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复经颅磁刺激与改良无抽搐电休克治疗首发抑郁症起效时间的随机对照试验

2017-11-01 07:37赵静囡刘玉路李洋官瑞启叶军英
当代医学 2017年30期
关键词:经颅休克组间

赵静囡,刘玉路,李洋,官瑞启,叶军英

(哈尔滨市第一专科医院,黑龙江 哈尔滨 150056)

重复经颅磁刺激与改良无抽搐电休克治疗首发抑郁症起效时间的随机对照试验

赵静囡,刘玉路,李洋,官瑞启,叶军英

(哈尔滨市第一专科医院,黑龙江 哈尔滨 150056)

目的 分析探讨重复经颅磁刺激(rTMS)与改良无抽搐电休克(MECT)治疗首发抑郁症的起效时间,判断其疗效。方法 选取60例首发抑郁症患者作为此次研究对象,随机分为研究组和对照组,各30例。给研究组采用重复经颅刺激(rTMS)进行治疗,给对照组采用改良无抽搐电休克(MECT)进行治疗,采用汉密顿抑郁量表(HAMD)进行评估,比较两组患者治疗前后1、2、3、4、8周患者抑郁症状的变化和减分率。结果 治疗后1、2、3、4周,研究组症状变化、抑郁减分率明显低于对照组,组间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8周后,两组患者减分率对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结论 重复经颅磁刺激(rTMS)与改良无抽搐电休克治疗(MECT)对治疗首发抑郁症均能在1周后起效,改良无抽搐电休克治疗(MECT)能快速起效。

重复经颅磁刺激;改良无抽搐电休克;抑郁症;起效时间;对比试验抑郁症是一种复发率高、致残率高和自杀率高的精神性疾病,若不及时治疗,很容易引发难治性抑郁症,严重影响患者的正常工作和生活,给患者家庭带来沉重的经济负担。因此,早期首发性抑郁症的诊断以及治疗非常关键。基于此,本次研究选取60例首发抑郁症患者,对比重复经颅磁刺激(rTMS)与改良无抽搐电休克(MECT)对治疗首发抑郁症起效时间的影响,具体报道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临床资料 选取本院2015年1月~2016年1月治疗的60例首发抑郁症患者作为此次研究对象,随机分为研究组和对照组,各30例。研究组患者男18例,女12例;年龄18~43岁,平均年龄(25.5±5.5)岁;病程1~8个月,平均病程

(4.5±2.5)个月;其中高中及以下学历9例,专科学历10例,本科及以上学历11例;HAMD评分25~54分,平均(35±5.5)分。对照组患者男19例,女11例;年龄18~47岁,平均年龄(25.5±6.5)岁;病程1~8个月,平均病程(4.5±2.5)个月;其中高中及以下学历6例,专科学历11例,本科及以上学历13例;HAMD评分25~54分,平均(35±5.5)分。对比两组患者的性别、年龄、病情、教育程度等一般临床资料差异无统计学意义,具有可比性。

1.2 纳入标准及排除标准[2]纳入标准:①符合美国精神障碍诊断ICD10与统计手册第4版抑郁症诊断标准;②患者抑郁症均为首发,且汉密顿抑郁量表评分≥20分;③患者均小学及小学以上教育程度,无文盲患者;④患者及家属均知情此次研究,并已签署知情同意书。排除标准:①排除严重躯体疾病患者、智障患者、严重脑外伤患者;②排除严重自杀倾向患者、药物依赖患者;③排除无法配合治疗、治疗依从性较差患者;④排除双相情感障碍抑郁发作患者。

1.3 方法

1.3.1 药物治疗 所有患者均使用常规艾司西酞普兰进行药物治疗,药物剂量定为10~20 mg/d。在接受治疗期间均不使用其他抗抑郁剂、抗精神病药物等[3]。

1.3.2 治疗方法 给研究组患者采用重复经颅磁刺激(rTMS)治疗。仪器选择:英国Magstim有限公司生产的RApID2型高频经颅磁刺激仪。治疗方法:将线圈中心置于患者左前额叶背外侧皮质并与头皮相切,治疗时间定为20 min/d,每周治疗5 d,休息2 d;连续治疗4周,共计20次。

给对照组采用改良无抽搐电休克(MECT)治疗。仪器选择:美国英赛特公司生产的多功能电休克治疗仪。治疗方法:治疗前指导患者禁食禁水8 h,治疗前静脉推注丙泊酚(1.5~2 mg/kg),利用肌肉松弛剂使患者丧失意识,利用脑电图记录抽搐发作。将两电极分别放置于患者头部两侧外眦和外耳连线中点上方垂直距离1 cm处,抽搐发作时观察患者手指或足趾轻微抽动,第1周、第2周分别治疗2次,第3周治疗1次。

