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生儿输液外渗给予复方丹参联合硫酸镁溶液湿敷治疗与护理效果研究

2017-11-01 07:37张海霞
当代医学 2017年30期
关键词:消肿外渗硫酸镁

张海霞

(江西省九江市妇幼保健院,江西 九江 332000)

新生儿输液外渗给予复方丹参联合硫酸镁溶液湿敷治疗与护理效果研究

张海霞

(江西省九江市妇幼保健院,江西 九江 332000)

目的 探讨复方丹参注射液与50%硫酸镁溶液湿敷在新生儿输液外渗中的应用价值,分析新生儿输液过程中对应的护理方法。方法 对本院新生儿输液外渗患儿72例进行研究,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将所有患儿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36例,对照组患儿应用50%硫酸镁溶液,观察组患儿应用复方丹参注射液,评价观察组与对照组的临床应用效果,评价指标包括患儿开始消肿时间、完全消肿时间、治疗有效率以及不良反应发生率,并对这些评价指标进行比较分析。结果 观察组患儿治疗有效率比对照组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患儿开始消肿时间、完全消肿时间比对照组短,不良反应发生率比对照组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在新生儿输液外渗治疗中,复方丹参注射液湿敷的效果优于50%硫酸镁溶液,同时,也需要做好对应的护理工作,以保证治疗工作顺利完成。

复方丹参注射液;50%硫酸镁溶液;新生儿;输液外渗;护理方法

静脉输液是临床上常用的给药方式,但是对新生儿进行静脉输液时,由于患儿无自主控制意识、好动、爱哭闹以及血管小、血管充盈不足等原因,容易出现输液外渗的情况[1]。本文现选择新生儿输液外渗患儿72例作为研究对象,对新生儿输液外渗的处理方法进行探究,对比复方丹参注射液与50%硫酸镁溶液湿敷的临床效果,并分析相应的护理方法,其详情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临床资料 对本院2014年8月~2016年8月期间接收的新生儿输液外渗患儿72例进行研究,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将所有患儿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36例。观察组中,男19例,女17例,胎龄32~40周,平均胎龄(38.37±1.12)周,日龄4~23 d,平均日龄(8.36±3.11)d,肿胀面积(6.13±1.58)cm2,输液类型:6例多巴胺,18例高营养液,10例甘露醇,2例其他,皮损程度:19例轻度,10例中度,7例重度,对照组中,男21例,女15例,胎龄32~40周,平均胎龄(38.69±1.30)周,日龄4~21d,平均日龄(8.59±3.24)d,肿胀面积(6.35±1.77)cm2,输液类型:7例多巴胺,19例高营养液,9例甘露醇,1例其他,皮损程度:21例轻度,9例中度,6例重度。观察组患儿性别、年龄、胎龄、日龄、体质量、皮损程度、输液类型等基础资料与对照组患儿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

1.2 方法 两组患儿发生静脉输液外渗时,立即停止给药并拔出针头,用棉签将针孔压住。及时采用皮下注射生理盐水方式对输注刺激性输液的患儿进行冲洗,如多巴胺、高营养液、甘露醇等,冲洗时应注意动作轻柔,注意尽量避免损伤患儿皮肤。对照组患儿应用50%硫酸镁溶液进行湿敷处理,在室温条件下,将硫酸镁晶体溶入蒸馏水中,配置好50%硫酸镁溶液,将10 cm×10 cm无菌纱布浸泡在50%硫酸镁溶液中,根据新生儿肿胀面积折叠调整纱布面积,将纱布覆盖在皮肤肿胀、损伤部位,定时更换纱布,每小时更换1次,患儿症状减轻后,可延长更换时间,每3小时换纱布1次,在更换纱布的同时需要清除干净遗留在患儿皮肤上的硫酸镁晶体,防止硫酸镁晶体磨损患儿皮肤。观察组患儿应用复方丹参注射液进行湿敷,将10 cm×10 cm无菌纱布浸泡在复方丹参注射液中,调整纱布大小、更换纱布频率等与对照组相同,若患者的皮损程度较严重,先将油纱布盖在患儿皮损处,之后将浸泡好的纱布盖在皮损处。

1.3 观察指标 记录两组患儿肿胀面积、开始消肿时间、完全消肿时间以及不良反应发生情况,评价两组患儿的治疗效果,治疗效果判断标准:无效:患儿皮肤颜色完全恢复正常的时间不低于14 d;有效:患儿皮肤颜色在7~10 d范围内完全恢复正常;显效:患儿皮肤颜色在3~4d范围内完全恢复正常。

1.4 统计学方法 采用SPSS 18.0软件对上述数据进行统计学分析,计数资料以百分数和例数表示,组间比较采用χ2检验;计量资料采用“x±s”表示,组间比较采用t检验;以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2.1 消肿时间 观察组患儿开始消肿时间、完全消肿时间均比对照组短,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1。

表1 两组患儿开始消肿时间、完全消肿时间比较(x±s)

2.2 治疗有效率 观察组患儿治疗总有效率比对照组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5.06,P<0.05)。见表2。

2.3 不良反应发生率 观察组患儿1例皮肤发红,不良反应发生率为2.78%,对照组患儿5例皮肤发红,4例患者留下瘢痕,不良反应发生率为25.00%,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7.43,P<0.05)。

