肝胆手术后静脉镇痛的效果观察及护理措施

2017-11-02 03:25钟白洁陈婧
保健文汇 2017年10期
关键词:肝胆静脉研究组

●钟白洁 陈婧

肝胆手术后静脉镇痛的效果观察及护理措施

●钟白洁 陈婧

目的:观察肝胆手术后静脉镇痛的效果,探讨针对性护理措施。方法:选取2015年9月-2017年2月我院收治的88例肝胆手术患者作为观察对象,按照单双号法分为对照组(44例)和研究组(44例),2组均在术后予以静脉镇痛,对照组实施常规护理,研究组实施护理干预,对比2组镇痛效果。结果:研究组患者0级疼痛率明显高于对照组,其I-III级疼痛率明显低于对照组,2组间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肝胆手术实施静脉镇痛和护理干预,可显著提高镇痛效果和手术效果,具有积极的临床使用和推广价值。

静脉镇痛;肝胆手术;护理措施

肝胆手术大多数是切除治疗手术类型,术后肿瘤治疗过程、切口等都会造成较剧烈的疼痛症状,严重者会引起全身不良应激,进而严重损伤免疫系统和神经中枢。此外,疼痛也会对患者生理状态产生不利影响,导致胃肠功能减退、凝血障碍及呼吸障碍等。术后镇痛虽然可有效缓解疼痛,但药物应用过程中易出现不良反应,而镇痛同时予以临床护理,则可进一步提高镇痛作用,改善术后生活质量[1]。本文选取我院收治的88例肝胆手术患者作为观察对象,现对护理效果作以下报道: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选取2015年9月-2017年2月我院收治的88例肝胆手术患者作为观察对象,按照单双号法分为对照组(44例)和研究组(44例),对照组男21例,女23例,患者年龄20-70岁,平均年龄(53.4±6.5)岁。其中肝叶切除术7例,胆囊切除术15例,胆道探查术10例,胆肠吻合术12例。研究组男20例,女24例,患者年龄21-72岁,平均年龄(54.6±6.3)岁。其中肝叶切除术6例,胆囊切除术13例,胆道探查术12例,胆肠吻合术13例。比较两组患者的一般资料,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具有对比性。

1.2 方法

2组均在术后予以静脉镇痛,具体方法:20mg地佐辛加入50ml浓度为0.9%的氯化钠,按照2mL/h的速度采用微量注射泵予以持续泵入,维持时间为24h。对照组实施常规护理,内容包括:做好术前相关检查,加强术后动态监测,对血压、呼吸等生命体征进行定期检查,增加巡视次数,强化营养支持和饮食护理。研究组实施护理干预,内容包括:①术前护理要点:护理人员在术前需要充分评估分析患者病情,确定患者有无心肺功能异常或镇痛药物过敏等情况,加强镇痛宣教指导,介绍肌肉注射镇痛、硬膜外镇痛等不同的镇痛方法,告诉患者术后镇痛可显著减轻疼痛,加快伤口愈合,同时介绍镇痛药物的使用方法和效果,增强患者及其家属对术后镇痛的了解,保证术后用药效果。协助患者进行咳痰及床上排尿训练。②术后护理要点:护理人员在术后需要与麻醉师做好交接工作,充分了解患者的手术方式、麻醉药使用剂量、术中失血情况等,将患者安排进适宜的病房,观察其病情和呼吸、脉搏等体征变化,无异常者可遵医嘱进行静脉镇痛。应用镇痛药后,需要了解镇痛药物的作用效果,阐述疼痛分级,增加患者对自身疼痛部位、级别等相关信息的了解,耐心听取患者用药后有关不适感的主诉,以便合理调整镇痛药物剂量、时间等,一旦发现不良反应,立即进行对症处理。嘱患者保持充足的休息和睡眠,同时保持平和稳定的心理状态,做好管道、引流液护理,定时为患者拍背、翻身,观察有无静脉通道肿胀现象。

1.3 观察指标

依据WHO疼痛分级评定患者疼痛情况[2],其中0级:无任何疼痛症状为;I级:出现轻微疼痛,感觉不强;II级:可以忍受的中度疼痛;III级:无法忍受的剧烈疼痛或出现严重应激症状。

1.4 统计学评析

借助版本为SPSS20.0的统计学软件处理有关数据,镇痛效果使用(%)加以描述,对比应用x2检验,将P<0.05作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的标准。

2 结果

对照组0级疼痛率低于研究组,其I-III级疼痛率高于研究组,组间差异显著,存在统计学意义(P<0.05),详见下表。

表1 对比两组镇痛效果[n(%)]

3 讨论

肝胆手术多以开腹手术为主,手术过程中的麻醉处理,主要发挥镇痛镇静作用,而术后麻醉药物失效后,患者切口剧烈疼痛现象非常严重,镇痛对缓解疼痛具有重要作用,但使用镇痛药物过程中易导致患者出现恶心、呕吐等副作用,这会在一定程度上对治疗效果产生不利影响[3]。近年来,术后镇痛技术正随着医疗技术的不断发展和进步而广泛应用于临床,其中最具代表性的是注射泵。肝胆手术患者术后静脉镇痛可有效控制疼痛,加快其康复速度,缩短住院时间,改善生活质量[4]。静脉镇痛不仅具有显著性镇痛效果,而且可有效减少疼痛应激造成的不良反应,减轻患者经济压力和精神负担。在术后静脉镇痛的基础上进行护理干预,有利于科学预防不良反应,降低术后并发症发生率,同时增强患者对肝胆手术和静脉镇痛的认知,提高其治疗依从性和配合意识,使患者及其家属对临床护理服务更加满意,增进医患之间的友好关系,切实提高医院的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5]。

根据此次实验结果可知,研究组患者0级疼痛率优于对照组,I-III级疼痛率低于对照组(P<0.05)。由此证明,肝胆手术实施静脉镇痛和护理干预,可显著提高镇痛效果和手术效果,具有积极的临床使用和推广价值。

(作者单位:贵州省人民医院)

[1]王岩.肝胆手术后患者静脉镇痛的临床效果与护理分析[J].中国伤残医学,2015,12(24):125-126.

[2]王秋菊.肝胆手术后静脉镇痛的效果及护理观察[J].大家健康(中旬版),2015,04(5):210-210.

[3]宋莉娜.肝胆术后静脉镇痛的效果及护理观察[J].中国伤残医学,2015,23(11):158-159.

[4]沈爱武.肝胆术后静脉镇痛的观察及护理[J].中国医药指南,2013,21(5):349-350.

[5]符桂珍.肝胆术后静脉镇痛的效果及护理干预措施分析[J].大家健康(中旬版),2013,32(10):115-116.

猜你喜欢
肝胆静脉研究组
吴盂超:肝胆医学创始人的创新灵感
腰静脉及腰升静脉变异一例
“中国肝胆外科之父”吴孟超
立体几何单元测试题
2019届高考数学模拟试题(一)本刊试题研究组
圆锥曲线解答题训练
两种深静脉置管方法在普外科静脉治疗中的应用比较
静脉留置针配合可来福接头封管方法的探讨
多处肝切除术在复杂肝胆管结石中的应用分析
敬民深处见肝胆