优先原则相矛盾。

结合以上数据及分析可以发现,我国农村居民的富余资金较少,预防未知风险的能力较弱;大部分支出用于生存型消费,一旦因为突发原因发生借贷,偿还贷款将会使现有生活品质大打折扣,极容易产生保证现有生活质量与按约偿还贷款之间的博弈;农村作为熟人社区而特有的一些陋习使得农村居民在有限的收入下存在不合理的支出,加重了农民的负担。

四、小农家庭借贷现状

农村居民消费习惯的异质性是导致农村金融约束的根本原因之一。以农户作为研究主体,从农户借贷动机、资金可获得性、借贷行为、借贷资金运用、借贷资金收入效应等角度进行研究,可对小农家庭借贷现状进行充分反映。

对农户的借贷动机研究:纪志耿(2007)认为对我国农户借贷动机的演化经历了五个阶段,即生存性借贷、抑制性借贷、投机性借贷、消费性借贷、生产性借贷五种形态,并且提出五种形态的逐步转化基于农民收入水平提高与农户投资机会增加两个基本条件。

对农户借贷资金可获得性进行研究:马容(2009)在对农户资金借贷总体情况进行210份抽样调查,发现没有资金困难的农户中有80%的不能从农村商业银行获得贷款;而有资金困难的农户,借款渠道为向银行借款或向亲友借款,并且表示从银行获得贷款主要靠人际关系。

对农户的借貸行为进行研究:农户出于资金使用灵活性的方面考虑,即便正规金融的供给利率较低,也不愿从农村信用社大规模地获取生产性贷款(何大安,2009)。

在农户资金借贷运用方面:何广文(1999)发现,农村居民借款更多的依赖非金融渠道,且非生产性目的的资金借贷比重较高。

对农户借贷资金的收入效应进行研究:王文成、周津宇(2012)利用东北农村地区农户调查数据,发现借贷资金对高收入水平农户和低收入水平农户的收入效应均不显著,而对中等收入水平农户的收入效应明显。endprint

综上,可以认为农户所表现出的借贷渠道偏好,实际上是对外部条件限制的一种被动反应。并根据资本的逐利性原则,资本将流向收益最高的地方,我国农户消费特征的异质性不符合效率优先原则,不具有吸引资金的特征。这些原因皆导致农村金融抑制与金融机构二元并存的现象。

五、金融机构面临的风险分析

2004年,我国对国有银行进行股份制改革,国有银行纷纷撤离农村,对农村经济造成打击。并且参照我国具体的实践,商业银行对农村信贷的评价标准并未考虑其地域、产业、文化等的特殊性,依然按照国际惯例对其进行风险分析与防范,小农经济无法满足银行的信用资质分析。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1)小农经济下,个体农户借贷量都很小,所获得的收益与金融机构付出的人力成本、监督成本等不相匹配;(2)小农经济具有特殊的时间周期,借贷时间往往与农作物的生长规律有关,相较于金融机构的其他业务(例如对国企十年以上的贷款等),占用资金的时间成本高;(3)小农经济受自然环境的影响较大,并不能保证稳定的收益;(4)农户的抵押物一般为固定资产,一旦发生坏账情况,抵押物流动性差,不易变现,对金融机构造成损失;(5)正规金融机构在向农村提供贷款时,积累了大量的不良资产,信息不对称所带来的逆向选择和道德风险打击了金融机构投资农村的积极性(张建波,2009)。

非正规金融机构一般由投资者使用自有资金成立,作为对农村正规金融机构的一种补充,满足了一部分对资金有强烈需求的居民,对于资金的使用去向更加宽乏,期限灵活,但是利率较高,剥削了农村有限的资源。

综上所述,在农村金融市场二元分割背景下,对正规金融机构的发展形成了一定的抑制,非正规金融机构交易行为极易被扭曲,而农村有限的资源配置也处于低效率状态。

六、对策建议

通过上文的分析,我们认识到小农经济自身的脆弱属性以及消费习惯的异质性虽然对其发展造成制约,但是农村“社区”的乡土文化、伦理道德等非市场因素可有效弥补信息不对称所带来的逆向选择和道德风险等不足。我们可以考虑构建正规金融机构与非正规金融机构合作的体系,充分利用二者的比较优势,使农村金融市场成为优势互补,稳定有序的有机整体。

(一)促进农村正规金融机构与非正规金融机构联结。利用正规金融机构与非正规金融机构的比较优势,改变正规金融机构传统放贷模式,直接向非正规金融机构放款,再由非正规金融机构通过信用审查、资格筛选等工作向农户发放贷款。信贷模式由之前的一对多变为一对一,可以有效避免信息不对称、交易成本高等问题。

(二)建立农村非正规金融机构信用评估体系。通过建立非正规金融机构信用评估体系,对其以往的资产质量、营业年限进行评估,可以筛选出合格的非正规金融机构来充当中间层,可以降低银行监管难度与营业成本,并且有利于农村金融市场的可持续发展。

(三)建立与农村二元金融体系相配套的监管体制。在银行与非正规金融机构合作的过程中,可以赋予银行一定的审查、批准权力。对非正规金融机构的营业活动、信贷资金的去向进行监督管理,若发现风险过高的资产或违法违规经营活动,可以停止与其合作,并将相关内容报送金融监管部门与其他银行,以此来约束非正规金融机构合法、合規、稳健经营。

主要参考文献:

[1]张杰.农户、国家与中国农贷制度:一个长期视角[J].金融研究,2005.2.

[2]张杰,尚长风.我国农村金融结构与制度的二元分离与融合——经济发展视角的一个解释[J].商业经济与管理,2006.5.endprint

猜你喜欢
小农经济
小农经济对中国传统文化的影响
小农经济完全过时了吗?
人民版《古代中国的农业经济》教材分析
农民发展致富途径
现代家庭农场的准确认识、实施困境及对策
高中历史必修2“古代中国农业”相关概念辨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