表2 两组的治疗效果比较(n)

3 讨论

新生儿静脉输液是临床上较常见的现象,有研究指出,约11%~45%静脉输液新生儿会发生静脉外渗情况[2]。输液外渗的患儿通常表现为皮肤暗紫、烧灼感、疼痛、肿胀等症状,使得输液无法顺利进行,会对临床继续用药、再次穿刺以及临床护理工作产生影响,最终影响临床治疗效果[3]。因此,如果有效预防并及时处理新生儿静脉输液外渗一直是临床上关注的重点。本次研究中,观察组患儿治疗有效率比对照组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患儿开始消肿时间、完全消肿时间比对照组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可见,复方丹参注射液湿敷在新生儿输液外渗中的应用价值较高。传统治疗新生儿输液外渗的方法较多,如喜辽妥软膏治疗、95%酒精持续湿敷、酚妥拉明原液湿敷、50%硫酸镁溶液湿敷等,其中50%硫酸镁溶液湿敷是应用范围较广泛的方法,该方法能有效改善皮损位置的血液循环,使得水肿损伤组织的程度减小[4]。但是采用硫酸镁溶液湿敷输液外渗患儿时,其起效速度慢,且对一般输液药物引起的外渗有用,但是对高营养液、多巴胺等刺激性较强药物引起的外渗作用并不理想。不仅如此,50%硫酸镁溶液水分蒸发速度快,湿纱布容易边干、硬化,使得药物与皮损处的接触效果不佳,最终影响治疗效果。我国中医理论中,输液外渗发生的机理是血瘀气滞,输液外渗使得脉络气血不通,津液输布受阻,使得皮肤肿胀、疼痛,需要进行活血祛瘀治疗。复方丹参注射液是中药制剂,其药物组成主要有丹参、降香等,其中,丹参有较强的滋血化瘀的作用,能疏通脉络,促进气血顺畅,使得血液循环改善,并加快药物与受损组织的反应速度,加快水肿吸收[5]。在现代医学理论中,丹参具有较强的抗炎作用,能使得机体炎症因子水平降低,使得皮损处炎症减轻,缓解患儿受损组织所受的刺激,最终减轻疼痛。降香具有散邪破滞、行气运血的功效,使得受损组织微循环得到改善,最终减轻该处肿胀等症状。由此可见,复方丹参注射液具有良好的活血化瘀的作用,能减轻皮损的炎症反应,具有良好的消肿镇痛的作用。本次研究中,观察组患儿不良反应发生率与对照组患儿存在较大差异,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可见,复方丹参注射液安全性较高,并不会引起严重不良反应。对新生儿外渗患儿进行治疗时,还需加强对患儿的护理,以减轻患儿的痛苦,其具体内容为:①基础护理。护理人员在湿敷治疗过程中,注意动作轻柔,确定敷贴的具体范围后小心地敷上纱布,不可随意扯动纱布。②心理护理。新生儿无自主控制意识,容易哭闹,护理人员注意加强对患儿的安抚,通过轻轻抚摸患儿来安抚患儿情绪。③健康教育。护理人员加强对患儿家长的健康教育,向患儿家长讲解需要注意的相关事项,耐心地解释相关问题,争取患儿家长的主动配合。总之,在新生儿输液外渗治疗中,复方丹参注射液湿敷的效果优于50%硫酸镁溶液,同时,也需要做好对应的护理工作,以保证治疗工作顺利完成。

[1] 刘二瑛,王秀琼.复方丹参注射液与50%硫酸镁溶液湿敷在新生儿输液外渗中的应用及护理[J].临床医学工程,2016,23(5):663-664.

[2] 陈文清,林真珠,楚阳,等.复方丹参注射液湿敷在新生儿输液外渗中的应用[J].中华现代护理杂志,2012,18(8):956-958.

[3] 李江红,李江平,王望春,等.新生儿输液外渗的原因分析及护理干预对策[J].医学信息,2014,11(29):221.

[4] 李平.新生儿输液外渗皮肤的用药护理效果体会[J].临床医药文献电子杂志,2016,3(24):4817-4818.

[5] 刘华林.减少新生儿静脉输液外渗的护理干预[J].医药前沿,2015,17(18):267-268.

10.3969/j.issn.1009-4393.2017.30.068

doi:10.3969/j.issn.1009-4393.2017.30.069

猜你喜欢
消肿外渗硫酸镁
自拟消肿方联合冰硝散治疗三踝骨折肿胀的疗效观察
硫酸镁对慢性喘息性支气管炎的治疗分析
硝苯地平联合硫酸镁治疗妊高征的临床效果
影像学检查增强扫描中造影剂外渗的护理对策的应用效果观察
HPLC法同时测定妇康消肿丸中4种成分
探讨硫酸镁联合硝苯地平治疗妊高症的临床疗效
马蹄肾自发性肾盂破裂伴尿外渗1例报告
赤小豆鲫鱼汤日常消肿
如意金黄散湿敷联合碳酸氢钠局部封闭治疗盖诺外渗的疗效观察
硫酸镁在临床麻醉中的应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