1.4 观察指标 评估患者的抑郁情绪,所有患者均由1名精神科医师完成汉密顿抑郁量表评估,在选择一名医师复核。对治疗前和治疗后1、2、3、4、8周进行抑郁评估,比较两组患者治疗后减分率[(减分率=基线评分-治疗后评分)/基线评分×100%]探讨起效时间,起效=HAMD减分率≥25%,有效=HAMD减分率≥50%,治愈=HAMD减分率≥100%,评估治疗效果[4]。并记录两组患者治疗期间是否出现不良反应情况,比如头晕、头痛、恶心、嗜睡等。

1.5 统计学方法 统计软件SPSS 16.0统计对上述治疗进行数据的分析,计数资料以百分数和例数表示,组间比较采用χ2检验;计量资料采用“x±s”表示,组间比较采用t检验;以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2.1 两组患者治疗前后HAMD评分对比 治疗后1、2、3、4周,研究组抑郁评分明显低于对照组,组间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治疗8周后,两组患者抑郁评分对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见表1。治疗第1周两组减分率均≥25%,治疗2、3、4周后,研究组抑郁评分高于对照组,减分率低于对照组。治疗8周后,两组患者减分率对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见表2。

表1 两组患者治疗前后HAMD评分比较(x±s)

表2 两组患者治疗时间点HAMD减分率分比较(x±s)

2.2 两组患者治疗期间不良反应发生情况对比 研究组患者1例头痛,2例颈部酸痛,1例恶心,不良反应发生率13.3%,对照组患者2例意识障碍,4例头痛,2例肌肉酸痛,5例恶心,2例肌肉受损,不良反应发生率43.3%。组间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

3 讨论

抑郁症是精神科常见的精神类疾病之一,多数患者在患病后表现出情绪低落、思维迟钝、抑郁不振等症状,病情严重患者可能具有自杀倾向[5]。对早期抑郁症患者采取有效治疗显得极为重要。MECT是以往临床治疗抑郁症的常用方法,通过对大脑实施短暂适量的电流达到脑细胞同步放电,让患者产生抽搐,将脑内神经质代谢过程改变,达到对精神抑郁的治疗[6]。rTMS是利用不同频率产生相应电流,作用患者脑部并进入大脑皮层,发挥抑郁治疗作用[7]。本次研究结果显示:两组患者经治疗后,均能够迅速起效,相较于rTMS治疗,MECT在患者治疗后2周起效较快,直到治疗后8周,二组治疗效果差异已不明显。因此,MECT更适合应用于早期抑郁症伴急性期患者的临床治疗中。

综上所述,重复经颅磁刺激(rTMS)与改良无抽搐电休克(MECT)对治疗首发抑郁症均能在1周后起效,相比重复经颅磁刺激(rTMS)治疗效果,改良无抽搐电休克(MECT)能快速起效、降低首发抑郁症患者的抑郁程度,但其治疗不良发应较大,在临床治疗选择时,应优先选择rTMS,减少患者治疗期间的不良反应以及治疗风险[8]。

[1] 张传波,季玫,张玉芹,等.重复经颅磁刺激与消郁汤辅助治疗首发抑郁症的临床对照研究[J].精神医学杂志,2014,27(6):443-445.

[2] 孙静.重复经颅磁刺激与无抽搐电休克治疗首发抑郁症的临床对照研究[J].医药论坛杂志,2015,36(8):166-167.

[3] 阮燕山,黎柱培.重复经颅磁刺激联合无抽搐电休克治疗对抑郁症首次发病患者的早期疗效及认知功能的影响[J].中国实用医药,2015,10(31):188-189.

[4] 吴文涛,李雷俊,文飞,等.乌灵胶囊联合重复经颅磁刺激治疗老年抑郁症的效果及对认知功能的影响[J].中国医药导报,2016(17):65-68.

[5] 张传波,葛茂宏,张玉芹,等.重复经颅磁刺激治疗首发抑郁症快速起效作用的临床研究[J].精神医学杂志,2013,26(1):50-51.

[6] 王寅旭,王晓明.重复经颅磁刺激在临床神经病学领域治疗方面的研究进展[J].实用医院临床杂志,2013(3):25-29.

[7] 梁卫峰,肖旭曼,莫珠成,等.重复经颅磁刺激辅助阿戈美拉汀对成人首发抑郁症患者HAMD评分、生活质量及不良反应的影响[J].内蒙古医学杂志,2016,48(8):897-900.

[8] 刘井华.重复经颅磁刺激联合心理干预治疗抑郁症患者的疗效分析[J].中国继续医学教育,2016,8(24):108-109.

10.3969/j.issn.1009-4393.2017.30.045

猜你喜欢
经颅休克组间
经颅电刺激技术对运动性疲劳作用效果的研究进展
车祸创伤致失血性休克的急救干预措施分析
经颅直流电刺激技术在阿尔茨海默症治疗中的研究进展
数据组间平均数、方差关系的探究
更 正
Geological characteristics, metallogenic regularities and the exploration of graphite deposits in China
经颅磁刺激定位方法的研究进展
重复经颅磁刺激对酒依赖合并焦虑抑郁患者的影响
55例异位妊娠破裂休克的急救护理体会
Numerical Solution of Fractional Fredholm-Volterra Integro-Differential Equations by Means of Generalized Hat Functions Metho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